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6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包玉刚实验学校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1964楼ququhk 的帖子

第一轮是语数外(卷子),第二轮语外(卷子),加上中英文老师的面试,第三轮是家长面试,校长从家长的言谈中看是否和学校理念一致。很难去有针对性地准备包校的插班考试,孩子的学科成绩,学习习惯及爱好,家长的理念都会影响到录取。.

TOP

回复 1956楼樱桃的滋味 的帖子

呵呵,如果要我选大宝上包校和要二宝,和LS的不同。我选不要二宝,让大宝上想上的学校。
现在这个社会环境,能让一个孩子快乐成长就很不容易了。.

TOP

包校果然要捐款的,每年都要,称为年度基金。基金会发动家长以类似传销的方式,人盯人宣传捐款。有小学部、中学部捐款总负责人家长,各年级有年级负责人家长,每个班有大使分配好班级家长名单进行宣传。捐款名单和金额等级是要发榜公布的。我们班小朋友的家长递过来张捐款意向表,苦口婆心地游说了很久,希望我当场填金额交还给她。哎,真是压力山大呀!.

TOP

回复 1967楼natasha0011 的帖子

不可思议,真的是这样?.

TOP

回复 1968楼lena4094 的帖子

当然是真的。年度基金的小册子里写着:"我们的目标是100%参与率",所以应该每个家长都被联系过了吧。随便哪个包校的家长应该都能验证的吧。我问了下大多数人捐多少,被告知大多数5位数,有人捐了6位数。每年这么搞一下,压力真心大。.

TOP

我也是学校家长,对这件事觉得还是量力而行吧!.

TOP

读了2个月,个人觉得和预期还是有差距的。虽然学校围绕全人教育活动很多,学校也很努力,但总觉得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老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爱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用一系列冷冰冰的规定来管理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女儿属于自觉,胆小类的,至少我觉得她在学校还是偏紧张,过的并不舒展。记得旺旺上有家长曾经说过包校缺乏人文关怀,现在我很认同。可能我过于理想化了 ,当然孩子个性不同,体验也不同,只是借这个平台给关注孩子内心成长的家长一点借鉴。.

TOP

回复 1969楼natasha0011 的帖子

还是量力而行。不应该问学校,学校总是这样答复的。.

TOP

回复 1969楼natasha0011 的帖子

我也听说有人捐了6位数,但我倒是正面理解此事的,有实力愿意多捐的家庭捐的款是惠及全校学生的,我们家这种工薪阶层只能出点小钱,但能回馈一些参与一下也是好的,其实得到比付出更多。年度基金的项目我看了一下,都对孩子很有好处,对学校的美誉度建立也很有好处,我还是希望它能成功。.

TOP

前几天参加了学校开放日活动,参观了孩子上午的课,感觉老师都很有教学方法,比如虽然上英文课的难度高时间长,但孩子们上课的专注度还能保持很高,课程设计合理有趣,能激发主动学习学习兴趣。班主任老师与家长联络紧密,我们班开放日后,我注意到虽然老师给大家安排了喝水时间,孩子们却因为赶着课间去玩而忽略喝水。后我班家委会家长与老师一沟通,老师立即采取措施专门给孩子开了个班会,带她们认识到水对健康的重要性,让大家重视喝水,然后效果是很明显的,孩子回家来带去的水瓶都是空的,而且在校也续过水,不象以前不续水还给我带半瓶回来。.

TOP

我是学校的基金大使,这个“传销”,我做得很开心!

对于年度基金的捐款,我个人的态度是,千万不要把它当做另外一种攀比。如果学校只是为了钱,直接加学费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搞“募捐”呢?对吧?
100%的理解,我个人的看法是,让100%的家长认识到,支持身边的社区建设,促进它的发展,对自己得到的一切积极回馈,努力形成正向循环,这个100%就达到目的了。
是不是100%一定要家长掏钱?No!
碰到家庭发生变故的,我还在反复告诉他们,放下压力,学校有助学金,就是为发生变故的家庭提供的,帮助这样的孩子,不让他们因为经济问题离开自己喜欢的学校。——这也是基金会资金的一个用途,只不过不是年度基金的项目罢了。

中国人大半没有做慈善的习惯,有一些意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不是没有习惯,就不要去做这件事了呢?
任何事都有第一次,为推广包校的年度基金,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以前不熟悉甚至根本不认识的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联系,我觉得于我个人,也是成长过程中一个新的突破,我很高兴。

欢迎在包校的家长,就年度基金的问题与我私聊。我所理解的100%,是让100%的家长重新去审视“慈善”,了解做慈善不只是“有钱人”才做的事情,我的100%,绝不是企图100%的家长,都去攀比捐款数字。
愿我所见,能为任何有疑问的家长提供一点点不同的视角。
人生没有目的,若要说有,终点不过一场谁也不知道后事如何的大梦。
我愿意在这个过程中,用开放的心,看世界,交朋友,丰富这次旅途。.

