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游记]
齐鲁青未了——“十一”游走中部山东记(完成了!)
[打印本页]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6:01
标题:
齐鲁青未了——“十一”游走中部山东记(完成了!)
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好客山东。受商居济南多年的同学邀请,继05年武夷山、08年新疆、今年暑假内蒙后,我们三个中学同学家庭今年聚会山东,来一次十一假期四日游,所有安排均由济南同学一手搞定,而且承担了所有费用,轻松旅途后增添了些许不安。正好印证了那句山东旅游宣传词:好客山东。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23:07 编辑
].
图片附件:
好客山东.jpg
(2010-10-5 16:01, 94.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1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6:11
这样的LOGO遍布山东各地,特别是宾馆和旅游景点,也能在推介山东旅游的电视上看到。.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46.jpg
(2010-10-5 16:11, 43.7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24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47.jpg
(2010-10-5 16:11, 57.1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2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6:59
山东旅游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指泰山,一水指趵突泉,一圣人当然是孔子他老人家了。当然还有其他的好去处,比如青岛等沿海线路。
我们四天的行程是:
10/1 上海5点出发、济南9点出发,在临沂会合。下午驱车90公里外的沂水县,游览山东地下大峡谷。
10/2 临沂上G2京沪高速,转日东高速,转G3京台高速到曲阜下,在三孔旅游中心停车场停车。上午游览三孔,下午四点向泰安进发,晚上6点半到达泰山脚下——天外村。晚上夜游泰山,宿岱顶。
10/3 早起观日出,10点缆车下山(本人步行下山,炫耀一记),去济南。住山东奥体中心旁的济南喜来登大酒店。
10/4 上午游览趵突泉,午饭后15:10回程,经过870公里10小时星夜狂奔,于5号凌晨1时回到上海家中(山东到江苏中部两根车道一路塞满大卡车,只能从紧急车道行驶,没办法。在此鄙视一下自己
)。
经过里程:去1120公里,回870公里,四天2000公里。
通行费:来回800元。
汽油费:1150元(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均为乙醇汽油)。
食、宿、门票等等:很多,均由济南同学热情款待(不安中)。
(泰山顶上住宿甚是紧张,找熟人打了5折后还要800元/间)
先上PP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17:56 编辑
].
图片附件: [曲阜万仞宫墙]
齐鲁青未了 061.jpg
(2010-10-5 16:59, 87.6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29
图片附件: [金声玉振牌坊]
齐鲁青未了 079.jpg
(2010-10-5 16:59, 93.5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30
图片附件: [至圣庙]
齐鲁青未了 090.jpg
(2010-10-5 16:59, 101.7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31
图片附件: [大成殿]
齐鲁青未了 131.jpg
(2010-10-5 16:59, 77.1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32
图片附件: [至圣林木牌坊]
齐鲁青未了 205.jpg
(2010-10-5 16:59, 99.6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33
图片附件: [孔子墓]
齐鲁青未了 230.jpg
(2010-10-5 16:59, 93.7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34
图片附件: [泰山日出]
齐鲁青未了 275.jpg
(2010-10-5 16:59, 35.5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35
图片附件: [泰山日出]
齐鲁青未了 292.jpg
(2010-10-5 16:59, 30.6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36
作者:
家有尤尤
时间:
2010-10-5 17:39
太美了.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7:57
PP.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5990.jpg
(2010-10-5 17:57, 74.3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4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8:03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哪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在革命战争年代,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指挥过战斗,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的故乡沂水县,惊现一处神奇的地下奇观——山东地下大峡谷,为古老的沂蒙大地又增添了一处旅游胜景。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中国国家4A级景区,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沂蒙地下奇观核心景区。规划占地32平方公里。该景区是集休闲、游憩、娱乐、度假、溶洞漂流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8:06
一是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峡谷中有高达数四十米的峭壁,有五彩纷呈的天穹,有深不见底的洞下石隙,有形态各异的天锅螺顶,有似银河倒倾的天瀑。宽处可容百余人,最窄处只能一人通过。而且洞中有洞,峡中有峡,石上有石,景中有景,大 山东地下大峡谷大量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旗、石幔、石钟乳点缀其间。二是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是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可登艇顺流而下,尽情浏览峡谷两侧和洞顶奇特景致。四是洞内常年温度在17/18℃,冬暖夏凉,四季宜人。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9 14:25 编辑
].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8:21
到达离临沂市区90多公里的沂水县姚店子镇,再等晚到的上海另一辆车,已夕阳西沉暮色渐起了。同行中有人说,这么晚了黑咕咙咚的还能看到什么呀?其实正是歪打正着,大峡谷本就在地下,晚上的大峡谷游人稀少,观看质量很高哈。大峡谷很适合夜游。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0:22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06.jpg
(2010-10-5 18:21, 85.7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4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8:26
在停车场停好车,换乘当地的电瓶车进入峡谷。.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07.jpg
(2010-10-5 18:26, 76.7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50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8:28
峡谷口.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8:33
PP.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09.jpg
(2010-10-5 18:33, 62.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51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18:34
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12.jpg
(2010-10-5 18:34, 87.1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552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22:00
像老鹰大鸟的翅膀羽毛.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13.jpg
(2010-10-5 22:00, 95.8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2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22:06
地下三峡.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35.jpg
(2010-10-5 22:06, 46.5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2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22:12
翠涛.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20.jpg
(2010-10-5 22:12, 92.8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31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22:15
