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引导和逼迫 [打印本页]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1:28     标题: 引导和逼迫

在讨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后,我们继续讨论了什么样的孩子是成功,虽然对教育的目的和成功的认识不同,但是有一点大家应该都有共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我也发现,很多时候父母是在以引导的名义逼迫,这就引发了这个新的话题:
怎样的行为是引导?怎样的行为是逼迫?
我们到底能不能逼迫孩子?要不要逼迫孩子?.
作者: candyr    时间: 2010-7-29 11:33

引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使孩子慢慢乐意接受你的引导
而逼迫是强势的,是孩子在不乐意、甚至抵触抗议的情况下接受你的引导
所以我不会逼迫孩子,即使觉得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一相情愿地正确

[ 本帖最后由 candyr 于 2010-7-29 11:35 编辑 ].
作者: 贝妞妈    时间: 2010-7-29 11:34

我们是想引导来着,可有时候操作形式有点偏逼迫了,惭愧。
个人觉得孩子不想做的,非让她做就是逼迫。.
作者: 小美女妈    时间: 2010-7-29 11:36     标题: 回复 1#旺旺她爸 的帖子

不是逼迫,是强制
有些东西我认为不能引导,一定要强制,比如规矩,学习习惯等这个我都是强制规定怎样做的,不容许打折扣的。只有在做选择的时候我才会引导,比如现在我家小美女她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都和我帮她规划的有些出入,那我目前就在引导她。.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11:39     标题: 回复 3#贝妞妈 的帖子

比如说孩子不爱吃青菜,你非让他吃,这就是逼迫吧?

但这种逼迫,有一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爱”

每一个家长,都可以用“爱”的理由“让孩子做他们本不想做的事”,

如果一件事,双方都有权力决定Yes or No,那这就不是逼迫。

如果一件事,以一方的意志为最终决定,而另一方无论怎么想,都根本没有决定权,那这就是逼迫。.
作者: candyr    时间: 2010-7-29 11:39     标题: 回复 4#小美女妈 的帖子

规矩,学习习惯不能引导?.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11:42

“引导”:

可能是一方被说服,服从另一方,结果为Yes;

可能是一方无法被说服,但也必须服从另一方,结果也是Yes;----------- 逼迫

可能是一方无法被说服,可以不服从另一方,结果为No。----------- 引导.
作者: 小美女妈    时间: 2010-7-29 11:43     标题: 回复 6#candyr 的帖子

呵呵,这是我认为的,不一定正确的。.
作者: candyr    时间: 2010-7-29 11:45     标题: 回复 8#小美女妈 的帖子

肯定是不正确的.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11:46

突然觉得,其实“引导”改为“民主”更恰当些。

民主的家庭,还是专制的家庭,决定了教育方法。反之,从教育方法中也可以看出父母是民主还是专制。.
作者: 小美女妈    时间: 2010-7-29 11:55     标题: 回复 9#candyr 的帖子

呵呵,那是我耐心不够,有时引导一遍、两遍。。。。。。孩子不听我就强制了.
作者: -cc-    时间: 2010-7-29 11:55

就说练乐器,我们是引导与逼迫相结合。我自认为我平时引导得很多,陪练还是有一定的方法,但保险起见还是问问孩子的感受,刚刚问了我们小兔,我有没有逼迫她的情况,她说我逼迫她过一次,就是有一天她累趴了想偷一天懒,我还是逼着她练,因为我说每天都必须练习,不能间断。.
作者: candyr    时间: 2010-7-29 12:02     标题: 回复 11#小美女妈 的帖子

那孩子也这样对你,你会不会反感呢?.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2:06     标题: 回复 5#m宝贝 的帖子

.
作者: 小美女妈    时间: 2010-7-29 12:06     标题: 回复 13#candyr 的帖子

孩子不会这样对我的,和我亲着呢!另外这种事我的孩子是不会做的。谢谢你的杞人忧天.
作者: candyr    时间: 2010-7-29 12:08     标题: 回复 15#小美女妈 的帖子

我这叫杞人忧天?.
作者: 小鱼儿的妈妈    时间: 2010-7-29 12:12

完全纯粹的引导是不可能的,人的惰性是天生的,强制是无奈的也是偶尔必须的。
毕竟不能要求每个家长都是懂得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专家。.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2:13

我从不逼孩子。。。帮她把事实摆出来, 然后给她时间思考, 所以她从幼儿开始就学会了归纳、分析和选择。
需要持续性练习的, 我会督促和提醒,给她合适的环境,做得好不好,不是我的责任,她会得到应得的结果的。.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2:14     标题: 回复 12#cc_jill 的帖子

