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无问西东》:写给无人认领「知识分子」头衔的时代

《无问西东》:写给无人认领「知识分子」头衔的时代

http://mp.weixin.qq.com/s/5lnBAmM37b1yAx_uflt_VQ
《无问西东》:写给无人认领「知识分子」头衔的时代

2018-01-16 走走小姐 朝闻


作者:走走小姐
来源:就是个人意见  daodafengdalangliqu

尽管写了很多,其实仍旧有许多话没有说,我尽力从人物、历史、阶级、可能会被大家忽略的细节以及文化认同里给一版详尽的解析。

温馨提示:很长,很长很长,而且没什么图,希望你坚持一下。

前言:一部电影冗长的“内在时间”

有人评价这部雪藏了五年的电影冗长无聊,《无问西东》全片138分钟,看的过程里我也觉得长,这其实不是观影时长,而是百年经过之后,你的心跟随电影翻转了一个历史时空的长度,遇见历史和苦难,遇见一个时代的流离失所无枝可依,遇见暴雨,流血,错过,遇见至纯的心和乌云密布的天,遇见眼泪和绝望,遇见生命的盛放和枯萎。

看一部电影老好几岁,那是你跟着故事和故事里的人一起经历了沧桑老去。


为了我们更好的探讨,我们大致将四个故事完整概括一下并理清一下四条时间线之间的关系:



1、现代时空的张果果,一位职场精英,他的身份在电影中的故事关联是自己的父母和李想(1962年故事中的人物)是支边战友,李想牺牲了而张果果的父母活了下来。

张果果在整部电影里就是他的“社会属性(精明、克制、时刻战斗、时刻防备)”和“自我属性(善良、热心、简单、真实)”之间的博弈;




2、1962年时空的陈鹏、王敏佳、李想,本来是三个大好青年,但因为参与了中学班主任夫妻关系的事,被迫命运改写,这一段是整部电影最压抑的故事线,是一个非常文革的故事,而陈鹏又是下一段故事里沈光耀这位空军战士投喂食物的云南小孤儿;



3、1938年时空的沈光耀,一个广东籍大家族的富家子,在西南联合大学求学以及效力空军的故事,他在这里遇到了吴岭南教授,而这位教授正是推动他参加战斗的一股重要力量;



4、1923年的吴岭南,在校园里为自己要度过怎样的一生而闷闷不乐,他的校长梅贻琦为他拨开云雾,带他寻找到了“珍贵的自我”。

细节、对立结构、侵入式角色

在一部被称为“主旋律”正片的作品里,竟然在探讨一个虚无缥缈的主题:真心。

有种说不清的尴尬,真心这种东西好像距离我们已经有些距离,我们适应了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假’,而到了‘真’面前反而处处防备,谁也不敢率先伸出自己的手,去触摸真实、接纳真实、拥抱真实。

电影通过将所有的对立杂糅分崩,剥开了历史的云雾,展开了具体历史中复杂的人的感受。

1962 的各级对立

电影中有许多对立的情况,从结构、人物关系、戏剧冲突等等方面的对立,其中对我最震撼的几处都发生1962年的故事里。

未亡人和活死人:旧女性与新时代的社会意识

首先是两个女性角色的对立,被爱的、青春貌美的王敏佳,不被爱的、不再年轻的师母李淑芬,以及人物命运走向的对立:孤坟之下的未亡人王敏佳/跳下深井的活死人李淑芬。

全片最感到压抑的部分就在这两个人物对立的那个部分,最耐人寻味的也在这里,因为我们晚生,当我们回过头来去看那个时代的时候,会明显的感觉的时代和时代之间‘不同质’的变化。

所以我们看到章子怡他们仨站在天安门前拍照会想笑,我们看到她被批斗的时候揪心而排斥,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因为我们‘后来’的优势令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单纯傻气有发笑的反应,也令我们对苦难有一定的洞见,我们知道那是一个非正常的异化时代。

但即便我们抱着再多的洞见,面临这场风雨之变的时候还是感到压抑、恐惧、悲伤。

Vol 1 李淑芬:旧女性主义和社会意识对立

看完电影我们很容易理解王敏佳的爱情,所以就不再赘述。

我们再来说几句李淑芬的爱情(这时候我发现全网都没有许伯常和李淑芬这两位演员的资料,百度百科和豆瓣里《无问西东》官方里都没有,没有办法给大家图文并茂的展示了)。

从表演上来说,这位李淑芬和许伯常呈现了教科书级别的表演,而为什么呈现了这样一对人物,首先那个时代里的确有这样的现象,女方供男生念大学,而经历了再教育的男方和之前的妻子之间存在沟通等各方面的隔阂,这也是那个特定年代会发生的故事,而在这个电影里,它的意义一方面再说旧女性主义的悲伤,李淑芬一次次的强调:你说过要和我一辈子的!

