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10-11-9 20:46
只看此人
北大11位教授致信校长建议采取“高考成绩结合本校专家面试”的招生方式
北大11位教授致信校长建议采取“高考成绩结合本校专家面试”的招生方式
率先打破“唯高考分数论”束缚
“‘唯高考分数论’招生体制,不符合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培养要求,难以体现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整体要求。至少在北大,现在已到了必须下决心改革的时候!”北京大学11位教授近日就本科招生问题,向校长周其凤院士联名发出公开信,急切呼吁北大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以高校主体质量需求为前提选拔合适生源。这11位教授,包括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高松院士、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中文系副系主任陈跃红等北大最顶级的大牌学者。
今天,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对公开信作出回应,表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因为“招生改革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已决定向所有北大同仁与校友就招生改革方案事宜,公开征求意见。
唯求分数论:名校招生成了“拉生”
信中写道,近年来北大在招生工作中做过一系列改革尝试,包括率先自主招生、大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但局部改革措施所产生作用毕竟有限。“就整体而言,北大实行的始终是一种‘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
教授们分析,“唯高考分数论”意味着只能依据高考分数做出录取与否的判断,并且被动接受数量有限的高分考生挑选,这导致了本应以高校主体质量需求为前提的主动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被动根据分数划线后的“拉生”活动。
教授们感叹,“即使是在可以一定程度降分录取的‘自主招生’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录取体制中,目前‘分数线’也仍旧压倒性超过面试,成为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与途径。”
高考体制下:不知如何培育“人才”
“‘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不符合北大对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考模式让专家学者对学生录取后的培养感到头疼。“若简单以一两分之差,作为判断录取与否的硬性甚至唯一尺度,不问学生素质如何、有否专业理想、对本校热爱与否,如此选拔只会给培养带来诸多困难!”
教授们指出,但凡高水平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目标,在招生方面亦会突出办学特色要求。即便北京大学内部,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招生要求也不尽相同。但眼下,大学无法根据自身需求选拔学生,在录取后就更难显示人才培养特色与水平——对少数分数虽高但并不适合本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淘汰,对略低几分的优秀农村考生爱莫能助。
教授们在执教岗位的长期实践证明,高考固然是选拔性考试,但在达到一定分数线区段水平后,高考分数在进一步人才筛选和区分方面,几无任何实质性意义。在高考分数接近的学生群体中,综合素质,尤其是兴趣、抱负、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才是个人未来成长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具有多样性,包括品德、意志、体质、情感、兴趣、志向、习惯等在内的诸多重要素质,高考均难以有效考查。”
更让教授们惶恐的,是高考体制催生出的种种怪象——大学为了所谓社会声誉和生源分数线排名,招生不是各取所需、量才录用,而纯粹演变为“拉高分生”、“抢状元”。比拼分数线高低、比拼奖学金数额的混战,不一而足;某些学生和家长凭借一纸高考分数条待价而沽,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不仅在招生中形成恶性循环的不良竞争,更对人才培养质量乃至社会风气产生极为不利影响;中小学教育过度注重考试科目内容,严重忽视其他素质培养。长此以往,民族素质不堪设想。
笔试加面试:大学企盼更多自主权
“北大应尝试采用‘高考成绩结合本校专家面试’的招生选拔方式,率先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束缚!”11位教授长期关注并不同程度地参与北大招生工作,坦言怀着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焦虑与期盼,急切盼望周其凤校长推动这一具有突破意义的招生改革。
教授们建议,北大在以中学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基础上,应通过增加考生提交申请与多学科专家团队面试环节,重点考察学生求学意愿动机、平时表现、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等,以此综合决定录取与否,以此扩大高校教师在招生选拔过程中的作用,维系高校在招生过程中的自主性。
“其实,在笔试基础上面试招生,是世界著名大学的普遍做法,在我国研究生招生中也有长期的、成功的经验。”教授们建议,将这一体制引入北大本科招生,在一定范围试点后,可渐次推广。但教授们同时补充道,为实现这一改革,学校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科学严谨的程序设计和制度安排,确保公开、公正、公平选拔原则,防止腐败行为发生。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本报北京11月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