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2-5 20:18 发表
侬……故意起哄的吧?![]()
![]()
在思想专制的时代,谈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奢侈。四十年前,或者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到底哪些年代的国人比较具有批判性思维?我想诸位只要把这些历史与2#的解释对照一下, ...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09-2-5 22:58 发表
按照你对论证和反驳的概念的使用,我想强调的是你提到的论证和反驳都不是价值中立的。所以归根结底的问题是“价值”如何来衡量。如此一来,证明和反驳的本身还是表达了其价值前提的。
由此看来,“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要教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的话固然是可以这么讲的,但其实批判性思维却要求人对于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先做一个先验的信仰。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09-2-6 14:18 发表
很多问题的关键所在并非“常识"或者”经验“,而在于我们的言语。什么是人类的言语,我看下面一篇报道就很能说明问题。也许公鸡母鸡哪个下蛋是明显的,但事实上词语和表达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和麻烦远不止此。这些困难和 ...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2-6 13:10 发表
可能产生的形而上的争论,还是暂且搁置吧。我更想结合实际,特别是育儿话题谈谈批判性思维。前面开了个头,现在继续,提供一个文字陷阱的现实例子:
一年级的数学卷子上有这样一题:小红家有公鸡1只,母鸡3只,每 ...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09-2-6 14:18 发表
批判性思维讲得是一个思维过程,和结论没多大关系。批判性思维可以让我看清楚我们的结论是如何来的。但要通过批判性思维获得有价值的知识还必须依赖于其他知识和能力,而这些其他知识和能力是很重要的。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2-7 20:57 发表
我在前面提出来一个“让公鸡生蛋”的例子,是为了强调不能强迫孩子接受标准答案,因为这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
具体到上面的那道题目,由于题目本身的表达问题,孩子们就有了两种理解。第一种,每个母鸡 ...
原帖由 PUPPET 于 2009-2-8 10:25 发表
我个人浅见,在信息时代常识只要百度一下就出来了,学校里学习的不仅是常识,而应该是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历史,不是要记住1895年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而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衰败,将来有没有可能再会发生,我们应 ...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2-9 21:25 发表
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现今的中小学文科教育的指导思想还是有问题的,太着重于灌输,而忽略了更深层的探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结论,而不是主动去寻求更合理的解释。
在我看来,文 ...
原帖由 PUPPET 于 2009-2-9 22:33 发表
我看到过上的一篇文章.让台湾法官头疼的是,考的是犯什么罪,该判多少年,这翻一下刑法条文不都就解决吗.而在台湾司法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驳倒考官就能拿高分.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09-2-10 12:15 发表
开始学习知识点的时候可能觉得不能贯通,但是一旦掌握的知识点达到一定的数量级,马上就可以自我贯通(而且这种贯通是原创性的),至于思维方式,看一二本前人的著述即能学到大概。
原帖由 英君妈妈 于 2009-2-9 23:34 发表
是呀,台湾考的是法理解释,着重在能否把自己的判案逻辑说得通,能否说服别人。中国呢,就是死记硬背,即使是判卷老师也不会判台湾那种很灵活的卷子。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09-2-10 09:50 发表
不要以为台湾的这种考法就不需要死记硬背。
其实人家只不过是将考试建立在不同的一些知识群之上罢了。
是需要运用,但这种运用不是无根之木,而是要记忆很多知识点,运用是建立在这些知识点之上的。
更不要把回答 ...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09-2-11 18:01 发表
虽然我们也是模仿美国教育有拓展课程,可是那只是应试教育的点缀,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学生也只是交差了事。
举一个例子,美国老师从小会教学生如何摘录网上资料,如何分辨、整理资料,如何把信息变为有用的资讯。包 ...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09-2-11 18:01 发表
举一个例子,美国老师从小会教学生如何摘录网上资料,如何分辨、整理资料,如何把信息变为有用的资讯。包括,注明摘录何处、作者是谁等等这些小节,也要一一教授(否则即为剽窃)。
原帖由 bbs88 于 2009-2-11 19:21 发表
譬如在学地理(印度)时,老师给出的时间是3-4周.期间要求学生收集印度的国旗,民族,领国,重大事件......最后要求写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一课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思考,有自己的观点.综合能力较强.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2-14 14:36 发表
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538
――在清华大学200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为什么我们的某些研究生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比较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当然有许多因素,但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地把握批判性思维这一理念。
一谈到“批判”,人们往往只是习惯性地从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去理解,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实际上,批判是一种洞察力、辨别力和判断力,因而,批判也应包括关注优点和肯定长处的含义。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