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前量”和最后六件事——一个晚期癌症病人的感恩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83d6430101g144.html
《境界》新微信newjingjie独立出品#癌中五月天专栏#常约瑟《我的“提前量”和最后六件事——一个晚期癌症病人的感恩节》英国广播公司BBC商业版头条新闻震惊了我:我服务多年的大老板,任职于苏黎士保险公司的总财务长皮尔斯先生自杀身亡了。他的悲剧向世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像我们这一类在生死边缘游荡的人应该如何度过世上最后一段日子?
@“提前量”,这个让我十余年来得以在变化万端、错综复杂的IT沙场上驰骋纵横的常胜武器,在我过去与癌共舞的五年当中,竟然失了它的灵气,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了。
@感恩的是,我从上帝那儿得到了一个新的“提前量”。这个新“提前量”不按理出牌,不注重现存的数据,不从人的角度去做徒劳的预测。凭借这“提前量”的盔甲,我可以有幸在我生命的末日,选择希望而不是绝望
我的“提前量”和最后六件事
——一个晚期癌症病人的感恩节
常约瑟
11月28日,2013年的感恩节又到了。岁月如梭,这将是自我在2008年6月被疹断出患末期肾癌后的第六个感恩节。五年前被医生正式通告只有一年存活率的我,做梦也没有奢望过自己竟然会乘坐在通往生死边界的列车上颠簸了五个春秋。
最近又听闻两位癌友阖然而去,他们二人从确诊出癌症到最后离世的时间都仅仅不到半年。他们的骤然离开,让我更清晰地听到死亡列车隆隆的车轮之声,那么逼真,那么近。
庆幸上帝赐予我手中一支笔,让我在第六个感恩节,写下一些琐碎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反思,也是对今天此刻的安慰与勉励。
变幻莫测的高难工作
我工作的苏黎士保险公司是一家亨有盛名的国际保险业巨头,公司总部设在苏黎士,分公司遍及世界一百七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也设有一个分公司,全球雇用员工高达六万人之多。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三百四十亿美元,公司的年盈利四十亿美元。
我的工作部门是属于苏黎士保险公司在北美的一家子公司的IT财务部。我的具体工作之一是负责IT数亿美元的年度预算。这是一个难度极大、挑战性极高的工作。一个公司经营的成功或失败,往往与编写年度预算计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年度预算中把公司的收入与支出算得过高或过低,都会给公司下一年度的运转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IT是日新月异、新陈代谢周期很短的科技行业,许多现行的IT硬件或软件,也许在一年之后被新生的科技所取代,这给我们这些负责编写预算的财务分析师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我们无法猜测今后十八个月中会发生哪些新科技取代现行IT系统,从而精确地做出预算。
这是看起来费力不讨好的工作。每年夏天,从六月开始,我们要加班加点,忙忙碌碌三个多月,编写出下一年度的公司预算计划。如果明年的实际开销大大低于我们编写的预算数字,我们财务部的工作人员就会被疑为是一群才疏技拙的蠢材,没有料远若近的预算才智。如果明年的实际开销超出了预算,麻烦就更大了。这是一个任何行家不敢踩越的红线,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年度盈利、股票红利、公司信用评级。
即使我们完成了一部近乎完美,毫无疵睱的数亿美元的庞大IT年度预算,总财务长也会在来年向我们提出新的挑战,要求我们釆取主动措施,精兵简政,削减开支,从既定的预算计划中再为公司节省几百万美元。
可以想见,我们这些在IT财务部工作的财务分析师与我们的主管每年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完成工作。我担任IT财务分析师的前九年工作中,竟然有十一个人轮翻上阵担任我的部门主管。尽管他们过去都有过深厚的工作经验和辉煌的资历,但都无法应付公司总财务长与IT CIO所设立的高标准和期待,他们不是引咎自责封金挂印,就是被炒了鱿鱼,或者不堪工作重荷而另择它职。九年期间十一位主管的平均任期连一年都不满。
记得有一位IT财务主管叫埃尔,从他的履历表看,阅历极为丰富,属于美国财务界的精英分子之一。他毕业于名牌大学,曾经任职于全美国顶尖一百名公司的财务主管,是美国六大会计公司的高级会计师。他在我们主管的宝坐上还没有做满一年就被辞退了。临走前我请他吃了一顿午饭。吃饭期间我好奇的询问他的感受,想从他口里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工作环境和难度。他苦笑着说,这是他在江湖中拼打多年难度最大、工作环境最错综复杂的一份工作。他甚至在接到被辞退的红头文件时还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犯了什么大错误被炒鱿鱼。
频繁的临阵走马换将,推陈出新的IT科技,永无休止的削减开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多年来在这变幻莫测,风起云涌的工作环境中,我逐渐学习到如何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以兵来将档、水来土掩的成熟心智去处理每一个突如其来的挑战与变化,把危机化为转机。
“万能”的“提前量”失灵了
