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回战场,李安和比利·林恩想法一样
http://mp.weixin.qq.com/s/ack_z7wjrcQWvauMP0Cgew
郝建:要不要回战场,李安和比利·林恩想法一样
原创 2016-11-22 郝建 大家
文 | 郝建
纽约大学那几个跟艺术有关的系科都在百老汇大街的Tisch大楼里,那栋楼属于李安的母校。从蓝色州腹地纽约城走出来的李安拍了一部电影,写的是得克萨斯州的美国战斗英雄比利·林恩同学的故事。
片子的主要场景就两个:深红色的南方州达拉斯城的绿色橄榄球场,土灰色的伊拉克战场。导演着意写了美国人对林恩和他的战友们的追星和崇拜,对他们的打骂和消费、利用。
许多观众首先注意它所使用的新技术,好像李安自己也热心把话题往这上头引。在我看,这是一部最不像立体电影的立体电影。说这话的意思是,它没有秀3D技术,导演会用艺术手法来差使技术设备。
许多3D电影中远景跟近景剪辑、对比时都会比例失真,视觉差异很大,但这部作品中极少出现这种不舒服。李安的镜头有精心的调度,许多镜头中,我们看到导演在前景、中景、后景的安排上颇为有机,设计得周密顺畅。大部分时候我忘记是在看一部3D立体电影。只有一个体育场里用远景拍摄台上唱国歌的镜头让我注意到近景与中景、远景处的人群比例不大对。
可是,李安真是走背运,踩上了民意裂变的困境。就是好莱坞有人处心积虑想拍一部写照大选前后各种美国人心态的片子,也不会有这部作品贴切、合拍。
美国导演李安的这部新片,展现了分裂的美国,美国人的分裂。这就正好跟这次美国大选前后的戏剧性文本互相阐释、互相增加意义、互相定义。这里头有美国人心中的撕扯和得意,美国人的颟顸,美国人的担当和霸气。
故事的讲法也不是那种好莱坞的通俗大路货品相,叙事偏淡化和复杂,政治态度上也没选边站队,所以这片子红蓝两边不讨好,这两者决定了这部作品在美国的票房没法走红。
对于电影百年来的大师佳作,李安算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我们看到他跟世界电影语言的对话,电影人对生命意义的多方面思考也在其中延续。
因为李安在访谈中高调说起自己对英格玛·伯格曼的崇拜,我看到片中那些或快速或舒缓的闪回镜头时思绪就总跑到《野草莓》那里。这部片子的心理时空有好多种,有时是林恩脑海中突然出现的战争记忆和创伤记忆,有时是表露内心对媚俗百姓的各种暗自骂娘和调侃,有时又用黑白镜头来呈现19岁少年对爱情与性的迷恋。
影片中对比利·林恩留念家人、保护家人与自身冒生命危险的意义也是作为悖论来思考的,这让我想起伊斯特伍德那部《硫磺岛来信》里头的日本军人栗林中将写的那些万金家书。
而对战斗英雄的荣耀与内心悲哀、疏离又直接延续了《父辈的旗帜》的思考和质疑。在伊斯特伍德那部片子里,也有响彻天空的欢呼和体育场里耀眼的灯光和焰火,有人造战争场景也有聚会舞台上歌唱的美女三人组;而士兵心中的伤痛、抑郁、迷失和他们对所谓战场荣光的躲避不谈、三缄其口也与李安这部片子如出一辙。
虽然没有直接用台词来讨论,但李安这个故事引起的一个思考是挺麻烦的政治伦理,也是这次大选中的热点话题:面对万里之外的邪恶,美国能否偏安一隅、悠然独处?看片时,我意识流动,思绪一下跳到《卡萨布兰卡》中里克的著名台词“纽约在睡觉,全美国都睡着了”。
看到那个非洲裔经纪人和球场老板跟林恩和班长的讨价还价,我就想起费里尼的《8部半》,他们谈论要买卖故事版权拍电影,这不就是这部电影吗?李安在这玩了个自我相关的小套层结构。
在这个中场秀里,比利·林恩和他的战友们受尽各种轻慢、差遣和羞辱,还被几个得州壮汉饱以老拳,但是,他们最终还要回到万里之外的伊拉克战场。B班的战士们心里会不会疑惑:就这些愚昧凶蛮的群氓,值得我们去拼死保卫吗?这个境遇让我想起《正午》里的凯恩警长,他在孤身击败侵犯小镇的凶暴匪徒后,把胸前的警徽摘下来扔到脚下的尘土里。据说《正午》是白宫地下室片库中被克林顿、小布什等美国总统观看次数最多的影片。
许多人把这部作品解读成反战的作品。我实在没看出这里头有反战的意蕴。在这部作品里,李安处理的重要题材之一是媚俗。那焰火和乐队、那个大骂同性恋的直男癌球场观众,甚至那个有意图用基督教灵魂之光来启蒙林恩的啦啦队小美女,都有明显的“kitsch”(自媚、媚俗)味道。扯一句远的,从这次大选前后的表演来看,那些白左精英和“自由派”学生以及川普的铁粉也都流露出惊人而可怕的媚俗/自媚人格。米兰·昆德拉还是有些深刻发现,在他那里,媚俗和自媚是人的本性之一。
这一边,李安的作品也时常会引起中国人的自媚。许多人顺口就跟我说李安是中国导演,拜托啊!