你是对的, 哪怕少练点时间, 但也要摸摸乐器的。这种情况, 我一般会自己坐上去, 笨拙地弹一阵子, 人家觉得我太糟糕, 就会来教我.
作者: -cc-    时间: 2010-7-29 12:37     标题: 回复 19#混凝土 的帖子

是啊,她真的很累我会调整练习强度,但一定不能间断。
有时候我跟她说,就象是一把火,天天练就天天着,一天不练火好象就会要灭了,隔一天再点你要花加倍的力气。
还有时我会跟她说,你一天不碰,乐器就会跟你不亲,它会生气的。
还有电视剧的台词也用上了,一天不练你自己知道,两天不练邻居知道,三天不练连路过的狗都知道了。.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2:44     标题: 回复 20#cc_jill 的帖子

电视剧的台词鸭梨很大.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2:49     标题: 回复 4#小美女妈 的帖子

用词不一样不要紧,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
逼迫也好,强制也好,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孩子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
作者: 精灵妈    时间: 2010-7-29 12:56

哼,我吃盐比他吃饭还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清楚得很,该逼就得逼,但是要尽量装得象引导一样,装不象就来硬的.
作者: huihui0409    时间: 2010-7-29 12:56

(1)怎样的行为是引导?怎样的行为是逼迫?
(2)我们到底能不能逼迫孩子?要不要逼迫孩子?
--------------------------------------------------------------
这个问题老好回答的闹
(1)引导就是:以身作则。逼迫就是:软硬兼施
(2)逼迫适合而止吧,想一想气球和弹簧.
作者: 精灵妈    时间: 2010-7-29 12:57

.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13:07

一开始要“逼迫”的,俗话说,就是“做规矩”。

很多从不“逼迫”的爹妈,孩子大多数很糟糕。

我看到的例子,父母开公司的,对孩子很不上心,应该说基本不逼迫。孩子不喝水的,家里饮料一箱箱买。吃出个严重早熟。读书根本没心思,小学生成绩都是60多。请家教,最基本的东西教10遍也脑子不进去。

不逼迫就是大人听小孩的,肯定是容易毁了孩子。

逼得太厉害也是适得其反,所以就是 教育孩子是学问。要掌握方法和一个度的问题。我个人提倡宽松教育,但是规矩还是最重要的。.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3:12     标题: 回复 26#不二周助 的帖子

你说的这个例子,既不是逼迫也不是引导,而是放纵。
不逼迫不是简单的“大人听小孩的”,这点一定要区分开。.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13:20     标题: 回复 27#旺旺她爸 的帖子

那很难界定了。

比如让孩子去一个兴趣班,孩子不是很享受,当完成任务的。最好能不去就不去。可做为父母,我知道这个班去了还是对孩子学习有好处的。那肯定是“逼迫”孩子去,告诉他坚持就能成功。对小学生尤其如此。除非像我们这种中学生,很有想法,你说好,他认为不好,还有很多“理由”,这个时候可能想逼也没用了。.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13:25

我父亲会小提琴,钢琴,手风琴,可我一样也不会。问他为啥小时候不让我学,就算钢琴占地方,那个小提琴都是现成的怎么也不教?他说我小时候住奶奶家学过的,还学过杨琴(这个有印象,少年宫里选到的),后来是我太爱玩了,说不喜欢就没继续。那我说,我小孩又不懂的,你干吗不逼一下啦?.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3:28     标题: 回复 28#不二周助 的帖子

仅就你这个例子而言,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做:
1. 告诉孩子读这个班的好处
2. 告诉孩子不读这个班的坏处

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去还是不去,如果她选择不去,那就真的没有必要强迫她继续读下去,如果坐在里面心不在焉,书没读到,反而增加了心理压力(爸妈掏钱要我读,我没读好,会不会打我。),还不如让她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为好。.
作者: loveneverdies    时间: 2010-7-29 13:28

昨天儿子回家说,不想上学了 (我们现在读的是幼小衔接班)。 我先是强调, 上学是他的工作, 上班是爸妈的工作, 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个算是逼迫吧,或者用前面妈妈的话来讲, 这是做规矩。  

然后,我再问他, 为什么不想上学了。 他说, 担心英文读不好,老师骂。  我就引导他,上课要认真听,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助。 妈妈当过英文教师的,肯定可以帮助他一下的。 这个算是引导吧。.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3:29

引用:
原帖由 小美女妈 于 2010-7-29 11:36 发表 \"\"
不是逼迫,是强制
有些东西我认为不能引导,一定要强制,比如规矩,学习习惯等这个我都是强制规定怎样做的,不容许打折扣的。只有在做选择的时候我才会引导,比如现在我家小美女她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都和我帮她规 ...
我同意你的观点。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些事情大人毕竟比他站得高看得远,站得高的人已经看到了事情,站得低的人由于没有看到而不相信,不愿意做,那就一定要逼迫了,如果不是我的孩子我就只引导不逼迫。.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3:34     标题: 回复 31#loveneverdies 的帖子