她的观念是不容许打破的,在她的思想观念里实在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错了,她贡献了自己所有的爱给丈夫,她在不被爱的生活里遭受着伴侣巨大的冷遇,她渴求的肌肤亲热心灵相近全都是一种虚妄,于是陷在偏执里的李淑芬能带着强大的敏锐找到了王敏佳的作业本,她一巴掌打过去的,是她心里无数的委屈和怒火,是她也总算给自己这口气找到了出口,找到了原因,自己所有的遭遇原来都是因为王敏佳你这个小丫头!

其实李淑芬甚至可能都知道这个小姑娘和丈夫之间并不真的存在私情,但她太需要一个自己愤怒、委屈发泄的对象了,她太需要从“自己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中解脱出来了,她要一个心理移情,她要一个对象,她并不是想作恶,但没想到王敏佳死了。

王敏佳被打死的瞬间,她感到自己成了杀人凶手。
回去的路上,她的身体仪态面部表情完全呈现出了那个年代说不出来的特征,等看到丈夫,也没有办法把心理的委屈,把刚刚遭受的惊吓,把这场悲剧分担给他,她张了张嘴角,恢复了如丧考妣的麻木悲伤。

丈夫经过的时候,侧身,侧身,身体还是下意识的侧身不碰到她,如果说王敏佳的死让李淑芬感到活着惊恐万分的话,这个时刻这个动作,就足够杀死李淑芬。

她径直走去没有一丝迟疑的坠井而亡,这是未觉醒的旧女性主义和渴望改变的新时代之间的对立。

Vol 2 王敏佳:个人和集体之恶对立

章子怡这个角色让我们对良善和集体的‘恶’透过时间带来的模糊玻璃窗,看的真切。



在对王敏佳进一步调查的过程里,戳破了王敏佳和领袖合影的谎言,这个带着对伟人无限崇敬的小姑娘,听到自己“捏造伟人合影”“处心积虑编织谎言”“要给台湾的表叔写信”一系列的不可思议,王敏佳一脸狐疑,章子怡的表演精准到眨眼的反应和次数都是刚好的,带着一脸还没反应过来的震惊,她真是被弄晕了呀。

可那种黑暗的集体的群众心理学的恶在那个时代和语境下又是某种坚持的正义,就好像王敏佳带着这种单纯的相信和李想去背诵“语录”帮助她的班主任许伯常一样,电影里群众也带着对“破鞋”、对“欺骗”的恨意集体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那些斑驳照在王敏佳脸上的阳光,在群众围攻之后风雨大作。

这是正义和邪恶的对立。

Vol 3 批判会和表彰报告:光荣和羞耻对立

而在批判会的另一边,要去支边的李想承载着理想主义的热忱胸带大红花在做报告,剪下辫子那一刻,也把他们的感情和政治立场“划清界限”,这是光荣和羞耻的对立,而光荣和羞耻又互为对立。

Vol 4 消失的村庄:历史变迁和人生命运对立



若干年后,当你脸上的伤口慢慢愈合,我的头发雪霜般脱落,再回到云南的小村庄去找你,这个昔日日军空袭时刻人民尚在偷生,可经过一场WenGe却人去楼空,这是历史和人物命运的对立。

Vol 5 饺子馅:意识形态的传承与割裂对立

影片开头的饺子馅,电影给了一个张果果把它倒入垃圾桶的特写,这个饺子馅因为给掺了很多肥肉,让张果果的母亲感觉受到了欺骗,而这个对饺子馅的特写恰恰是把现代、1962、1938、1923 在时空上的延续传承,意识形态的割裂和对立表现了出来。

