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6:48 发表
可我认为是写给肩负对孩子履行教育义务的所有人的,这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传授知识的学校老师,以及监管国家教育的行政官员和所有肩负着对国家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的专家学者。这段文字充满了人类对渴望得到尽心履行教育义务的人的需求,渴望着人类教育科学的进步,渴望着由人类科学进步带给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脚步。 ...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1:03 发表
但卢梭要气得活转世的话,也不会冲着家长说这话的,因为说了没用呀,家长无权力、无能力用他的话去消灭万恶的应试教育,卢梭要把这话发在他的私博上、纸媒里、电视广播中、向我国教育部发EMAIL投诉,再向全国人大写信,可能也许说不定谁知道会不会有点作用。 ...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9:50 发表
这里的答案,我早解析过了,你理解不了还是记性不佳?这里的母亲们智商都相当高,只能恕我不重复了,你自己往上翻着复习吧!何为本、何为末,你始终搞不清,所以执着地本末倒置着,那谁也帮不了你。 ...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0:01 发表
你和ccpaging 是一个调调的同志,老爱装啥都懂,结果就偏偏让人看出啥也不懂来。
我上面的帖子里,写的任多与《爱弥尔》直接相关的东西,甚至是卢梭为此书写的自序中的原话,你看不到?还是看不懂?我没指望你能看懂我用这些原始文字来说明的道理,但你要是好好读过这本书的话,应该看到那些书中的原始文字内容。所以呀,不知怎么形容你好了,是说你的理解力或记忆力和ccpaging一样差呢,还是说你比他更差好呢?
你如此不尊重事实,或更正确一点的说法是无视事实地说话,那不就是胡搅蛮缠嘛!道理上半个字挤不出,也只好出此下策了吧?也怪可怜的!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6:48 发表
那位把我当根葱的“泰斗名著搬砖手”,把泰斗卢梭的文字掐头去尾,来个断章取义,在这里忽悠着搅混水,说卢梭的《爱弥尔》是写给母亲看的,你咋不说是这长篇巨著是写给女人的情书呢?对子女履行教育的义务,是每个父母的天职天责,卢梭也从没要在其教育思想中将教育也来个性别化吧!
我把被掐头去尾的东西补上,完整地发上来让大家看清这位泰斗到底在讲些啥,是啥意思吧:
要使每一个人都负起相应的责任,首先就要从做母亲开始。
如果母亲们负起应负的责任来,由此发生的变化将是巨大的:社会风气马上会改观,自然的情感从内心深处里迸发而出,国家人口为之兴旺;家庭生活的乐趣影响着每一个人,孩子们的吵吵闹闹很有趣,父母感到他们彼此需要,比以往更加相爱了。
但愿这样的妇女一天天多起来!我敢向这些可敬的母亲保证,她们肯定会得到丈夫坚贞不渝的爱情;得到孩子们真诚的孝顺;保证她们将得到社会的尊重;保证她们无痛苦地顺利分娩;保证她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有让她们最欣慰的是,女儿以母亲为榜样,丈夫以妻子为楷模。
如果母亲不像母亲,则孩子肯定是不肖之子。他们之间是相互的。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爱弥尔》是卢梭专门写给母亲的,可我认为是写给肩负对孩子履行教育义务的所有人的,这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传授知识的学校老师,以及监管国家教育的行政官员和所有肩负着对国家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的专家学者。这段文字充满了人类对渴望得到尽心履行教育义务的人的需求,渴望着人类教育科学的进步,渴望着由人类科学进步带给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脚步。
所以,奉劝那些自以为捧了一本学说就可以打肿脸豁胖的人,名著不是用来照搬照抄的,是用来结合实际地正确理解其思想和思维方向的,名著更不是搅混水的忽悠棒,而是启发我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向的一种理念和理想!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0:26 发表
卢梭会怎么说,你应该去问卢梭本人去,盯着我发啥老急呀,我又不姓卢。
我和你不同,很不同,不同在我只做我自己,我学习,我思考,我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只能用他的观点来起影响力的作用, ...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1:21 发表
我这楼是借批驳这些人和事来探讨我国应试教育给孩子家长带来的伤害,此楼是为这些受害者而建,不是为卢梭的《爱弥尔》而建,也不是为了你们死抱卢梭的人而建。你要歪楼,水平还太低,因为不要说一部《爱弥尔》,就是你捧着十部、一百部泰斗名著也没用,因为你们的底子太破,连谁是施害者、谁是受害者的事实都不敢正视和面对,这就不是你们对学术、科学理解力差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你们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5 18:08 发表
你此帖也把带回了那段回忆中,谢谢你对我儿子的夸奖!那天的孩子们一个个都相当可爱。当时我有点不安,因为看着你们的孩子一个个地在学英语,而我却从来没有给儿子开过任何小灶,老实说,当时我是有一点点动摇,在思考是否应该调整我的想法,也给儿子报名学英语。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这么做。可就在上个月,我带儿子到学校陪我学英语时,我的同学用英语逗我儿子玩,结果令我吃惊的一慕发生:我儿子居然可以用英语与大家对话!我当时的感受很复杂,有幸福感,也有点自责,有惊喜,也有点好奇。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潜力不是成人可以精确估量的,一直以来,我都注重开发孩子本身的潜能:主动思维、激发创意灵感、培养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我们上的幼儿园是按最普通的公立学校,一直到现在快升小学四年级了,我们从来没有给他额外学过任何东西。我希望孩子能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尽量多地保留、激发他的潜力和主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不急于要求孩子能掌握额外的技能,只求他能从自身最根本的潜力能不受压制地健康发展。 ...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3:03 发表
