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22个人次参与评价】

[实践] 周国平:快乐地战胜应试体制

周国平:快乐地战胜应试体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d6f680100kyvh.html?tj=1
    快乐地战胜应试体制
     ——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来信

    我收到一个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来信,她在信中叙述了她的学习经历,大致情况是:在父母顺其自然的教育态度和她自己兴趣至上的学习态度支配下,似乎很不用功,也没有上任何课外班,但喜欢读书和探究新知,课内成绩长期不佳,但最后奇迹般地在应试方面也后来居上,并且考入了北大中文系。
    征得她的同意,我把这封信和我的回信发表在我的博客上。我不必再多说什么,大家自己看信,我特别推荐广大中小学生的家长看,你们会明白,你们是可以抗争今天的教育体制,为你们的孩子争得快乐的权利和真正的素质教育的。
    为了让读者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在开头先摘录信中的若干句子——
    看闲书,读简本英文小说,看动漫,画画,有时写点东西,看看《探索•发现》等电视节目,高二时迷上了相对论,高三快结束时开始看哲学……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闲书让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屹立不倒”总是第一,英文小说无意中也给了我的英语一个同语文一样不可动摇的地位。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失去对事物感兴趣的能力。是的,我一直认为这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我身边有很觉得我们所学的一切都很没劲的同学,他们居然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如果玩电脑游戏、上网、追星、八卦不算的话。
    我发觉,可能现在的学生之所以学得那么痛苦,就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被残忍地剥夺了“喜欢”的能力!
    我父亲证明了个人是可以反抗体制的,至少可以不屈从于体制,并且让我们这些未步入社会的人不至于成为社会所谓利益的傀儡。
    您曾经说过,素质高的孩子,即使是在应试体制下也不会差。我十分同意。应试考查的是素质中的冰山一角,拥有整座冰山的孩子当然不会害怕有人来试探他的边沿!.

