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ablestory 于 2009-2-25 16:38 发表
他们不是因为喜欢才想拿,是因为有便宜占才想拿.
拿了之后用作什么用途,只有他们心里最清楚.
他们一个个打扮得光鲜时尚,表现得腹有诗书,自述为红烛,其实早已脱化变质.
这个时代当然会有无私之人,却永远都不可能是他 ...
原帖由 一只美美羊 于 2009-2-25 16:37 发表
知音![]()
虽然现在电子书很普及,但我始终最爱把书捧在手里的感觉。
书,是有一种墨香的。
很喜欢这几句诗,
孤灯照不寐,
风雨满西林。
多少关心事,
书灰到夜深。
原帖由 fablestory 于 2009-2-25 16:48 发表
呵呵,是啊.
遥想当年,正当青春的我们,是如何为了找一本钟爱的书,而在福州路来回奔波,丝毫不顾惜体力.那一次为了买那一套林清玄散文集,我连坐车回家的钱都没了,硬是抱着它们走回去的.可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出钱买书 ...
原帖由 fablestory 于 2009-2-25 16:48 发表
呵呵,是啊.
遥想当年,正当青春的我们,是如何为了找一本钟爱的书,而在福州路来回奔波,丝毫不顾惜体力.那一次为了买那一套林清玄散文集,我连坐车回家的钱都没了,硬是抱着它们走回去的.可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出钱买书 ...
原帖由 小臭臭妈咪 于 2009-2-25 16:31 发表
或许这些杂志和书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价值才会讨价还价
以前的知识分子是可以为了心爱的书籍省下口粮的钱,现在咨讯如此发达,什么都可以在网上搜,这到底算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
原帖由 fablestory 于 2009-2-26 15:56 发表
我本人非常喜欢你的提议,比较完美主义的处理方式.
上面还有一位妈妈也提出过以捐赠方式处理,听起来也很好.
但凡好的意见,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真正实行,则可能如履薄冰.
首先,我们只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成人高校,这 ...
原帖由 鸣鸣飞飞的爸爸 于 2009-2-25 21:41 发表
我没有不仔细看,贪便宜也是人之常情。既然真的LZ是爱书之人,也已经曾经卖给收废品的了。按照收废品的价格卖给想看的人,有什么不好?而且他确实是在五分钱一本的价格别人接受不了的情况下不卖的,说明他在乎的是钱 ...
原帖由 fablestory 于 2009-2-25 16:38 发表
1,他们不是因为喜欢才想拿,是因为有便宜占才想拿.
2,拿了之后用作什么用途,只有他们心里最清楚.
3。他们一个个打扮得光鲜时尚,表现得腹有诗书,自述为红烛,其实早已脱化变质.
4。这个时代当然会有无私之人,却永远都不可能是他 ...
原帖由 慢的乐趣 于 2009-2-26 18:44 发表
只是,一本书夹在出价还价的两个陌生人中间的命运,似乎是与双方对这本书价值考量是否一致无关的,废品与古董从交易的眼光看没有区别——某个爱书人眼中的“古董”在另一个爱书人眼中可能只是“废品”,反之亦然,成交与否都不存在诋毁的理由。 ...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