峡谷洞内漂流。现在的漂流长度是五百米,等大峡谷开发第二期工程完成后,暗河漂流的长度将达到两千五百米,直到东洞口之外的小河。这是洞穴专家巧妙利用暗河水势设置的洞内漂流项目。据考证,洞内漂流这一创举,目前在国内尚属首家。.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22.jpg
(2010-10-5 22:15, 71.6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45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24.jpg
(2010-10-5 22:15, 72.1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46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5 22:32
10/2上午 自临沂到曲阜。临沂上G2京沪高速,转日东高速,转G3京台高速到曲阜下,在三孔旅游中心停车场停车。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鲁县,是周朝时期鲁国国都。“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曲阜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17:59 编辑
].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7:44
万仞宫墙。
“曲阜”两字系毛泽东主席手迹。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08:14 编辑
].
图片附件: [曲阜城墙]
齐鲁青未了 057.jpg
(2010-10-6 07:44, 87.7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7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7:52
《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曾在朝廷铺佐鲁君。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强些。”在场的子贡就打了个比喻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过肩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见墙内的一切;我的老师孔子的那道墙有数仞高,如果找不到他的门,就无法看到墙内宗庙的雄伟和房舍的多姿多彩。”叔孙武叔听了这番话,顿时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无地自容。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于是明胡缵宗题写了“万仞宫墙”镶在仰圣门上。清乾隆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又换上了自己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71.jpg
(2010-10-6 07:52, 75.6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76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7:56
孔庙内与这位喜好到处走动且爱舞文弄墨、吟诗作赋的乾隆同学有关的典故还真的很多。.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7:57
万仞宫墙.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73.jpg
(2010-10-6 07:57, 63.7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77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8:19
曲阜明故城。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为护卫孔庙而建。明故城内分布着孔庙、孔府、颜庙以及历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宫等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了鲁国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韵。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墙大部分被拆除。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08:23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56.jpg
(2010-10-6 08:19, 63.8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78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55.jpg
(2010-10-6 08:22, 65.1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7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8:25
进入这道城门,就来到孔庙。首先来到金声玉振牌坊。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3:53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74.jpg
(2010-10-6 08:25, 63.1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80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8:27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3:53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09.jpg
(2010-10-6 08:27, 83.1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81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8:30
这是孔庙的第一座牌坊。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 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79.jpg
(2010-10-6 08:30, 93.3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682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08:36
三间四柱三楼冲天柱式,石质。柱八角形,前后石抱鼓夹抱,柱头仰莲座,柱顶有圆雕鳞甲独角兽,明间额枋稍高,阴刻“金声玉振”四字,明人胡缵宗题。两稍间额枋稍低,平云龙图案。额枋均覆屋盖,整石刻成瓦垅形,悬山顶,有脊无吻。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建。
“金声玉振”四字很有力度,有颜体筋骨。“玉”字一点写在中间,导游说是为了体现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3:55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81.jpg
(2010-10-6 10:49, 92.4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06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0:53
櫺星门。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门名櫺星,意思是尊孔如同尊天。又是导游说:“櫺”字是错别字,下面少个“巫”,说是孔子不相信鬼神,所以乾隆同学故意少写了“巫”。是不是真的这样,没有考证过,得问问乾隆爷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18:03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83.jpg
(2010-10-6 10:53, 72.8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07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87.jpg
(2010-10-6 10:53, 79.2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0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0:57
孔庙内游人如织,导游的讲解声音此起彼伏。
匾额:太和元气。把孔子的思想比喻为宇宙的元气。.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89.jpg
(2010-10-6 10:57, 89.2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0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1:04
孔庙、孔府、孔林虽都姓孔,但没有出现一个“孔”字,皆以“至圣”、“圣”字命名,表示尊孔。如至圣庙、至圣林、圣府。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1:10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090.jpg
(2010-10-6 11:04, 101.6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11
图片附件:
162016792561.jpg
(2010-10-6 11:04, 149.7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12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6211.jpg
(2010-10-6 11:10, 86.7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22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1:06
牌坊的石刻匾额都是双面的。回望金声玉振坊。.