TOP

王卉媛的来信

周国平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学生,刚刚参加完高考。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给您写一封信。这封信是有关教育的。我想对您说,您对“拯救孩子”“拯救教育”的呼喊并不孤独,也绝不无力,您的努力并不会白费,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仅仅是意识到当今教育体制的畸形,而且还会奋起反抗——“能拯救一个是一个”!
    我是在二模前两天看到您的书的。也许您会惊讶为什么那个时候还会“看闲书”——可是,正是您这“闲书”让我信心更充足、心态更平稳。那本书是《善良•丰富•高贵》,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您也许不知道,您的书为一个十多年来努力反抗教育体制却又时时处于彷徨犹豫中的父亲增添了信心。他并不懂教育和哲学,所以他没有办法像您那样坚定,也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和思想根基作为支撑——他只是凭直觉和人生经验觉得,这教育体制太不合理了,我们必须加以反抗。
    我的父母一直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来“教育”我——其实,他们都不清楚那算不算教育,他们说他们的教育就是“不管”。爸爸忍住来自其他孩子家长的强大压力没有给我报任何奥数、英语班,而根据我的兴趣为我选择了美术班。当我总是在“玩”而不学习时,他没有训斥也没有唠叨,而是让我去做我想做的事。几经波折,没有任何奥数和英语学习史的我总算凭美术特长躲开了一所风气极差的初中,进入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我初一时成绩不好,只排在年级二百名左右,可是初二忽然对英语(其实是英语小说)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三又觉得化学有趣,一下就变成了班里第一,签约留了本校高中……到了高中,又是一段默默无闻,名次屡次在20名左右徘徊,但期间出板报、帮忙策划班会、参加各种活动过得十分快乐——然后,鬼使神差,在一个假期的“抢跑”后,一上高三就考了个年级第一,然后经过高三一年的努力,我居然能考上北大……最近爸爸如释重负,不停地说“咱们胜利了”——他是说,我们对抗教育体制胜利了,至少是已经胜利了一半。(因为毕竟进了北大也不能说明这个人就一定有出息,胜利与否要看一生的轨迹才能下定论。不过至少我一直活得很开心很开心!)
    其实到现在,我都觉得像在做梦。像我这种不知道何谓“刻苦”的人竟然也能上北大?只一年真正用心的努力,这对那些孜孜十余年的孩子们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我一直在玩啊!不过,在我将我的疑惑对我最好的朋友说了之后,她告诉我,也许我认为是“玩”的事在多数人看来都是“学”。我想了想——看闲书,读简本英文小说,看动漫,画画,有时写点东西,看看《探索•发现》等电视节目,高二时迷上了相对论,高三快结束时开始看哲学(还是受您影响,真是感谢您!让我发现了一个新天地)……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闲书让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屹立不倒”总是第一,英文小说无意中也给了我的英语一个同语文一样不可动摇的地位,正是吃着这两科的老底我才能在高三一年猛攻理综和数学。看动漫让我有了日语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或许悲观,但毕竟是世界观啊),也促进了我画技的提高。画画……嗯,很快乐(这也许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而且让我交到了很多朋友,还帮我融入了集体。至于相对论和哲学,则纯粹是“学到了东西”,没什么实际好处,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这更好。
    您现在可以想象,当我读到您对教育的看法时,我有多么如释重负了!那种“不经努力却得到了别人本该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的负罪感减轻了许多。我一直以来其实是在用另一种让我十分快乐的方式在“学习”,不知不觉地学习。原来我高三那年的所谓“努力”,也只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我开始庆幸,我除高三之外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不,实行着自我的“素质教育”,而且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失去对事物感兴趣的能力(是的,我一直认为这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我身边有很觉得我们所学的一切都很没劲的同学,他们居然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如果玩电脑游戏、上网、追星、八卦不算的话)。我一直对学校的态度是:我喜欢这个学科,但我不喜欢这门课,也不喜欢做题,更不喜欢毫无意义的作业。如果没有同学,我绝不想去上学。所以,别人问我是否喜欢英语,我总是说喜欢英语,但我不喜欢英语课。(这是大实话,到现在我还是语法白痴,我做题从来只凭语感。我在好好听语法课之前已经知道这些意思用英语该怎么表达了,那我为什么还要问为什么要这么表达呢?背那么多语法名词有什么意义?我们学汉语的时候学语法了吗?这岂非舍本逐末!单词也是,都是在看英语文本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这个词,慢慢就领会了意思的,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字母背???总之,我无论单词还是所谓语法都没背过,英语语法课对我简直是个折磨,像听天书一样;看到同学念单词拼字母我也觉得莫名其妙。可我又时常心生惭愧,因为我没经过任何痛苦的背诵便让英语达到了一个让同学羡慕的水平——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同样,我物理习题课或概念课听得云里雾里觉得枯燥得很,可是看到课本上有关“时间是相对的”却兴致盎然,让爸爸借了几本科普读物看了几个通宵,搞得上课不停打瞌睡。那段时期,我最喜欢的科目是物理,可成绩最差的也是物理。我对科目的兴趣与分数无关。