在这之前这种对立都一直是电影里一个隐性的潜在的结构,只有现代语境下,张果果的母亲才说出了那句:世道变了。

但是1962、1938、1923的时空里,人们哪怕是怀着正义做着错事,或者在时代的流动下分不清楚潮向的出口在哪一边,他们都对自己很忠实。



比如1962的李想,他对自己支边理想的奉献感忠实,比如1938的沈光耀,他对自己的“匹夫之心”忠实,比如1923的吴岭南,他对自己人生思索的重要忠实,只有到了张果果,他在对自己“不忠实”,他对自我加以掩饰,尽管他对欺瞒和肥腻本能的鄙夷(把肥饺子馅扔到垃圾桶),所以换句话说就是:人的自我从张果果时代开始动摇,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到了为自己一步一步的成为大众一员而感到开心和安全的地步。

张果果:引领我们进入故事的“侵入式角色”

为什么这个电影是从前往后讲呢,因为张果果的故事最容易切入,他距离我们最近,我们最容易代入,最方便理解,有最熟悉的场景和语境。这个角色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拆解一下:

Vol 1 名字:

“张果果”这个人物首先在角色身份上是高级精英,和他同属一个社会阶层的人物是Robert和David,而他的对手戏,人物的戏剧对象又恰恰是和他身份对立的社会阶层,这时候我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只有他仍旧是张果果,一个听起来和“张总”有些突兀的名字。

是他最后打给Robert的话:我和他们不一样。

他饱有真实。

Vol 2 服装:

前面已经提到两个人站在街口的那场戏,这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掉的戏,因为他们说的话,在讨论的事太接近我们的都市生活了,就像我们亲近的空气、水,是最不值得注意的地方,可这里除了叙事之外,导演明显在说什么,她用了“服装”这个介质。



服装上的差异:一个是社会化的、成人化的、严实的、灰色的,因为这个人物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职场老江湖,而另一个是挺直干脆的、裸露的、绿色格子仍有少年气的、年轻的、热血青年。



Robert就像城市职场的人物画像,我们也常常像他一样把用围巾把自己紧紧围住,把自己躲在墨镜后方,生怕微表情和眼神出卖了自己好不容易撑起来的‘社会面孔’。他和张果果玩需要戴着面具的击剑游戏,在躲避、出击、和防备中大汗淋漓,在街边看到飞驰而过的摩托青年,淡淡羡慕的感叹:活的真尽兴啊。

Vol 3 台词 「你猜」?

张震的台词还是一贯的少,永远安静,你在他平静的脸庞上永远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所以当他的助理第一次忍不住提出来那个问题的时候,观众也想知道原因,他回答:你猜。



Robert把他上司陷害他的事将给他听,企图拉他入伙,问他是否加入的时候他仍然是毫无反应的,淡淡看着远处,回答:你猜。

“你猜”是一个把皮球踢回去,绝不轻易给对方了解自己机会的回答,它拉开了和所有人之间的距离,把自己放在一个孤独但安全的位置,“你猜”是这位职场精英的盔甲,是他保护自己的一种模棱两可。

Vol 4 名片和四支胎毛笔:

张果果这个人物的痛苦在哪里呢,痛苦在他发现就算他对自己的上司无限忠诚仍旧逃脱不了被踢出去的职场命运,他发现他甚至也无法成为Robert,他对搅入社会浑水这场局有天然的排斥。

所以他即便方方面面把自己保护起来,还是有偶尔显示出来的不同,他年轻热情的身体在他冷峻安静的面庞下仍然暴露着他的真心和温度。



所以击剑游戏他是输的一方,所以夜里他还是会惊醒,所以跑步这项让人安静踏实的运动是他的校园时代的自己,简单、不多思考、稳步前行。

那是一个看到猫都会停下来喂它的柔软少年,他当然无法成为他的上级,无法加入Robert的阵营,不管戏演的多逼真,他的‘真心’让他不能选择,他的善良让他只能做个好人。



即便被提醒了可能遇见的信任考验,他仍旧在最后选择了信任,在经历过职场陷害之后,就算是一个成人也仍旧经历了心灵的伤害,只是我们的社会不让我们选择流露出失望而已,它鼓励你成为更厉害的施骗者,大家同流合污谁也不会看不起谁。

所以既然都会失望,那我为什么要违背我的心呢?
张果果最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递出去名片的时候特意说“多拿两张”,在他消失的两周里,他仍旧体谅这家人在找不到他时候的焦虑和没有安全感。