图片附件:
162016422981.jpg
(2010-10-6 11:06, 193.1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17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1:12
圣时门
据《孟子》记载:“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据此,清世宗于雍正八年(1730年)钦定孔庙正门名“圣时门”。圣时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3间,弘治年间扩为5间中设拱门3券,碧瓦歇山顶,四周是深红的墙皮,券内是杏黄的墙里,前后石阶上各有石刻龙陛。由拱门内望,令人有深邃莫测之感。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2:08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6212.jpg
(2010-10-6 11:12, 79.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23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6213.jpg
(2010-10-6 11:12, 49.5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24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1:53
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一个庭院,古柏森森,绿荫匝地,芳草如茵。迎面3架拱桥纵跨,一水横穿,环水雕刻有玲珑的石栏。水“壅绕如壁”,故名“壁水”,桥因而利名,称“壁水桥”。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3:58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6216.jpg
(2010-10-6 11:53, 96.4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26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1:56
弘道门。壁水桥北为弘道门,是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清雍正七年据《论语》“人能弘道”钦定命名,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
“弘道门”为清世宗据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命名并御书匾额。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3:57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6221.jpg
(2010-10-6 11:56, 72.4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27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6220.jpg
(2010-10-6 11:56, 74.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2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2:01
“大中门”始建于宋代,是北宋时孔庙的大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清乾隆时,高宗御书匾额“大中”是赞扬“中庸之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为之中、不易为之庸。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2:32 编辑
].
图片附件:
19ac1286-6dc3-48f2-8bba-a514905034cb.jpg
(2010-10-6 12:31, 84.0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0
图片附件:
783286b4-66f9-45bc-8815-2f327040b055.jpg
(2010-10-6 12:31, 47.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1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2:42
御制孔子庙碑。
东南露天的重修孔子庙碑-----龟趺螭首的成化碑明成化四年(1468年)立明宪宗朱见深御制碑文碑下的龟趺高1米多,碑额精雕盘龙,绕日盘旋栩栩如生。
此明宪宗朱见深御制碑文,极力赞颂孔子及其思想,看“御制重修孔子庙碑,朕唯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无焉”足见是曲阜中对孔子推崇最高的一幢另其书法浑厚庄严,收放得体,多为楷书临摹之范本。
遗憾的是,成化碑文革破四旧时遭破坏(一女青年用拖拉机拉倒此碑,疯狂的年代,疯狂的行为!)。后修补,修补痕迹清晣可见。.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6225.jpg
(2010-10-6 12:42, 78.2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3
图片附件:
碑文.jpg
(2010-10-6 12:42, 74.4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4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2:48
洪武碑
这是洪武碑亭,内置洪武碑。洪武碑立于洪武四年,是朱元璋为祀岳、镇、海、渎,免祀杂神专崇孔子之御碑。.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12.jpg
(2010-10-6 12:48, 77.1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2:50
洪武碑碑额:大明诏旨。.
图片附件:
洪武碑1.jpg
(2010-10-6 12:50, 42.0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6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2:58
许是念及朱元璋原是穷苦农民出身,和领袖出身有点类似,红卫兵在此碑上写下一个“留”字(绿圈内)。朱元璋的这专崇孔子之御碑,在文革破四旧时才免遭破坏,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过了孔子庙碑,沿中轴线再向北走,就到了奎文阁。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18:07 编辑
].
图片附件:
洪武碑2.jpg
(2010-10-6 12:58, 36.5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7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3:00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为收藏历代帝王御赐图书典籍而建初建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金明昌二年(1191年)重建,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扩建因“奎主文章”之说更名为“奎文阁”.
图片附件:
奎文阁.jpg
(2010-10-6 13:00, 78.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8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6229.jpg
(2010-10-6 13:00, 83.1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3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3:03
奎文阁,黄瓦歇山顶,三重飞檐四层斗栱。内部两层,中夹暗层,是我国著名的木结构阁楼之一。
奎文阁结构合理,固坚异常,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修以来经受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侵袭和多次地震的摇撼,虽康熙年间的大地震使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仍然无恙,岿然屹立。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3:59 编辑
].
