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信仰的人最后抵达的地方:虚空——评韩寒《后会无期》
2014-10-10 严行 ijingji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b36b282115272f33#rd
没信仰的人最后抵达的地方:虚空
——解读韩寒《后会无期》
文/严行
韩寒这位当代中国文坛最著名的80后,在郭敬明之后杀入影坛,亮出他的第一部影片《后会无期》。这部带着浓重韩寒风格的影片,选择了中国罕有的电影类型—— 公路片。这倒也颇符合韩寒是作家兼赛车手的身份。
于是,韩寒让片中几个与他年龄相近的青年,驱车远行,一路向西,从而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理想与追求,信任与与欺骗,坚持与失丧,醒悟与迷惘……融入他们奔波的旅程中,让渐行渐远的轮迹一点点印证他们生命成长与挫败的经历,残酷地提示,人生从开头,就已经注定后会无期。
人生上路第一天,就把纯真朴素的心丢了
影片从浩汉、江河与胡生三人的家乡东极岛开始。根据政府规定,“大岛建,小岛迁”,这个小岛将被撤掉。于是,三个年轻人的命运,起初就处在一种失去生存之根的状态中。小岛的老师江河因此被重新分配到中国最西部的地方教书,浩汉和胡生决定一起送江河赴职,他们开始了一场横穿整个国土的行程,启动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故事……
韩寒所设计的三个人物,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胡生代表了少年般的纯真朴素本性,浩汉代表了年轻人的盲目的理想主义精神,而江河则代表了人走向成熟而有的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态度。
他们出行所驾的汽车,是当年浩汉所购现在已经蒙尘的车。几年前他将车艰难地运上东极岛,才发现岛上的路还没有车宽——所以此车从买来就未开过一次。
这个隐喻,约略表达了年青人的理想与现实的严重不和谐,也暗示汽车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东极岛所代表的传统社会之间的错位。西方的体制可以引进,但在东方的土地上却难以通行。
临行前,浩汉决意炸掉自己的房子,一去不回,结果却是胡生的房子一起倒掉了。韩寒想说的是,冲动的理想,常常具有破坏性,你以为毁掉的只是自己的东西,其实,那个结局不是你能把握的。
他们上路了,然而第一天,就把胡生丢了,胡生从此与另外两人不再相逢,这即是影片名所表达的“后会无期”。
这仿佛在告诉人们,从人生上路的第一天,我们就把纯真朴素的心丢失了!浩汉和江河曾发广告寻找胡生,但没有结果;而他们发了广告之后,也并没有在原地等待胡生,好象知道胡生再也找不回来。
在人生不断老去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曾回望少年时代,但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份可爱的傻乎乎的纯情,后会无期了。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后面的路程,只剩下浩汉与江河继续走下去,一路上,遭遇许多人,许多事,无一不
具有某种符号意义,层层剥开生活的多重表象。
周沫的故事:她一出场,身姿绰约,优雅动人。直等她一转身,才知道不过是明星的替身。漂泊演艺圈里的她,分明没有出路,却在家乡来的浩汉、江河面前,讲述她的梦想或谎言。之后,她换上不合身的戏服,去演另一场戏——一排被枪毙的女学生的背影之一。
枪毙,意味着她寻梦的路不过是死路一条。
苏米的故事:因错爱而未婚先孕的苏米,梦想让孩子拥有外国籍,为筹措移民费用她与家人编导了一场卖淫与抓嫖的骗钱把戏。有趣的是,饰演苏米三叔的是以拍摄现实影片闻名的导演贾樟柯,影片中这个唯一的长辈在一班年轻人面前显然阅历深厚、见多识广、人生智慧丰富。
他一开口,就把满嘴是非对错之理的浩汉给灭了:“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他还忠告他们“汽油车不能加柴油”,意思是说,理想不能当饭吃。
就这样,代表理想的浩汉,败在了三叔所代表的老成世故面前。可惜,潇洒抖擞的三叔被却车门夹住了大衣一角,一时不免尴尬狼狈,消减了他的牛气烘烘;他毫无文明意识地随手丢掉的烟头,也给他这个长者的形象抹黑:人的智慧并不可靠,也无荣耀。
刘莺莺的故事:浩汉专程去看望未曾谋面的多年笔友刘莺莺,及至见面才知道,原来她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她与浩汉通信只是为了诈称死亡的老爹想知道儿子浩汉的情况而已:又是一个骗局。
在刘汉心中,已死的父亲,辉煌伟大;而在深知实情的刘莺莺眼里,还健在的父亲,卑鄙无耻。韩寒藉此喻指近年来以爱国为名的复古之风。鼓吹古典文化的人,相信古代传统已死,因此以缅怀的感情极力赞美他们想象中的古代的一切;而知道旧思想旧文化其实从来没死,还活在今天,他们却是知道这个老而不死的东西是什么货色。于是,他们这两类人就这样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对立着,影片中,浩汉与刘莺莺的手隔着台球桌无法相握。
人性和人生都是,错!错!错!