    凡是我喜欢的事情,我都能做得很出色很投入,凡是我厌恶的东西,虽然不得不应付,但肯定不会太好,而且会很费力。然后我发觉,可能现在的学生之所以学得那么痛苦,就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被残忍地剥夺了“喜欢”的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本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您说的,只要好好保护就可以了,可现在,一切都在残忍地扼杀着那些生命的珍宝!在看到您的文章以前,我和爸爸经常议论现在的教育体制,那时我还没想那么深,我们一致认为,现今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孩子都变成傻子呆子,只会做题的机器,目标就是分,分,分!我向来不欣赏死学习的人,可又不得不承认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确实可嘉,但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头,又说不上来。现在我认为那种不对劲就是,那种精神好是好,可惜被生拉硬拽着用错了地方。要是能够“好好保护”“孩子的天性”,那么学习就会很活了,创造力也会喷涌而出。
    我忽然感觉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并不是他们想变成“死学习”的人,是教育,本应使他们成才的教育逼着他们“学习死”的啊……看完您的《宝贝,宝贝》,在感叹着啾啾有这样一个用心的父亲的幸运之余,也在感叹着我自己的幸运。我简直开始崇拜我父亲了。他的“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很好地保护了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且一直以朋友的身份和我相处,让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和一个近乎完美的童年(相对来说太完美了,在别的小朋友撅着小嘴上着奥数时,我和我表妹正在楼下疯跑)。谢谢您一直看到现在,我实在是写得刹不住车,其实我已经删掉一大段了……
    接下来我想说说我父亲,他和您一样,也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而且我相信像他这样的父亲(或母亲)一定还有,而且他们也曾经像我父亲一样陷入过长期的心理斗争和彷徨不定的困惑。您的文章,多少会令这些用心良苦的父母们增强自信,而且会令更多明智的父母下定决心“拯救孩子”。我父亲证明了个人是可以反抗体制的,至少可以不屈从于体制,并且让我们这些未步入社会的人不至于成为社会所谓利益的傀儡。(这让我想起了郑渊洁,不过我爸爸说他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不让我上学,另外他觉得与学校里同龄人接触还是很有必要的。)倘若反抗的人再多些,能掀起一场教育革命也尚未可知!
    我父亲少年时十分努力,不停地做题、练习,又恰好赶上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大概是第二年吧),考上了北大数学系。可是后来工作当中,爸爸却发现曾经那些重复的训练只能磨灭创造力,使人变得机械——他最近对我说,他是不想让我也“变成那样”,他想让我“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于是,爸爸所谓对我的“矫枉过正”便开始了。自我小时候起,爸爸便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从不管束我,一切尽可能顺我的天性,让我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不过他买了很多书给我,要知道那时候四五本书的价格就差不多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可他从不吝惜钱。我是在妈妈念故事的声音中长大的。在这期间,由于妈妈念书时我同时也跟着在看那本书上的字,慢慢便认识了很多。(所以后来当我读到您可爱的啾啾认字的过程时,不禁感叹那惊人的相似性,果然潜移默化才是正确的方法。)上小学一年级时,班主任老师对我刮目相看,甚至找上家门质问我爸妈我的作文是不是他们帮我写的——那时的我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在同龄人中还是很出色的,爸爸妈妈其实也很惊讶,因为他们“从没刻意教过”我。
    然而,到了二三年级,我便不是那么显眼了,因为我经常算错数,对英语也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的东西我向来学不会,至少学不好。当时几乎所有家长都给孩子报奥数、英语班,我爸爸也有点犹豫,问我报不报,我几乎是斩钉截铁地说“不报!”。于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没有报过任何奥数、英语班,只是一直“顺其自然”。爸爸说,他在那段日子里其实特别犹豫,举棋不定,他又怕我没学这些会吃亏,又不甘心成为这个他觉得极为不合理的体制的奴隶,让我变成做题机器。彷徨许久,“我就不信了!”爸爸把心一横,再没有提给我报那些做广告做得花里胡哨的奥数、英语班。
    在别人上着课外班的时候,我要不就和表妹在外面疯玩,要不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着妈妈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因为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挑书,就随便借,我也就随便看,所以读书很杂,没有看到经典名著,这也是小小的遗憾。最爽的就是非典时期了,不用上学,一天猫在家里看小说或传记。虽然没能接触到那些伟大的作品,可是小学这段经历给我奠下了读书的习惯。)
    因为没学奥数和英语,我也确实吃了不少亏,小升初时为了不让我分配到家附近一所风气极差的初中(真的极差,据说老师和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对骂!要不然爸爸妈妈也不会那么着急),爸爸到处跑,带着我到处去参加各中学的招生考试,可是由于没学过奥数英语什么的到处碰壁,哪都不要,最后还是二十中学以我的美术特长录取了我。小升初碰了一鼻子灰,爸爸又开始后悔没有给我报奥数了。但木已成舟,也只能走一步说一步,爸爸却也不想退缩,仍然坚持他“顺其自然”的教育态度,不怎么插手我的学习,几乎从不过问我的考试成绩,一般是我主动告诉他,成绩好坏他都不表态,以免我骄傲或难过。可是初二第一次考试(好像是吧)我的成绩居然掉到了173名,爸爸终于还是沉不住气了,他很失望,同时对“顺其自然”