TOP

引用:
原帖由 DreamMaker 于 2013-11-8 07:34 发表 \"\"
对于年度基金的捐款,我个人的态度是,千万不要把它当做另外一种攀比。如果学校只是为了钱,直接加学费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搞“募捐”呢?对吧?
100%的理解,我个人的看法是,让100%的家长认识到,支持身边的社区建 ...
既然名为慈善,就不应该公布捐款名单和金额等级,至少应该让“慈善”人有选择自己的名单和金额是否要被公布!

国外有名私校确实也有很大资金来源是校友和家长的捐款,但,人家那是自愿的,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把捐款人名字和数字在不征求捐款人同意的情况下堂而皇之地公之于众。

[ 本帖最后由 云舞 于 2013-11-8 08:2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舞 于 2013-11-8 08:24 发表 \"\"


既然名为慈善,就不应该公布捐款名单和金额等级,至少应该让“慈善”人有选择自己的名单和金额是否要被公布!

国外有名私校确实也有很大资金来源是校友和家长的捐款,但,人家那是自愿的,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把 ...
为这个误会,我真的感到十分抱歉!
不知道您从哪里知道要公布这些信息的?
我手里的表格很清楚,完全可以选择匿名捐赠(实际上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希望您的那位大使没有传递错误的信息。.

TOP

引用:
原帖由 DreamMaker 于 2013-11-8 09:15 发表 \"\"



为这个误会,我真的感到十分抱歉!
不知道您从哪里知道要公布这些信息的?
我手里的表格很清楚,完全可以选择匿名捐赠(实际上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希望您的那位大使没有传递错误的信息。
.

附件

捐赠表.pdf (171.08 KB)

2013-11-8 09:15, 下载次数: 96

请下载表格看一下匿名选项。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DreamMaker 于 2013-11-8 09:15 发表 \"\"
试着传一下图片:
\"\".

TOP

回复 1976楼云舞 的帖子

我就是选择匿名捐赠的,不同的捐赠人有不同的诉求,我也非常理解和支持愿意公布自己姓名的捐赠人。
希望你有更多机会了解事实。.

TOP

回复 1975楼DreamMaker 的帖子

支持!.

TOP

能办成事儿的不是钱多钱少,能办成事儿的是大伙儿心齐,真心希望年度基金能够获得如我这般低年级家长的正面理解和支持。.

TOP

引用:
原帖由 DreamMaker 于 2013-11-8 09:15 发表 \"\"



为这个误会,我真的感到十分抱歉!
不知道您从哪里知道要公布这些信息的?
我手里的表格很清楚,完全可以选择匿名捐赠(实际上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希望您的那位大使没有传递错误的信息。
我为这个误会道歉。
同时也真心希望捐赠过程让捐得少的人心里不要有压力。毕竟读包校的除了大老板高管还是有不少普通工薪族的。.

TOP

认同这样的活动,但目前只是处于慈善的层面去做这件事。更希望包校修好内功,老师是重中之重,多一些象《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那样的老师,那时候我会和孩子因为爱这所学校而去做这件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光彩照人 于 2013-11-8 11:13 发表 \"\"
认同这样的活动,但目前只是处于慈善的层面去做这件事。更希望包校修好内功,老师是重中之重,多一些象《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那样的老师,那时候我会和孩子因为爱这所学校而去做这件事。
赞同!那都不需要劝捐。.

TOP

回复 1984楼光彩照人 的帖子

根据基金会成员的解释,本次年度基金大概一半的资金是用在教师相关项目上的。我个人比较认同这一点。教师的流失率问题如何保持老师的工作激情不光是包校也是其他双语、外国学校面临的问题,希望包校在这方面能够做到超出平均水平。.