说的顺序倒一下, 听起来就非常顺耳了。。。

昨天儿子回家说,不想上学了。 为什么不想上学了? 他说, 担心英文读不好,老师骂。  我就引导他,上课要认真听,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助。 妈妈当过英文教师的,肯定可以帮助他一下的。然后我告诉他:上学是他的工作, 上班是爸妈的工作, 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3:35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29 12:49 发表 \"\"
用词不一样不要紧,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
逼迫也好,强制也好,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孩子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
孩子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但当他以后从做了不想做的事中得到了益处,做父母的就算是尽到责任了。因为大人和孩子毕竟有经验上的区别的。.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3:35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7-29 13:25 发表 \"\"
我父亲会小提琴,钢琴,手风琴,可我一样也不会。问他为啥小时候不让我学,就算钢琴占地方,那个小提琴都是现成的怎么也不教?他说我小时候住奶奶家学过的,还学过杨琴(这个有印象,少年宫里选到的),后来是我太爱 ...
听起来你是在责怪父亲。。。同时也害怕孩子数十年后来责怪你。。。.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13:38     标题: 回复 30#旺旺她爸 的帖子

那么如果孩子感兴趣的只是玩,什么书都不爱读,是不是就让他玩个够?这种孩子很多的。

而且我觉得对一样东西的兴趣是要培养的,但是过程当中时时会纠结在放弃还是坚持。一开始上个班或者学一样东西是不能决定兴趣的,特别是小学生,变化很快。如果父母分析了利弊让孩子选,其实就是大人听孩子的另一种情况。那我们说培训班可以选,如果是学校上课呢?无法选择了,是不是也就要逼孩子去?.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3:39     标题: 回复 22#旺旺她爸 的帖子

“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孩子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
你还漏了一点,父母有时候还要强制孩子不能做他想要做的事。.
作者: 你好一妈    时间: 2010-7-29 13:43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7-29 13:25 发表 \"\"
我父亲会小提琴,钢琴,手风琴,可我一样也不会。问他为啥小时候不让我学,就算钢琴占地方,那个小提琴都是现成的怎么也不教?他说我小时候住奶奶家学过的,还学过杨琴(这个有印象,少年宫里选到的),后来是我太爱 ...
为了宝宝学毛笔的事,我问了很多人,我弟弟也是从小就学的,但是后来放弃了,他现在坚决赞成让宝宝学毛笔。
宝宝是女生,我又特地问了我弟弟的同学,她非常喜欢我家宝宝,她说她也学过,但是后来放弃了,但是现在很后悔,她也说:“有时候,父母应该逼一下小孩”.
作者: loveneverdies    时间: 2010-7-29 13:44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0-7-29 13:34 发表 \"\"
说的顺序倒一下, 听起来就非常顺耳了。。。

昨天儿子回家说,不想上学了。 为什么不想上学了? 他说, 担心英文读不好,老师骂。  我就引导他,上课要认真听,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助。 妈妈当过英文教师的 ...
对的,顺序调整一下效果会更好的。.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13:46     标题: 回复 35#混凝土 的帖子

我觉得他太享受自己的音乐世界,没有考虑到分享给孩子。这是很可惜的。

我对自己孩子也不是完全逼的,我已经让她放弃了一个乐器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继续。我让她放弃了以后,我反思了这么多年在她学习音乐上的路,我感觉是教学和要求的问题,还有一些是音乐培养问题,比如看音乐会太少,不理解曲子等。我将在第二个乐器上进行调整,多支持她。.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7-29 13:48     标题: 回复 19#混凝土 的帖子

乐器的事情我正在烦恼。我儿子原来学萨克斯,这两年迷上吉他,结果萨克斯就扔一边。你说这种情况,应该让他把萨克斯练下去呢?还是顺其自然?.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3:53     标题: 回复 37#jimmy妈咪 的帖子

我认为在理由充分的前提下“强制孩子不能做他想要做的事。”是无需讨论的。所有人都认同的。.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3:54     标题: 回复 41#子玖妈妈 的帖子

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再帮他分析一下原因,告诉他后果,然后让他自己做选择。.
作者: -cc-    时间: 2010-7-29 13:59

我原来一直没有打算要去当琴童妈,我觉得那对孩子对自己都是相当累和苦的的事情,但后来却无意中发现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发现了她擅长的乐器,就这样义无把顾的,她成了琴童,我成了琴童妈,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大的幸运。
练习枯燥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也会叫苦,这时候需要大人的鼓励支持,而每一次攻克一个难关,我们都很有成就感。有点兴趣不容易,小孩要努力练习,大人要小心扶持。.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4:01     标题: 回复 40#不二周助 的帖子