产生了很深的怀疑。
    可是,事情就在这里发生了转机。初二新加了物理课,我十分喜欢,觉得很有意思,比方程语法什么的有趣多了,于是就开始认真地学物理——很容易,很好玩,很神奇,当时就这心理。同时,爸爸早就买来的一套英文读物也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看了一本,觉得故事很有趣,就看下去了……到初三,我已经看完了一整套,又开始看另外一套。物理成绩很好,化学我也挺有兴趣,英语也由于看小说突飞猛进……173名在一年的工夫里竟然蹦到了19名。自那之后,爸爸信心倍增,因为他发现我还有很大的潜力。这时候,同班那些学过奥数和英语的人很多已经不如我了,这使爸爸感到自己应该是对的。
    上了高中以后,我的成绩在4~34之间蹦跶,具体名次依我对该阶段所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决定。出现最多的名次在20左右,当时我们家的亲戚还有我爸爸自己都没想过让我上名校,甚至我姥姥看到我“不学”的样子担心我会考不上大学。爸爸又开始动摇,觉得要是那时候给我报了奥数,我的计算能力就不会那么差,理科就不会那么拉我后腿了。他无数次问我,那会儿是不是应该给我报奥数,每次我都使劲摇头,明确地告诉他,如果当时他给我报奥数,出于抵触心理我会干脆连数学都不学了的。
    到了高二,我做了一个有关相对论的研究性学习,把班主任老师吓着了。其实书上那些概念我都懂,就是不爱做题,再加上马虎,成绩自然高不上去。她了解了这个之后,我就被莫名其妙地拉进了“尖子生工程”,要知道其他的六个人都是稳定在10名以内的呀!受宠若惊的我终于萌生了“努力”的念头,在即将高三的那个暑假第一次脑袋里想着“高考”这俩字去啃厚厚的辅导材料。昏天黑地!我发现我很适合自学,真快。开学第一次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一,把第二名甩在后面39分。于是爸爸又兴奋异常,觉得自己没错……
    就是这样,爸爸的脑袋里充满了相互斗争的想法,一直斗争到我的高考成绩发下来。670,排在北京市270名。要知道,中考时,我的名次是海淀区1780名!连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爸爸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觉,和我聊了一宿……这是属于他和我的战争,一个赌注是我的前程和他的努力的赌,现在,我们没错,错的是这个体制。始终在爸爸心头争来斗去的矛盾现在可以不再出现了,因为接下来的路属于我,爸爸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我今后的路还很长。(说得好像太严重了些?可我觉得要是老爸真的不做这个斗争,我现在没准真考不上大学,还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曾说他把我矫枉过正了,把我引上了文学方向(我高中学的理科,报的却是北大中文系。只有北大这样招,别的学校都没有,要不然我高三一年也许不会那么拼命往北大奔),可我觉得这也蛮好。
    我相信,一定还有家长在与这个体制做着斗争。我也会继续努力,我一定要证明爸爸“顺其自然”没有错,顺应孩子的天性才是教育所应做的。您的啾啾让我更加深信这一点,家长和学校所应该做的只是引导,绝不是替孩子做决定,更不是将孩子的天性一并扼杀。天性自由发展的孩子也许早年不会显露出出色的一面,但他长大后既是一个“人”,也是一个“人才”,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何况您曾经说过,接受素质教育,素质提高的孩子,即使是在应试体制下也不会差。我十分同意。应试考查的是素质中的冰山一角,拥有整座冰山的孩子当然不会害怕有人来试探他的边沿!天性自由发展的孩子,会比天性受到压制的孩子优秀许多,虽然那压制并不是那些可怜的孩子的错。我相信您也会在“拯救孩子”“拯救教育”的路上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更相信将来啾啾会成为一个真性情的快乐的人,我为她祝福!
    在结尾前,我想再说些有关我自己的话,望不要介意——前面我说,您的文章让我更加有信心、心态更稳,这一方面是因为您的话为我们与体制作斗争的行动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我们看到与体制作斗争的并不仅仅是我们一家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您为我打开了哲学的大门。我以前一直以为哲学高深莫测,直到高中政治学到《哲学生活》才发现原来哲学那么有意思,可是我们家有的哲学类的书都是康德、莱布尼茨等人的原著(爸爸上学时买的,还是老版),真是看不懂的……二模前那两天,我一口气将您的《善良•丰富•高贵》、《安静的位置》都读完(如果这样说不冒犯的话: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那两天我什么都没复习,只是看您的书,结果二模考了666,海淀区123名。究其原因有三:看到好书心情好;您的书让我的灵感喷涌而出,语文作文写得特忘我(主题是追寻真理的青年精神,命题作文,见附件);有了一个较开阔的眼光,考试时就看得很淡了,平静得出奇。最重要的是,您让我看到了一颗仍旧真挚仍旧坚守安静领地的心灵,真的感谢您。(我不会说华丽的话,而且我想您也不喜欢华丽的话,所以,我只好只说声谢谢。)我会继续关注您的书和您可爱的啾啾。抱歉,希望这封信没有太占用您的时间。
    不过,我还是希望您能告诉我,我这种学法对那些用功的孩子真的没有不公平吗?我总觉得我的运气(其实,我甚至连运气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似乎太好了些,成长太顺了些,心里总是有强烈的不安,好像我剥夺了别人什么一样。这样真的好吗?虽然这些问题不会影响我以后的路,但我仍然克服不了这强烈的愧疚感。我好像只尽了一点努力就得到了一切。我爸爸总是说“老天爷是公平的”,可当我问他“你信老天爷吗?”他却回答“不信”。爸爸是针对我小时候耳朵因医疗事故而导致四级听力残疾一事说的,他说我“该受的苦提前受了”……可我不能接受,因为我觉得耳朵的事甚至利大于弊,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我还不会总猫在家里看书呢,如果不看书,我还不可能考上北大呢,再说影响又不大……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可是即使这样,我也没法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好运……
    如能回函,不胜欣喜。对您耐心读完这封信再次致谢!