TOP

回复 1985楼云舞 的帖子

劝捐是一种说法,其实更多的是宣传,每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有从不被认识到逐渐被认知接受的过程,就像前面你的误会,没有大使出面解释,可能就一直误会下去,并把这种误会传递开去了。

那些联络我们的基金会成员也好大使也好,其实就是普通的学生家长,大家花时间花精力做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自己一己之利。最近因为年度基金的事情,接触到了一些高年级的家长们,看他/她们为学校的事情这样着力,同时忍受着一些不被理解的压力,深深认同她们说的一句话:我们是在把全校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待。那时我想包校的校徽还真是没有设计错,学生家长们真是那个相当重要的三分之一。.

TOP

是的。希望包校领导层除了重视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更要重视教育理念的培养。老师能高明的运用好班级管理规则,创造出没有恐惧的教室,成为孩子信任的肩膀,营造平和温馨的氛围。愿意和学校一起成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光彩照人 于 2013-11-8 11:13 发表 \"\"
认同这样的活动,但目前只是处于慈善的层面去做这件事。更希望包校修好内功,老师是重中之重,多一些象《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那样的老师,那时候我会和孩子因为爱这所学校而去做这件事。
没错,包校毕竟是新建,有很多细节,从国外的理念,到结合中国的具体现实,需要很多的调适,苦练内功是很有必要的。

选择包校,我更多的是基于理念、大方向的认同。
真正进来之后,我和孩子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是我感谢包校的原因。
您提到的56号教室,包校是有组织老师学习讨论的。

到目前为止,我对包校的老师基本上还是满意的。
从总体上说,外教比中教给我的感觉好,自己培养的中教比从其他学校挖来的让我觉得更舒服。
所以我很支持这个年度基金,其中的教师培训项目,就是实实在在提升老师水平的:把中教派到国外去学习,同时为对外教提供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培训。让中教去国外,切身体会西方的教育方式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孩子绝对有好处。而中国家长同外教之间,很多问题其实出在沟通上。如果我们的外教中文越来越好、对中国文化、中国人行为方式的理解越来越深,那么像我这样英语水平不够、中国人特征特别明显的家长,肯定可以跟外教更好的沟通和互动,更容易彼此理解、对孩子的进步肯定是很有好处的——毕竟我们想要的是一个立足中国文化、又具备国际视野的孩子。
我不反对等待和监督,但我也愿意积极的支持这些项目。我相信我的投入可以帮助这些项目的落实,从而帮到我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的孩子。
因为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杯水车薪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一滴水会瞬间蒸发不留痕迹,只有进入大海,才可以汇聚成汹涌的潮汐。


[ 本帖最后由 DreamMaker 于 2013-11-8 14:3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光彩照人 于 2013-11-8 13:48 发表 \"\"
是的。希望包校领导层除了重视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更要重视教育理念的培养。老师能高明的运用好班级管理规则,创造出没有恐惧的教室,成为孩子信任的肩膀,营造平和温馨的氛围。愿意和学校一起成长!
不好意思,看您在几个回复里都提到老师的教育理念方面的问题,我不免想到了两点:一是您作为家长,对这方面本身十分重视;二是,您有切身的体会,某些方面让您觉得不满意。
不知道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

重视老师良好的教育理念,这一点我完全赞同!
如果对个别的老师有不好的印象,那您真的应该行动起来。这方面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第一,约个时间与老师本人沟通,坦诚的交流会消除误会,拨开云雾——所谓“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我很赞同。第二,如果沟通不顺利,达不成共识,可以向班代反映情况,与同班的孩子父母多交流,如果大家对这位老师有相同的负面印象,可以启动集体抗议机制,向学校提出问题。事实上我们反映过问题的几位老师,第二年学校就不再续聘,更换了其他老师了。在学年尚未结束之前,的确有时候需要忍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过程我也不回避让孩子看到、知道。我的孩子知道我们在敦促学校解决问题,他长大了遇到不公平、不满意的事件,也不会在郁闷中沉默的。这是家庭中的身教,我认为。

当然我只是从您的回复中臆测您遇到了具体的问题,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希望我的回复不会引起您的不快。如有冒犯,请您原谅。
.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舞 于 2013-11-8 10:58 发表 \"\"

我为这个误会道歉。
同时也真心希望捐赠过程让捐得少的人心里不要有压力。毕竟读包校的除了大老板高管还是有不少普通工薪族的。
作为基金大使,我一再跟我努力联络的所有家长说明一点:我心里的100%,决不是要100%的人掏口袋写支票。
我真的不希望任何一位家长,因为这个活动感受到任何压力。
捐款助人(这次其实更多的是帮助自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真的演变成“劝募”,我觉得已经是变味了。

