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关于余数的奥数题

求关于余数的奥数题

甲、乙、丙三人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工作,甲每工作3天就休息1天;乙每工作5天就休息2天;丙每工作7天休息3天。那么在2001年的所有365天里,三人同时休息的有几天?.

TOP

是六年级还是五年级奥数问题?
可以用物不知数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用重叠原理来做。我现在尝试一下。.

TOP

11天.

TOP

引用:
原帖由 heyinbao020226 于 2012-5-3 22:58 发表 \"\"
甲、乙、丙三人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工作,甲每工作3天就休息1天;乙每工作5天就休息2天;丙每工作7天休息3天。那么在2001年的所有365天里,三人同时休息的有几天?
这道题在小学是最适合用来作弊的题目。考前,告诉你,记住了。考试的时候,没做过,至少要花半小时去研究。于是,你完胜。.

TOP

引用:
原帖由 佳嘉妈妈 于 2012-5-4 08:47 发表 \"\"
11天
应该不是11。
我正在找最简洁的做法。.

TOP

最小公倍法
分类、分步做
如果只有甲乙,则相对简单些。.

TOP

回复 6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可以要求降低难度:
甲、乙、丙三人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工作,甲每工作3天就休息1天;乙每工作5天就休息1天;丙每工作7天休息1天。那么在2001年的所有365天里,三人同时休息的有几天?

甲、乙、丙三人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工作,甲每工作3天就休息1天;乙每工作5天就休息3天;丙每工作7天休息5天。那么在2001年的所有365天里,三人同时休息的有几天?

可以要求增加趣味性:
甲乙丙三条蚕宝宝同时开始吃桑叶,甲每吃3秒就休息1秒;乙每吃5秒就休息1秒;丙每吃7天秒休息1秒。问6分钟里边,三条宝宝正好都在休息的时间有几秒?.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5-4 11:43 发表 \"\"
最小公倍法
分类、分步做
如果只有甲乙,则相对简单些。
作为童鞋,希望老师提供至少三种求助方式。例如,把题目改的好玩,把题目先改的简单点,提供辅助工具等。.

TOP

回复 2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我也不晓得是几年级的,推荐的老师说是小学奥数的知识点。但是的确是要用到公倍数的。.

TOP

回复 3楼佳嘉妈妈 的帖子

老师给的答案是11天,但我不理解。.

TOP

回复 4楼ccpaging 的帖子

果真可以用来作弊的题目,不麻烦到网上来请教了。

唉,现在大家都被XX杯、XX门的弄得憔悴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eyinbao020226 于 2012-5-4 19:42 发表 \"\"
我也不晓得是几年级的,推荐的老师说是小学奥数的知识点。但是的确是要用到公倍数的。
因为其他地方六年级是小学,比如北京等。而上海六年级就是初中了。所以这个知识点可以说是小学的,也可以说是初中的。.

TOP

回复 11楼heyinbao020226 的帖子

7#适合预初的童鞋研究。

这道题源自中国古代著名算题。原载《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时虽已有了答案23,但它的系统解法是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大衍求一术》中给出的。大衍求一术(也称作“中国剩余定理”)是中国古算中最有独创性的成就之一,属现代数论中的一次同余式组问题。

对于这种解一般“孙子问题”的方法,有四句歌诀,名曰《孙子歌》: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
  除百零五便得知。

不过,用这种方法解这类问题,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解答用3、5、7作除数的题目,遇到用其他数作除数的算题,它就行不通了。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
也就是说:
1、它看起来很简单,似乎只需要公倍数。实际上,通解是欧拉定理,需要数论知识。
2、记住3、5、7的解是容易的,连口诀都有。好教。
3、这道题可以保证这一点,上过这个奥数课,看过这道题的,一般都能解出,没有上过这堂奥数课的,很难解出,即使解出来也需要花大量时间。

当你看到某个孩子会做这道题,只需要把357中的一个换成别的素数,就知道这个孩子是真聪明还是记性好了。

类似的题目还有自定义运算符和其它余数定理的运用等,这些是不适合小学生探究的,三年级奥数里边的数3行4列的方块,这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公式好记好背,不易懂。

所以,让小学生研究这类问题到这种难度,结果只有一个--死记硬背。另外,在小学期间,碰到这样的题,我不让儿子做,我的亲生儿子,毁掉他,舍不得。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4 20:48 编辑 ].

TOP

回复 12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有道理。.

TOP

回复 13楼ccpaging 的帖子

你厉害的!一道奥数题,竟把渊源都整出来了。有你这样的老爸,儿子的数学怎么能不轻松自如。

我儿子也是嫡亲的,我听你的,决定不打搅他要弄懂这道题了。这本就符合我懒于深究的性格。哈哈~~~.

