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基督教是怎样征服韩国的

基督教是怎样征服韩国的

基督教是怎样征服韩国的
https://mp.weixin.qq.com/s/cO_46iYR5LmUm5o7BuGIrA

基督教是怎样征服韩国的|大象公会

原创: 大象公会Elephantia  大象公会  今天

   东亚的韩国,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遍布十字架,且最热衷对外传播基督教的国家?


文|朱不换

地球上哪个国家的基督徒传教最热情?

答案很可能是韩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都能遇到来自韩国的传教者。韩国基督教向海外派出了两万多名传教士,甚至渗透到了阿富汗、伊拉克、约旦这类伊斯兰教国家。

传教积极,是因为信教热烈。1940年代,还只有2%的韩国人信仰基督教。到2014年,已有30%韩国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宗教。


● 夜晚的首尔遍布闪光的十字架

基督教是怎样征服这个东亚国家的呢?


从北京传来的信仰萌芽

韩国人的基督教信仰,最早来自中国。

公元1603年冬,朝鲜使节李广宗到北京朝见宗主明朝万历皇帝。李广宗此行,很可能是来探一探明廷的口风,看看万历皇帝可否册封朝鲜王庶次子光海君为朝鲜储君。


● 十年前的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朝鲜王李昖北渡鸭绿江逃难,李昖的庶次子光海君李珲火线立为储君,带领余部在朝鲜抗倭。明朝派兵全力援朝,但长期不肯承认非嫡非长的光海君的储君地位

结果,大明朝廷自己都正为废长立幼的阴谋论苦恼不已,完全不可能在藩属的长幼问题上让步,李广宗只好无功而返。

但李广宗也不算空手而归,他在北京发现了一张刚刚问世的诡异地图 ——《坤舆万国全图》。这张图上,大地居然是圆的,还标注了许多连《山海经》都未曾记载的古怪地名。


● 日本抄绘上色版《坤舆万国全图》

地图的作者是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不仅带来了地图、算学、西洋琴等洋玩意,还编了一本叫《天主实义》的书,劝说身边的中国士绅去信一个叫天主的神明。

情报嗅觉灵敏的李广宗把《坤舆万国全图》和利玛窦的传教书都带回了朝鲜。对这些上帝教义,当时的朝鲜文豪都不以为然。

不过,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则对这个新进的宗教充满了好奇。5年后,朝鲜科举状元许筠出使明朝,在北京受洗加入天主教,成为朝鲜第一个天主教徒。


● 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敏俊在古朝鲜曾遇到苦心写作的许筠(右)

不过,这时的朝鲜还没人顾得上关心这个外来宗教。人们焦虑的是另一件大事:长白山那边,大明衰颓,满清崛起,西面的中央王朝要变天了。

忧虑很快成为现实。1636年,皇太极率清兵在南汉山城围困朝鲜王,要求朝鲜彻底臣服。


● 电影《南汉山城》中,扎营围城的满清旗兵

朝鲜宫廷不得不屈服,储君昭显世子被送往沈阳当人质。苦闷不已的世子在中国结识了德意志传教士汤若望,从此亲近西学,带领护卫、侍女皈依了天主教。


● 韩剧《三剑客》,演绎朝鲜储君昭显世子与其护卫的传奇

1645年,昭显世子率大批天主教护卫从北京回国,是天主教入朝鲜的第二波。然而,世子归国不久就离奇暴死,他的随从几乎全部被杀死或遣返。政敌们怀疑,他亲近天主教是受了满清的蛊惑,更怕他的随从是心怀不轨的间谍。

地缘政治的剧变, 被投射为对新进宗教的怀疑。而且,天主教宣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与朝鲜等级森严的两班贵族意识形态格格不入。

为此,朝鲜王朝开始对天主教采取极其严厉的镇压政策。直到19世纪后期,日本人来了。


● 1866年丙寅邪狱,8000多名朝鲜天主教徒被朝鲜政府处死


抗日,以摩西之名

1875年,日本军舰云扬号轰开了朝鲜国门,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朝鲜王朝蓦然发现,最大的威胁不是西洋的教会,而是东洋的侵略者,于是改变国策,容许天主教和新教的传播。