                                                             2010届高考北京一考生
                                                                 2010.6.25.

TOP

顶帖!
“战胜”是不大可能的,过了一关,还会有新的关口。
既然回避不了,那就坦然面对。适应、摸索,走出自己的路。.

TOP

周国平的回信

卉媛:
    我要告诉你,你的信给我带来的也是欣喜。感谢你详细地叙述了你顺应自己的天性抵制应试教育并获大胜的经历,我读得津津有味。你有一个好父亲,你说他只是凭直觉和人生经验,我觉得这是最可贵的,有好的直觉的人何其少,能够尊重自己的人生经验的人何其少,这正是今天的悲哀。否则,体制再浑蛋,教育的状况也不会落到这么糟的地步,尤其是这样浑蛋的体制不可能这么顺利有效地推行。你虽然尚缺人生经验,但你的直觉也非常好,所以能够排除干扰,我行我素。
    你不必感到愧疚和不安。不公平是体制造成的。在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灾难中——今天的教育正是这样的一场灾难——有大量遇难者,只有少数幸存者,这是没有办法的。难道所有人都遇难才公平吗?当然不,为了战胜灾难,为了灾后重建,幸存者越多越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机会成为幸存者,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
    三篇作文也看了,不错,但能看出是作文,所以往往不免用推理代替真情实感。你的信完全是真情实感。你有文学才华,现在不必写作文了吧,不妨自由自在地写点东西。
    我会把你的信给啾啾看,她会受到鼓励,坚定对我的教育理念的信心。如果你同意,我还想把信贴在我的博客上,给这个坏世界树一个好榜样。我相信,无论家长,还是中学生,对当今教育弊端有所认识但怕失去什么而不敢抵制的不在少数,你的经历对他们会有说服力,在抵制这一边加上一个砝码。
    我会关注你在北大的继续成长。北大现在也沾染了这个时代的许多毛病,你仍要独立思考。

                                                  周国平
                                                  2010年8月8日.

TOP

回复 3#H爸 的帖子

你动作真快,我还没贴完,你就跟帖了,看来不能小看现在的小孩了,当然首先有那位开明的爸爸。.

TOP

认真地看完了,突然觉得很心酸,忍不住要掉下泪来。这个孩子毋庸置疑是个有天赋而且幸运的孩子,但是她的爸爸,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肯定非常人能想象的煎熬。.

TOP

再次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TOP

回复 6#Sally妈妈 的帖子

不见得。只有深陷教育制度中的家长,才会受煎熬。心态好的家长根本没有任何煎熬可言。.

TOP

回复 6#Sally妈妈 的帖子

“他并不懂教育和哲学,所以他没有办法像您那样坚定,也没有任何理论基础和思想根基作为支撑——他只是凭直觉和人生经验觉得,这教育体制太不合理了,我们必须加以反抗。” 有这样的父亲,是这孩子的幸运,也是她最大的财富。我们能做到吗?.

TOP

回复 5#天恒爸爸 的帖子

大学板里已经有人转帖这张帖子了,我也是这样的想法。
应试体制,只有过关之后成功了,才能说“战胜”两个字,才有可能说到“快乐”。.

TOP

回复 7#旺旺她爸 的帖子

道理是这样,但如何从小就可以看出孩子在哪方面有强烈的兴趣呢,好像现在小孩学琴、学画、学棋、学英语等都是家长的想法,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来。建议LD开一个新帖:“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TOP

回复 10#H爸 的帖子

这是否也说明:“条条道路通罗马”,应试教育其实并非想象得那么可怕,只要方法对路,也可以“轻易地”战胜这头“怪兽”的,因为“知识是相通的”。.

TOP

回复 12#天恒爸爸 的帖子

孩子做得好的话,能“掌控”,但不会“轻易”。
“战胜”这个词用得并不确切,因为孩子在备考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很被动地在完成学校安排的练习和测验。.