而女孩拿出来了四只胎毛笔,他们对他的“死缠烂打”是一种我无以为报不想失去你这个家人的真心,所有的心防都卸下了。

真好。

柔软:一种柔软的真实叫人不敢触碰

这是一部非常温柔的电影。

日袭下的鸽子、送战场前两碗莲子水、王敏佳名字的印章和盒子里的银杏叶、张果果对新生婴儿的凝视。

空袭警报之下,教授还记得带着鸽子一起跑,所有的生命都是生命,哪怕再弱小也和所有的生灵一样,有活下去有被保护权利;是母亲一身素衣,念着爱子诀别的信物,轻声叮咛“那你两个等一下,喝了水再赶路”,那杯沈光耀没有喝上的水,你们要喝上啊,母性柔润的滋养源泉,它是爱和亲情的延续,宽广深厚;



睡在你生活过的村庄,哪怕和你千里分别,手心里握着这朵花,是属于和你的静默思念;



婴儿,它是一切弱小也是一切希望,做完了手术的婴儿在保温箱里,小小的身体已经遭受到了来到人间的第一重苦难,张果果透过窗户的凝视,是和1923、1938、1962的人们一样,他们柔软的心在无限深情的爱着这个世界。



光耀把手链放在死去的孩子石头上他决定违背自己的誓言,这个转变它是内在和外在的双重推动力,外在是经历轰炸哀鸿遍野,内在是他也从自己思索的思考中解脱出来,去完成自己的心愿。



他和女学生经过的样子和陈楚生之前离群索居的样子一样,包括到后来的张果果长时间的自我思索,作出决定,他开始从自己是一个“好人”的羞耻感中走出来,和那些前辈一样,像沈光耀从自己家族信条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像吴岭南从思索人生的意义解脱出来一样,这是一种“师承”,是一种美好品质的延续。



他们全都,找回了自己的“真实”。

士大夫的归宿

电影中沈光耀出场,是一个回头,这个回头不仅让电影中的女学生受到了震颤,电影院的观众都在这个回头中发出了小小的赞叹,这位青年才俊戴着草帽穿着土衫赶着马车走在泥土的村路上,却浑身上下是引人入胜的魅力。



这不仅仅只是好看的面庞就能带来的那种小小的震颤,电影里的沈光耀,他的好看是区别于当代审美的好,是浓眉大眼、爽朗倜傥的旧时代英俊,而这股神情精气就是存在于几十年前最好的风貌。

1.旧时代男性审美

沈光耀完全沈带着旧时代士大夫品格而脱胎进当代知识分子躯体那种人:

“知识分子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功能概念。它存在于某一个时刻,就是知识分子对社会有原动力的时候。在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并且产生了社会效果。站出来不是一种姿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道德自恋,把社会当作镜子照出你自己的悲情形象。”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沈光耀,他是中国式审美的一个代表,这个人物充满古典意味的传承。

这首先秦赞歌是对我们文化中的“士大夫”、“君子贤人”称颂的典型,古而不旧,风雅有趣,讲起来对社会上美好男性的向往不但从学识文章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且他还要有很好的品味和外貌管理,“会弁如星”、“充耳琇莹”,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呢,它层次丰富的讲到最后高雅君子更要“如圭如璧,宽兮绰兮”,他意志坚定,忠贞宽厚。

这个人物良好的家境和教养,让他文武双全,智识忠勇,是那种一你落笔成文就觉得像是传奇的人物,他的存在带着我们既亲切(和我们从小语文教育中赞美的品格一模一样)又难以置信的不真实(接近完美总让人生疑)。

2.爱情是一场核爆发

1962年的故事里,陈鹏拉着敏佳的手穿越整个清华园,他们青春无敌的身体爆发着原生的活力用最快的速度奔跑,周身爆发着“核”一样青春的能量。



两个人气喘吁吁的倒在草地上,陈鹏说:其实这和我们古人的道理一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电影用一句成语解释‘核’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奥秘,也用它来暗示了陈鹏和王敏佳爱情态度上的忠贞和浪漫,爱情何尝不是一场核能爆发?

