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老人] 当敬老遭遇医院考评--------百岁老人惨淡的临终经历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当敬老遭遇医院考评--------百岁老人惨淡的临终经历

102岁的老外婆,婆婆的妈妈,一个健康矍铄,脑筋煞清的长寿人瑞,拥有民政局颁发的“百岁寿星证”(据说上海市百岁老人一共也才几百位),享受政府给予的很多优惠,比如,可以免费坐出租等。在我认识她的10年间,老外婆一直身体很好。97岁的时候得了一次非常危险的肺部感染,病危书都发了,硬是挺了过来,连医生都赞叹这位瘦小的老太惊人的生命力。百岁庆典时的外婆依然那么精神,自己拄着拐杖走路,和小辈们笑吟吟的举杯,共享美食。
生命烛光的骤然黯淡始于半年前。忽然爱说爱动的外婆就不下床了,先是分不清白天黑夜,继而连家人也不认识了。整日在床上默默地睡着。最终,因为一直好胃口的外婆拒食2天,公婆把她送进了家附近的这家坐落于大柏树的著名的中西医综合医院急诊。
急诊的医生检查了一下,说是肺肾功能衰竭,便打发他们打完点滴回家了。婆婆执意要留院治疗,医生以无留观病床为由,把外婆收在了输液室的自费床上。
3天后获悉消息(婆婆是那种怕影响我们工作,有什么事能自己扛绝不麻烦孩子的传统母亲。直到事态发展到她无以掌控的地步,她才通知了我们。)赶去医院探望,我才亲眼见识了所谓的住院。----既不是住院区,也不归留观室,只是急诊输液室里用屏风隔开的一个单独空间的特需床位。其实只是花钱买了个床在医院躺着,没有每天医生的定时查房、治疗。甚至床位自费,输液都只能享受门诊的待遇(每天要去挂号配药水)。跟躺在家里相比,只是万一有个状况,挂个急诊找医生近点快点。仅此区别而已。
婆婆说让70岁的公公去找过急诊室的主任了。希望给安排个床位,但领导给的答复也是没有观察床位,住院部的肾科也收不了,最好回家去。即使婆婆再三表态“只希望医院接治,绝不要医院承担任何责任。”
没辙的婆婆又去求救外婆的原单位。但公对公的交涉要等到下周一单位派人过来。
我当时就坐不住了。这可是国家都当宝贝的寿星老人,怎么就被如此冷待?医院里“70岁老人优先照顾”的公告牌赫然贴着,但一个渴望临终关怀的老寿星就这么可怜兮兮的躺着,没有医生愿意收治一个自然规律走到生命尽头的病人,更没有人在乎她70岁女儿几近绝望的求助。在我们这个大肆倡导“敬老爱老”的和谐社会里,竟然有如此不和谐的寒心事发生?如果是一个七旬的老人如此遭遇,尚且可以委曲。但明明是政府重重保护照顾的特殊老人,竟然连最基本的就医资格也被剥夺?公德何在?
坚信公理尚存的我执意要去交涉,胆小怕事的婆婆在身后紧紧拽住我的衣襟。----老实的婆婆,一直以一颗真诚善良心处事做人的传统女性,即使被人屈待了,也还在担心着万一去“吵”了未果,他们是否会变本加厉报复在外婆身上。。。
后来一波三折的交涉经历,以铁一般的事实再次证明----老实人不能做,老实人易受人欺。如果不是我执着不懈的盯着那位总值班,以我有限的口才极致的发挥,口若悬河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还很“卑鄙“的动用了一点小小的威胁,老外婆也不会第二天一早顺利转入肾科病房。
总值班平静的不为我的激情游说所动,煞有其事的带我逛了整个观察室,以佐证不是不解决,而确实是没有病床。
当我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煞是辛苦遥远的找到了医院的熟人、媒体的朋友,再次拦住他,套近乎恐吓好话坏话喋喋不休齐齐用上后,他终于答应请示院领导,转进抢救室旁的办公室打电话去了。怕他再次敷衍我借机脱身,我一直严阵以待守在四通八达的敞开式办公室外东张西望。
