牐犓以希望神学(the Theology of Hope) 就变成三十多年前德国大陆神学一个新的方向、目标。那么莫特曼的思想到现在,因为从那个时候他就用盼望神学,所以到现在就不会退后。一个有盼望的人就不会落后,因为他一直盼望嘛。盼望是向前面,对不对?向神,向前面,所以一定有一鼓力量。那么,中原大学就请他来讲他的盼望神学,请中国人谁回应呢?请我们归正学院的教务主任陈佐人博士做回应。
牐犇浅虏┦渴俏以缡五年前看出了全中国华人教会很特别的神学头脑。我讲过一些得罪很多人的话,其中一句,「中国的神学院这么多,真正有神学头脑的没有几个人。」哇!很多神学院就跳起来了,我才知道他们也会跳。跳高,跳远都在跳。那么,我讲这句话,当然很多人得罪了。「神学院这么多,真正有神学头脑的没有几个。」而那个时候,陈佐人博士才是不到二十五岁的人,我就看出这个人将是将来中国教会很重要的神学头脑。如今他是西雅图大学的神学教授,也是芝加哥大学的神学、哲学博士,是崔西 (David Tracy, 1939-),天主教一个很大的思想家直系的学生。他在天主教的教授之下学什么呢?他研究教父神学。那个时候根本还没有天主教、基督教之分,所以那个时候整个基督教信仰的沿革 (the heritage) 就是他研究的对象。所以他讲过一句话,The church fathers are my secret love.教父是我心中很深奥的一种爱情的对象,所以他爱上教父神学。
牐犖也皇堑街楸Φ耆フ易晔的人,我是在沙土中间找有钻石潜在的石头,这是我的责任。我一向是在沙土中间看到别人没有看到有钻石的潜在的那些沙石,把它带来磨练,把它弄成成功。我不是坐享其成,别人做得很好了,然后我自己上台来表演,来夺取,来争光。不是,我乃是在困难中间去开矿,在荒野中间去开道路,在最困难的环境中间去带来盼望,求主帮助我们能够把神隐藏在我们众人内心深处伟大的宝藏把它发掘出来。到最后呢,所有人看不可能的,我们都求主说「主啊,因为我对你的信心这些都成为可能的。」所以这样的人是做什么呢?We are doing mission impossible.大家说。We are doing mission impossible 感谢上帝!
牐牭是在新约里面,你看见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基督受死,第二十四章基督复活以后就在跟随两个回到以马忤斯去的门徒谈话的中间提出了这句话,耶稣自己对那两个门徒说,「基督必须受害。」这个关键性的词句 the key sentence, the key words is now appear in the New Testament from Jesus Christ Himself. 耶稣基督自己的口讲出了「基督必须受害」。然后就从摩西的五经,然后历史书、诗篇、先知,论到他受害的事迹的预言都给他讲清楚了。这是全世界历史中间,最 reductive,最浓缩的一次的解经,就在一个路程中间,把五经、诗篇、先知的基督论全部讲清楚。耶稣的口才好不好啊?一段路程讲完全本旧约,你说厉害不厉害?我们讲了三年,一本书讲不完。所以耶稣基督就很精要的,把整个旧约中间受苦的基督的神学思想灌输在这两个人的心中。
牐牪坏如此,我们看见使徒行传基督升天以前再次提到基督必须受害。所以「基督必须受害」是一个绝对的必须的神学,the absolute necessity of the suffering Christ in our true and accurate messianic concept, messianic theology. 弥赛亚观念,弥赛亚神学中绝对不能少这一件,就是基督必须受害。对这一句话不明白的就绊倒了,对这句话不明白的就在基督的权柄中间被丢弃了。所以这块石头谁「掉在它上面就绊倒了,这块石头掉在谁的上面,谁就被砸得稀烂」(参:马太福音:21 章 44 节;路加福音:20 章 18 节)你看见这个反合性吗?这个paradoxical nature of Christology,基督论的反合性,基督论的这种「似非而是性」是绝对不可轻忽的。所以我们看见基督必须受害就成为圣徒受苦的必须性的一个基础了。我们事奉主,我们为什么受苦?我们跟随主为什么受逼迫。我们有信心为什么没有看得见的得胜?我们相信上帝,为什么给我们没有解脱今生的困难呢?这些必须受害,与基督同受患难,与基督同背十字架,在基督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才能使我们在基督的复活上与他联合。感谢上帝!所以这个必须受难,与主同死,就成为能够复活,必须借着苦难进到复活,借着死进到荣耀,借着舍己,流血,进到主把新生命赐下来的定律的很重要的次序,感谢上帝!