面对比利·林恩,又听到一大堆“李安的东方美学”之类的习惯性咒语。啥叫个东方美学?是北野武的黑色《大逃杀》,还是浪漫暴力的吴宇森?是喜欢用低角度静态镜头讲家庭故事的小津安二郎,还是韩国的河正宇等艺术家完美绎冷血阴暗连环杀人的《追击者》?
就像这部片子里表现的那样,许多美国人根本不知道“世界其他地方”这几个字怎么写。他们根本分不清日本、韩国、中国电影有啥区别。在《杀死比尔》里头,昆汀·塔伦蒂诺把日本香港的武打片传统路数完全搅和在一起使用。
似乎许多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没看懂这个中场秀。整个片子其实不那么散淡,它用比利·林恩与姐姐、林恩与班长施洛姆这两条关系线索紧密地串联起来。而其中林恩与姐姐的关系是结构上的主线。影片故事的前史中,比利·林恩是因为姐姐才走上战场,当下故事中,也是姐姐构成了拉扯林恩不回战场的最主要张力。
据说李安导演这样阐述影片的主旨:“是一个关于爱、勇气和忠诚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终于在这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李安导演自己的阐释不好使。影片所涉及的问题远远不是一个19岁青年人的成长问题,它具有更为厚重、深刻的主旨。
林恩要做出的最重大、最艰难抉择只有一个:要不要再回战场?整个故事都是围绕这个疑问句来结构和展开的。
回不回战场,比利·林恩要处理两个困境,一个是要冒被杀死的危险,一个是要面对杀人夺命的纠结和心理压力。在电影人营造的戏剧情境和现实生活的抉择中,我把那种涉及生命选择的困境称为一级困境。比利·林恩面临的是双重一级困境。
影片更艰难的思考和设问还在于,杀戮的意义与正义究竟在哪里?我也看到过有些个影片描写所谓战争,但都绝对不敢面对这个问题、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战士杀人还是不杀人,这是一个问题。是捍卫正义、保卫亲人和他乡的陌生人而枪击那些保卫极权政府的武装分子、恐怖战士,还是为了“良心”而保持两手干净?李安从多个角度来呈现自己对这些无解难题的纠结和观照和思考。同时,影片还在许多地方讽刺那种爱国狂热、人性中自媚与媚俗的丑态。
我爱我的家人,但为了家人,我得离开他们,去冒死亡的危险,我死了就永远见不到家人。那些得克萨斯的狂热傻X根本不值得我保卫,我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保卫他们吗?只为了他们有骂我、挑衅我、一言不合就对我挥动拳头的权利?
曲终奏雅,李安还是让主人公回去战场,这是比利·林恩的最后动作,也是定位人物和整个故事的最大叙事动作。比利·林恩的最后一次对话,李安是用现场拍摄来形成意识流剪辑。悍马战车上,他跟已经牺牲的班长施洛姆的对话颇有宗教意味,施洛姆告诉他,杀死你的那颗子弹,已经射出了。
李安对战争、对一个人要怎样活着写出了自己的答卷,作为一个从台湾奔向美国的移民,他更知道一些道理。
2013年我在纽约住宿一个华人小旅馆,半夜他家的儿子喝醉了回来。老板娘让我跟同屋的纪录片导演何里仁一起帮着她把儿子抬进来。那个小伙子是第二代移民,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第二天要从军开拔,参加小伙伴们的告别酒宴喝多了。后来,我看见他家的车牌下方写着Marine,看来是挺感觉荣光的。
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人物的戏剧动作来看,李安和比利·林恩都热爱他们的祖国,大概他们知道,“自由不是免费的”(Freedom Is Not Free)。
原标题:比利·林恩的一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