旺旺猜单词
NEW!
注册
登录
帮助
旺旺网
»
帮帮忙
» 百姓帮百姓!朋友实在是没办法了,天下父母心!!!支内人员子女上海考试!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起提问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有
0
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百姓帮百姓!朋友实在是没办法了,天下父母心!!!支内人员子女上海考试!
1楼
田纳西的雨
田纳西的雨
(......) 发表于 2010-5-26 12:16
只看此人
百姓帮百姓!朋友实在是没办法了,天下父母心!!!支内人员子女上海考试!
写这信的是我朋友的母亲,70多岁了。很老实本分的一位普通人,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现在只求我帮帮忙发到网上,大家能出出主意,指条明路的就万分感谢了!!!!以下是信件内容!
尊敬的市长:您好!
我是一名支内职工,67年响应国家的号召从上钢五厂去了四川支援长城钢厂的建设。回首那艰苦的岁月,我们没有怨言,没有后悔,我们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献给了江油这片土地,那是我们这代人的经历,也是我们这代人的骄傲。
但是,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我却深深地内疚着,我已经是个奔七的老人了,在我有生之年,我能弥补些什么?离开上海的时候,我怀着身孕,当年女儿降生,户口就只能落在四川。丈夫在铁路上工作,我一个人要上班无法照料孩子,婆婆把孙女接回了上海,她是在上海长大的。86年女儿因为户口问题无法在上海参加高考,必须回到江油,因为两地的差异重点中学出来的女儿最终没能走进正规的院校。24年后,这个问题依然萦绕着我们这个家!上世纪90年代国企进行改制,长钢开始了漫长的改革之路,女儿、女婿来到上海打拼。他们真的很努力,工作中深得领导信任。用女儿的话:很辛苦,但很充实。但他们今年要回去了,外孙明年就要中考!我心里很难受:尽管女儿从不抱怨,我自认为很光荣的一段历史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很久了,我经常彻夜难眠!
5月17日从人民网看到:教育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希望各地申报改革试点,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纳入了教改“先行先试”范畴。我内心的激动无从言表,我要把这个还算不上好消息的消息告诉厂里的职工!要知道长城钢厂象我们这种情况的还很多很多。5.12大地震中,江油也是重灾区,有不少孩子到上海投奔爷爷奶奶,因为无法在上海参加升学考试,只能陆续回到江油的板房教室。市长啊,你能明白我们心里的痛吗?我们十几个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商量着,我们想一起来市政府和您说说,不摆当年吃下的苦,不怨天不怨地,就说说我们的思念、我们的期盼!香港、澳门都有回归的一天,我们是眼睁睁地看着和亲人分离啊!政策啊,何时能向我们百姓倾斜啊!市长啊,您能告诉我们吗?我们这批支内的老家伙们,就希望我们的孙儿们能在我们身边读个书,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盼!
一个普通百姓:倪冬梅
2010.5.26.
金币
2877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4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2楼
田纳西的雨
田纳西的雨
(......) 发表于 2010-5-26 12:56
只看此人
写信的是名普通百姓,这是封给上海市市长的信,不知如何交到领导手中,恳请普天下的老百姓帮忙,感谢!.
金币
2877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4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3楼
shuangbaby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金币
36023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2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4楼
sandyshang
sandyshang
(穿云逐雾) 发表于 2010-5-26 14:01
只看此人
支内人员不是可以回沪了吗?.
金币
3745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6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5楼
lulubaba
lulubaba
(女儿是祖宗) 发表于 2010-5-26 14:09
只看此人
一声叹息.
金币
814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6楼
ice_hb66
ice_hb66
(又是一年花开时) 发表于 2010-5-26 15:17
只看此人
回复 4#sandyshang 的帖子
支内人员可以回沪,是要投靠子女的,子女回沪有年龄限制的,好像过了年龄或则结婚(当地),基本就回不来了,周围有很多人都没回来的。.
金币
930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7楼
sandyshang
sandyshang
(穿云逐雾) 发表于 2010-5-26 16:04
只看此人
回复 6#ice_hb66 的帖子
子女如果在外地结婚了就不能回了。.
金币
3745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6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8楼
x6y6z6
x6y6z6
(......) 发表于 2010-5-27 09:33
只看此人
提几个问题!
她父母的户口回来了吗?不是支内职工子女未婚未满24岁可以回来吗?前几年有买房可办蓝印户口吗?一直生活在上海为什么不在上海结婚?
我想说的是这个问题是一个很久很久的老问题,一直以来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解决,如果这些途径都无法解决,直到现在恐怕也就只有无奈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和真正的外地人一样靠努力工作办居住证以后再转上海户口!
这样的信即使能交到市长手里也是无用的!不要说真的很难交到市长手里!为生活,为医保,为住房,为户口~~这种事情在她们之前,我们,我们的父辈们曾做过许多次!有用吗?有一点!有条件的给子女回来报户口,生活补助等!但要全部都解决是不可能的!
很想问她一句:早干吗去了?
同情的话我不想说,说了也无济于事,因为我们和他们是一个公司俩个分厂的,经历是一样的。
人生就是这样:你落下一班车,就要靠自身努力尽量追赶!