在这种不可预见,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工作,我逐渐养成了料远若近的思维习惯,让我持有一股一般人们生活中不常有的“提前量”。
每当评估任何一个新的IT投资项目时,我总要提前与同事们做一个投资盈利分析,预算未来五年内的投资效益,确保这些新的IT投资项目不会血本无归后,才把正式的投资项目上报IT CIO和公司总财务长审批。
在实施已被批准的年度预算或投资项目时,我总是密切地与IT各部门的主管及投资项目负责人合作,核实每一项预算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既便这些预算已经事先通过了层层专家与上级部门的批准。在核实过程中,我常常可以嗅觉出一些潜伏的变化,从而提前重新预测年度的支出与投资的资金数字。
这个“提前量”成了我的一件秘密武器,制胜法宝。如果总财务长突然临下军令, 要求IT从已批准的年度预算中缩减几百万美元的开支来添补公司的收入,我的“提前量”可以帮助我迅速把早已提前做好的新年度预测中可以节省的各项开支报告给我的顶头上司CIO, 舒解他的压力。如果IT急需引进一项没有事先计划的新项目,我的“提前量”可以帮我把从众多项目中节省出来的资金投进这类临时项目,为总财务长与CIO排难解危。
我的“提前量”让我成了IT部门的“当红人物”。因为我经常可以解决IT各部门主管负责人的燃眉之急,有一年他们甚至提名让我荣获全公司的年度“优秀员工”奖,一种类似劳动模范的最高荣誉。我经常接到许多人力资源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探试我是否有意跳槽到别的公司工作。每次我去IT CIO那豪华宽敞的办公室开会,他的开场白总是一句幽默的玩笑话 “Doc. Chang, what do you have for me?” 意思是“常博士,有何高见?”言外之意,我的“提前量” 为我在CIO的心里挣得了一个“荣誉博士”的地位。
然而,“提前量”,这个让我十余年来得以在变化万端、错综复杂的IT沙场上驰骋纵横的常胜武器,在我过去与癌共舞的五年当中,竟然失了它的灵气,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了。
我无法用“提前量”去预测我体内的肿瘤在三个月内会增长多快,按照现代医学规律,我身上的肿瘤应以每三个月倍增的速度增长,早在四年前我就该沦落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我无法用“提前量”去预测我在这世界上还能活多久,因为医生五年前就坦率地告诉我,我的剩余时间只有一两年了。
我无法用“提前量”预测目前的标靶临床试验新药是否真有疗效,因为这药是一个新发明,我的肿瘤医生Dr. Pal是唯一被发明研治这个新药的公司授权临床试验的医生。医学界对这个新药仅限于理论认知。要想评估它应用在肾癌病人身上的疗效,还需从我们这些第一次参加临床试验的病人资料中搜集数据。
希望与绝望
我就诊的医院是位于美国南加州的一家肿瘤专科医院,City of Hope, 希望之城医院。顾名思义,医院想点烧癌症患者的希望和抗癌信心。
每次去希望之城医院就诊,我都会见到众多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癌症患者。有坐着轮椅或步履蹒跚的老年人;也有正当壮年、外表看似身强力壮的中年人;最令人心疼的是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如果我尝试用我的“提前量”去观察这些人,我看不到希望,我仿佛不是走在一个希望之城里,而是恍惚地穿梭在一群距死神近在咫尺的幽灵之中。
一个人若失去了希望,取而代之的便是绝望了。八月底的一天,我例行打开电脑阅读每日新闻,一条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商业版的头条新闻震惊了我——我服务过多年的大老板,现任职于苏黎士保险公司的CFO总财务长皮尔斯先生自杀身亡了。
皮尓斯之死震惊了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由于他身居要职十多年,是一位在公司内人人皆晓的大人物。不可置信!惊恐、伤心、怀念、悲哀……几天来公司的主管和员工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呑噬了。总公司为了安抚员工的情绪,甚至破例给每人发了一封内部慰问信,信中甚至提供了免费心理医生的电话号码。
也许是为了保护私隐权,BBC的新闻报道並没有详细讲述皮尔斯先生自杀的原因,只简短报道了总公司的主席约瑟夫•爱克曼因皮尔斯之死而引咎辞职。总公司发给每一员工的内部文件中也避而不谈皮尓斯先生的死因。世人也许最终对皮尓斯自杀的真正原因不得而知。
做为一个癌症四期的病人,我或许比一般人更能体量、理解皮尔斯先生遭受的痛苦折磨:据我所知,几年前医生在他的脑子里发现了肿瘤,做了切除手术。手术后他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公司上班了。虽然我不了解皮尔斯先生的具体病情,却可以想像他一定经历了与我相似的煎熬,实在无法承受精神和肉体上生不如死的折磨了。尽管皮尔斯总财务长的职位在万人之上,但我们的职业使我们持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具有同一种“提前量”。不幸的是,也许正是这平时在工作中施放出正能量的“提前量” ,使皮尔斯先生手术后看到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由此才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皮尔斯总财务长的悲剧向世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像我们这一类在生死边缘游荡的人应该如何渡过世上最后一段日子呢?
