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07-8-14 23:41
只看此人
认字神童
嗨嗨网博客:认字神童
--------------------------------------------------------------------------------
前一阵有条新闻让我有点受刺激:“……随着小学入学通知书的发出,有个别学校老师在新生家长会上要求孩子在入学之前识字量达到1500-2000字,否则将会跟不上进度。”教委有关负责人很快辟谣,称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识字量就要达到1500-2000字的标准“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是完全违背教育规律的”。
实际上,一般成年人只要认识3000个字,就能解决日常生活所需。我们写新闻涉及的常用字也就3000字左右,除非你要玩深沉。我不否认有天才儿童在天才家长的培训下,能认2000字甚至更多。但以我的拙见,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尽最大努力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是。
其实早些时候,关于识字问题我就受到过刺激了。事情发生在我家小宝所在幼儿园组织的家长观摩日。该观摩日的课程之一,是教一首新儿歌。随着老师的操作,电脑屏幕上亮出了《小鱼歌》三个字。
老师用十分甜美的声音说:“小朋友们,大家认识这三个字吗?我们一起来念好吗?看看谁的本领最大?”
大约三分之二的小朋友念出了“小”。
大约五分之一的小朋友念出了“鱼”。
只有大约两三个小朋友大声念出了“歌”!
不用看他的嘴巴我也知道我家小宝估计只认识“小”,其他字只能学学南郭先生。我关注的是那几个能念出“歌”字的小屁孩的家长。
果然,那两三位妈妈脸上的笑容之真挚甜美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和周围家长的苦瓜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差距,这就是差距啊!
以上例子证明,做个“识字机器型”家长好像对孩子在学校内的生存比较有好处。我还是不认为上小学前少认点字有多严重,严重的是孩子的信心。假如他因为背不出字母表,认不出那几个可笑的字而被老师责难,被同学嘲笑,因此在学业一开始就受到打击的话,不是太不值得了么?
因为有这个软肋,我想即使有部分家长一开始反感,但最后也会身不由己地卷入到这场洪流中去。随便去网上逛一逛,能背千首古诗、能讲英语九百句、能做乘除法的学龄前儿童不算稀罕。也许孩子们的学习潜力还不止于此,但看看那个屡次考上清华、北大却又因屡犯网瘾而退学的“考霸”,就有理由担忧,将来我们也许并不缺少高分学生,而是缺少情商也同样完善的孩子。
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用废电车做教室的可爱至极的小林校长。现在,我们到底能为学龄前孩子做多少,好让他们不要寂寞地、寂寞地挣扎着多学几个字呢?
作者: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