TOP

回复 8#旺旺她爸 的帖子

“爸爸说,他在那段日子里其实特别犹豫,举棋不定,他又怕我没学这些会吃亏,又不甘心成为这个他觉得极为不合理的体制的奴隶,让我变成做题机器。”
“爸爸又开始动摇,觉得要是那时候给我报了奥数,我的计算能力就不会那么差,理科就不会那么拉我后腿了。他无数次问我,那会儿是不是应该给我报奥数。”
“就是这样,爸爸的脑袋里充满了相互斗争的想法,一直斗争到我的高考成绩发下来。”
“而且我相信像他这样的父亲(或母亲)一定还有,而且他们也曾经像我父亲一样陷入过长期的心理斗争和彷徨不定的困惑。”
“爸爸终于还是沉不住气了,他很失望,同时对“顺其自然”产生了很深的怀疑。”

我认为这个爸爸经历的煎熬一点也不少,只是最终他总是能跟从自己内心的呼唤,这是他自己的幸运也是孩子的幸运。总的来说我很佩服他们,一个明智一个聪明,他们最终互相促成了这个美好的结果,但这也是个例不是普遍适用的方法,同样的父亲也许造就的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不代表她不幸福),在上海的中考中上不了普高线也是有可能的。.

TOP

回复 11#天恒爸爸 的帖子

你自己也可以开啊。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是那些根本没有考大学而成功的孩子们的故事。

因为最终这个孩子被承认,只是因为她“战胜”了教育制度,说好听点是战胜,说难听点只是屈服于教育制度。.

TOP

回复 9#天恒爸爸 的帖子

我觉得我也在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父母,不说全部但是能做到一半吧,只是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如这个孩子一样能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学会为之而努力。.

TOP

回复 13#H爸 的帖子

有时想想,虽然现在的教育体制遭到一致的口诛笔伐,但体制得以运行的土壤却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没有我们这些家长把孩子推向一个又一个兴趣班、提高班,孩子也不会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体会掌握知识的快乐和自信,以及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这位爸爸值得学习的,不随大流,坚持自己素朴的想法,孩子从而“得救了”。.

TOP

回复 15#旺旺她爸 的帖子

人生有时候是需要妥协的,孩子和她的爸爸能做到这点已是非常不易的了,你说的例子也许只有郑渊洁这样的高人才能做到,当然我也很看好LD哦,呵呵。.

TOP

回复 13#H爸 的帖子

父女之调和,你是最有经验了,有时侯,放手,或许是柳暗花明,因为没有压力的孩子,沉淀反思后,却会找到更广阔的思路.老H内心世界,一定有着类似感受!.

TOP

回复 17#天恒爸爸 的帖子

对于兴趣班和提高班,真的也不要口诛笔伐的,孩子真正有兴趣、能提高的班,课外去读一些有什么不好呢?
我女儿课外的那些班,真的都是她自己的兴趣所在,确有提高的。
有时候,恰恰是这些兴趣班,对冲了很大一部分在应试体制下的压抑。.

TOP

回复 19#peteryang 的帖子

这个东东只有一次过,没得经验可谈的,也不可能再来第二次,呵呵,受不了的。.

TOP

回复 20#H爸 的帖子

我主要指的是没有具体目标只是随大流的报班,比如英语班、奥数班、小五班等,是就大多数而言,不包括那些孩子确实有兴趣有时间有能力的例子。况且,许多兴趣班、提高班也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否则家长就不会趋之若鹜了。.

TOP

回复 2#天恒爸爸 的帖子

又碰到一个数学系毕业的爸爸。
为数学系干一杯!为数学干一杯!.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恒爸爸 于 2010-8-16 14:28 发表 \"\"
有时想想,虽然现在的教育体制遭到一致的口诛笔伐,但体制得以运行的土壤却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没有我们这些家长把孩子推向一个又一个兴趣班、提高班,孩子也不会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体会掌握知识的快 ...
为什么要考奥数英语?就是为了让不认识你的人能客观的了解你的学习能力,不然谁都说自己好,没个标准,进好学校的人怎么让没进的人心服口服?而且奥数英语可以考好几次,可以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缺点。如一楼所说,那孩子毕竟也要用考进北大来证明自己,如果她是考进了技校,本文其他字一字不改,还有说服力吗?.

TOP

回复 24#糖果她妈 的帖子

我想不管报什么班,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是起码的底线,即使她考不上北大,考进了技校,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TOP

既然要战胜应试体制,那课外的那些有关的班,也是体制延伸的一部分,不可轻视的。.

TOP

回复 25#天恒爸爸 的帖子

然而以您的人生经验来看,在当今的中国,如果父母日后没有什么东西可拿来帮助孩子的,孩子考进了技校,做一个普通人,但一生都快快乐乐的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TOP

考大学用一年时间努力足够了

我自己当年也是如此,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都不出色,也不努力。直到高三,没办法啦,为了考上大学,拼命了一年,从班级20多名到高考的第三名,比一本分数线高出30多分,上了心仪的学校。
当然,我的高中是当地最好的高中,以我的中考成绩,原本是考不上这样的高中的,也是靠了其他方面的照顾。
还有,我对学习没有兴趣,考上大学之后失去了人生目标,至今也没找到。
所以,我不强迫我的孩子要学习成绩好。.