最高领导的决议依然无实质性进展。只是答应明天上班了开例会时讨论想办法。
因为讲了太多话,喉咙都有点沙哑的我失望而归,难过的回到外婆床边。
半小时后,手机意外响起。总值班终于带来了这个艰难夜晚唯一的一个好消息。----马上有个住院部的肾科医生下来看望下外婆。---千恩万谢,即使刚才恨s了这个官腔十足的男人。
没想到就是这个肾科医生成了我们意外的大救星。急诊的诊断结论没错。但是急诊室压根没有通气过肾科这个特殊病人的事。“谁说我们不肯收她的?谁说我们没床位的?”爽气的女医生一语惊人,我几近晕厥。---到底是哪个混蛋说的惊天骗人话? “送老人安稳的离开。我知道。”明明是不过分很大众的病人家属心理,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应该都能理解的,为什么有医生中的败类可以视而不见,公然忽悠老百姓的最朴素亲人情结?“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我让人来接她上去。”救星女神利落的将一份入院通知交到我手里。我的心终于踏实了大半。一个普通的住院医生就能解决的事,为什么那些权位高高在上的领导却视为难题?究竟是真的有难度,还是那些人的脑子出问题?
外婆终于走了,拗不过大自然的生息规律,老了,谢了。累了,睡了。所幸外婆是躺在病房里安静的去的,痛别70年老母的婆婆终于了无遗憾了。。。
“如果奇迹不能发生,我只想送她好好地走完最后的旅程。”这样的子女愿望,应该是很平常的吧。如果不是那个大兴住院的4天耽搁,谁又知道百岁老人不会上演又一次奇迹呢?但无情的医院冰冷的拒治,击碎了病人家属所有美好的幻想。“差不多了,没救了,回家等s吧。”这层意思的话只是没有直白。委婉的犹抱琵琶的表述,让你自己参悟其后真正的潜台词了罢。
现在的医院究竟怎么了?
口口声声说需要球蛋白抢救,却让家属自行解决蛋白源,自费买药还要自找药源,存心为难非专业人士的家属,满大街的托人托关系救命。
为什么敬老只能在重阳节这一天轰轰烈烈呢?救治一个名不经传的百岁老人,远没有重阳节那天去敬老院慰问下能够博眼球赢好名声,所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医院都不屑做。
为什么尊重老人,照顾老人不是民众由衷的真情表达,而只能是某些人show一把的政治筹码呢?如果院方给予人文关怀,早一点收治,多一点照顾,外婆的人生之路不是可以画上个更完满的句号吗?(万幸最后时刻的外婆已经昏迷了。如果神志清楚的她知道被人如此欺负,一定会气愤的拔掉输液针,主动弃医回家的。)
为什么要刁难明显弱势群体的病人呢?见死不救,医德何在?临终关怀,很时髦的新时代词藻,如何切实的体现?据一位医界业内人士点拨,我终于知道了医院拒绝外婆这个有医保、也愿意自费的病人的真正原因。原来卫生局对医院有每月死亡率的考核指标。明摆着收治了要占用一个指标,继而影响医院效益乃至个人利益,也难怪有些冷血的医生坚决对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say no了。。。
无语,很沉重的凝噎。直到外婆走了大半年后,才能平复心情,把这想写又一直写不下去的故事写完。
但愿,这样的遭遇仅此一次。
民政局的领导,下次修正“寿星证”的福利条款时,可否加上一条“医院无条件收治”,最实用的帮助一下这些珍贵的人瑞?
但愿,和谐之风切实吹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TOP