TOP

回复 15楼heyinbao020226 的帖子

如果有时间,比如半天,想玩玩数学,可以参照7#的方案,尤其是蚕宝宝的方案。.

TOP

回复 13楼ccpaging 的帖子

O了 , 先不给 他做 这道 题了 。.

TOP

回复 16楼ccpaging 的帖子

真想有你这样的心性和对数学的领悟。如果有,我也一定带儿子玩数学。可是爹妈没给啊!

我的数感,有时候还没有儿子强。.

TOP

引用:
原帖由 heyinbao020226 于 2012-5-4 20:49 发表 \"\"
真想有你这样的心性和对数学的领悟。如果有,我也一定带儿子玩数学。可是爹妈没给啊!

我的数感,有时候还没有儿子强。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建议把孩子的小学教材好好通读N遍,再把初中教材好好通读N遍,远胜一个个题的做。能从教材找到线索,那就会事半功倍的。
鸡兔同笼的实质到底是什么?铺地锦到底实质是什么?周长一定的长方形,何时面积最大或者最小(另外一个面积一定的长方形,何时周长最大或者最小)这道题目到底想说的是什么?最大或者最小差又是在说什么呢(减法塔问题)?最大或者最小积在说什么呢?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又到底在说什么,实质是什么呢?.......



我数学研究的多,但是我不太教女儿,教的时候,也会着重在思路上点拨的。现在我想要在她面前承认不会做,这样她的动力或许比现在大。.

TOP

我儿子也是嫡亲的,我听你的,决定不打搅他要弄懂这道题了。这本就符合我懒于深究的性格。

这句话似有甄嬛体的风格。.

TOP

回复 19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很羡慕你们,天生的数学头脑。自然也能从最好的角度出发去引导孩子。我数学从来只会做例题,例题以外,全军覆没。.

TOP

回复 20楼sunshinesht 的帖子

研究了一下甄缳体 ,发现的确如此。.

TOP

最近我自己正在看九章算术等,在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系列之中国古算解趣(科学出版社出版)第31至36问题中讲解的就是此鼂类题目的各种解决,为古代人的聪明叹服。
物不知数又称为韩信点兵,秦王暗点兵、鬼谷算、隔墙算,开创了世界“同余式”研究的先河。中国的剩余定理,最早见于《孙子算经》。.

TOP

回复 23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这样的书还对得下去,佩服!以前就不爱动脑子,现在更加不想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eyinbao020226 于 2012-5-6 23:22 发表 \"\"
这样的书还对得下去,佩服!以前就不爱动脑子,现在更加不想了。
呵呵,以前上学时候没有条件,也没有想到看这些,现在再看这些领悟力自然不同了。经常有豁然开朗之感觉,又有发现新大陆之感觉。
动动脑筋有好处,我是说对我来说,
好处之一是对女儿的自信有所帮助、学习信心有所帮助,树立了做家长的权威,女儿佩服我得很要紧,呵呵;
好处之二是可以把业余时间安排得更为充实,多动脑筋,免得自己思维退化得过早,希望自己无论多大年龄都能够明明白白一些做人;
好处之三是见到有趣的题目,尤其是旺网上家长或者学生的求解帖,凡是看到自己也能够有些想法的是乐此不疲的,也许有些时候只能给个引子,不过心情就很是大好了;
好处之四是其实这些题目在古代属于取材于现实的内容,尽管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前提仍旧是需要看很多书,才能明白要信什么、如何信。最好能用在生活的实践上,也是非常的有意思的。
。。。。。。
我比较悠闲,所以上班的家长们也不要勉为其难。.

TOP

回复 1楼heyinbao020226 的帖子

甲休息:4的倍数(4n)
乙休息:7的倍数(7m)或7的倍数减1(7m-1)
丙休息:10的倍数(10x)或10的倍数减1(10x-1)或10的倍数减2(10x-2)
分析:(1)4n,7m,10x时,即为4,7,10的公倍数(140,280)2天;
      (2)4n,7m,10x-1时,此种情况不存在,10x-1的数不可能是4的倍数;同时排除4n,7m-1,10x-1的情况
      (3)4n,7m,10x-2时,(28,168,308)3天;
      (4)4n,7m-1,10x时,(20,160,300),3天;
      (5)4n,7m-1,10x-2时,(48,188,328),3天;
所以此题答案就是11天.

TOP

回复 26楼快乐宝宝快乐妈 的帖子

感觉你的是正解,此题并不是前面的那种古代算数所说的意思。而应该就是公倍数。.

TOP

回复 25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的确!好妈妈!

我家都逼着儿子自己动脑子了。  惭愧!.

TOP

回复 26楼快乐宝宝快乐妈 的帖子

老师也是这个答案。

谢谢!转给小子学习!.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