可能因为他知道过程比较难熬, 想让你有个轻松点的童年。。。

对孩子学习乐器, 你的反思非常及时,音乐修养靠的是累积,感受和理解了,再通过乐器展现,否则, 演奏时纵有炫目的技巧也不能感染受众。.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14:01

引用:
原帖由 你好一妈 于 2010-7-29 13:43 发表 \"\"

为了宝宝学毛笔的事,我问了很多人,我弟弟也是从小就学的,但是后来放弃了,他现在坚决赞成让宝宝学毛笔。
宝宝是女生,我又特地问了我弟弟的同学,她非常喜欢我家宝宝,她说她也学过,但是后来放弃了,但是现在 ...
对的。我听过一个名人说小时候的事,也是说他爸爸逼他写毛笔的事情。说当时很不愿意写,但看到父亲有点怕就坚持了。现在虽然父亲已去世,但很感激他的培养。.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4:03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29 13:53 发表 \"\"
我认为在理由充分的前提下“强制孩子不能做他想要做的事。”是无需讨论的。所有人都认同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个理,没有充分的理由强制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也是无需讨论的。.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4:04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7-29 13:48 发表 \"\"
乐器的事情我正在烦恼。我儿子原来学萨克斯,这两年迷上吉他,结果萨克斯就扔一边。你说这种情况,应该让他把萨克斯练下去呢?还是顺其自然?
是否因为你儿子觉得吉他的表现力比较丰富?可不可以同时学两样呢?
我女儿同时学钢琴和大提琴, 进度可能比较慢, 但是都舍不得放掉。。。.
作者: 想放慢生活    时间: 2010-7-29 14:06

我们是受过教育的家长,但并不表示我们就懂教育。
有些事情,如果家长和孩子经过沟通后达成共识,那么就是引导成功,有些事情,孩子并不愿意,但是,还是权衡之下要求孩子去做,那就有点逼迫;没关系那就继续引导,如果能够接受了,就是由逼迫转为引导成功,孩子继续不接受,那么应该结束。.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11     标题: 回复 32#jimmy妈咪 的帖子

不可否认孩子在大多数时候站得的确比大人低。
但是你是希望孩子将来只站到和你一样的高度呢?还是希望他能够更胜你一筹?
现在你为他做出决定,将来终有一天,他要自己做出决定,当他要自己做出决定的时候,他能参照的只有过去做决定的经验,而他所有的经验都是从你这里得来的,他自己没有思考(或者他思考过了,做出了与你不同的决定,却被你否决了),不知道方法(或者说唯一的方法就是听妈妈的话),他能做出最好的决定也只能达到和你一样的高度,你就这么确信你的高度是足够的吗?
如果平时尊重孩子的意见,多引导他思考,掌握做决定的方法,那他就是站到了你的肩膀上,他有的的不光是你的经验,更能融合他自己的方法,那时候他做出的决定,其高度就有可能超过你了。.
作者: -cc-    时间: 2010-7-29 14:11     标题: 回复 41#子玖妈妈 的帖子

萨克斯叫他也不要扔掉,很可惜的。经常花一点时间摸摸这样就扔不了。
我们老师说不能象熊拣玉米,胳支窝下面夹一个,等看到下一个的时候就把胳支窝下面那个松掉扔了。.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12     标题: 回复 47#jimmy妈咪 的帖子

你所说的“无需讨论”是指大家都认同,还是大家都反对?.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4:13     标题: 回复 42#旺旺她爸 的帖子

如果孩子想做一件事或不想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充分,当然不要强制了。.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14     标题: 回复 53#jimmy妈咪 的帖子

那也就是说:你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不练习打字的--只要他给你充分的理由。.
作者: big美人    时间: 2010-7-29 14:18

我们还小,人家都会说话了我们这个还不会,我不逼他说,只是自己多跟他说话,算引导吧?
他总是不肯吃饭,今天午饭又没有吃,我没收了他的饭,下午也不许他吃别的东西,允许吃半个苹果和水,不到晚饭时间不给他吃饭,这个算逼迫吧?
对我来说吃饭关系到健康,是头等大事,我得逼他。。。.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7-29 14:18     标题: 回复 48#混凝土 的帖子

