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 没有危机就没有成长
天下做父母的,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没病没灾、顺顺当当地长大,生怕孩子们受苦吃亏,所以不少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替代孩子去抵御某些本该由孩子自己面对的困难和挫折。然而,中日友好医院心理门诊的李子勋大夫却提出不同看法。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危机就没有成长,孩子应该从小学会承受挫折和危机。我们的很多父母,现在却不给孩子这样的机会。”李子勋说。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机”,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困难,由于这种困难是他以前赖以解决问题的资源和能力所不能应付的,因此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但是危机本身却有积极的意义,它在给人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成长的契机。因为,人只有在承受和克服困难的努力中,才能深切感受生命的顽强与伟大,并且,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更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发挥潜力,学习新的技能,完善自我。 而这样的教育观念可能还不能为大家所重视和接受。到中日医院心理门诊的青少年中,不少就是由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包办代替过多,使得孩子从小就没有多少“摔跟头”的机会,因此也就使孩子丧失了在各种“跟头”中成长的机会。这不仅阻碍了孩子社会化过程,还导致孩子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李子勋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16岁的男孩,学习成绩非常出色,日语和英语都有相当的水平,家里又正好有条件送他去日本学习。谁知他到日本没多久就表现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根本无法处理自己的生活。一回到父母身边,又一切症状都消失了。家里很着急,带他来看心理门诊。经了解,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对他管得很严,读哪所学校、和谁交朋友、能不能和女孩子来往都要由父母决定。甚至看医生时,他的事都主要是妈妈在说,因为妈妈怕他自己说不清楚,怕医生会误会他的意思。据这个男孩自己说,他一直恐惧犯错误,害怕考试分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觉得离开父母自己什么都不行。到日本后不能再问“妈妈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突然觉得找不到自我。 “孩子与父母的交往,其实就是社会交往的开始。父母过多的包办代替,使孩子总是处在求教、被指示的地位,没有自己做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不能给孩子以平等交流的感觉,那么将来他也很难学会与别人平等交往。这样的孩子自我意识薄弱,对自我的评价很茫然。他的自我完全在别人的眼神里、在老师的表扬里,在父母的满意里,一旦环境或情况有所变化,被老师批评了,被父母责骂了,就会难以接受,甚至崩溃。这样的例子已有不少报道。”李子勋说。 “既然人在危机中会得到成长,那么为什么前面提到的男孩却在危机面前退缩了呢?”记者问。
“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由父母替他解决问题。”李子勋进一步解释说,如果父母使孩子习惯了“想要就有”的生活,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或者让他以为遇到的冲突与不满意都会有父母替他解决,那么他就会在遭遇挫折时消极逃避、推卸责任,而不是相信自己,并积极地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孩子尽管是你生的,但他终究是属于他自己的,是属于社会的,他终究要独立承担自己的生活责任,你不可能包办代替完他的一生。”李子勋大夫希望通过记者,使更多的家长明白这个道理。 一个人处理危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往处理危机的经验。生活的能力不是凭空生成的,它需要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一点点地培养、获得。如果你没有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应对“小”问题的能力,比如,生活基本的自理能力;自己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合理安排业余时间,等等,那么,你又怎能期望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婚恋矛盾、事业选择这样的“大”问题呢?
为了避免你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面临更大的困难,从现在开始,给你的孩子多一些机会吧,包括犯错误的机会、遭受打击的机会,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