生命末期的最后六件事
新浪微博大V李开复先生于十月十号发表了一则短微博,介绍了一位身患脑癌的美国著名会计公司KPMG总裁尤金 • 欧凯利,是如何策划他生命中最后一百天想做的六件事:1)放下一切,2)完美时光,3)活在当下,4)遗愿淸单,5)温馨道別,6)分享过程。
虽然我还没机会找到这本书细读,但我惊异地发现这位殴凯利先生在他生命末日所做的这最后六件事,除了其中一件事外,竟然与我不谋而合。这六件事看似简单,但並不是人人在其生命的末期都可以做到的。知识渊博、深谋远略的皮尔斯总财务长不幸没有做到。
对于处在生死之界的绝症患者们,如何可以放下一切,活在当下?每日都得忍受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的人们,何以把生命的末日当作完美时光,并冷静地安排遗愿清单,甚至还要令人匪夷所思地与亲友们温馨道别,分享自己将要离世的过程?
俗话说,聪明人反被聪明误。我发现倘若用人的智慧,以我的“提前量”思维方式去做这六件事,便会导致我的精神提前陷入崩溃毁灭的深渊之中,是断断行不通的。这是一个巨大而残酷的超然战场,天使与魔鬼为争夺灵魂的控制权而激烈地搏斗着。
圣经里有一脍炙人口的警句,成了我近年来在这灵魂争战中的金盔玉甲:“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料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腓4:5,6。》
每日佩戴着这副盔甲,我从上帝那儿得到了一个新的“提前量”。这个新“提前量”不按理出牌,不注重现存的数据,不从人的角度去做徒劳的预测。凭借这“提前量”的盔甲,我可以有幸在我生命的末日,选择希望而不是绝望,去做与殴凯利先生不谋而合的那最后六件事。
第一件事:一无挂虑 ——放下一切
放下一切的前题是一无挂虑, 把尘世间的烦恼俗琐之事都统统抛诸脑后。假如没有这个“提前量”,一个人即使辞退了工作,也无法放下一切地简化生活,在生命的末期珍惜每一刻的时间。美国的两位最富有的企业家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做的不错,他们放下一切,一无挂虑,把一生中积累的巨额财富,在活着时提前全部祼捐给慈善机构。身为“月光族”的我,虽说死后没什么财富可捐赠,但也要学习他们这种放下一切的精神,一无挂虑地渡过我生命末期的每一天。就像圣经中的约伯所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约伯记》1:21)。
第二件事:凡事祷告——完美时光
在死亡界徘徊的人可以有完美时光?这是一件听起来靠人的力量近乎不可能做到的事。然而,在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在上帝的眼里一切都可行。只要我们有凡事祷告的提前量,上帝就会派遗天使来到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与我们小坐片刻,让我们依靠在他的肩膀上,渡过我们在世界上最后的完美时光。有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你把我升起You raise me up》,生动地倾诉了凡事祷告的完美时光:
当我失落的时候,噢,我的灵魂感到多么疲倦,
当有困难的时候,我的心背负重担。
然后,我会在寂静中等待,
直到你的到来,并与我小坐片刻。
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站在群山顶端,
让我能走过狂风暴雨的海。
当我靠在你肩上时,我是坚强的,
你鼓舞了我,让我能够超越自己。
第三件事:凡事感谢——活在当下
在身患癌症的五年期间,我也有软弱失落的时刻,因为天使与魔鬼一直都在争夺我灵魂的控制权。我有时会羡慕那些在没有任何提前预警下,死神突然降临,毫无精神负担和肉体痛苦就离世的人们。我有时会暗叹为什么上帝没有让我搭上他们所乘做的超速高铁动车,反而为我买了一张慢车票,让我在死亡的边界慢慢腾腾地晃悠了五个春秋,而且这辆慢车停靠的站台似乎越来越多——原本每三个月才停车去做CT扫描的列车时间缩短为每两个月一次,因为我所参加的标靶临床试验要求在更短的周期病例报告中检验新药的疗效。也许是我下意识的提前量告诉我,我所乘坐的列车距终点越来越近了,每两个月一次的CT扫描都令我这乘客忐忑不安。
我有时会扪心自问,如果命运重新给我一次选择,让我从超速列车与每两三个月就要停下的慢车中择其一,我会选择买哪一张通往生死边界的列车票呢?