我觉得萨克斯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新意了,同样的曲子用吉他来表现,他觉得更好听。而吉他又比较轻松,可以自己编曲,重要的是可以耍酷------------所以对他弹吉他,我是不需要提醒的,只需要提醒:不要练太久,可以写作业了。
但我很功利的想,萨克斯如果去考级,对申请大学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外国人认中国人的乐器考级?.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4:21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29 14:11 发表 \"\"
不可否认孩子在大多数时候站得的确比大人低。
但是你是希望孩子将来只站到和你一样的高度呢?还是希望他能够更胜你一筹?
现在你为他做出决定,将来终有一天,他要自己做出决定,当他要自己做出决定的时候,他能参 ...
“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替孩子做出决定”......,你说的这些道理对是对的,但做家长的不会连这些道理都不懂,所以无需讨论的。.
作者: qiqimm1999    时间: 2010-7-29 14:26

小时候学东西还是要合理的逼一下,等到孩子有了感觉,有了兴趣,就可以放手了。我们学钢琴,学到三级的时候,非常痛苦,整天不肯弹琴,可现在长大了,你让她放弃她都不肯,毕竟她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再说这种音乐素养,是以后再有钱也买不来的。.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27     标题: 回复 57#jimmy妈咪 的帖子

光懂还不够,还要去践行。
很多家长就是懂这个道理,却无法真的实行,遇到了问题,还是以家长的权威去逼迫孩子做一些孩子不愿做的事情。
包括我自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很有讨论的必要。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明确这个道理,并且学会更多实践这个道理的方法。.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4:29     标题: 回复 59#旺旺她爸 的帖子

赞同!.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4:30     标题: 回复 56#子玖妈妈 的帖子

外国人不看什么乐器考级的吧。。。但会让你谈学习乐器的乐趣
我个人觉得, 不作为专业的话, 乐器是可以随时拿起和放下的, 如果儿子只是因为倦怠而不是因为怕吃苦放弃萨克斯, 那么就顺其自然吧。。。.
作者: -cc-    时间: 2010-7-29 14:30     标题: 回复 56#子玖妈妈 的帖子

外国人不认中国的考级。
但老外比较注意一个人在业余是否有一些技艺和爱好。.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31     标题: 回复 55#big美人 的帖子

你的方法是正确的,这个不叫逼迫。
我们要区分“不让孩子做”和“强迫孩子做”。
孩子不吃饭,强迫他吃,那是“逼迫”。下一顿可能还是老样子。
孩子不吃饭,那就不吃,收拾掉,下午肚子饿了也没有吃,等晚饭,那就是“不让”。
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就会学会下一顿吃饭的时候乖乖地吃。因为他有了经验:现在不吃下午要肚子饿的。.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32     标题: 回复 60#jimmy妈咪 的帖子

你还没回答我54#提出的问题。.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7-29 14:37     标题: 回复 61#混凝土 的帖子

萨克斯是费劲,吉他是手指会磨破-------学乐器都是会吃苦的。
看来就顺其自然吧,有这点时间还是去写数学题吧。哈哈。我儿子曾经要求去外面数学补课的,但我不允许,要求他自己搞定。这算不算逼迫?.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7-29 14:38     标题: 回复 62#cc_jill 的帖子

那太好了,谢谢。.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40     标题: 回复 46#不二周助 的帖子

就以写毛笔这件事来说,参见我50#的说法,你好一妈的例子可以用这样来解释:
1. 弟弟放弃了学毛笔--虽然我们不知道原因但他的父亲让他做出了选择。
2. 弟弟获得了这样一个经验:放弃学毛笔是错误的决定。
3. 弟弟把这个经验交给了她,她可以再交给自己的孩子。

但是请注意:是否要继续写毛笔字,仍然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经验的累积。
如果孩子将来得出同样的结论:放弃学毛笔是错误的决定。
那么他再交给自己的孩子时,就有了两个经验的实例可以传授:弟弟和他自己。
此时孩子再做选择时,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高度,弟弟的高度,孩子的高度,孩子的孩子的高度,他们站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会更高更合理。.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41     标题: 回复 65#子玖妈妈 的帖子

这个不是逼迫,而是我说的“不让”,你如果不让他去的话,应该告诉他充分的理由。.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4:50     标题: 回复 64#旺旺她爸 的帖子

不好意思,没看见54#。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在你的另一个贴里用了2次逼迫,一次是锻炼身体和学游泳,另一次是练打字。关于你提出的打字问题,我既然是强迫他的,我肯定有我充分理由的,如果孩子也能给我一个充分的不练打字的理由,我肯定尊重他的意见。回答完毕。.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4:51     标题: 回复 65#子玖妈妈 的帖子

不是逼迫, 是理智, 孩子有时候分不清轻重的, 我们要理智。.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4:54     标题: 回复 69#jimmy妈咪 的帖子