抱抱。类似的事情在我亲人身上也发生过,当时气愤之至却更是无可奈何,而且最终也没有碰到一个有良知的医生。。。。所以很理解LZ做为晚辈的心情。

[ 本帖最后由 睿睿的妈妈 于 2009-8-7 14:10 编辑 ].

TOP

回复 2#睿睿的妈妈 的帖子


写出来,也是为了呼吁良知。毕竟我们都会老的。
即使,人s不能复生,一切无补于事。.

TOP

呼吁开办那些临终关怀的医院,因为现在人寿命越来越长了,象lz家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很多医生根本就没有良知...只知道钱.

TOP

回复 4#麦兜兜 的帖子

.

TOP

医德缺失,只知道钱.

TOP

回复 8#Angelping 的帖子

不是为钱,就是为利。总之只打自己的小算牌。不管家属的感受.

TOP

回复 5#小斐1015 的帖子

没有熟人关系,这点钱人家医院还不乐意赚呢。
虽然我们只是普通人家,但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家人的性命”,只是医院不当你回事,生生剥夺你求生的权利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麦兜兜 于 2009-8-7 14:35 发表 \"\"
呼吁开办那些临终关怀的医院,因为现在人寿命越来越长了,象lz家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进医院的目的是治疗,没有治疗方案的病人应该进临终关怀医院,这样不会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让更多的病人能得到及时治疗。
况且过度的治疗并不是一件好事,让病人能安静地走完最后的人生旅程才是上策。.

TOP

.

TOP

是啊,现在的医院都是向钱看齐的,看着身边的亲人受着病魔的折磨却没有医院肯收他们那种心情真是 .

TOP

最近95岁的奶奶也开始慢慢走入她人生最后的日子,我们没有送她去医院,因为我们知道她只是老了想休息了.
我老了也希望能在家里.

TOP

如果老了,还没孩子在身边的话,该怎么办啊,我们这样的草民,要不就别生病,要不就还来不及看病就翘掉!!!.

TOP

.

TOP

[quote]原帖由 小斐1015 于 2009-8-7 15:39 发表 \"\"

现在缺失的何止是医德呢[

.

TOP

我家老爷爷走的时候也是101了
不过他老人家却不愿在医院里  想在自己的家里安静离开
抱抱LZ.

TOP

没办法,床位是少,否则走道里不会有这么多的临时床位,病危的病人也如此。如果没关系的话,一视同仁都在临时床位上。和年龄无关。.

TOP

有时想想我们的老百姓真的是被种种医疗制度所害死的。
我外公走的前一年一直住院做康复治疗,我也不清楚是哪里的规定,反正用医保在地段医院只能住三个月,超过三个月就必须出院,或者转院,转院几天后方可以回到地段医院再入院。最后一次转到另一医院时因为没有床位,只能在急诊病床,而且因为病人多,病床只能放在走廊,寒冷的冬天,外公在走廊的病床上睡了三天终于撑不住了…….

TOP

现在能碰到一个好医生真的好难!.

TOP

回复 15#今天心情好 的帖子

在家里寿终正寝很人道,记得在南怀谨的那本书中看到过。.

TOP

再一次觉得,家里要有个当医生的,还得是好医院的,当然最好是有个当官的,还得是大的。.

TOP

回复 20#洋囡囡妈妈 的帖子

外婆的被拒治,不是床位的问题---这家医院住院床位并不紧张。

还是医生的态度问题。

让人忿忿的是:公立医院明明是政府辖下的为纳税人服务的医疗单位。凭什么医生有这么大的权,可以剥夺百姓的最基本的求医权利?.

TOP

回复 24#升升妈 的帖子


每次家里有人生病,我总是狂后悔没有依从我妈的愿望,大学选医大,自己做个医生
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毫无医学知识,无奈、无助的把家人的性命听任那些大爷们摆布,看人脸色,求爷爷告奶奶的,就为了看个医生。。。.

TOP

现在的医院和医生都是这样只顾自己的利益,我老公因骨转移,托了多少关系住进了自称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好的治疗骨科的医院,在经历4次化疗后出现了严重的胸积水,无良的医生没有把情况如实告知就催着出院,(后面有人等着)。过了几天,病人就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我是堵住医生千求万谢的再次入院。在住院10天以后,病情越来越差,只能一刻不停的吸氧,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以医保规定住院日期不能超过2周为理由,硬逼我们出院,并配了7500元的自费化疗药让我们带回去吃,无奈之下(因为是熟人介绍进去的,不想为难医生)。转到了大华医院,一进大华医院,医生就告知已经快不行了,时间最多一星期,口服化疗药根本不能用,试问一个市级医院难道比社区医院的水平还不行,对病人的状况如此忽视,还是其他。。。。我老公的却在转院后的第五天去世了。我看着大医院配着的一大推药黯然泪下。这就是现在的大医院,实在让人看不懂。.