说实话,我之所以进入包校、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是基于一个说起来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傻的理想:我相信,教育可以改变社会。目前社会的很多不公,激起了大家的愤怒。但止于愤怒,对我来说是不够的。我个人的力量无力改变成人社会的很多恶习,但我希望从塑造孩子做起,从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做起,当新的一代成长起来,也许未来的改变是可以期待的。
选择包校,选择的是一种价值观。包校的全人教育、品格教育、故事妈妈的生命教育,这些东西不但对我的孩子有益,对我个人来说,我在参与,也在获取。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工薪族父母的想法,与我的想法,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共通的。
同时,我也的确佩服那些能为学校提供很多捐款的父母和社会力量。
无论力量大小,我们朝一个方向共同努力,事情可能会成就得更快、更好。施比受有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付出毫不影响自己生活的一点点,却可以预期对孩子、对未来很好的回报,这样的事情,参与其中是快乐的!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23岁网络公益家沈芯菱——真正的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能力去付出http://club.etjy.com/forum.php?m ... &fromuid=280430——真的很感动。从下一代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TOP

引用:
原帖由 光彩照人 于 2013-11-6 12:34 发表 \"\"
读了2个月,个人觉得和预期还是有差距的。虽然学校围绕全人教育活动很多,学校也很努力,但总觉得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老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爱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用一系列冷冰冰的规定来管理学生。 ...
刚才回过头看帖子,发现您对学校的确有一些意见。
我想您所写的这些感觉,一定是基于具体的事情得出的结论,对吗?
因为我不知道您的那些具体的事例,所以真的没办法帮到您,但我很愿意与您分享让我感动的一些事例,告诉您我为什么觉得包校的老师是给了孩子“爱和引导”的。

因为涉及到一些我所认识的孩子的隐私,所以我不能告诉您名字,仅以ABCD来代替好吗?

A,一个小一的转学生,很调皮,很好胜。有一次,他在操场上捡到其他朋友的house point,直接就撕掉了,因为他心里有嫉妒。好胜不是坏事,但走到嫉妒显然就有些过了。还有一次,他作为统计house points的记分员,竟然不老老实实地数数,而是给其他的几个学院报了很低的票数,而给自己所在的学院报了高分。还有,老师多次发现他冒领多余的下午点心。。。对于这样一个孩子,老师的处理是怎样的呢?她约了家长到校面谈,陈述了事实,给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帮助孩子成长的建议,同时也告诉家长,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是会遇到很多问题,越聪明的孩子越会利用自己的聪明,但长远来看,小聪明实际上会害了他。。。——您一定可以想象,那个孩子的家长得到这些建议,正视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大的好处。

B,下课的时候看到同学带的零食,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忍不住偷偷的拿了起来,想吃!不巧(或者是正巧),被老师逮了个正着!那个老师是我前面一个回复说过的,大家反映都不是太好的一位,他把B直接抓到了校长室,认为这种“偷盗”行为是不能容忍的。可想而知,校长约见了孩子的父母。陈校长同孩子家长的谈话,在指出孩子过错的同时,也认为“偷盗”这个词显然是太重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要关注他们行为背后真实的原因。孩子的父母,同样从校长那里得到了很有益的很细节的建议和指导——而不是被老师简单的批评和要求“好好管教”,让父母觉得受辱,回到家给孩子来一顿“笋子炒肉”拉倒。

C,偷学校图书馆的书,同其他孩子打架,很多问题。老师和校长反复约见他的父母,也提出过很多细节的建议。。。。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那孩子实在不符合包校的教育理念,所以在学校综合考虑了其他家长的意见,敦请那个孩子转学了。

。。。

我因为泡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多,同其他父母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所以学校的很多事情,一些孩子成长的点滴,我知道得也比较多。
从我个人和我听到的事情来看,我的感觉和您的确会有一些不同。
有些事情,同一个事实,在不同的人眼里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当我们多一些角度、多听一些不同来源的声音时,或许能更全面的了解,更新我们的认知。
愿与您在具体的问题上再进一步的沟通。.

TOP

回复 1992楼DreamMaker 的帖子

谢谢您的回复!您的友善与指导让我感动。有些想法我还没有考虑的特别的成熟。比如您所说的A小孩的事情,我不认为完全是孩子的问题,教育者有没有考虑这个游戏规则的制定,执行本身有不完善之处?也许就会造成孩子的妒忌,所以怎么用好house point是很有讲究的。老师的功力就显示出来了。对包校我是充满期望的。也欣赏学校的开门政策。很高兴能在网上与您交流。.

