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奇特的胭脂虫红
http://dajia.qq.com/original/category/jiangming160129.html
姜鸣
前些年,我在墨西哥特奥蒂瓦坎的遗址博物馆,看到漂亮的壁画残片,红色的美洲虎、羽蛇神和黄绿色的图案,忍不住询问起古印第安人的颜料来源问题。后来,朋友把我带到路边的一位卖工艺品的中年摊贩面前,用西班牙语嘀咕了几句,那人便从他的小地摊里,拿起一片绿色的仙人掌来。他从仙人掌表面掰下一小块白色霉状物体,用手搓拧了一下,再用中指将挤出的浆液涂抹在一张白纸片上,竟是一轮暗红色的太阳。他接着画上太阳的光芒,又拿出一只绿色的小果子,用它的汁液,涂出六片绿色叶子。最后,拣起一株草本植物的茎干,将其涂在画片光芒的空隙处,这里插入的光芒就成土黄色了。很短几分钟,墨西哥人用几种天然植物,绘出一朵红色美艳的太阳花来。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天然颜料和艺术创作竟是这样结合产生的。朋友告诉我,远古壁画上的红色,就是从仙人掌里提取出来的。
墨西哥人用寄生在仙人掌上的胭脂虫作画墨西哥人用寄生在仙人掌上的胭脂虫作画
加上一个果子和一段植物茎干,就画出一朵美艳的太阳花来加上一个果子和一段植物茎干,就画出一朵美艳的太阳花来
用自然材料绘制的太阳花用自然材料绘制的太阳花
墨西哥人作画时,不时用西班牙语解释。我没有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但觉得,绿色仙人掌上的白霉块居然变成深红的颜色,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不是一般想象中的黄绿色呢?回国之后,某天,我读到英国人维多利亚·芬利(Victoria Finlay)的著作《颜色的故事:调色板的自然史》(姚芸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才恍然知道,仙人掌上的白霉块,竟是一种珍贵的经济资源昆虫,亦是当下制造食品、药品、化妆品的天然安全色素胭脂虫红(cochineal carmine)的原材料。美术颜料中,carmine,就称作洋红或胭脂红。
寄生在仙人掌上的胭脂虫,身体外分泌出白色蜡粉和丝线状覆盖物寄生在仙人掌上的胭脂虫,身体外分泌出白色蜡粉和丝线状覆盖物
胭脂虫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属半翅目同翅亚目蚧壳科昆虫,寄主为多刺的仙人掌类植物霸王树。雌性胭脂虫有臭虫那么大,通常形成集群,有白色蜡粉和丝线状覆盖物。成熟的雌虫体内含有大量的洋红酸,是优质的蒽醌类色素,当一个虫体不小心被挤碎后,鲜红的颜色可以清楚显示出来。换句话说,胭脂虫红是由胭脂虫的血液中提炼出来的色素制成的。大约20万个胭脂虫,能产出1公斤的颜料。芬利指出,霸王树上的白色小昆虫曾是古代印加王朝密不告人的珍奇异宝,印加人“将胭脂虫的血制造出宝石红色定为最珍贵的一种。女人们用它做胭脂,陶瓷工匠用它画陶罐,粉刷匠用它装饰房屋的内墙,画家则用它来画壁画。但重要的是,胭脂红被用作纺织染料”。16世纪,全副武装的西班牙征服者在新世界发现了黄金和白银,也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红颜色。他们从当地人手中盘剥并控制了整个胭脂红产业,很快做成世界上最大的颜料出口生意。他们让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来照料昆虫的生长和繁殖,仅在1575年,就有近8万吨制成固体棕色小球的红颜料运到欧洲。西班牙垄断了胭脂虫红的国际市场并从中牟利,这种红色的昂贵价格曾经仅次于黄金。
从胭脂虫体内提炼出来的胭脂虫红颜料从胭脂虫体内提炼出来的胭脂虫红颜料
在墨西哥胭脂虫运回欧洲之前,印欧大陆上实际上也有一种同类颜料,来源于类似胭脂虫的小虫“克尔姆斯”(Kermes),它寄生在红橡树上,颜色与拉美胭脂虫相比要略差,但在中世纪之前,一直是欧洲最贵重的染料之一。后来,西班牙人将美洲的宝贵颜料运来,欧洲人的口红、油画上艳丽的红颜色就转用南美胭脂虫红制做了,甚至英国陆军军人穿的漂亮的红色军服也是用胭脂虫红与硝酸的混合物染织的,据说这种鲜红色可以遮掩人血的污痕。同时,西班牙人严防死守胭脂红的来源,把它作为重大的商业秘密。欧洲人曾经以为这种艳丽的红颜色是从植物的果实中提取的。直到两百年后,法国人梅农维拉(Nicolas Joseph Thierry de Menonville)在大革命爆发前的1777年,偷偷跑进西属殖民地古巴探访,才揭开了隐藏的秘密。梅农维拉本来已经探听到胭脂红来源于某种昆虫,他想象该是一种红色的小虫,但在一座印第安种植园中看到仙人掌上满是白色粉末的时候,他的心里充满疑惑。梅农维拉在旅行记中写道:走了那么多路,不要搞错了呀。他“偷偷拿起一只在白纸上捏扁它,它真的挤出一摊珍贵、鲜艳的带紫晕的红色”。他说:“我必须将这种细小、脆弱、柔软而且极易被捏扁的小虫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这种小动物,一旦离开它所寄生的植物,就再也无法生存。”梅农维拉在当地摘取了8片仙人掌的叶片,将其偷运到法属殖民地海地的太子港。后来他被法王路易十六封为皇家植物学家,法国的胭脂红产业也由此兴旺了好多年。
古埃及壁画古埃及壁画