TOP

回复 27#糊涂宝贝 的帖子

抱抱!

痛心疾首。。。mm的遭遇实在令人

强烈鄙视无良医院!无德医生!!!.

TOP

回复 28#如意妈 的帖子

谢谢!现在的医院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我老公已经死了几个月的,每个月还会寄一封意见征询书,我婆婆见一次,哭一次,撕一次。真是无语。。。。。.

TOP

老百姓关心这些问题可惜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制定政策的一点都不担心这些问题,占尽资源和便利。
ZF活人还顾不过来,还有空想这些?。。。希望半辈子以后我们的ZF有余力关心到“病,死“这些民生。。。
希望我们的孩子环境会好些。.

TOP

我奶奶年初过世的,在医院住了10来天,也没轮上进住院部。先是在抢救室,然后就把我们扔在过道上,三九严寒,没病的人都冻死了。期间也找朋友通关系,送了红包还是要等 。。。以至于我在想,病床是不是也是医生创收的一部分。.

TOP

在这个社会里,你要有两样东西你就什么都有了,一个是钱,一个是权。.

TOP

前一阵网上好像有这样一个评选吧?哪个职业最黑?第一是医生,第二是教师。根本原因在于什么?我们国家的医疗制度和教育制度根本跟不上,才导致这些蛀虫这些有辱职业道德的人出现。为什么有钱的人都往国外去?那里的社会福利、医疗和教育更人性化!.

TOP

医疗体制的病根。.

TOP

卓琳93岁死了,胡锦涛和江泽民都去告别的。.

TOP

岁数大的医院都不愿意接受的.

TOP

回复 33#yayama1102 的帖子

其实之前偶一直对外国不向往的。

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我们的医疗体制、教育体制很累人。也许这就是打动那么人定居国外的重要原因

上周三为了让妈妈看个小病,在医院呆了大半天,做排队工,从10点等到14点才轮上普通门诊.

TOP

引用:
原帖由 今天心情好 于 2009-8-8 14:54 发表 \"\"
最近95岁的奶奶也开始慢慢走入她人生最后的日子,我们没有送她去医院,因为我们知道她只是老了想休息了.
我老了也希望能在家里
根我的想法一样的。
三年前,我养母88临终之际,我没有再送她去医院,而是在家里找个专人伺候,所有家人都陪在身边,让她老人家安静祥和的走完了人生路。
在养母还健康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她,以后希望不希望进养老院,她老人家很反感,认为这样是小辈嫌弃老人,才会送去养老院的,她不喜欢,那以后,我就没有再提这事,一直在家里,再忙再累,我也没有再动过这个脑筋。
在养母还健康的时候,我也曾问过她,以后再不行的时候,是喜欢在医院里还是喜欢在家里。她老人家说千万不要送我去医院,在家里,安静一点好,反正要走,万事不可强求,临到那时,再救过来。也就是没几天好活了。何必受那份罪。
一切都如她所愿。
我以后老了,也希望是这样的。万事不必强求,说得有道理。.

TOP

中国就是不爱护生命, 我想到当年我爷爷也是遇到这种境遇. 一个为社会做过巨大贡献的老人结果只能躺在医院急诊走廊中度过生命的最后的日子. 床是自己带去的. 老人后来不让小孩去看他. 可我都记得. 于是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TOP

回复 38#sophie_lin 的帖子

我觉得也是这样好,给老人临了那样折腾就是受罪,身上到处插管很痛苦,我奶奶最后一年去了多次医院,她每次都不肯去,一直说要在家里,最后一次真的在家 ,最后的日子很安详,平静,甚至精神很好,很红润,后来有老人说那是回光返照。但想想这样也好,毕竟医院是一个生硬,冰冷,凄凉的地方.

TOP

看了以上的帖子, 真的心里很难过.
思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TOP

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看过日本《白色巨塔》吗
一个一直在医院做推销的药商,和医生都认识,自己最后得了转移肿瘤,想最后死在自己工作的医院。主治医师也同意了,但最后还是转院了。.

TOP

有能力的话就选择出国吧.

TOP

回复 43#yuhaoj06 的帖子

医保上肯定是国外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