想起朋友跟我讲过另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邻居,一对儿老教授。他们是那个村子里走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青梅竹马,后来分别在两个地方学习,距离倒也不是太远,到了周末,男孩儿就拿着网兜带一网兜的西红柿,走一晚上的夜路去给女孩儿送“水果”。

看到陈鹏在电影里给敏佳刻章,傻愣憨直想对你好的样子,也像是那个能走一夜路给心上人送一网兜西红柿的少年人。
     
3.里尔克和冯至的故事
                       
看的过程里我脑中不断的闪回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的心去信仰。”

《给青年诗人的信》初版译于1931年,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译者是冯至。

冯至(1905-1993),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



西南联合大学,这个人一下子被代入到了1938年那个时空,他在电影里没有特别出现,但就在那个时空的任何一个角落里,你都可能遇到某个曾经和你的灵魂相遇过的人,他们在那里也是那么生动可爱的年轻人啊。

1939年冯至到昆明不久,就在《云南日报》上读到一篇王逊对这本书的评论,而王逊彼时在云南大学教书是一位美术研究者,那个时代的青年对这本小书的感情像《无问西东》整部电影传递的气息,而最初翻译书信冯至是为了给自己一位看不懂德文的朋友,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故事,老派迷人。

译者冯至说: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

他写的译者序语充满感情,语气可真像是交到了一个聊的投机的好朋友。

“青年人觉得内心和外界无法协调,处处受着限制,同时又不能像植物似的那样沉默,他们要向人告诉,——他们寻找能够听取他们的话的人,他们寻找能从他们表现力不很充足的话里体会出他们的本意而给以解答的过来人。”

电影中年轻吴岭南的迷惘和属于年轻时代的沉浸式孤独,他遭遇的“寒冷和无情、淡漠和误解”是所有青年人和这个世界不熟的时候都遭遇过的经历,于是电影里他幸运的遇见了能“为他解答的过来人”梅贻琦老师,在梅老师君子如玉的讲述“真实”言论的瞬间,那颗年轻脆弱又孤傲黑暗的心见到了光明。

“(里尔克说)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他们的根,他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

1938年的昆明雨季,老先生在课堂艰难的完成课程,雨声淅沥屋顶滴漏,同学们四下交耳,课堂无法进行下去,先生走回讲台,雨水打湿他的双肩,他写下“静坐听雨”几个粉笔字。

“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

沈光耀打开窗,大雨依然滂沱,可打鱼的继续打鱼,体育课的学生仍在跑步,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喧嚣之音神奇消失,你和眼前的雨中世界产生了一种静默的心灵感应,就像我们的眼睛进入黑暗之后仍能识别黑暗。



“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往下滑过去,自然无所谓艰难,也无所谓孤单,只是隐瞒和欺骗。欺骗和隐瞒的工具,里尔克告诉我们说,是社会的习俗。”

所以梅老师对吴岭南强调真实,而不是你说“最好的学生读实科”所以我也要读,不是别人、环境给你一个约定俗成你便要去遵守。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人在遇见了艰难,遇见了恐怖,遇见了严重的事物而无法应付时,便会躲在习俗的下边去求它的庇护。它成了人们的避难所,却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谁若是要真实地生活,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

电影中的不同时代青年人,沈光耀和张果果,他们都在电影中面临过选择。



沈光耀面临母亲和家族的至亲疼爱带着家训发誓,张果果在自我和社会关系中谨慎周旋带着现代人的防备,他们在决定成为自己的过程里都经历外部和内在的双重驱动力,而决定之后,实际上也如冯至和里尔克的意思一样:

“——谁若是要真实地生活,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担当生活上种种问题,和我们的始祖所担当的一样,不能容有一些替代。”


不论是里尔克和冯至这样典型知识分子的故事,还是沈光耀像是《淇奥》赞歌里的偏偏君子,就算是‘核’的冷炙力量都被解释出了我们的文化意味,它是代代传承的,是我们即便到了现代也无法否认在我们所有的文明里,这种文人风骨的‘士大夫’品格是一种值得赞美和怀念的理想。

电影差评军团:自我鄙视与历史回避

即便说了这么多,《无问西东》也是第一部我眼睁睁看着还没上映,豆瓣已经泛滥成灾差评的电影了,经过了第一个周末评分不过7分上下,这难道不匪夷所思吗?豆瓣这个阵地的影迷难道都有提前看片的特权?如果不是,那么叫人不得不怀疑豆瓣是否已经沦为一个被资本操控的傀儡影视评论基地?新兴影视民工“影评职黑”应运而生。

电影生态让“当代电影”像一个站街妓女,任人强暴,不管是谁,拍出来一个作品就必须接受流氓检阅,你经受不住你就是不大气有失公众人物风度不配做艺术家。电影圈内的鄙视链又是搞创作的看不起搞评论的,所以电影作品像个弃儿,亲妈只管生,后妈随便打。

有网友说它没有给我带来“无差别感动”,甚至进一步解释说不能因为观众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就让我无法代入,然后对着那些被代入的观众批判“物理性感动是廉价的”,然后最后该网友总结:虽然我还没看,我估计我也不会喜欢。

……

???