芬利《颜色的故事》是本很有趣的著作,它不仅讲了胭脂虫的故事,也讲了其他各种颜色是如何被人类发现和使用的过程。对于颜料的演进嬗递,恰好也是我常常思索的问题,最近我看了电视剧《芈月传》,剧中色彩斑斓的宫廷装饰和人物服饰,老在我的脑海中转悠。我不停地问自己,战国时代的社会生活究竟是怎样一种真实的色彩?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在人类活动的数万年间,日月星辰、大海蓝天、沙漠森林等大自然的色彩 ——那电磁波振动和折射所引起人们视觉的感知并没有大的变化,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从矿物、植物和动物中所提取的自然颜料所带来建筑、纺织品、日常器物和美术创作中的色彩装饰效果,却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进化。所以,当我在西安看到七八千年前蛮荒时代的先民在半坡红陶上绘制的人头和鱼儿的时候,在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看到五六千年前埃及人在纸莎草和木乃伊棺椁上绘制的彩色人物和图案的时候,在广西宁明的花山看到涂绘在八千多平方米断崖上的一千数百个赭红色人物腾挪欢庆的时候,当我看到庞贝古城中色彩浓烈的壁画的时候,我的心里,除了升腾起对美的欣赏之外,同时都一直会暗暗思忖,分布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域的古人,是如何费力费神地将一种又一种颜料从自然界提取出来,用于装点他们的生活?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上的欢腾人物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上的欢腾人物
庞贝的壁画中用了大量的红颜色庞贝的壁画中用了大量的红颜色
文艺复兴时代,拉斐尔油画中大胆使用了红色,他的色泽丰富的红颜料来自于何种材料?文艺复兴时代,拉斐尔油画中大胆使用了红色,他的色泽丰富的红颜料来自于何种材料?
艺术的发展,就颜料层面来讲,涉及采矿、狩猎、采摘野生植物的胶汁和花朵,以及各种早期原始的加工。中国的先秦时期,青铜器之外,用着色方法留下色彩的文物,就是陶器和黑红相间的漆器了。从很早的时代起,红色就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中国没有胭脂虫,但也开发出丰富多彩的红色颜料系列。比如花山岩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后来还有更加美艳的朱砂和胭脂。中国胭脂是一种植物颜料,与美洲的胭脂虫毫无关系。其起源,网络搜索可以查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是燕地女子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以地名而得名燕脂。具体做法,是将盛开的红蓝花整朵摘下,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淘去黄色后,即成鲜艳的胭脂。另一种说法是,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量异域风物,胭脂是其中的一种。西域有燕支山或焉支山,匈奴妇女在山下采摘红花,制成“阏氏”(胭脂)以妆饰脸面,亦即胭脂起源于匈奴。若按第一种说法,《芈月传》里的秦楚贵妇,在唇上和脸上涂抹胭脂就不足为奇了。到了唐代,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中,有“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之句;到了南唐,李煜《相见欢》中有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到了清朝,《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竟是个爱吃女孩儿唇上胭脂的情种。他曾十分熟练地说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给我们留下古人闺中使用胭脂的宝贵记录。
我不太懂中国胭脂的理化性质和安全性质,反正这种颜料现在还在国画中使用,却不再用于化妆品。《芈月传》播出后,网上眼尖的观众扒出剧中人物所用的唇膏进行分类推广,一一指出谁谁涂抹了圣罗兰(YSL)金管64号、迪奥(DIOR)烈焰蓝金999号、纪梵希(GIVENCHY)小羊皮315号,这些西方久负盛名的经典大牌,配方中所用的红色添加剂,估计都来自天然胭脂虫红。19世纪以来,随着化学发明,许多新的颜料或染色剂被生产出来,在红色系中,新产生了镉红(cadmium red)、原红(绛红,magenta)、苏丹红(Sudan)等等,甚至还有合成的胭脂红。合成颜料的使用使得天然颜料被广泛替代,价格也大幅下降。然而,胭脂虫红因其理化性质非常稳定,无致癌性,无致畸性,在美国被永久性列入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目录,可用于糖果、饮料、肉制品,以及制药行业片剂的包衣材料以及胶囊壳的着色剂,也是唯一允许用于眼部的天然有机色素,还是保持经久不衰的颜料之一。
《芈月传》中使用的现代口红《芈月传》中使用的现代口红
芬利在她的著作中说,很多人最初听到胭脂虫的故事,很惊讶也难以相信。我亲眼目击了这种奇特的昆虫。几年前,中国的网络上传出星巴克咖啡馆的红莓小甜点和草莓星冰乐玫红的颜色来源于“胭脂虫红”,引起6500人联名提出抗议,他们表示没人愿意在享用喜爱的饮品时吃进磨碎的虫子,且胭脂虫可能令部分哮喘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致使星巴克发表声明叫停在华使用昆虫着色剂,转而采用提取自西红柿的番茄红素。在老美看来,中华料理中千奇百怪的动物虫子多得去了,外国食品中难得用上古老而昂贵的胭脂虫红,中国消费者却难以接受,那就换个便宜点的吧。在中国,民众可能是对胭脂虫完全没有了解,才引出一场未曾预料的消费风波。现在,据闻胭脂虫已在我国引进生产,或许将来人们对于它的接受会更多更普遍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