TOP

回复 27#糖果她妈 的帖子

主要是看如何定义“快乐”了,因为那都是个人的事,我们可能认为那些没钱没权没地位的人不快乐,但从调查的结果看,似乎农村人比城市人幸福满意度更高。我们不能重复父辈的做法,毕竟时代不同了,我还是比较欣赏上面这位父亲的做法,我也知道,知易行难。大家可以求同存异、各行其是吧。.

TOP

回复 28#小鱼儿 的帖子

和我一样,上了大学就不知道干嘛。我初中、高中都在是市重点,那又怎么样?到了大学脑子根本不想读书。宿舍里我是逃课最多的。
所以我一点不care什么重点中学、名校,这不是成功的必经途径。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8-16 16:1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鱼儿 于 2010-8-16 15:51 发表 \"\"
我自己当年也是如此,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都不出色,也不努力。直到高三,没办法啦,为了考上大学,拼命了一年,从班级20多名到高考的第三名,比一本分数线高出30多分,上了心仪的学校。
当然,我的高中是当地 ...
怎么和我是一样的啦。握手握手
我在中学里还有长达2年的厌学时间,根本是连课也不想听,但作业倒还是做的,做不出来抄同学的。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TOP



[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8-16 16:33 编辑 ].

TOP

回复 30#子玖妈妈 的帖子

“回复 28#小鱼儿 的帖子
和我一样,上了大学就不知道干嘛。我初中、高中都在是市重点,那又怎么样?到了大学脑子根本不想读书。宿舍里我是逃课最多的。
所以我一点不care什么重点中学、名校,这不是成功的必经途径。”
  那你假设一下你没有上大学,并还是和上了大学以后一样没更加努力的话,你还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吗?你还有可能和现在的先生结婚吗?你还能拥有现在的工作吗?.

TOP

回复 29#天恒爸爸 的帖子

引用:
原帖由 天恒爸爸 于 2010-8-16 15:54 发表 \"\"
主要是看如何定义“快乐”了,因为那都是个人的事,我们可能认为那些没钱没权没地位的人不快乐,但从调查的结果看,似乎农村人比城市人幸福满意度更高。我们不能重复父辈的做法,毕竟时代不同了,我还是比较欣赏上面 ...
您是从哪里看到的调查,说农村人比城市人幸福满意度更高?我看富士康(?)里跳楼的似乎没有城市人嘛,难道他们都是犯贱的农村人,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非要几十万人到那种工厂去打工?然后再跳楼?

[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8-16 16:3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16 14:22 发表 \"\"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是那些根本没有考大学而成功的孩子们的故事。
这个要界定一下。一种是没有考中学、大学,但进了大学,像我家那种(当然,是否成功还不知道);另一种是没有考大学、也没有读大学,结果成功了。.

TOP

第一楼上的个案,战胜了应试体制,那就该偷着乐。
即便战胜了应试体制,也只是完成了人生中的求学阶段。
人生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16 14:22 发表 \"\"
你自己也可以开啊。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是那些根本没有考大学而成功的孩子们的故事。

因为最终这个孩子被承认,只是因为她“战胜”了教育制度,说好听点是战胜,说难听点只是屈服于教育制度。
你所说的成功,如果是以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眼光去看得话,恐怕绝大多数没考上大学的孩子,都已经不是成功的了。所以,每个人所说的成功都难以脱离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现状。

能不能用更加普遍的标准,例如,我更原意看到的是那些根本没有考上大学而快乐的孩子们的故事。.

TOP

既然明知是灾难式的教育,乐此不疲还有什么的意义呢?
赌徒也有快乐。
本金押的少,获利丰厚而已。.

TOP

回复 33#糖果她妈 的帖子

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看到小鱼儿的话,想起我大学时的不光彩的往事而已。你的问题我一个也回答不了。确实我不是个努力的人,我们那个年代好像不需要特别努力。另外,婚姻是千年前修的缘分,没有如果。.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8-16 16:12 发表 \"\"
和我一样,上了大学就不知道干嘛。我初中、高中都在是市重点,那又怎么样?到了大学脑子根本不想读书。宿舍里我是逃课最多的。
所以我一点不care什么重点中学、名校,这不是成功的必经途径。
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是大学班上逃课最多的人。有一门课,完全是在图书馆里边自己看书学的。
还好那时候没网络游戏,足球是我最爱,可惜同学们都上课了,没人陪我玩、剩下的唯一爱好就是看闲书了。
惭愧啊惭愧。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那时应该多拨点时间去法律楼转转,数学楼里的师妹实在是、、、太少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8-16 20:43 编辑 ].