我唯一能想到的对狂踩《无问西东》那部分人的理解,我指的是向我上述讲的那些看都没看过就带着偏见来表达唾弃的“非观众”和拿任何电影以外的东西来代入作品的围观热心者,我能想到的原因,大概是我们的平顺年代已经让人忘却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朴素,难过的是过往令我们幸免苦难,而时代竟也容不得一丝真诚缅怀。

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总有一种羞于认同的虚荣,不能体认,不能进入,我们和我们的始祖、文化、和我们自己的根源存在着巨大的“雾障”,但是这就像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一样,这就是我们的由来,就算是你现在不喜欢的日子也是这些你平日里想不起的生命经过之后换来的。

互联网时代想要的高级、克制,热捧的“性冷淡风” ,这都不是我们的土地有的基因文化,起码不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给过的童年,你不想被陷入到这样的情绪中,你用冷漠和批判显示一种“文化高级”,一点也不想承认因为深沉的过往为你为我们营造的今天,才有让我们成为塑料儿童,塑料青年,度过塑料人生的机会。

造成我们观影“雾障”的原因多种多样,社会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甚至影视生态和个人情感等等,但首先,请先打开门,起码尝试进入一下,现在一部电影拍出来就像90年代初喂独生子女吃饭一样,家里四个大人追着让你张开口,求求你尝一口再拒绝好不好。

尾声:对知识分子的救赎

这部电影之于我个体的意义在于,尤其到了开始遭受真正劫难的人生阶段,这时候遇见它就像童年遇到迪士尼,16岁遇到《月亮与六便士》,它出现在了我们正被为难焦虑脆弱的时候,它对许多羞于承认的知识青年有某种救赎。

两年前,我在一家公司实习,在第一次的参加的团建大会上,老板对着台下的我们说:希望所有的老同志能够帮助我们年轻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刚刚加入我们团队的,年轻的小朋友,因为在一开始进入社会的这几年,是他们最黑暗、最一无所有、最孤独的日子,而这些日子,我们都经历过,我们知道一无所有、黑暗孤独的日子是什么滋味。

那个时候,坐在台下的我感到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抚慰,原来我们的敏感、孤独、脆弱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蒋方舟在《东京一年》里,提到了一件事:

“朋友看了《斯通纳》觉得好,我想这大概是文科生才能体会到的软弱。我们害怕外界世界——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满地黄金,因为我们无用。我们宁愿把自己困在知识的小小牢房里,一旦又出去,就会丧失自己身上的美德,而这美德是唯一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心力来源。”

求学的路上一直被鼓励做看起来更有难度的事,因为我的师长朋友似乎认为我是能够胜任的,我的心里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后,不自觉的认为我应该听从他们的建议,所以很长的时间了我对自己真正的喜好羞于承认。



有人说这部电影的配乐太满了,但在我看来如果没有配乐的缓冲,它讲的东西会令直面它的人感到羞愧、耻辱、委屈、失态。

它的配乐像是整个故事的底色,像一杯味道调和的刚好平衡的手冲咖啡,回忆有时候接近于一种味道,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回忆成了音乐,它像你小时候一直在耳边不会消失的声响,然后突然有一天,你失去了再听到那些声响的能力,是在看电影的过程里,那些声响忽然又回来了。

“世界对你,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这是一部于我而言具有治愈能量的电影,它讲述的一切故事,都接近我们小时候经受过的教育,在我们培养鉴赏君子德行的古诗文里的亲切感回来了,那些跟随了我们二十几年的教育,在成长之后的社会里经受过接踵而至的怀疑、考验,我们想迅速的脱离自己的“学生气”、“书卷气”,我们迫不及待穿起能买得起的成衣,全副武装,开始学习怎么隐藏自己。