那好,我们就做一回实验,你看看以下哪几个理由算“充分”的:
1. 我今天很累,不想再打了。
2. 反正以后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多,早晚能练出来,何必现在盯着苦练?
3. 美国跟韩国在军演,我要上网查查朝鲜的动态,没空打了。.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5:01     标题: 回复 71#旺旺她爸 的帖子

1. 我今天很累,不想再打了。
===》 那好, 我们玩游戏机吧!
2. 反正以后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多,早晚能练出来,何必现在盯着苦练?
===》有道理!很后悔那么早生了你,应该晚几年生。
3. 美国跟韩国在军演,我要上网查查朝鲜的动态,没空打了。
===》看看就好, 别发表议论哦。。。否则等你写好了, 讨论已经结束了

我真是一个坏妈妈.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5:03     标题: 回复 72#混凝土 的帖子

你真坏 .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15:04     标题: 回复 67#旺旺她爸 的帖子

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父母已经有这个经验和高度了,传授给孩子,他有可能听懂了,做出了继续学习的选择。而事实上,孩子很多时候是不想继续了,甚至很多有天赋的孩子也会这样选,老师也觉得可惜。孩子的孩子的高度,并非简单参考大人的经验就可以达到的,虽然引导有些影响,但如今能吸引孩子的东西太多,电视,游戏,都能直观地获得他们的兴趣。所以完全让他们决定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很多学习需要“童子功”,比如乐器,如果错过了一定的时间,孩子自己想通了再来就来不及了。这不像吃饭那么容易获得经验。我认为要适当“逼迫”,当然兴趣和天赋也决定了最终的学习高度。.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7-29 15:07     标题: 回复 51#cc_jill 的帖子

知道很可惜,但时间真的有限。希望哪一天他自己再捡起来。.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15:09     标题: 回复 75#子玖妈妈 的帖子

我觉得没有关系。虽然有点可惜,但是新的开始是自己很喜欢的,没什么不好。.
作者: 旺旺她爸    时间: 2010-7-29 15:11     标题: 回复 74#不二周助 的帖子

错过了也是经验啊,不一定非要成功才是经验,失败也是一种经验。
你说“孩子很多时候是不想继续了,甚至很多有天赋的孩子也会这样选,老师也觉得可惜。”
肯定会有一个更深层的不想继续的理由存在,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帮他分析:
是太累了?跟不上?没有成就感?还是想学其他的什么?
我觉得重要的是不管孩子做出什么选择,都要他给出一个像样的理由来,这样我们可以帮助他调整。不管调整的结果是继续学还是不学了还是换一个学学,对孩子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这总比一个满腹牢骚的孩子继续坐在那里,以极低的效率获得极差的效果要好。.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7-29 15:13     标题: 回复 76#不二周助 的帖子

我儿子练钢笔字是很自觉的,自己会去练,因为这随时会给人看的东西。练毛笔字就要盯了。我也盯烦了,现在不管了,只要钢笔字写好就OK了。.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7-29 15:13     标题: 回复 77#旺旺她爸 的帖子

还得学会从孩子说出来的理由, 听出其真正的想法.
作者: jimmy妈咪    时间: 2010-7-29 15:27     标题: 回复 71#旺旺她爸 的帖子

1、“混凝土”的回答(看看就好, 别发表议论哦。。。否则等你写好了, 讨论已经结束了)真的很聪明,是很好的引导方法。
2、分别回答一下您说的这三个理由:
“我今天很累,不想再打了。”-------累了就休息,休息完再打。
“反正以后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多,早晚能练出来,何必现在盯着苦练?”--------这个理由不充分,因为打字是一套系统的指法,与电脑接触多不多无关。
“美国跟韩国在军演,我要上网查查朝鲜的动态,没空打了”--------让他查,查完再打。.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7-29 15:33

从个人经验来说,我认为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会很努力地做。但仅这点还不够,因为现实需要他们对重要的事情也要付出努力。比如:孩子不感兴趣的数学等等。
所以,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自己感兴趣的、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对于这点,有的孩子领悟的早,有的领悟的晚),来分配自己的时间,是个关键点。假如孩子能把这些都领悟了,那么家长就不需要逼迫了吧。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7-29 16:18 编辑 ].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10-7-29 15:40     标题: 回复 80#jimmy妈咪 的帖子

对于打字,我赞同你的想法。我女儿那时也是练打字,结果不听从我的“逼迫”,打字变成那个玩游戏了,所以打字一直还是不够快。这次参加托福考试,就吃到苦头,打文章的时间比较紧张。
但反过来想,这对她来说,也是个教训。以后碰到类似情况,不会再犯这样的错。.
作者: 笑笑的妈妈    时间: 2010-7-29 15:44

