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虔配偶的品质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3882617e898e7e40#rd
2015-04-30 傅晓萱译 生命季刊
敬虔配偶的品质
文/Bob Deffinbaugh 著 傅晓萱 译
《生命季刊》第30期
前言
一位大学教授曾经跟我讲述过他在一个追思礼拜中听到的最诚实的讲道。死者死于醉酒,这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也是一个很糟糕的丈夫。每一个人都很专注地在听,想知道讲道人能说出这个酗酒的人有什么好的地方。可是,令大家惊讶的是,讲道人在讲台上直接转向那死者的遗孀,他的信息简单明了——“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圣经里所记载的婚姻,有许多都远非理想。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给我的印象常常是,她很任性,而且专权。约伯的妻子在他经受试炼的时候,并没有给予他什么安慰。事实上,如果她在那一场夺走约伯的孩子和他成群的牛羊的灾难中,一起被带走,或许还是一个祝福。
旧约圣经中所记载的一个最可悲的婚姻就是,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五章所描述的亚比该和拿八的婚姻。亚比该聪明俊美;而拿八却刚愎凶恶(撒上25:3)。就如他名字的意思一样,拿八为人愚顽(撒上25:25)。对于选择了这么一个人作丈夫,我不相信亚比该有什么好说的。然而,根据撒母耳记上第二十五章的记载,因神取走拿八的性命,亚比该成了大卫的妻子,她第一个婚姻的悲剧就完全被翻转了。
对于一个不幸跟愚顽人结婚的人来说,箴言并没有保证他今后的生活会变得容易,也没有保证他会很快从艰难的婚姻中解脱。箴言从头到尾都认为,一个人必须在婚姻中忍受他或她的错误选择。对于一个错误的婚姻,箴言从未把离婚作为一个解决方法。箴言是不鼓励错误婚姻的。
或许有人会认为,箴言的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对婚姻是持负面态度的,描写婚姻生活的危险比欢愉更多。然而,我们必须记住,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尚未结婚的年轻人(“我儿”,参考箴言1:8,2:1,3:1)。箴言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力劝年轻人慎重考虑他们所要选择的人生伴侣,因为一个错误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伤痛的,而且是永久的。
箴言作者认为婚姻是应有的模式,并没有提到守独身是另一种选择(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七章所讲的)。婚姻被视为一个神圣的设立,贤德的妻乃耶和华所赐。
房屋钱财,是祖宗所遗留的;唯有贤慧的妻,是耶和华所赐的(箴言19:14)。
一个人对人生伴侣的选择会给他带来成功或失败,欢愉或灾难。
得着贤妻的,是得著好处,也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箴言18:22)。
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箴言21:19)。
大雨之日连连滴漏,和争吵的妇人一样;想拦阻她的,便是拦阻风,也是右手抓油(箴言27:15-16)。
以下经节总结出妻子品德的好坏所带出来的不同影响:
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贻羞的妇人,如同朽烂在她丈夫的骨中(箴言12:4)。
箴言讲述婚姻的危险,旨在警告人们,不要在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决定将带来的后果之前,草率地走进婚姻。人一旦进入婚姻,他就有义务要持守他所立下的誓约。
人冒失说,这是圣物,许愿之后才查问,就是自陷网罗(箴言20:25)。
我们很多人已经步入婚姻。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的配偶,我会欣然再娶我的太太。然而,也有许多人并不那么幸运。对于我们中间结了婚的人,既然我们已经作了选择,箴言又有什么教导呢?尽管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我们不能再退回,我们还是能够努力成为箴言中所树立的理想伴侣。
箴言似乎一直在强调年轻男子需要在选择妻子上深思熟虑,却没有教导女人要如何选择一个敬虔的丈夫。但是,箴言原本是记载所罗门王教导他的儿子们如何在生活中作决定。我们透过这些可以看到,箴言对于年轻女子应该嫁给什么样的男人也有许多教导。如果说箴言旨在教导青年男子怎样成为敬虔的领袖,那么,它所附带的就是告诉未婚女子要嫁给这种在家里会成为敬虔领袖的男人。
本文旨在鼓励那些未婚男女以看重人的品格为基础,慎重选择。而对于那些已婚的夫妻,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配偶有没有达到圣经的标准,而是应该更好地理解对方,并且应用箴言的教导,使自己成为一个敬虔的丈夫或妻子。
本文将通过思考不同的经文和实例,勾勒出敬虔伴侣品格的画面。我们将引用专门针对丈夫的经文和专门针对妻子的经文。有的经文体现的是正面的品格特质,而另一些则体现了相反的品格特质(例如,“争吵的妇人”)。我们也有间接的教导供大家思考。例如,箴言讲了许多有关好朋友的特点,同时,也警告我们哪些人不可结交。我认为这些问题应当按次序来思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那些敬虔的品格。从而,未婚的人可以在未来的配偶身上去寻找,看对方是否具有那些品格。而已婚的人也可以知道他们应该去努力拥有那些品格。但是,当我们在考虑那些品格特质时,我们必须记住,敬虔只有在一个成熟的信徒身上才能找到。虽然一个不信主的人和一个不成熟的基督徒也能展示出某些好的品格,但是,最终看来,他不可能是一个敬虔的人。所以,单身的人应该避免选择这样的人作人生伴侣。在这个重要的学习当中,愿神亲自来带领我们。