TOP

回复 40#ccpaging 的帖子

小鱼儿的一段话让我们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哈哈。
我们文科好混,原来你们数学系的也能混。其实人在大学是最应该拼命、发力的时候,结果我们都去混了。现在大学也是这样的,只是很多都在玩游戏,为了玩游戏,假期还舍不得回家。家里误以为在学校用功呢。 想到我过去经历,最怕孩子犯这样的错误。
那时你周未应该多去参加舞会什么的,哪个系的师妹都有,还不是任你挑选?你居然转来转去还在数学楼。呜呼。.

TOP

回复 41#子玖妈妈 的帖子

数学把人的思想搞得太深沉,非假以时日不可焕发出光彩。理科学校的舞会,找女伴是要抢的,分分秒秒的事情。
搞数学的人还在逻辑推理,女同学已经没了,吃亏啊。.

TOP

回复 42#ccpaging 的帖子

我大学时和理工科的男生没有任何交往。那时去清华看同学,那些男生大冬天都裹军大衣,没一个帅的。到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一转,帅哥就多多了,北京电影学院门口一站,那更不得了。
看来理工科男生是需要岁月才焕发光彩的,明白这道理太晚了。但弱弱的问,等你们焕发光彩的时候,年纪不都一把了吗?不又亏了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16 14:22 发表 \"\"
你自己也可以开啊。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是那些根本没有考大学而成功的孩子们的故事。

因为最终这个孩子被承认,只是因为她“战胜”了教育制度,说好听点是战胜,说难听点只是屈服于教育制度。
什么是“成功”?
我们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平安地成长和生活,只是这样我们真得满足了吗?

也许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可以从容地面对现行的教育制度。.

TOP

这个孩子考上北大一定很兴奋,写得有点飘。

我相信适当不顺应教育体系是不会出问题的。不过坚持这样的方向,做家长的难度更大。.

TOP

回复 39#子玖妈妈 的帖子

婚姻里肯定有现实的成份,不完全是缘分,如果没上大学,可能缘分就是别人的,那也是缘分。拿我和我姐姐来说,姐姐比我漂亮,从小生活在上海,然因没有上大学(老人带大的,不重视学习),在婚姻上吃了亏,没有找到理想的伴侣,生活质量比我差很多,现在她的孩子不管是学费还是升学遇到困难,都只能找我和我老公帮她忙解决。当年,我一朋友在三菱电梯维修队做一小头头,他妈让我帮忙找女朋友,只因是大专生,我很多女同学面都不肯和他见。我老公当年也拒绝和本科以下的女生见面的。很多人即使两人因缘分在一起多半也会受到父母的反对,过程会比较艰难一些,难道你认为这些都只是个例吗?何况工作呢?工作也能只靠缘分吗

[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8-16 22:18 编辑 ].

TOP

这个孩子具备2个能力:深度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他父亲的思路和我是有点像的。我们家儿子也是杂七杂八看一堆书,完全凭兴趣读书。目前尚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TOP

回复 46#糖果她妈 的帖子

我和老公是一见钟情,然后谈的七荤八素。事后才知道是一场误会。哈哈。
我和你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我们那个年代更讲究感觉,没有这么现实。我第一个男朋友就是大专生,我老公只是中专生。
PS 不能再歪楼了,兰州会骂。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8-16 23:05 编辑 ].

TOP

回复 48#子玖妈妈 的帖子

父母呢?难道没有一丝反对过吗?那时你老公和你快乐吗?我不觉得歪楼,因为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会被父母逼着去读书的原因,因为父母比他们经历的多,知道他如果达不到什么程度,日后在生活工作中就可能比别人付出更多,经历更多的痛苦和不顺,这也可以说明上天是公平的,你如果不想在这付出,就得在那付出

[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8-16 22:32 编辑 ].

TOP

回复 49#糖果她妈 的帖子

所有人反对,但我这个人蛮有主见的。结果他们也只能接受。当时不快乐,就不可能在一起。我觉得现在的婚姻还能和学历啥,扯在一起,太没劲了。.

TOP

 130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