我通常的做法:
小孩走路,如果前面是个小坑,就"引导".如果是个大坑,就"逼迫"了.
那么,小和大的标准是什么,这又会回到"你希望小孩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上",
不过:小孩青春期之后,大人就是想"逼迫",恐怕也做不到了,只剩下"引导"了.
所以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时间紧迫呀..
作者: 我是乐乐妈    时间: 2010-7-29 17:17

理论上说,所有的需要“逼迫”去完成的事情,做得巧妙一些,都可以变成“引导”,至少是“诱”导;当我“黔驴技穷”或心境不佳的时候,就会“逼迫”孩子。

如果一件事情家长认为必须坚持的,不管是引导,还是逼迫,都应该坚持。

有时候“粗暴”一些的逼迫,效果可能比循循善诱的引导还好一些。仅仅是有些时候。

只要孩子和管教者之间有相互的信任和爱作为基础,只要这种方式能取得好的效果,两种方式都可以使用。

很多时候孩子是需要被“push”一下的,无论是引导还是逼迫。而之后成功的甜头,会让大家都满意的。.
作者: 我是乐乐妈    时间: 2010-7-29 17:36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7-29 11:46 发表 \"\"
突然觉得,其实“引导”改为“民主”更恰当些。

民主的家庭,还是专制的家庭,决定了教育方法。反之,从教育方法中也可以看出父母是民主还是专制。
民主和引导完全是两回事吧。

另外,别太迷信“民主”,尤其是对男孩的教育。摘抄《养育儿子》([美]珍妮.艾里姆等著)中第七章一段:

设定行为界限不是一个民主的过程。一般来说,有三种养育风格。
权威性的父母制定规则,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并且期望孩子遵守家里的规则。
民主型的父母重视是否公平,考虑到每个人的感受,给与孩子许多选择的机会,并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做决定。
放任型的父母允许孩子为所欲为,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做。
研究人员对上述三种家庭中的孩子的适应能力进行了追踪研究,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在放任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难与其他人合作或者相处,
在民主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决断能力,
在权威性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为适应能力最强的人,他们能够自己做决定、遵守规则、善于与他人合作。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将权威型与独裁型的养育风格区分开来,……”.
作者: yingjie1018    时间: 2010-7-29 17:49     标题: 回复 85#我是乐乐妈 的帖子

我们必须将权威型与独裁型的养育风格区分开来,……

~~~~~~~~~~~~~~~~~~~~~~~~~~~~~~~~~~~~~
支持!

这把“尺”可能就是“爱”的度量。

内涵是家长本身养育孩子的“智慧”。.
作者: 小雪花妈妈    时间: 2010-7-29 18:16

家长引导要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空间以及合理辩论,否则势必成为逼迫。.
作者: 我是乐乐妈    时间: 2010-7-29 19:42

引用:
原帖由 yingjie1018 于 2010-7-29 17:49 发表 \"\"
我们必须将权威型与独裁型的养育风格区分开来,……

~~~~~~~~~~~~~~~~~~~~~~~~~~~~~~~~~~~~~
支持!

这把“尺”可能就是“爱”的度量。

内涵是家长本身养育孩子的“智慧”。
说到智慧,有的家长似乎本能的就知道怎么去做。自然天成。那大概就是大智慧,也可以归到情商一类。
相比之下,像我这种“书呆子”妈妈显得有点教条和笨拙哦。.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20:49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29 13:12 发表 \"\"
你说的这个例子,既不是逼迫也不是引导,而是放纵。
不逼迫不是简单的“大人听小孩的”,这点一定要区分开。
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20:52     标题: 看到一句话,但愿能引以为鉴

引用:
哎,伟大的父母。可是您怎么会知道这样做对孩子的将来就是最好的呢,孩子有自己的未来,如果他将来不喜欢甚至埋怨您的选择,您的牺牲还值得吗?

我曾经想当然地替孩子安排这安排那,并挂在嘴巴上说为了你,一次我说:“我把你生下来,在未成年前当然要管你的。”

儿子说的一句话噎得我够呛“你生下我征得我的同意了吗?”