从上帝那里得到的新“提前量”帮助我解答这个困扰的难题。我应该学习做一个凡事感谢的乘客。只有提前把凡事感谢的功课学习好,我才可以活在当下,悠然自得地乘坐在距离终点站越来越近的慢车上。
心存凡事感谢的心,我才可以尽情领略那些快速动车的乘客们来不及看到的路边风光,享受静好岁月、美景良辰。心存凡事感谢的心,我才可以活在当下,不让最近三次CT扫描报告中显示出的持续增长的肿瘤扰乱心中的平安。心存凡事感谢的心,我才可以顺服上帝的旨意,学会不要庸人自扰,懂得上帝并没有给我买快车或慢车票的选择。心存凡事感谢的心,我才可以把我乘坐的慢车行使的每一里路,每一次停站,每两个月的CT扫描,每一星期的标靶新药临床试验治疗,都当作上帝对我信心的考验。
第四件事:告诉上帝——遗愿清单
很遗憾,在欧凯利先生遗愿清单上的那类他一生想做但尚未做的事情,例如去意大利旅游,我已经无法去做了。每一个星期都要去医院接受治疗,让我无法出门旅行。因这标靶新药在我的血脉中扑杀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到好细胞,它所引起的副作用使我身体疲倦,一天之中经常需要小睡片刻去补充精力。
记得六月间当我的三姐听闻我的肾癌开始扩散到肺部和其它体内器官时,精通医学的她从电话里温柔地告诉我: “你若难受,你就哭吧,不要逞强。” 善解人意的三姐是位资深医学科学家,她对我的病情及目前世界医学界对末期肾癌的科学研究很了解。听到三姐的这几句肺腑之言,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当一个人陷入绝境中时,哭泣是一种释放,把压抑在内心的无法忍受的痛苦释放出来。哭泣是一种坦承,承认我们个人力量的无能,不要靠着人的意志逞强。哭泣也是一种与上帝交通的特别方式,告诉上帝我们的遗愿清单,向上帝坦承我们的软弱,求助上帝在我们的生命末日给予我们平安,力量。
第五件事:出人意料的平安——温馨道别
人世间没有提前量的道别是很残酷痛苦的,特别对那些还在月台上翘首以待的亲友们。他们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亲人乘坐着通住死亡的快速列车骤然离去,为没有机会温馨道别而嗟叹惋惜,顿足搥胸。
相比之下,活在当下一无挂虑的我,可以在我乘坐的慢车上凡事祷告,凡事感谢,有一个完美的时光与自已的亲人们温馨道别,享受到上帝赐予我的特别提前量的恩典。每当接待从远方来探访的亲朋好友们,我都会特别珍惜与他们相聚的每时每刻。每当三个孩子从他们繁忙的工作与学业中抽空回家看望我,我都会在与他们相聚的短短时间里,发自肺腑地向他们倾诉我是多么地爱他们,以他们为豪。每当为妻子的小提琴学生弹钢琴伴奏时,我都会陶醉在人生的最后华美乐章中。每当与妻子在厨房里一起烹饪,刷锅洗饭,我都会沉浸在出人意料的平安中,把每顿粗茶淡饭珍视为“最后的晚餐”。
第六件事:保守心怀意念——分享过程
我很幸运,上帝不仅仅给了我出人意料的平安,並且保守了我的心怀意念。他赐予了我一支笔,磨墨濡毫,让我把自己心里纯真的感动、爱、与癌共舞的情感过程,淋漓尽致地写下来与人们分享。这支笔使我在短短的五个月里霎时成了一位“百万暴发户”——我发表在新浪微博上的文章被点击了超过120万次之多。我竟然在生命的末期积累了一生中最丰盛的财富。
两位网友在读了我的文章后在微博上留下了这样的评论:“世人往往把疾病视为恐怖的事物,可是你却把它变成了带着福音的礼物!”
“看到您的文章,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虚弱但内心充满平安盼望,脸上有满足的笑容的人,您的文章一定是用尽全力写出的。谢谢您,告诉我,活着,就是奇迹,虽患癌症仍能满足的感恩的活着,就是神迹。我总会莫名其妙的觉得我一无所有,看完您的文章,我知道我需要感恩的心,需要天天感恩的心,并且要认真的对待每一天,享受生活。”
的确,活着,就是奇迹。愿每一位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天天心存感恩的心,认真对待每一天,怀着喜悦享受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