● 云扬舰事件

宽容的环境下,天主教和新教教会纷纷开设学校,既教授宗教知识,也教授医学、工程等实用知识,教会学校成为新式知识的象征。时至今日,韩国知名高校延世大学、崇实大学、梨花女大、韩国中央大学等都源于基督教会学校。


● 韩国传统三大名校「SKY」之一的延世大学

简单易学的朝鲜文,被新一代基督教传教者当作传教利器。朝鲜天主教会还规定,信徒子女必须学习朝鲜文,这一策略快速提高了信众的识字率。许多平民发现参加教会活动可以变成「文化人」,也增加了入教的热情。


● 早期朝鲜文圣经

1885年,美国传教士倪維思在山东创立自治、自养、自传「三自原则」,中国同行反应冷淡,却广受朝鲜各教会欢迎。在日本侵略渐深的19世纪末,实行此原则的朝鲜教会,变成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动机、后备池。


● 朝鲜改进版的倪維思传教方法

这些抗日基督徒相信,朝鲜人遭受日本的殖民奴役,是上帝对过往罪孽的惩罚;而旧约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预言着朝鲜人经过卓绝奋斗将从日本统治下解放。

1909年,朝鲜天主教徒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打响了朝鲜反殖民运动的第一枪。



1919年,已逊位的朝鲜高宗李㷩突然死亡,激愤的朝鲜人怀疑是日本人下毒,走上街头抗议。33名朝鲜工商业者起草签署了朝鲜《独立宣言》,其中一半是基督徒。

3月1日下午两点,卫理宗基督徒郑在镕在首尔塔洞公园大声宣读《独立宣言》,围观的民众群情激昂,高呼「独立万岁」口号向高宗停灵的德寿宫进发,到下午三时,追随者已至三十万人,掀起日占之下的「三一独立运动」。之后数月,二百多万朝鲜人投入了运动的烈火。


● 1919年3月1日,示威者在塔洞公园高呼独立万岁


● 三一运动期间朝鲜各地7500余人被日本处决

受到日本殖民当局镇压,这些民族活动家四处避难,筹建了多处临时政府。后来,大部分人汇聚于流亡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上海马当路306弄4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由于思想路线的差异,他们不久发生分歧,各奔东西。安重根的儿时义兄,卫理宗基督徒金九坚守上海,辗转长沙、重庆,主持流亡中国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电影《大将金昌洙》的主人公金九,在领导临时政府期间主持了1932年刺杀天皇,暗杀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等事件,组建韩国光复军,被当代韩国尊为国父

在朝鲜北方,长老会基督徒曹晚植长驻平壤,效仿甘地,发起实业自救的民族产品促进会。作为表率,曹晚植一生只穿用土布的朝鲜袄裤、长袍和朝鲜鞋,被誉为「朝鲜甘地」。



在基督教培才学堂长大、留学美国的李承晚,从上海回到了美国,在夏威夷、华盛顿等地从事韩国独立宣传和筹款。



卫理宗牧师孙贞道离开上海后,奔赴吉林向朝鲜难民鼓动和传教。在吉林长白八道沟,孙贞道遇到了崇实教会中学老同学的遗子金成柱,资助他读完了中学。金成柱毕业后加入东北抗日联军,后来撤往苏联,改名金日成。


● 少年时期的金日成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些最终获得胜利的抗日斗士的结局也大相径庭。

在南方,声望最高的金九回到汉城,因为主张南北统一,1949年6月被亲美李承晚政府的军官安斗熙刺杀。



在北方,苏联原先准备扶植德高望重的曹晚植担任行政局委员长。但曹晚植反对美苏托管方案,被紧急撤职囚禁,朝鲜战争时死于狱中,其地位由原副委员长金日成接替。

当年都是挺身而出投身民族独立,却只有国际后台最硬的两位戴上金冠,笑到了最后。


● 现代跆拳道ITF体系二十四套拳中,有四套拳以朝鲜民族独立义士命名,其中岛山(安昌浩)、重根(安重根)、古堂(曹晚植)三人都是抗日基督教徒。在北朝鲜,因为某些原因「古堂拳」被改名为「主体拳」