牐犓以我们有时候看见韩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所作的音乐,在不应当结束的时候结束,那就停下来了,而且那个和音还没有绝对,和音乐还在半路,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就是Worthy is the lamb 弥赛亚最后第两首歌,因为最后接下去是Amen chorus,那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阿们颂,要差不多三分钟的时间才把阿们「阿」成功。
牐犜谟⒐的文学里面有一句话,to be burn of fire is a matter of every generation.你没有看见孩子手指靠近火,「不要!不要!....,危险!危险!走掉!走掉!」多数的妈妈是这样。我们应当说「试试看。「啊!」他叫了。「好,再来。」他就不要了。因为被火烧到这是每一代一定要经过的事情。不是请一代把他保守得平平安安的不经过就等于得胜,因为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事,他永远不知道真正的得胜是什么,你明白吗?所以神给我们每一代都有一些受苦,一些受苦。
牐犖仪岸十年在印度尼西亚的时候想一个问题,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以信仰上帝作为民族建国五原则的第一条。而这一句话当苏卡诺 (Sukarno)在美国的国会大厦演讲提出来,全场鼓掌热烈得不得了,The first principle of our country's foundation is to believe in God.美国国会鼓掌像雷声一样的。那么,印度尼西亚是Pancasila,建国五原则,以尊上帝为大,人民一定要有宗教,一定要敬拜独一的上帝作为建国的国民的第一个基础。那从这里才发挥到社会公义,繁荣,富强。怎样把律法制定出来,对民主的建立都是从对上帝的信仰做开始的。所以苏卡诺,开国之父,有先见之明,以对上帝的信仰做为人的自律以及社会的共见,理想的目标最基本的基础。那这一句话讲出来大家都非常恭敬,非常尊重,以后印度尼西亚有几个最著名的教会的领袖,在美国念博士学位的时候,他就以印度尼西亚建国五原则做为政治性的神学讨论开始,他们的博士论文在世界的一些重要的机构中间都被看重,有许多的国家也学习。那我想,如果这个国家是以信仰上帝作基础的,那么大家一定要尊重那些敬拜上帝的人,怪不得共产党在印度尼西亚就没有什么地位,而有宗教的人就有一些地位。我想,这样,基督教就很难受逼迫了。如果基督教很难受逼迫因为大家要尊重有宗教的人,基督教会不会少去一些福份?就是必须受苦的这个严肃性没有了。那么基督徒在印度尼西亚一定被尊重,既然被尊重就没有困难,没有困难以后就少了「必须受苦」的这个定律。那怎么办呢?感谢上帝!最后这五年里有许多的基督徒受苦,许多的基督徒受灾难。从一九九一到二000,这九年半的时间里面,八百多间的礼拜堂被烧掉。当这些东西在印度尼西亚又再出现的时候,我想到那一句话,to be burn of fire is a matter of every generation.神再使教会有受苦的机会,给圣徒有磨练的机会,这是神的恩典。我不是因为这样我盼望多多有逼迫来到。正像保罗说的,「我盼望你们都可以进到上帝的国里面,但是我不愿意你们像我这样有锁炼在我身上」(参:使徒行传26 章 29 节)。我盼望大家可以享受上帝更多的恩典,我不是盼望大家一定要受苦,但是神的定律既然这样的定的,有苦难来到的时候我们还要感谢上帝。
牐牐空饩褪翘斓刂间,价值观判断的不同。The different of the axiological judgment,天上看为尊贵的,地上看为可羞耻的。地上看为尊贵的,上帝看为可憎恶的。我们看见吗?这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历史,人类文化中间最大的毛病。我们把次要的当作重要的,把最重要的当作次要的。上帝说,「这些是不配有的人,你不配有这些人,你看他们是渣滓,你看他们是粪堆,我看他们是宝贝。」主耶稣说「我要像贼来到这个世界」(参:启示录:16 章 15 节)。我有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耶稣用这样难听的名字来称自己呢?为什么耶稣说「我要像贼」,「我来的时候要像贼一样。」为什么他不要说「我来的时候像大将军一样」?要像贼一样?这样自讨羞辱。
牐犌装的弟兄姐妹,我们为什么不作见证?为什么不传福音?因为我们满足 1 cc. 就是1 cc.,永远是1 cc. 因为「耶和华我们的主,昨日、今日、直到永远是不变的,所以我也是不变的,我就是1 cc.」不行的!我们一定要作见证,一定要传福音。「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灾祸了。」这是保罗所讲的。我们讲吧!勇敢讲吧!不要怕。有一句话我送给你好不好?----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是拒绝别人为他祷告的。大家说「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是拒绝别人为他祷告的。」你说「我为你祷告!」他莫明其妙,你就祷告下去。祷告下去他听你讲「主啊,你赐福给他,给他平安....。」他就开始「阿们」,「阿们」,虽然他不懂什么叫「阿们」,他就开始「咦,这个好,这个好。」到最后,「奉耶稣的名。」「唉哟!什么耶稣的。」他如果说「我不要耶稣。」「不要紧,你现在不要以后可能你要,你不要他,他要你。」你用得胜的喜乐的心膨胀出去,好不好?膨胀出去!为什么?因为热嘛!你冷的就缩成一团。「热胀冷缩」,大家说,「热胀冷缩」。真的,再讲一次「热胀冷缩」。所以你看,冬天大家这样走路,夏天呢,这样。为什么?热胀冷缩,对不对呢?所以,散出去,散出去,你就扩张出去。这是第二样。
牐牳行簧系邸Something afterward is something before me. My experience before, I should look after.你看前的时候就看后,向后看的时候就看到以前,而那些「以前」,在我「以前」的人,他在我前头成为我以后要学习的榜样,他们已经过了。所以有一句英文我很喜欢的,Are you fear of your morrow?你怕你的未来吗?Jesus said, I was there. I was there. Was是什么?是过去式。Morrow是什么?是将来式。你未来要遇到的困难,耶稣说「我都经过了」。他在我们以前经历的就成为我们以后的力量。我们所有旧约里面的榜样,在过去教会历史中间教父所受的苦,都成为我们以后得胜的榜样,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