我们在城市生活里被教育如何克制,在“高情商”被扭曲的现代社会里小心翼翼地关闭着朋友圈权限,我们和张果果一样,我们不敢承认自己的不想参与权利游戏的复杂、甚至不敢暴露自己的善良。

“表面高冷,实质庸俗,从来舍不得自己头破血流”。(@ElsieKoko)

我已经受够了。

终于有一部电影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仍旧一如你最初经受的教育一样,还有一脉相承的坚持,在“读书”成为商品的时代,走出门去能交谈的灵魂越来越少,那种简单、朴素的品质就是我们的自我未打破之前的相信。

“真实”当然艰难,道阻且长,所以你才是那个“珍贵的你”。

因为你看见了,我们也都看见那个“无问西东”的世界彷佛才更让自己的心,在茫茫人间,获得真正的‘踏实’。

“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TOP

历史比影片感人。。。

TOP

http://mp.weixin.qq.com/s/CkVbtmBXyzpfk1mFfAPv5w
李静睿:无问西东之后
原创 2018-01-25 李静睿 大家



几年前,我在清华大学礼堂里看了话剧《蒋公的面子》。这部话剧成名已有数年,编剧温方伊把它送给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

南京大学是我的母校,读书时学校里依然流传蒋介石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时的种种段子,话剧中“若是蒋校长处理校务,也是要由中大校长蒋中正呈请教育部长陈立夫审批,陈立夫转呈行政院长蒋中正再批”,就是当中最为经典的一个。

话剧故事说来简单,1943年蒋介石想请三个中文系教授吃年夜饭,三人各有政治立场,一人左倾反蒋、一人右倾亲蒋,一人则中庸守道,吃或不吃,三人又各有心思,这顿年夜饭几十年后在批斗中成为罗生门,三人对于自己到底有没有赴宴甚至到底有没有收到过蒋介石的请柬各执一词。也许是真的遗忘,也许是自我保全,毕竟三十年过去,他们面对权力的饭局,早就已经失去可能,去斟酌吃或是不吃。

《蒋公的面子》剧照

《蒋公的面子》剧照

清华礼堂走出去不远,是陈寅恪在王国维自沉两年后写的纪念碑铭,碑式由梁思成设计,碑文中那句“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可以称之为中国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彼岸花,当中则是九十年的河水汤汤。河面曲折,起先也有亮光,对岸依稀可辨,到了后面,风波渐起,巨浪滔天,迟疑懦弱的人如果足够幸运,还能勉强留在此岸,试图渡河的人,则唯有葬身河底,这些死亡不是王国维式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们是羞辱叠加羞辱,死,只是顺理成章的最后一步。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中年人。人到中年,人生该展开的大致展开,能经历的已经经历,他们所处的世界,实质上是由自己亲手缔造,死亡或者其它,虽说惨痛,却也合理,是他们作为一代人只得承受的结局,就像电影《敦刻尔克》里那个船长所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发动了战争,为什么让年轻人去战场上送死?”

但电影《无问西东》里都是青年,1923年,1938年,1962年,2012年,四代清华学生,一样年轻得让人叹息,一样有“无问西东”的人生抉择。这四个字出自清华校歌,由国文与哲学课教授汪鸾翔写成,时间正好是1923年,电影中那一年王国维还在清华讲台上讲《礼记》,“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礼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浑然不知接下来自己和这座校园乃至这个国家的命运:他不知道民国政府会撕毁《清室优待条件》,自己则会在愤懑四年后拖着长辫自沉昆明湖。

《无问西东》主角

《无问西东》主角

他不知道十五年后,国土沦亡在即,给自己写碑文的人会和学校一起西迁昆明,努力睁开一对几乎瞎掉的眼睛跑警报,而等待在他前面的,是比跑警报更为惊险的命运。

他更不知道,到了1962年,在历经种种政治运动之后,清华大学将有七千名(也有资料称是四千四百人)师生前往京郊四县,参加历时八个月(有资料认为有一部分师生直到1966年6月才返校)的“四清”运动。

“四清”起步于农村,最早为 “清工分,清账目,清财物,清仓库”,意图“反修防修”,扩大化之后,新的口号是 “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这大概就是《无问西东》中章子怡被“上面”审讯自己幼年谎言和海外关系的大背景。这场持续仅两三年、覆盖中国三分之一地域的运动,却波及五百万人。而运动的主持者们,彼时大概也浑然不知其后世事翻转,受害者和加害者将会合二为一:惨剧就是这样,所有人都惨淡退场,没有人胜利。

