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jsayshxszx
(平平安安就是福)
发表于 2012-8-18 19:21
只看此人
转载:吴语-沪语,比普通话更接近古汉语
这年头总有人欠抽。
近日,有个微博大户叫做“染香”的实实嘴贱,大概自恃“拥兵五十万”,闲来便拿上海话作贱:“专家分析,上海方言沪语严重地影响着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无论你作为上海本地人,还是上海外地人,你是否赞成上海取消沪语?”
一个公民,在自己的家乡居然不允许讲家乡话——我很想问问全国人民:哪天回老家突然乡音被查禁,你说你的心情心绪会“更博大、更国际化”你相信吗?!就算上海在“沦陷期”的时候,小日本也没有如此法西斯啊。这不成了“亡乡奴”了不是!
事实上,这样的缝肛话,只要哪个砖家敢公开宣扬,相信每个上海人都可以和他约架。简直一帮毁我们祖田、断我们祖脉的“缺西”嘛!照“染香”说法,上海人都操普通话了,就可以和各国人民自由交谈了?你普通话是“世界语”啊?文盲都知道,“国际普通话”是人家英语。有没有搞错?!
其次是极度的无知。说“沪语严重地影响着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更是信口雌黄。事实上,上海自上世纪初就一直号称“东方巴黎”,乃亚洲第一的“国际化大都市”,那个时候,上海话的普及恰恰是“上迄耄耋,下至垂髫,官绅士商,贩夫走卒,无一不沪,无处不沪”,彼时也,全国各地商贾辐辏,都喁喁学语与沪人交易,就连广大的老外也“嘎嘎造词学沪语”(竹枝词),说沪语妨碍上海“国际化”,简直如说粤语妨碍香港“国际化”,岂非脑残梦呓而睁眼瞎掰!
前些年还有更猴脑的说法,说在浦东陆家嘴讲沪语乃最没文化的表现。言下之意,上海开埠晚,上海话也就资浅而位卑,其实,这些数典忘祖的货哪里知道,唐宋朝廷说话的腔调,更像上海话、客家话,而迥非已经没了“入声”的普通话。
以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初涉音韵时也纳闷,七言绝句,格律之森严是向来都不许“淘糨糊”的,以王摩诘的造诣,二、四句怎么连尾韵都押不齐?无独有偶,其《渭城曲》也很“吊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新”、“人”又失韵?老师笑笑:你用上海话读读看!一读,“亲”、“人”、“新”,一点滞碍都没有。李白的名篇《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闲”和“山”,上海话一读,天衣无缝!
说明什么呢?老师说,沪语的层次结构为:吴语(语言)——太湖片(语片)——苏沪嘉小片(语小片),保留了大量的中古汉语,唐音是当时颁行全国的“官话”,故千年以下,用沪语读唐诗,越读越爽,特别是找入声,调平仄,不啻信手拈来,你们说,大唐官话更接近谁?!
更有趣的现象还在海外。
今年六月,笔者应邀赴韩考察,一天,翻译金兰请我晚餐,地点是“明洞”附近的“裴寿司”。吃着鱼生,金女士操着标准的普通话问我是否来瓶清酒。我说,好吧,要常温的。她随口就用韩语点酒,末了,我清清楚楚听她用“上海话”关照侍应:常温。
我一愣,问她,韩语“常温”怎么念?她困惑地重复了一遍,确实和沪语“常温”一模一样,“常”字,读如“尚”。原以为是个巧合,但以后类似的“巧合”越来越多。打电话,韩语作“通话”,和沪语“通话”一模一样,“话”读得近似“喔”;窗棂,如同沪语读“窗架”。
“书”,他们读如吴语“虚”。“丽水市”,他们读“丽水”,如“楼似”。韩语汉江,就是沪语读音“汉江”(江,读如钢);沿途有农民劳作,我指着他们,司机和金兰居然不约而同地称呼“农民”,声、韵、调,与沪语全都一样。“农村”,他们就用沪语直呼其“农村”——声、韵、调,全都一样。
我差点崩溃。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位韩国人士,只学过普通话,从来就没有机会接触上海话,究竟是沪语训诂了韩语,还是韩语“反哺”了沪语?历史告诉我们,商末起,大量的商民移民朝鲜半岛,以后,中原每有战乱,就有潮水一样的北方流民涌入朝鲜,秦末、汉末、西晋末年、隋末、唐末……中华古音就这么在化外沉淀了下来,与沪语(或吴语)相视而笑。
沪语资格老伐?!行文至此,耳畔忽然蹊跷地响起了《游击队之歌》的旋律,稍改后居然成了这付卖相: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个语音都是我们自己的,谁要把它查封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