图片附件:
奎文阁1.jpg
(2010-10-6 13:03, 56.9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40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3:09
十三碑亭。
狭长院落中矗立着13座碑亭,南8北5两行排列,斗栱飞翘,檐牙高啄,黄瓦耀金,栉次鳞比。十三碑亭存有金代碑亭两座、元代碑亭两座、清代碑亭九座,亭内存有唐、宋、金、元、清代碑刻50余块,多是历代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的昭告、拜庙祭祀的祭文和修建孔庙的记事碑。.
图片附件:
十三碑亭.jpg
(2010-10-6 13:09, 95.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41
图片附件:
十三碑亭1.jpg
(2010-10-6 13:09, 78.2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42
图片附件:
十三碑亭2.jpg
(2010-10-6 13:09, 62.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43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3:14
乾隆同学还真浪漫,这棵歪斜的树也与他有关。说是乾隆皇帝走得累了,曾背靠此树休息,树干后来竟似龙状生长。.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11.jpg
(2010-10-6 13:14, 86.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44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3:19
这是孔庙里最大最重的石碑,约重65吨,采自北京西山。当时条件下能从千里之外安然运抵曲阜,着实令人惊叹。基座那位老兄,真的叫忍辱负重,别的老兄都闭口,就它开口,大概是真的太重了,压得它大口踹气。不信你看!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4:39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18.jpg
(2010-10-6 13:19, 69.6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47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4:45
勾心斗角,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其实原意是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心:宫室的中心。角: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做“斗角”。.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20.jpg
(2010-10-6 14:45, 61.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53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4:52
大成门的建筑是“犬牙交错,勾心斗角”。中间插进为勾心,左右四角尖端相顶为斗角。说是左前方的碑亭建造年代比大殿早,大殿的设计者没来现场实地查看就设计了图纸,结果大殿的屋檐与碑亭交错了。看来任何事物都得进行实际调查。不过这样的效果也挺不错,不然恐怕后世就没有“勾心斗角”一词了。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5:18 编辑
].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4:55
大成门的雕龙石柱,美轮美奂。.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23.jpg
(2010-10-6 14:55, 73.7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54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4:56
大成门。三字是康熙皇帝御笔。
十三碑亭北,有五门并列居中的一座名大成门,是孔庙第七道大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5:20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24.jpg
(2010-10-6 14:56, 71.6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5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4:58
大成门里左边这棵挺拔苍劲的桧树,是孔夫子手植的。据记载:孔子在这里裁过三棵桧树,金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毁于兵火,树枯而又发新枝,曾“三枯三荣”,有“桧树日茂孔氏日兴”的说法。明万历年间才子杨光训题写了“先师手植桧”五个大字。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5:16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25.jpg
(2010-10-6 14:58, 74.6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57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04
杏坛。
“杏坛”二字,这就是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孔子杏坛设教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北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但是原址在哪里却无记载.宋天禧二年 (1018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后移扩建,以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金代始于坛上建亭,由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
据介绍此碑由于是党怀英所篆,有个“党”字,得以在文化大革命中保存下来。中华民族之万幸也!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5:14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27.jpg
(2010-10-6 15:04, 66.9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58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28.jpg
(2010-10-6 15:04, 75.5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5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29
遗憾的是时间紧张,边走边拍照边听介绍,还得不能和同行拉下,没有看到中国书法史上几块著名又珍贵的汉魏国宝碑刻: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张猛龙碑,非常非常遗憾。离开三孔时,我说游览三孔起码得花整整一天时间才能大概领略三孔精华,像我们用四个小时在三孔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看上一眼,实在是愧对中华文化精髓!下次有机会一定得补上。.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32
终于看到孔庙主殿——大成殿了。
香烟缭绕中的大殿。.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29.jpg
(2010-10-6 15:32, 81.9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62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34
它和北京的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建筑,又称东方三大殿。价值高历史长的是大成殿。特别是那28根石雕龙柱,非常的漂亮!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18:10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31.jpg
(2010-10-6 15:34, 77.1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63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33.jpg
(2010-10-6 15:35, 70.7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64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36
殿高24.8米,阔45.7米,深24.89米。四周环有28根用整个石头雕成的龙柱,工艺精湛,造诣很深。尤其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浮雕的10棵柱子20条龙,上下对翔,升腾盘绕戏一颗珠子,神态各异,无一雷同,越看越有动意,跃然石上栩栩如生。这是徽州工匠的杰作。.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37
真是美啊。
皇帝来曲阜朝孔时,孔家都用黄绫把龙柱裹起来,不让皇帝直接看到龙柱,因为超过了金銮殿,怕皇帝不高兴,加以责怪。其余18根柱是八棱的浅浮雕龙柱,一个棱面刻九条龙,每根柱子八个棱,八九72条龙共计雕刻1296条龙。这是罕见的石刻艺术瑰宝。
看来皇帝老儿气量还真小,哈哈。
除皇族外,也只有孔家有资格在自家院子里堂而皇之的雕龙画龙,而且皇帝还很高兴,换成别人,早杀一万次头了。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18:13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34.jpg
(2010-10-6 15:37, 62.3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65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42.jpg