阿吕的故事:如果说前面三段故事表现的是不同的骗子的话,那么阿吕这个骗子则是他们中间最复杂最危险的。他戴着蓬蓬长毛的帽子出现在公路上,面部几乎全被遮蔽,影片以此讲述这是一种面目不清,难以描述的人。
他看上去有理想:坚守在家乡;但其实又是因为他酷爱摩托,城里不许骑。他经历传奇(遍游中国,写游记为生),爱情动人(铭记亡妻,永世不忘),理想超越(不膜拜明星,而向往一颗将要飞出太阳系的人造卫星)……然而这一切又都是他的叙述,无从证实。
他的能力来源于他话语的力量,让理想的浩汉和现实的江河都信任了他,然后,他就在这两个人的的充分信任下,当着他们的面骗走了他们的汽车,差点他俩就在戈壁滩上完玩了。
韩寒透过阿吕这个人警告人们,最要提防的就是这种两张口的人(阿吕),他说出的是一套迷人的话语,甚至达到了“终极关怀”的信仰层面(由飞向宇宙深处的卫星所代表),但是在现实中,他们只是唯我所用,唯我所需,把跟随他的人晾在险恶之中。
浩汉在江河接近任教学校的地方与他分别,从此他们也后会无期了。影片追随他们一路西进,却在目的地即将到达前终止。西进,是影片中几个青年的一段漫长旅程,何尝不是近代中国的历史?
百多年来,中国的求索不就是不断与西方接轨的历史吗?影片不曾出现他们的目的地——江河的学校,喻指中国西进也是尚未走完的路,没有下文。
影片的尾声是江河以成名作家的身份重回面目全非的东极岛。江河成名了,众人拥趸;东极岛盖满了丑陋建筑,参观者无数。
多么像大国崛起的今日中国,一方面繁华热闹、让世界眼热;一方面环境破坏,人心浮躁,唯利是图。韩寒在不置一语中,用一系列蒙太奇镜头,写出他眼前的世界,抒出他心底的叹息。
若选择一个词来概括整部电影《后会无期》,那就是:否定。影片具有强烈的否定性,所有人物以及他/她所代表的精神,都在自身的发展中,迅速露出底子来。
更准确地说,影片的故事和人物都不是韩寒塑造他们的目的,是韩寒拿来说理用的,因此,能穿越表象,就会看到电影痛苦地讲述人性和人生都是,错!错!错!
纯真是傻的。所以,胡生丢失后,浩汉和江河曾两次发出寻人启示,在性格描述上面都标明“智力低下”。
理想是无能的。发生抓嫖事件后,江河很有办法,带着周沫跳窗逃出,而浩汉毫无行动能力,他那条腿是麻的,让他寸步难行,说明了理想的失败。
三叔的经验与睿智,听上去令人一震,也仅止于此,他是禁不住看的,再多一分钟,他真实的自我形象就开始垮台。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近乎正面形象的阿吕,终于邪恶毕现;唯有现实的江河留到了最后 ——他其实是电影中唯一的人物,胡生和浩汉是他的不同侧面,也是他成长过程中遗失的部分,“后会无期”不是对朋友而言的,是对自己说的。
电影的最后,江河在失去一切后,只剩下世人眼里的“成功”。
《后会无期》的片名和内容,都充满了凄凉的意味。这是没有真正信仰的人最后抵达的地方:人生与世界的虚空。
上帝安放在人心里的“永远”,只能引导他们到此为止。胡生、浩汉、江河,最终彼此失联,只有江河还在,这意味着纯真永失,理想也渐渐失去,只剩下现实,而这现实,也不再是曾经的现实了。
苏米替韩寒说出他的困惑:“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影片藉那个掉落在戈壁滩上的火箭残骸,说明宗教性的终极追求也无用,还是掉下来了。
韩寒是对的,一切从人而来的努力,一切从世界出发的探索,都将落空。因为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后会无期》的意义在于发现那个“不是”,但却找不到那个 “是”。人的根本罪性在此,亚当以后,人就陷在罪中,人就生于“不是”。而“是”,是上帝的名,上帝是那个“是”,永远的“是”。
上帝一直透过他的圣言《圣经》,通过道成肉身的耶稣向人启示这个“是”,只是如圣经所一再宣称的——“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人“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
唯有信靠耶稣基督,才能超越这一切,看到真正的生命之光。主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上帝杜绝了人自我回归的可能性,在上帝所定的道路之外,人的一切寻找 “是”的努力,都是最严重的丑恶、欺骗、和犯罪。因此,宗教性的错误,将是比其它人类罪恶都严重的问题。
从未学过电影的韩寒,导演了这部应该称为“文人电影”的《后会无期》,影片个性化十足,如他的小说和杂文一样,不断跳出他思想的火花,名言隽语叠出,哲理性偏强,唯电影感稍欠。无论如何,韩寒此片的深度是难得的,他的这部处女作,超越媚俗的《小时代》,直逼七亿票房。
聪明的韩寒,已经看见了人性的深渊;但唯有谦卑的韩寒,才可能看见希望。
而希望,就矗立在人生的废墟和虚空的真相之上,需要凭信心的眼睛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