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10-7-25 21:24
只看此人
恋母的女孩长不大
恋母的女孩长不大
2010年7月23日 19:解放周末·女性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赵纪萍
--------------------------------------------------------------------------------
为什么通往成熟的道路越来越长?为什么有些三四十岁的人还像19岁时那般依赖母亲?是因为与母亲过分亲近造成这代人难以真正成熟吗?《每日邮报》记者露西·泰勒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深入报道。
我是长不大的“大孩子”
一周我要给妈妈打两次电话,还要约她出来吃几次饭。这样,我才觉得踏实。
最近发现自己怀孕后,我一时不知所措,在极度的不安中竟向妈妈提出要搬回娘家住。回到妈妈身边,无论发生什么都有妈妈帮我顶着——她会照顾我的生活起居,而且还会教我如何成为一位母亲。一想到这些,我紧张的情绪就会得到暂时的缓解。
我已经39岁了,不再是18岁懵懂无知的少女。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依然非常依赖母亲,坚信她能帮我安排好一切,并安抚我焦虑不安的情绪。
妈妈39岁时已经结婚10余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在照顾好我们之余还做着一份兼职工作。而外婆在39岁的时候,都已经结婚20年,并且孕育了7个孩子。
再看看我,20多岁的美好时光在浑浑噩噩中度过,30岁的大部分时间也还处于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没有婚姻,也没有孩子。看起来像是一个独立的新新女性,其实用“不成熟”这个词来形容我似乎更加贴切。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真正独立过,总是过分地依赖母亲。根据某研究机构的调查,像我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我们这一代人,介乎30岁到40岁之间,像一群长不大的“大孩子”——如果说在经济上已经不再依赖母亲,但在心理上仍然是没有断奶的孩子。
“恋母的女孩”普遍存在
心理学家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那些“恋母的男孩”,并对此著书立说。但是关于“恋母的女孩”,我们似乎没听到太多评论。其实,“恋母的女孩”也普遍存在。
越来越多的女性视母亲为最好的朋友。与此同时,心理学家也注意到这一类母亲,并将她们称之为“朋友式母亲”。这类母亲喜欢和孩子腻在一起,穿亲子装,这种为人母的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心理医生斯蒂芬·保尔特在其著作《母亲因素》中说,在过去的15年间,这种类型的母亲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占到了30%到40%的比例。但保尔特医生并不赞同这种为人母的方式,他写道,“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母亲,而不是另一个朋友。”
母女过于亲密的消极影响
不可否认,与母亲保持一种朋友式的关系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母亲在孩子成年后仍和孩子保持一种过于亲密的关系,就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正如心理学家特里·阿普特所指出的,对某些女性而言,婚后继续与母亲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很可能会给婚姻带来麻烦。她说,“过分依赖母亲的女性,往往没有主见——她们不愿离母亲住得太远,时刻牵挂着母亲的喜或忧,凡事都要让母亲替自己拿主意。她们脑海中经常出现母亲的声音,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评头论足。”
就拿我来说吧。我最近开始认识到过度亲密的母女关系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比如说,我住得一直离母亲很近,最远也只有半小时的车程。我曾一时兴起,琢磨着搬到离妈妈远点的地方住。可是一想到自己会想念妈妈,就很快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再说,我也怕妈妈想念我。
离母亲住得近还不算什么大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在情感上对母亲的依赖。我每晚都要跟母亲通电话,这让我的前男友特别受不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忍不住要给母亲打电话。最终,他离开了我。我现在的伴侣似乎不介意我和母亲的这种亲密关系,但我有时也会担心这是否会葬送我的婚姻。
当我试着跟他提出到娘家生孩子、坐月子时,他觉得我疯了。其实,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如果他也和母亲如此亲密,我肯定会受不了。
女孩依赖母亲孰之过
为什么有些女性在心理上如此依赖母亲?南希·弗莱迪在其新作《妈妈与我》中作了剖析。她认为,女性成年后对母亲的依恋可追溯到童年时期所接受的信息。
弗莱迪认为,对于小男孩来说,这个世界是敞开的。他们接触真实的世界,从中所获得的人生体验、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加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变数,从容地面对被人拒绝的尴尬。女孩则从小就被过度保护,被当成温室里的花朵,受到小心的呵护,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世界。
“当小女孩在后院里和伙伴嬉笑追闹时不小心伤到了自己,”弗莱迪在书中写道,“母亲不会像鼓励儿子那样鼓励女儿再次尝试,而是会把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好生安慰一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自己小时候母亲也是这般呵护她,教育她不要冒险。女孩的脆弱从小便已根深蒂固。”
大多数的女孩就是在母亲如此的呵护中长大成人的,所以她们得出结论——世界上只有母亲不会离开自己——所以她们对母亲的依赖与日俱增。
尽管我非常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但我不得不承认,她对我太过娇生惯养。所以,在面对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烦恼时,在面对成人世界的严酷现实时,我缺少成年人应有的独立和镇定,动不动就会向妈妈求救。
如今,我也即将为人母,所以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虽然我也明白,自己做了母亲后,很难不重蹈母亲的覆辙,但我会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
正如特里·阿普特所强调的,只要正确对待,亲密的母女关系本身不会阻碍孩子的成长、成熟。她说,“和母亲关系亲密未必都是坏事,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学会在亲密的关系中保持独立性。这样的亲密关系就不会成为女儿成长的绊脚石,相反会帮助女儿健康成长。”
(赵纪萍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