品格特质的重要性
在创世记里,利百加被选作以撒的妻子(创24),雅各选择了拉结,而不是利亚(创29)。同为选妻,二者之间却有一个有趣的对比。亚伯拉罕差派他最老的,并且是他最信赖的仆人,按照他定下的指导方向,去为以撒选一个妻子(创24:2-4)。为要看出一个年轻女子的品格,这仆人聪明地设计了一个考验,看那女子是否有一颗服事的心,是否愿意打水给一个陌生人和他的骆驼喝。
与之相反,雅各为自己选妻。他不愿娶拉班的长女利亚,尽管在当时长女先嫁是公认的规矩(创29:26)。在拉结和利亚之间,雅各偏爱拉结,不是因为拉结的品格,而是因为她的外表和个性(创29:17)。我们可以从以后故事的发展看出,事实上,虽然雅各本人喜欢拉结,神却比较喜悦利亚。例如,利亚比拉结长寿。利亚和她的使女所生的孩子比拉结和她的使女所生的多一倍。利亚生了犹大和利未。弥赛亚就是出于犹大这一支。后来祭司族的领袖都是出于利未这一支。在麦比拉的洞里,利亚和她的先主亚伯拉罕、以撒、利百加葬在一起(创49:31)。而拉结死后,是葬在去伯利恒的路旁(创35:19)。
不论是用实例,还是用原则,创世记和箴言教导我们的是同一标准。那就是,想要一个美好的婚姻,就应该以对方的品格为基础来择偶,而不是以对方的外表和个性为基础。
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唯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言31:30)。
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敬虔伴侣都有哪些品格特质。
敬虔妻子的品格特质
箴言对敬虔妻子的品格有具体的描述。这些品格与不贤德妇人的道德缺陷正好成为对比。
1.敬虔的妻子是敬畏神的。敬虔是从跟神建立一个正确的关系开始的。一个敬虔的妻子,首先,是一个敬畏神的妇女。
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唯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言31:30)。
相反,一个女人若不认识神,或者不敬畏神,你就应该远离她。这种女人有时被称为不认识以色列神的“外邦女子”(参考箴言5:3,20;7:5)。她惯于作恶,而且对神的道没有任何领悟。
她找不著生命平坦的道;她的路变迁不定,自己还不知道(箴言5:6)。
因为诫命是灯,法则是光,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能保你远离恶妇,远离外女谄媚的舌头(箴言6:23-24)。
也许跟敬畏神的意义有所不同,敬虔的妻子被称为是贤德的或才德的(箴言12:4;31:10)。这好像是在描述一个敬虔的妻子,因著她对神的敬虔,而带出她在道德品质上的美好。
2.敬虔的妻子是睿智的。回想一下,你会发现,箴言里多处把智慧拟人化为女性(箴言1:20-33;8:1-36;9:1-6)。因此,理想妻子的一个特点就是满有智慧。
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箴言14:1)。
她开口就发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则(箴言31:26)。
敬虔妇人的反面就是愚昧妇人。
愚昧的妇人喧嚷,她是愚蒙,一无所知(箴言9:13)。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箴言11:22)。
3.敬虔的妻子会敬重她的丈夫。一个男人若娶到一个敬虔的妻子,他的妻子必会敬重他,并成为他真正的帮助。
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贻羞的妇人,如同朽烂在她丈夫的骨中(箴言12:4)。
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箴言31:11-12)。
一个不敬虔的妻子使丈夫苦恼、蒙羞。她不能成为丈夫的帮助,反倒成了他的阻碍。她“朽烂在她丈夫的骨中”(箴言12:4)。她冗长的斥责使丈夫愁苦不堪:
愚昧的儿子,是父亲的祸患;妻子的争吵,如雨连连滴漏(箴言19:13)。
4.敬虔的妻子亲切和善、待人有恩。敬虔的妻之所以被敬重,是因为她以恩待人。
恩德的妇女得尊荣;强暴的男子得资财(箴言11:16)。
一个不敬虔的妻子实在没有什么好名声。她因爱争吵的本性而喋喋不休。
宁可住在房顶的角上,不在宽阔的房屋,与争吵的妇人同住(箴言21:9,25:24)。
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箴言21:19)。
5.敬虔的妻子对丈夫忠贞守信。对比愚昧的淫妇,这一点会很清楚地看到。
智慧要救你脱离淫妇,就是那油嘴滑舌的外女;她离弃幼年的配偶,忘了神的盟约(箴言2:16-17)。
能保你远离恶妇,远离外女谄媚的舌头(箴言6:24)。
你来,我们可以饱享爱情,直到早晨;我们可以彼此亲爱欢乐。因为我丈夫不在家,出门行远路(箴言7:18-19)。
箴言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敬虔的妻子在性方面是持守贞洁的,其实已经暗示了这一点。这样的妻子是贤德的或才德的(箴言31:10) 。她的丈夫完全信靠她(箴言31:11)。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箴言31:12) 。她教导儿子性贞洁的美德(箴言31:3)。当然,她一定首先是一个持守贞洁的妇女。(未完待续)
傅晓萱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本文节译自网页:
www.bible.org,作者Bob Deffinbaugh为该机构同工。Copyright(c) 1997-2003 Article used with permission from
www.bibl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