……你诬蔑我和我的孩子,那只能让你出丑而已。劝你以后不要再提及你的父母如何教育的你吧,你一个人出丑已经很对不起他们了,就不要再折腾他们了吧!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6:48 发表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爱弥尔》是卢梭专门写给母亲的,可我认为是写给肩负对孩子履行教育义务的所有人的,这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传授知识的学校老师,以及监管国家教育的行政官员和所有肩负着对国家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的专家学者。这段文字充满了人类对渴望得到尽心履行教育义务的人的需求,渴望着人类教育科学的进步,渴望着由人类科学进步带给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脚步。 ...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7 00:58 发表
首先要作两个限定:
第一,这里只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生择校问题,不谈幼儿园、高中和大学中的选择教育问题。在非义务教育中进行选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权利。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5 23:28 发表
我们的教育执法者和教育建设者,那些教育局的官员、研究员和专家教授、校长、教师,他们不去努力构建出一个正确的教育模式、不去放眼全球教育行进国家的宝贵经验、不去努力构建科学的教育体制,只会高调喊口号,要求家长端正教育心态,不要贪图虚荣,不要用择校来扭曲孩子的心灵……这些个撑门面的冠冕堂皇的口号其实就是个遮羞布而已。掀开布头来,露出的却是:正是这帮教育领域的各路责任人,用愚民了N个年代的应试教育,老早就把N代家长的心灵给扭曲得不成样了!我国几任政府领导下的教育失败局面,他们始终是始作俑者。看了专家指责家长的“专家解读”,我不禁想起一句百姓家喻户晓的成语:贼喊捉贼!!! ...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7 01:22 发表
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同样地,你也不认识我的亲戚,但你却为了达到支持你观点的目的,就臆想我,连我的亲戚也不放过地按你的想法去臆想。
事实上,许多事,不是你的能力范围内能准确估计的。尤 ...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7 01:32 发表
反择生择校论(二)
第二,这里只从多数人的立场分析择生择校现象。每个人都有屁股,而且几乎每个屁股都在决定脑袋。以为自己的孩子可以从择生择校中获利的,会支持择生择校;感到自己孩子会在择生择校中吃亏的,会反对择生择校。如果人人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评论择生择校的是非,那肯定以吵架收场,最后只好对这种现象无可奈何。如果择生择校继续下去,什么样的人获利最大呢?。 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的孩子,以及成绩特别优异的孩子。这是学生中的少数。从红树林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她的孩子属于这种少数派。坦率地说,007的孩子也可以算是少数派。007估计,能够来WW发言的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孩子也属于少数派。那么,谁是多数派?多数派在干什么?那些就近入学的不择校的就是多数派。多数派在沉默。一些嚷得响、竭力为择生择校辩护的家长,总是在说他们代表大多数。其实,我们都代表不了大多数。沉默的才是大多数。当然也有例外,有些家长虽然没权没势,但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其实个个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天才),所以也一个劲地鼓吹择生择校。。 这种人一旦不能如愿就成悲剧,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替伤害自己孩子的体制当吹鼓手。所以,公正客观地评论择校择生,需要有超越自身利益、拒绝受屁股支配的立场。007在后面会指出,择生择校不但伤害了未获利者,最终也伤害到一时获利者,是一种全输的体制安排
原帖由 小飞飞MM 于 2010-6-17 01:12 发表
话是在理,哎~可惜这个链条上,只要有中间那么一个环节需要择,那么整个链条也就不存在公平与否,换言说择校问题就因为一个小升初,而多多少少会影响今后的高中、大学。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6-13 17:52 发表
我儿子上的公立学校对一年级入学的小朋友没有这样的要求,小儿入学以后也不痛苦,没有跟不上,理解能力不差。不知道您从哪里听来的这些传言,都是不真实的!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6-13 20:22 发表
我是佩服楼主的教育能力的,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回答老师:“8+7=12”老师再问一次,还是这个答案。
英语没星,钢琴到现在也没碰过,优等生数学、珠算咱也没碰过。没数过他认识多少字,没系统教过,咱们家的识 ...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7 02:30 发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支持择生择校的家长既是现行不合理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又是这种制度的帮凶。理性的自利者在反复的利益博弈中,其理性选择是达成共识,联合行动。 ...
原帖由 RobinBB 于 2010-6-17 03:11 发表
我是一个普通的家长,如同某某人自称的那样没钱没权,但我也有两面看问题的眼光。
站在家长的角度,择校无错,古有孟母尚且三迁,为什么?学习的环境很重要,如果张母李母觉得搬家的代价太大,宁可让孩子忍受周围的 ...
原帖由 花开无声 于 2010-6-17 10:00 发表
LZ,不我明白你为什么要跟007和CC叫板啊。看不出你和他们的教育理念有什么差别啊。你所做的,正是他们在说的呀。我不认识你,也不认识他们。但是我觉得就从教育理念上来说,你们的差异很小啊。不明白为什么要掐起来。 ...
原帖由 小飞飞MM 于 2010-6-17 13:49 发表
受不了,我也没看你抛砖(文汇报的那个文章也不是你写),也没看你引玉(红树林这么说我还能接受下) ~你真够可以的啊~哈哈,你也就和我一样,近来捣捣江湖~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6-17 15:26 发表
同学,你开小差了。上教育课,问数学题。老师讲课不认真听!
另外,豆夫兄也别急,择校里边会谈到这部分的,小声说一句,有空帮我看看“亲子英语”贴。
原帖由 seaheroli 于 2010-6-17 16:22 发表
我觉得用“公民的麻木”,“对正义的轻蔑、敌视和围剿”来给大家下结论实在是太欠公允了!
是一个人的力量太弱而不得不屈从罢了,不要动不动就给公众扣帽子,在这个什么都可以“被”的时代力大家已经很无奈很无奈。。。。。。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