TOP

回复 1975楼DreamMaker 的帖子

认同你说的这些道理,我觉得教育基金的募捐活动,每年提出的项目,挺具体的。作为家长我觉得包校把这件事还是操作的清楚明白的。

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老师的确带着过去的教书育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方法, 我们过去也是受过害, 比如左利手的孩子,在一二年级时,我们很认真地咨询了语文老师,老师都坚决建议一定要改成右手写汉字, 现在到了高年级,其他老师又说当初不应该强迫孩子用右手, 弄得我们很纠结。

但总体上,我还是认同包校的教育理念,孩子也喜欢这个学校的氛围。.

TOP

引用:
原帖由 光彩照人 于 2013-11-8 16:58 发表 \"\"
谢谢您的回复!您的友善与指导让我感动。有些想法我还没有考虑的特别的成熟。比如您所说的A小孩的事情,我不认为完全是孩子的问题,教育者有没有考虑这个游戏规则的制定,执行本身有不完善之处?也许就会造成孩子的妒忌,所以怎么用好house point是很有讲究的。老师的功力就显示出来了。对包校我是充满期望的。也欣赏学校的开门政策。很高兴能在网上与您交流。
我有一个立足点: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基因的烙印出生的,因而天生有自己的特点。
还有一个立足点:孩子身上的那些特点,引导得好会变成优点,引导不好就成了弱点,全靠教育。
第三个立足点:孩子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成就的。
第四个立足点:孩子身上的问题,反映出来的多半是大人的问题。

在这几个基本的观点之上,我们再去看A身上的问题,也许就会看到不同的信息:
1、他很聪明,从坏的角度、在当下看,他会利用规则中的漏洞,从中取巧,从好的角度看,只要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他的聪明能让他走得更远;
2、他会越界,从坏的角度看,他胆大妄为,从好的角度看,引导得好,他将来会不因循常规,甚至能发现规则不完善的地方并主导创设更好的新规则;
3、他贪心想拿不该拿的东西、想争取不该得的荣誉,从坏的角度看,他贪小便宜将来会吃大亏,从好的角度看,他有欲望、有企图心,长大了更有可能有理想,引导得当的话,会更容易出成绩。


单说他身上的嫉妒之类的问题,任何规则都可能引起嫉妒和比较心,我们已经是成人了,午夜梦回扪心自问,我们自己一点点都不会嫉妒么?也不见得啊!对于孩子来说,个体情况不一,有些人天生可能就心平气和,不需要引导也不嫉妒,有些人则七情六欲齐备,需要更多的引导才能达到心灵的平静。
完美的规则也许能解决问题,但世界真的不是完全公平的(首先在我们出生的时候,身上的基因就注定了有的聪明有的坚强有的美貌有的善良,唯一没有的就是那种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完美典范,这公平吗?既不公平,也公平,对不对?),更不是完全没有瑕疵的。能不能创设出彻底让所有人满意的规则且不说——的确要尽可能的朝那个方向努力——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承认现实,尤其是,包校还在初创阶段,有些东西需要我们每一个家长和孩子去亲身体验,发现不足,努力修正。在不断修正这一点上,我因为很多事情和学校直接间接的沟通过,在有些事情上学校改变了,在有些事情上我改变了。在这些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学校的善意和努力。正如五年规划信息会上有一位校长(或者是苏文骏先生)的发言所说,包校不是庞然的油轮,已经大得难以修正航向,也不是经不起风浪的轻舟,随时会颠覆而消失影踪,它不大不小,在这个急剧变动的世界里,正在努力把握时代的脉搏,因事因时而动。
在这样一所既有诚意又有理念的学校里,还有很多的父母在为其中很多细节的完善尽着心,用着力,所以我在大方向上,应该说还是满意的。所以学校的活动,我都会努力的参与,在参与中又有着满满的新收获。.