我们的父辈当时无奈的被政府游戏,忽悠。现在,我们乃至以后我们的后辈都要努力学习!学会研究政策,学会怎样生活,不要再重蹈父辈的悲剧!.
金币
10104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4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9楼
agan
agan
(读书的心情当然是好心情) 发表于 2010-5-27 13:11
只看此人
如果是支内人员的子女,当初是有政策规定可以安排一个子女回沪的,我想,这位老人是不是有一位子女已经享受过这个政策?如果有,那么她的其他子女的确是无法回沪的。如果她当初没有选择享受这一政策,也一定有她的个人原因在里面。至于老人的户口,有子女回沪,就可以投靠子女,没有子女回沪就无法投靠了。这都是很明确的政策。不知道这位老人的实际情况如何。.
金币
10553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0楼
agan
agan
(读书的心情当然是好心情) 发表于 2010-5-27 13:16
只看此人
回复 2#田纳西的雨 的帖子
上上海市政府的网站,实名发给市长信箱。也可以直接把信用挂号或者特快专递寄出,地址:人民大道200号,邮编:200003,直接写上海市长韩正收。.
金币
10553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1楼
agan
agan
(读书的心情当然是好心情) 发表于 2010-5-27 13:20
只看此人
回复 3#shuangbaby 的帖子
据我所知,也有部分人因为当时在外地工作收入比上海高很多,就没有让子女回上海;还有的人是有几个子女,按政策回来了1个,还有在外面回不来的子女。否则有政策可以享受为什么不享受呢?.
金币
10553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2楼
dorothy
dorothy
(即将小学毕业) 发表于 2010-5-27 13:34
只看此人
回复 6#ice_hb66 的帖子
你说的一点没错,当时我就是因为已婚,所以户口不能迁回上海,但是我妈妈的几位同学的孩子是未婚,年龄也没有超过规定,所以很快就办回来了。.
金币
5527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3楼
上海汤包
上海汤包
(化解冰雪的容颜) 发表于 2010-5-27 16:18
只看此人
现在很多新上海人都能生活在上海,弄到上海户口,工作在上海,儿女受教育也在上海,而支内人员不能留在上海?那些新上海人的话或许有道理,有实力就能留在上海,历史早已过去,讨不回来,政策只能符合发展需要,倾斜在国家认为更具眼光的地方。.
金币
2066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4楼
轩轩轩妈
轩轩轩妈
(......) 发表于 2010-5-28 23:10
只看此人
支内人员的孩子户口能够回来吗?我只知道是知情子女可以回来了。我们厂里很多人都是想方设法要么是父母调回来,要么是考大学考回来的。好多人到现在户口问题还没解决呢.
金币
57943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5楼
yoshiyuki妈妈
yoshiyuki妈妈
(......) 发表于 2010-5-29 21:59
只看此人
我妹妹也是这样的情况,出生在陕习,后来回来是好像兜了很大的圈子,现在户口簿上籍贯还是陕西,历史问题,LBX太难理论了。.
金币
50869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6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6楼
田纳西的雨
田纳西的雨
(......) 发表于 2010-5-31 16:09
只看此人
我是楼主!最近一周忙碌得很,托我发帖的朋友看到了大家的回复很是欣慰。因为没有旺旺账号,在此我将她见到各位讨论后的想法疑问等回复贴上来!!!!!
再次感谢各位旺旺的爸爸妈妈们!!!!!!!
【以下为当事人的回复!】
我想告诉他们:十分感谢各位的关心!更要谢谢Agan,按照他的建议,我已通过特快专递直接寄到上海市人民政府,韩正市长收,目前还没回音。当初支内职工子女可以回沪的条件里,有年龄限制和婚姻限制,我有两个女儿,岁数都超过了,没能享受这一政策。小女儿找了一个上海老公,大女儿的儿子都14岁了,夫妻感情很好。我现在也没有过多的奢望,只希望外孙能留在我身边读书。教育部都把“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纳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范畴,上海是否能考虑我们这批特殊群体,真正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原本是要和厂里的同命人一起去趟市政府,被女儿坚决地阻止了,一则她担心我们这批老头老太的身体,另外她对我说:我们因为热爱上海,才来到这里,世博期间要考虑上海的形象。我女儿是个特别善解人意的人,不知的我们的官能否看到我们的疾苦,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我的这点要求是不是过分了呢?.
金币
2877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4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7楼
鸣鸣飞飞的爸爸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金币
33388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2 0%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8楼
rainbow123
rainbow123
(......) 发表于 2010-5-31 21:01
只看此人
回复 1#田纳西的雨 的帖子
电视上播了北京也有好些这种情况, 中国的户籍制度基本上是对人权的蔑视. 目前没有办法的. 当年班里也有这样的同学, 不过他们都很优秀, 都考回了上海.现在还多条路, 出国留学,.
金币
48817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最近访问的版块 ...
车友会
竞赛考级
HR&Admin联谊会
世博会
会计天地
自由市场
摄影
美食家
影视戏剧
幼儿园(和择幼儿园)
情感生活
孕前孕期
消费者
初中(和小升初择校)
小学(和择校学)
康健园
园丁联盟
学前
大学(含择校)
秀逗宝宝
旅游热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个人空间管理
广告设置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