孩子不想从小就背上沉重的感情负担,其实每个人都一样,为了孩子最好让他以后能轻松地过自己的生活,别让他觉得父母牺牲了自己而背上一辈子的感情债。

我们这一代人背得还少吗,非得一直传下去?!
.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21:02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7-29 13:20 发表 \"\"
那很难界定了。

比如让孩子去一个兴趣班,孩子不是很享受,当完成任务的。最好能不去就不去。可做为父母,我知道这个班去了还是对孩子学习有好处的。那肯定是“逼迫”孩子去,告诉他坚持就能成功。对小学生尤其如 ...
在我们家,只要他说得出合理的理由,那就不去好了。哪怕只是一句“我实在不喜欢”,那就可以。

什么东西是必须学的?我认为都不是必须的。

除了人品道德,别的我觉得没有原则问题。.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21:18

引用:
原帖由 big美人 于 2010-7-29 14:18 发表 \"\"
我们还小,人家都会说话了我们这个还不会,我不逼他说,只是自己多跟他说话,算引导吧?
他总是不肯吃饭,今天午饭又没有吃,我没收了他的饭,下午也不许他吃别的东西,允许吃半个苹果和水,不到晚饭时间不给他吃饭 ...
我想起来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妈那辈老人,一直说喂饭要靠“塞”,结果我儿子一塞就呕,不塞还能吃半碗,多塞一口就全部呕掉。---这算逼迫吧?

医生和书上都说,定时喂,不吃就拉倒,到下一顿饿了再给吃。----这算引导吗?

反正对吃饭这问题我很头疼.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21:20     标题: 回复 91#m宝贝 的帖子

如果一开始不喜欢,但学着学着觉得慢慢喜欢了呢?这种情况很多的,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对自己的兴趣把握准的。

不喜欢去学校的孩子也很多啊。这点国外的家长也是仍旧“逼迫”去的,确实过了一段时间就爱上学校了。

教育小孩有的时候要“狠心”的。比如送幼儿园,很多孩子一开始哭得天昏地暗,后面不是也适应了吗?.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21:20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29 14:54 发表 \"\"
反正以后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多,早晚能练出来,何必现在盯着苦练?
非常同意!.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21:26

引用:
原帖由 jimmy妈咪 于 2010-7-29 15:27 发表 \"\"
因为打字是一套系统的指法,与电脑接触多不多无关。
这点完全错了,打字就是个熟能生巧。

我系统的打字基础还是初中里,后来就没用过了,那时候家庭电脑还不普及,自从家里有了电脑开始上网,打字速度是越来越快,当然指法还未必是很标准的,但是速度是绝对可保证.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21:27

引用:
原帖由 我是乐乐妈 于 2010-7-29 17:36 发表 \"\"


民主和引导完全是两回事吧。

另外,别太迷信“民主”,尤其是对男孩的教育。摘抄《养育儿子》([美]珍妮.艾里姆等著)中第七章一段:

“设定行为界限不是一个民主的过程。一般来说,有三种养育风格。
权威 ...
民主不等于没有权威,权威不等于专制。.
作者: big美人    时间: 2010-7-29 21:28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7-29 21:18 发表 \"\"

我想起来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妈那辈老人,一直说喂饭要靠“塞”,结果我儿子一塞就呕,不塞还能吃半碗,多塞一口就全部呕掉。---这算逼迫吧?

医生和书上都说,定时喂,不吃就拉倒,到下一顿饿了再给吃。----这算 ...
唉。。。我家完全一样的,一塞就呕光。从他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开始就为吃的不好烦心,每次去体检都被医生批得一脸黑,人家的孩子4个月开始米粉,果泥吃得要多欢有多欢,我们这个一直到8个月才肯勉强吃一点点米粉。
我老公说我要么不发脾气,要是见我冲到小房间去喘气肯定又是儿子不肯吃饭了。。。
有时真想“逼迫”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引导”,引导的我自己郁闷得想撞墙!.
作者: m宝贝    时间: 2010-7-29 21:34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7-29 21:20 发表 \"\"
如果一开始不喜欢,但学着学着觉得慢慢喜欢了呢?这种情况很多的,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对自己的兴趣把握准的。

不喜欢去学校的孩子也很多啊。这点国外的家长也是仍旧“逼迫”去的,确实过了一段时间就爱上学校了 ...
我儿子从来没有哭的天昏地暗去幼儿园,也许从一开始,我“引导”的就比较好? 哈哈~不过说真的我和儿子沟通的还算好

倒是现在,我儿子对某些事情看不懂,有不满,我也非常不满,还是那句话,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的,只能委屈去适应它。或者,就去找一个更适合我们的环境好了。

没有谁的方式更好,只是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21:37     标题: 回复 98#m宝贝 的帖子

你的沟通就是引导,说明引导成功了。引导不成功的时候,而且是必须要做的事,那就只能是逼迫了。.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10-7-29 21:42

也许学特长,兴趣班不是啥大不了的事。不喜欢就不学又怎样?但是养成了很容易放弃的习惯对孩子是不好的。

没错,我们应该聆听孩子的心声,但更主要的是,轻易放弃一定有背后的原因。那么在一次放弃以后,可以总结下经验找到更合适的东西去学,孩子同意了,就不能再放弃。人生没有那么多后悔药和机会的,有一个就需要坚持。.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