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青少年的抑郁是怎样形成的?

青少年的抑郁是怎样形成的?

原文地址:青少年的抑郁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琼思
首先是人格基础,现在很多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都是保护过度、包办代替,很多的事情都是不需要孩子去做;另外一种就是对孩子的限制过多,这个是不可以做的,那个是危险的。

在保护过度的情况下,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机会少了,感知觉得不到发展,他们的体验也减少了。比如现在还有初中学生不会剥煮鸡蛋,把鸡蛋放到地上砸的。还有的学生都上了重点大学了,把螺帽拧到螺杆罗上,这样简单的事都不会做。感知觉和体验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如果得不到发展,孩子的心智就难以与身体同步成长。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受挫感特别强烈,极易造成心理障碍。

他们所看到的事物,很多部分都是不真实的,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他们以为别人都要围着他转,这个世界是以他为中心的,可是到了学校后,他们发现现实生活并不这样,于是就觉得老师不好,或者同学不好,没有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人际交往很容易受挫,特别是交知心朋友时,很容易出问题,严重时就得抑郁症。有研究表明,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当他的中心位置失去时,就容易抑郁。

过度保护的家长,或监护人,他们有一个信念,就是这个世界是危险的,危机四伏,很不安全。这种信念在幼儿时期就会输入孩子的潜意识中,事的孩子看待他人或世界,都觉得不安全的,是危险的,这样与他人的交往就会十分小心,或者根本就不敢深交,有的甚至不敢与他人交往,形成了社交障碍。这样就很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独自苦思冥想,想到后来就是抑郁。

还有些家长,在孩子哭闹时,或者不听话时,他们会采用一种“有效的”手段——恐吓孩子,比如:“再哭,警察就要来抓你了!”“你再不听话,你把你送给那个要饭的。”“你再闹,就把你扔出去!”“你是那个垃圾桶里捡来的,我迟早要把你送回去。”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心底里就是不安的,这种不安的种子,平时显露的不是太多,单一遇到挫折,就会显示出来,很容易引发抑郁情绪。

还有现在很多的家长,平时看问题总是找那些消极面,比如:“你考了96分,那四分怎么丢的?”“你这个地方怎么会错呢?”“你今天又被老师骂了吧!”这样会让孩子学会了消极认知,也就是看一件事情,总会看到不好的一面,而且还是自动的,习惯性的。这样的人也很容易抑郁。

现在的社会环境普遍的烦躁,人们的内心躁动,急功近利,这是一个环境因素。很多的孩子,他们想取得好成绩,让自己能获得老师更多的赞许,同学更多的羡慕,自己和爸妈的脸上更有光彩,以及能得到爸妈更多的爱。可现实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当受到挫折后,他们的心态就发生改变,那些莫名其妙的行为就会产生。招来的就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这样他们的心情就很不好,开始表现出烦躁,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就会发展成为抑郁。

当一个人把不顺心的事情放在心里,不断的回放,不断地穷思竭虑,那么消极的情绪就会一浪一浪的压过来。情绪不好的时候,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感受到的都是消极的那一面。越想越懒得动。

抑郁的人,或发展成抑郁症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躯体的症状,1、兴趣减退,但未丧失;2、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3、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4、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意接受鼓励和帮助; 5、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意接受同情和支持; 6、有想死念头,但又顾虑重重;

当一个人患上抑郁症,不仅是他自己痛苦,而且他的家属也非常痛苦,因为他们不敢公开家人得了抑郁症,否则青少年以后在社会上会有更多的麻烦。同时出现抑郁的时候,家属和他几乎没法讲道理,明明知道窝在家里不好,不运动不好,不跟别人交往不好,可是没有办法让他动起来,你越要催他,他就越烦。

在一般的情况下,家属要注意几点:一是要设法让患者的生活正常,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二是要设法调动亲朋好友,让患者能被动地参与一些活动,能走出家门;三是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患者多参加体育锻炼;四是要鼓励患者多晒太阳;五是设法让患者减少穷思竭虑;六是要让患者回到学校或者工作单位,在学习或工作的时候,他的心情会好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