民主运动的中流砥柱

早期学校教育和抗日运动虽然在半岛精英中播下了基督信仰的种子,但在建国初期的韩国,基督教还算不上社会潮流,它的信徒不多,缺乏大众影响力。

直到60年代初,韩国进入军人独裁时期,基督教会才再次找到了让它活跃的舞台。

当时,政府情报机关常以「朝鲜间谍」的罪名来对付反对派,在冷战背景下,这个指控总能让吃过北方入侵苦头的民众疏远被它污名化的学生和公民团体。

然而,信奉上帝的教会与无神论的共产主义却在意识形态上天然隔离,基本免于「亲北」污名,顺理成章地成了韩国民主运动最大的庇护所和集散地。


● 1973年韩国建军节,群众演员组成朴正熙肖像方阵

60年代末,朴正熙寻求「改宪」,将总统只能连任一次的限制改为可连任两次,教会就此登上政治反对的舞台。

最早出面表态公民抗命的,是韩国基督教教会协议会,这是一个进步主义的新教组织,代表约三分之一的韩国新教徒。他们在1972年,针对朴正熙谋求终身独裁的「维新宪法」发表宣言,称其为「破坏基本人权的邪恶力量」。

1974年,当韩国温州教区主教池学淳因参与学生民主运动被捕,韩国天主教会也正式加入反对派行列。


● 首尔明洞天主教大教堂。1976年3月1日,天主教徒金大中等17人在明洞大教堂联名签署《民主救国宣言》,是韩国民权运动的标志

不过在这时候,大多数教会仍没有做好与政府翻脸的准备,尤其是政治倾向保守的新教主流派别,如韩国规模最大的长老会,都不太乐意与当时仍打着反美、反资本旗号的民主运动为伍。80年代初,盖洛普在韩国调查发现,只有19.1%的新教徒愿意参加游行请愿。


● 受外来传教士的不同源流影响,韩国不同教会的政治立场也有明显区别。新教教会多偏向保守,而天主教会在梵蒂冈1965年《牧职宪章》的影响下,政治上多偏左翼。从韩国历任总统的信仰,可以清晰看到天主教(红)与新教主流(蓝)之间的左右分野

直到80年代中期,光州发生的事实逐渐为人知晓,这些教会才开始转变立场。他们可以容忍威权统治,可以把血汗工厂和劳资冲突视为经济腾飞的代价,但眼见镇压惨剧发生在自己的进步派教友身上时,他们也越来越难以安守教堂。

1987年,这种连锁反应被历史推到了极致。

这次抗争的导火索是首尔大学学生朴钟哲被情报人员拷问致死,最初站出来抗议的仍然是天主教会。被全斗焕收回普选承诺激怒的一些新教徒也一同发声。


● 讲述这次抗争经过的韩国电影《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

面对示威人群,军警照旧以警棍、盾牌和催泪弹回应。这在过去曾经奏效,不过这一次,却彻底打破了韩国新教徒的沉默。无论倾向进步还是保守,新教教会一个接一个地站了出来,到6月下旬,连那些素来与政府合作的教会也发表宣言:这次站在民主一侧。

这一次,民主也确实赢了。

受团结一致的教会影响,韩国街头的抗议民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昔日冷眼旁观的中产白领也纷纷投入运动。出于形势所迫,全斗焕安排的接班人卢泰愚发表六二九宣言,同意下任总统由普选决定。

略为讽刺的是,这也是韩国各教会最后一次大团结。12月的总统选举,他们的投票再度分散,结果保守派的金泳三和进步派的金大中都没能获得足够选票,让卢泰愚坐收渔利,成为韩国首任民选总统。


● 韩国第一次普选总统,新教徒选票流向金泳三,天主教徒选票流向金大中,没能达成他们「选个基督徒总统」的夙愿

在近代史的长河中,不少学者把韩国基督教的特色总结为一个字——恨。

日据时期,恨是殖民之下的屈辱;民权运动时期,恨是对威权统治的怨恨。基督教会为人们宣泄悲愤、因恨求变提供了信仰的载体,也由此获得了千万人的眷顾。

2000年代后,随着韩国的经济、政治现代化的完成,恨的群体情感早已淡化,韩国基督教的扩张也有所退潮。不过,虐心不已的恨文化,却融化在韩国影视和 K-pop中,走向了世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