TOP

引用:
原帖由 海底的鱼 于 2013-11-8 17:41 发表 \"\"
认同你说的这些道理,我觉得教育基金的募捐活动,每年提出的项目,挺具体的。作为家长我觉得包校把这件事还是操作的清楚明白的。

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老师的确带着过去的教书育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方法, 我们过去 ...
的确,有些具体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全部相信老师的,老师并不见得是专家。尤其是中国的老师,尤其是公立学校来的名师。

挑剔一个包校的细节吧:
这里上课比较强调自由,不约束,所以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上课兴奋了站起来走一圈都没事的。看上去这样不是挺好么?可是自由与约束是天然的冤家,包校强调了自由,当然也就不会去纠正孩子的坐姿了。我发现儿子写作业的时候坐得歪瓜裂枣的,兴奋了就把一条腿压到另外一边的PP底下,长期下来的结果。。。。555555555555555.。。。。。去年因为查肺炎拍片,交了一次检查费,查出了两个毛病:既检查出了肺炎,又发现他的脊柱弯曲,有高低肩!
我心急如焚啊!
去问体育老师,老师也没什么建议。
后来问身边的家长问了一圈,好多孩子都有这个问题。

转而想想自己,也要怪我疏忽了,从小也没给孩子一点约束,没引导他重视这个问题。。。
孩子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校不教育的方面,我们家长就得负起责任来。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在家注意纠正孩子的坐姿,引起他的重视,同时注意孩子的身体锻炼,通过运动让他养成抬头走路挺胸收腹的好习惯。。。
为人父母,什么都要学习了解,的确是在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啊。


[ 本帖最后由 DreamMaker 于 2013-11-8 19:1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reamMaker 于 2013-11-8 18:53 发表 \"\"



的确,有些具体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全部相信老师的,老师并不见得是专家。尤其是中国的老师,尤其是公立学校来的名师。

挑剔一个包校的细节吧:
这里上课比较强调自由,不约束,所以孩子在低年级的时 ...
感谢你给我们这么多的信息和理念和细节。不过姿势这事,在公立学校,也一样会有问题的,孩子长时间的伏案写作业,坐在课堂听讲,到了高中得颈椎病的也不少。
关注包校,想申请这家学校的。看了上面的讨论,真的是验证了我的想法:外教比中教要更符合学校的理念,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教,带着中国教育的理念,烙印很深,需要慢慢改变,但是改得太慢,又影响现在孩子的成长,我想,送孩子来包校读书的家长,都是认可包校理念的吧。
还有就是有一个担心,孩子如果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希望能更深一步地进行探索的话,有没有办法得到学校的支持,支持的形式是怎么样的呢?是在课堂上直接和老师探讨,还是在课余也可以找老师?可以在哪个时段呢?
另外一个很细节的问题,孩子在家现在用的是PAD查阅字典,要是去了学校,是随身带英文字典吗?

[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11-11 16: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11-11 16:40 发表 \"\"

感谢你给我们这么多的信息和理念和细节。不过姿势这事,在公立学校,也一样会有问题的,孩子长时间的伏案写作业,坐在课堂听讲,到了高中得颈椎病的也不少。
关注包校,想申请这家学校的。看了上面的讨论,真的是验证了我的想法:外教比中教要更符合学校的理念,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教,带着中国教育的理念,烙印很深,需要慢慢改变,但是改得太慢,又影响现在孩子的成长,我想,送孩子来包校读书的家长,都是认可包校理念的吧。
还有就是有一个担心,孩子如果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希望能更深一步地进行探索的话,有没有办法得到学校的支持,支持的形式是怎么样的呢?是在课堂上直接和老师探讨,还是在课余也可以找老师?可以在哪个时段呢?
另外一个很细节的问题,孩子在家现在用的是PAD查阅字典,要是去了学校,是随身带英文字典吗?
谢谢你的回复!
不好意思,这几天有一些事情,上网不多,错过了。
包校的中教相比一般学校的老师,相对来说还是好的,感觉不好的只是个别,很少数。但我看问题的角度就是这样,更容易先看到问题,不知道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否有关。
孩子如果对某个学科有超越一般的喜欢,恭喜你,那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得到学校的支持,看你怎么去寻求支持了。比如说,孩子如果想自己搞一个某学科的学习社团,学校肯定是会支持的,但孩子需要自己去做组织工作,而不能等着学校来给你做好了,你只参与就ok。课余老师与孩子们是生活在一起的,所以要找老师并不困难。具体时段,中学部的一个妈妈是这么总结的:上午基本上是学习,下午是课外活动(户外),晚上全是自习时间。你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间适合与老师做更深入的探讨。
pad不可以带去学校,但学校有英文字典,她也可以带自己的字典去。.

TOP

我也申请加入包圈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被批准。关注包校很长时间了,越来越喜欢。但这个学校越来越牛了,怎么进去呢?女儿现在在一个还算可以的公立学校读预备班,成绩也还算过得去。但要考进包校,估计这个英文水平差远了。我有心让她降一级考,明年9月作为预备班级新生,可能吗?现在开始如何准备,才能让她考进这个心仪了很久的学校?.