电影中四个故事,1923年开篇用泰戈尔解答人生困惑,2012年结尾说还是得无问西东,一头一尾都像命题作文,又单纯又笨拙,但以过去百年中国历史之跌宕,年轻人尚能在单纯和笨拙中寻找答案,已经是万分幸运,中间两个故事的沉重和悲痛,才是百年中国的主题。

王力宏在1938年死去,章子怡则在1962年活了下来,后一个故事却无疑比前一个更让人恐惧,1938一代青年的“无问西东”,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之下,连死亡也意味着自由,充满朝气。



到了1962年,导演怀着不忍和柔情,让章子怡在批斗中奇迹般活下来,又奇迹般逃到云南的世外桃源小村,但又怎么样呢?国家版图之大,容不下一个想要消失的人。黄晓明演的陈鹏,冲动之下秘密前往大西北参与核弹研发,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因核辐射而脱发和虚弱的陈鹏回到云南,想和爱人团聚,但爱人消失了,等待他的是杀气腾腾的标语。



桃花源里可能有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能飘在半空中享受爱情,但现实中并没有桃花源,只有沉甸甸的现实引力。章子怡被狂热的民众毁容,黄晓明抱住她,说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他为她托底。这是电影中最动人的一段,却全无可能,世界没有底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为任何人托底。章子怡的故事终止于她走向罗布泊,这已经是导演能为她想象的最好结局,陈鹏则大概会得某种癌症,孤独而无名地死去,在某个背景下,你甚至不能说这是一个过于糟糕的结局。



电影中泰戈尔那场演讲发生在1924年5月1日,翻译为徐志摩,泰戈尔说:“……我竭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千万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满的理想,你们一切的工作,一切的行动,都应得折中于那惟一的标准。”

正如电影中所说,围绕在泰戈尔身旁那些,是那时中国最杰出的一群人: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梅贻琦,林徽因,梁思成,陈寅恪……而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原来有更多杰出的人是电影中漫不经心的背景:钱穆、朱自清、闻一多、邓稼先、沈从文、冯友兰、袁复礼、华罗庚、杨振宁、穆旦……在“凡事必求美满的理想”的“无问西东”之后,他们走上的到底是何种道路?

一一回顾他们的人生几乎是一种残忍。我们只知道,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教出余英时这样的大师级学生。;而而陈寅恪,在珍藏的书籍文稿惨遭洗劫后,写诗说 “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肠断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当然他们也都是中年人,他们好歹已有过前半生的荣光。电影中那些并未死于战场的青年呢?

杨振宁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前往芝加哥大学留学,同在芝加哥的联大校友还有李振道、穆旦和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最早的中文译者),据岳南的《南渡北归》,1951年,穆旦夫妇与杨振宁、李政道、邹谠、巫宁坤等中国留学生,组织了“研究中国问题小组”,对彼时留学生最关心的是否回国问题,杨振宁和李政道举棋不定,穆旦和巫宁坤则倾向于尽快回国,“迎接已经到来的伟大时代”。

后来这几个人的故事也就是那样了,按照我们熟悉的范式,没有任何新意。穆旦死于1977年,这个近代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在意气风发的四十年代曾写出难以比拟的美丽情诗,“……静静地 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到了死前,他在最后一首诗中说,“……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并不是这样,他没有完成普通生活,这些人都没有,从三十年代的联大青年,到六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是一代被中断了普通生活的中国人。而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呢?他们大都陷入狂热,无问西东,以为这就是自己的事业,以为这就是泰戈尔所说的“天职”。

电影最后彩蛋中的名单止于六十年代,而到了2012年,代表最新一代清华学生出镜的是奶茶妹妹章泽天,这部本来想献给清华建校百年的电影,最终拖到今年才上映,被人笑称变成了献给北大的一百二十周年。作为无法再用“青年”自称的人,我当然渴望看到更多青年“无问西东”,但你们真的要看清楚眼前道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命数,你们的青春有更好的去处,不要做那泡影。

TOP

真难啊,又要奔赴“真心”与“理想”,又要“有用”且“不成泡影”,所以人家以“佛系”以应对。借用诺兰的一句台词便是:老家伙们造的孽,却让这群孩子们生命以偿。。。。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