犕戆玻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个礼拜,你们有没有为万隆的聚会祷告啊?有的举手我看看。啊,有一些,有为这个聚会祷告的。当我报告那边的情形的时候,你们一定更喜乐。感谢上帝!这一次我们用了,Institution of Technology of Bandung的大礼堂,可以坐五千个人的这个大礼堂,是全万隆,万隆就是从前亚非会议的那个中心,是一个有差不多将近五百万人口的城市。这一次用的是全万隆最大的礼堂,去年也在那边布道。
牐牭谌样、信息就影响到我们整个生活的层次,所以上帝把信息赐给我们。要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奉有所改变。这样,信息是活的,message is dynamic,message is updated, message is indeed realistic,message is relevant,message is practical。所以这几个因素,就使这样的讲台使大家感到立时得到帮助。而且这些的信息,不但使我们的生命改变,使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事奉改变,也使我们整个心情,因为有神活的信息在我们生命中间运行,我们感到喜乐,阿们?感谢上帝!
牐牻裉煳颐侵屑湮颐怯值玫蕉√太参与我们的聚会。丁太太是葛理翰Billy Graham Association的一个董事,也是国际知名的一个伟大的女基督徒,是华人,住在日本,是我认识好久的一位姐妹,请站起来一下。丁太太!
牐犝庋,基督教与别的宗教不同的地方,别的宗教信一套的教义,基督教信一位救主。大家说,「别的宗教信一套的教义,基督教信一位的救主。」They believe in what, we believe in whom.
牐犇阍诒鸬淖诮讨屑洌你问的是一句话,What are you believing?你信什么?我们基督徒问自己不是「我信什么。」我信谁?Whom am I believe?我信的是谁?保罗说,「我深知我所信的是谁。」你把穆罕默德从回教拿去,只有那些教规,教条,他们照样遵守,他们还是回教徒。你把耶稣基督从基督教的信仰中间拿去,你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除了基督以外,我们没有另外一个中保,这是除了基督以外神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得着拯救(参:使徒行传:4 章 12 节)。所以,这样,在基督里,就成为我们整个信仰的中心。基督是我们信仰的中心,基督是我们信仰的对象,基督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基督是我们信仰的内容,基督是我们信仰的创始成终者。基督是我们信仰的开端,基督是我们信仰的成全者,基督。不但如此,他是我们信仰所能表达出来的,最后向世界传扬的,真正的信息中心。所以他不但成为我们的faith,也成为我们的message。传扬耶稣基督。
牐牎敢稣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远是一样的」,这句话对我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呢?我特别要在这里引申到,在这句在话被讲以前三百年前,有一个希腊的哲学曾经问一个问题,这就是柏拉图(Plato 427-347 B.C.),柏拉图说「在这个动摇的世界中间,我们能不能找到那不动摇的根基呢?在这变幻无常的现象世界中,我们能找到那从来没有改变的本质吗?在这暂时的时间过程中间,我们能不能有永恒的盼望呢?」柏拉图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的思想根据法国哲学家拉纳(karl Rahner, 1904-1984)的脚注,拉纳所讲的解释,他说「全世界哲学历史是讨论的东西,不过是柏拉图的哲学的footnote,all the discussion of the philosopher in the history are all only the footnote of the thinking of Plato, Platonic philosophy。」所以柏拉图想过的东西,很多人再拿去解释的时候,就变成别人的哲学了,而这些哲学总括起来,不过是柏拉图的书的脚注。
牐犇阒道脚注吗?你看见那些有academic,或者有学术性的书的时候,它下面有脚注,一个一个注,从哪里引申过来,谁讲了这个话,可以再去查考,这个叫作脚注。而脚注有一些是做注释用的,有一些是做引申用的,他说All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ssay of philosophy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er is only but footnote of Platonic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脚注而已,所以相信柏拉图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所以他能够发问一些伟大的问题。
牐犖颐侵道柏拉图是「唯心主义之父」(the Father of Idealism),idea的意思就是和现实界的phenomena不一样的,它只存在理念界的中间,所以叫作 idea。希腊文叫作 iedos,iedos不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面有许多的东西是eidos的影子,所以 eidos的影子照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看见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不完美。比如说你看见每一个棵树,这一棵树可能不够尖,那棵树可能不够树叶,那棵树可能不够整齐,所以你有一个树的观念,树就是这样,因为那个观念已经在你里面了,所当你看这个是树,这个是树,这个是树,你说这个比那个大,大概小的才叫作树,这个不是树,是胖的什么东西像树,你说不,这个也是树,大树,那个小树,这个高树,那个矮树,这个扁树,那个无叶的树,这个是落叶的,那个是不落叶的,都是树,那你说树是什么?树就是树。
牐犇钦庑┦鞘裁矗空庑┦鞘鳎这些树每一个不一样,但是我观念中间的树,是那个成为这些所有不同现象界中间的树的那个母,the mother of all trees that in eidos,那个叫作理念界的东西。理念界的东西是完美的,在现象界中间的东西是不全的。
牐犐袢绻没有创造可以永存,就有开始的存在,就没有人存在。所以,这样,上帝的创造就包含两种存在,一种是暂在,以后永不在的偶在。一种是暂在,却有继续死后存在的永在。这样,上帝造了物质,物质是暂时的存在。上帝造了动物,动物的生命是活着的时候存在。上帝造了人,人的身体是活着的存在,人的灵魂是死了以后继续存在,你明白吗?而这些的存在,无论是物质的存在,existence of the matter, 无论是existence of animals and all things in the theological world,以及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 and human spirit,这些存在,都是因为上帝肯创造,这些存在的形式才有存在的。这样,只有神自己,创造存在的终极性的原有的存在,the originality of existence,the existence in Himself, the existence without beginning,the existence forever and ever, the existence independently, the existence of self-sufficient.
牐犓以,圣经有一句话,很奇妙的,the desire of nation,我们有没有注意过这一节,万邦所羡慕的,the desire of nation will suddently come to His temple 那万民所渴望的,突然间出现在圣殿里面。这一句话,后来被金尼斯 (Charles Jennes) 注意到,就把它放在《弥赛亚》前面,四十多节最重要圣经节中的一节,然后韩德尔把它写成一篇的诗歌,the desire of nation. 后来用同样一句话,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发挥了另外一首诗歌,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 (耶稣,世人所渴望的喜悦),你们唱过这首歌吗?耶稣众人所羡慕的,万民所等待的。耶稣基督是众民万邦所羡慕的那一位。当巴哈写这首诗的时候,我相信那是世界最甜美的旋律之一了,当韩德尔写这句话的时候,他是用很突然显在圣殿中间,用一个男高音独唱,是很雄性的,是很突然的感觉出来了,我今天不解释音乐,你们自己好好去听弥赛亚,every valley和那个进到圣殿 suddenly他出现,表现出这些音乐家对圣经的了解,他们表达出来。感谢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