TOP

收到,谢谢,可能寒假过来.

TOP

在其他网站发了关于包校的问题,可惜没有得到回答,在这里看到那么多热心的家长,快点再来问问。

又到了一年升学季,我们对于包校也相当心动。想借此处咨询下包校的家长们,包校现在的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尤其是教育质量方面。据说英语的水平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可以相当好,应该仅次于国际学校,但是它的语文和数学的水平到底怎样呢。有听说,在五年级从其他外区公立小学转进去的学生,语数都能排到班级前列,当然英语要差不少。不知该情况是否属实?如果是的话,差距有多大呢?还有它家的中学刚开不久,应该也从外校招了不少的学生,想了解在中学里面,包校自己小学毕业的同学能到什么程度呢?

问以上的问题,主要我们在纠结到底是在小学时段就开始读包校呢,还是先在体制内打好语文和数学的基础,自己补习英语,然后到四、五年级或中学的时候再想办法报考包校。希望了解情况的家长来说说,谢谢了。.

TOP

回复 2001楼zzjzjzz 的帖子:同问啊!!

我的想法和楼上这位妈妈的想法完全相同。
我们正在犹豫要不要现在就给孩子转学,孩子目前在一所小有名气的民办小学读三年级,成绩中上,但是听说了包校后,我们就动了心,又担心转学是否给孩子造成压力,包校的孩子也许英文都已经远超孩子目前的水平,虽然我们的英文目前在班级也很不错,但是毕竟和包校双语教学不能比,所以,还在纠结,到底是继续体制内打好语文和数学的基础,自己补习英语,然后到四、五年级或中学的时候再想办法报考包校,还是现在就去参加转学测试?
12月14号有个学校开放日,我们已经预约乐,想再去看看情况。
也不知现在学费多少了?肯定比当初3.9万翻了好多倍乐吧
求了解包校情况的家长来指导下,谢谢。.

TOP

呵呵,看来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啊。真心请教包校的家长来说说,尤其是从小学阶段就读包校并直接升到它家的中学的家长。.

TOP

双语学习对孩子的要求非常高,除非压缩其他的时间(运动、交际、兴趣、发呆),否则很难两种语言都好。
任何选择都有得失,我对包校最满意的是给孩子留了足够的空白可以由他们去发展自己,但不见得所有的家长都会喜欢这一点,毕竟人的智商差不多,在哪方面花时间,自然那方面就会好。所以选择包校,就要接受孩子的某些发展未必如意的现实。.

TOP

回复 2001楼zzjzjzz 的帖子

我个人的感觉自己补习语文数学更容易,而英语却很难在家给孩子创造一个赶上包校的环境,更何况还有包校教育模式带来的孩子自信心、价值观、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运动方面能力的优势。

我个人也觉得好的体制内学校在语文和数学教育的成果方面的确突出,但也感觉这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而且可能是一些无法补偿的代价。 我实在觉得小学阶段的语数就体制内考试的内容来说不值得付出那些代价。教育并非只关注教授的内容即可的,还是要关注相应的内容赋予的阶段是否合适,不尊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规律,很容易让孩子失去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的机会,而这种影响是一生的。.

TOP

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感觉。

上了这大半学期的课,与我当初预想的一样,包校并不是一个放任孩子的学校,既要保证学习的时间,又要保证运动的时间,还要有自由活动玩耍的时间,很多孩子还参加运动队和音乐方面的俱乐部,比如合唱团之类的,所以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又是双语的课程,我在开放日参观了女儿半日的课程后,就决定对孩子要更加耐心一点 ,因为孩子实在是不容易啊,白天的信息量很大,当然老师都很有方法,都是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孩子都很喜欢学校,我女儿就说学校比幼儿园好多了,有那么那么多的东西可以学可以接触,很有趣。

然后学校大部分孩子都有学习乐器需要练习,晚上的作业也每天都有,虽然死作业很少,但有些作业也比较费时,比如阅读作业如果不是仅仅读一遍而是和孩子一起讨论的话是要花些时间的,语文和英语都有相应的阅读作业,学校很重视阅读,而且语文和英语都是给孩子们分别定级再推荐书籍阅读的,再加些孩子自己想要做的一些事儿,比如画画什么的,一晚上的时间挺满的,但不会因为有作业完不成很晚才能睡觉的情况。家长、学生和老师的位置摆得比较正,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儿,老师反复和家长说不要帮助孩子指正作业中的错误,让老师更好的看到自己教学的效果。所以我目前在孩子作业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检查孩子的家庭日志中的各项作业完成了没,至于对错是不检查的,对于之前的作业老师要求订正的看一看是否有孩子不懂的,另外就是阅读方面的交流。.

TOP

引用:
原帖由 DreamMaker 于 2013-12-8 23:47 发表 \"\"
双语学习对孩子的要求非常高,除非压缩其他的时间(运动、交际、兴趣、发呆),否则很难两种语言都好。
任何选择都有得失,我对包校最满意的是给孩子留了足够的空白可以由他们去发展自己,但不见得所有的家长都会喜 ...
同意双语学习的要求非常高,了解到一些朋友的孩子在双语学校,功课其实是蛮重的。

所以也不太明白第二句说,给孩子留了足够的空白去发展。可是怎么在双语都好的情况下还能有这么多空白呢?

楼下的妈妈又说了时间其实也是安排得蛮满的。.

TOP

回复 2007楼胡豆妈 的帖子

是时间排得很满啊,因为空白时间都被孩子们自己填满了

比如上下午都有二十分钟的课间休息,还有中午的休息,孩子们都不是呆在教室里的,不是到操场上去组织玩游戏,到植物区观察植物和昆虫,就是到图书馆看书画画,还有的参加了合唱团之类的,赶去排练。我发觉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自发组织了好几个小小俱乐部一样的小团队了,画画啦,玩毛毛虫啦(话说有一次看到孩儿们把青虫抓来抓去的,还给它们做房子,还真是不习惯啊 ),互相之间学跳舞啦 。.

TOP

每天白天孩子们的空白时间加+晚上的家长保证的空白时间,每天有2个小时左右吧,孩子们的空白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他们自己就会把时间排得满满的。比如我女儿,白天要和同学玩,但晚上有时候还会带在学校空白时间画的画或者做的手工回来,因为她喜欢,所以会自己挤时间做,学校里又准备了这方面的资源给孩子们,很方便。.

TOP

回复 2008楼smartzoe 的帖子

谢谢回复噢,特别 热心的妈妈,感谢!

我觉得孩子有自由安排的时间特别特别的重要,这样他们可以通过自由活动发现自己的爱好,也发展自己的能力。

普通学校因为安全等问题限制孩子活动,实属无奈,但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也是切切实实的。.

TOP

回复 2010楼胡豆妈 的帖子

是的,而且孩子的社交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也是在这些没有老师没有家长的时间里得到更大的发展的。

关于安全问题,其实要完全避免是不现实的,包校师生比较高,自由活动时间有老师巡视,但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孩子都不出状况。这方面我觉得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家长方面受不了孩子出一点问题,出了问题就是学校的问题,要问责学校,学校方面怕被追究责任,索性全面禁止自由活动,因噎废食。其实想想我们小时候,不都是磕磕绊绊过来的,一些成长必要经历的事儿,不要刻意避免为好。.

TOP

回复 2006楼smartzoe 的帖子

非常感谢包校热心家长的回复,很多信息非常有帮助。对于学校的正面评价看得不少,那么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家长们觉得有所欠缺,希望学校改善的呢?正面负面多多了解,有助于全方位的考察学校,谢谢.

TOP

新学校,特别是新的寄宿学校,我讲的时寄宿学校,不是住宿学校, 负面肯定有。最主要是老师,师资问题,私立远郊学校,注定不能吸引很有经验的老师, 寄宿学校,英美很成熟,这里是全新的,用中学校长的话讲,很多老师还没有出过国,而中国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很多,所以现状肯定和国外好的学校差距很大。不过好在学校意识到这一点,联系了国外顶尖寄宿学校作为姊妹学校,会陆续地送老师去培训,真正地在寄宿学校里学习工作体验一段时间。经费是有学校年度基金承担,都是来自家长的捐款。
她不是一所完美的学校,但是很多人都在尽力,让她更好一点。.

TOP

回复 2013楼巧克力姐姐 的帖子

中学部是个新生事物,寄宿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肯定会加强不少。不过仍然关心教学质量,相信家长们也希望孩子以后能考上国外名校,在这方面学校有何举措?lB的申请过程怎样了?还有关心的问题是,中学部里面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包校小学升上來的同学和外校考进来同学的差异,能来说说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