(2010-10-6 15:42, 75.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68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46.jpg
(2010-10-6 15:43, 73.2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6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41
雄伟壮观的大成殿.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36.jpg
(2010-10-6 15:41, 66.1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66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37.jpg
(2010-10-6 15:41, 7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67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46
雍正同学的作品。此匾貌似写的不咋地。.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44.jpg
(2010-10-6 15:46, 57.8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0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48
大成殿内正中康熙题写的“万世师表”匾,下面是光绪的“斯文在兹”匾。历史上字写得好的皇帝没几个,唐太宗、宋高宗、宋徽宗(此仁兄独创“瘦金体”)算是当中的佼佼者。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9 14:35 编辑
].
图片附件:
162018954664.jpg
(2010-10-6 15:48, 99.3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1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51
皇家气派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5:54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48.jpg
(2010-10-6 15:51, 53.4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2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49.jpg
(2010-10-6 15:51, 60.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3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67.jpg
(2010-10-6 15:54, 70.5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4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68.jpg
(2010-10-6 15:54, 57.4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5:57
鲁壁.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59.jpg
(2010-10-6 15:57, 74.2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6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60.jpg
(2010-10-6 15:57, 72.4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7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61.jpg
(2010-10-6 15:57, 64.7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7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24
继续。在鲁壁旁边有一口井,曰:孔宅故井。连一口井都有这么多碑来赞叹,且是皇帝御笔。想想也是当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必这水应该充满智慧和仁爱,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就喝这井里的水生活、工作、思考、游历的,能不珍贵吗?
水井没有拍到,要在井边照相留念的人实在太多。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7:26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63.jpg
(2010-10-6 17:24, 79.6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8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2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70.jpg
(2010-10-6 17:29, 70.5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86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33
已经中午了,就在孔府旁边的饭店吃饭。饭后参观孔府,此为路过曲阜城门洞的马车。要是将四个轮胎换成木轱辘,应该更有味道吧?.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73.jpg
(2010-10-6 17:33, 71.2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87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36
到孔府参观。
孔府即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紧邻孔庙,是孔子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的衙署和府第,有“天下第一家”之称。孔府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贵族庄园,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合一的典型建筑。占地16公顷有厅、堂楼、房463间,三路布局,九进院落,中路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7:41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74.jpg
(2010-10-6 17:39, 55.6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8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49
匾书“圣府二字”,为明朝奸相严嵩所书。此人政治品格不怎么样,字到写得不错。不过想想也是,在古代,要是字写得不好,是断然没有上皇榜的可能的。不像现在,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少之又少。科技发达了,电脑普及了,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严重建议学校将书法列入升学的考试内容之一,练书法不仅能写好汉字,还能读写繁体,在现在的国际交往中也算是一件好事。话多跑题了,打住!.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75.jpg
(2010-10-6 17:49, 62.2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91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52
关于孔府的官方介绍.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78.jpg
(2010-10-6 17:52, 90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92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54
圣人之门。.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77.jpg
(2010-10-6 17:54, 79.6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93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79.jpg
(2010-10-6 17:54, 67.0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94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57
重光门及“恩赐重光”匾额。.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82.jpg
(2010-10-6 17:57, 84.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95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81.jpg
(2010-10-6 17:57, 70.3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96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7:58
约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建。高5.95米,长6.24米,宽2.03米,门上悬“恩赐重光”匾,故称“重光门”。此门平时紧闭,只在喜庆大典、迎接圣旨和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开启,故又称仪门,四柱回梁,悬山肩挑,前后重花蕾各四朵,所以又称“重光门”。.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06
大堂内布置的仪仗。
内设朱红暖阁、公案及一品官仪仗。衍圣公在此迎接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等活动。 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灰瓦,悬山顶,脊施瓦兽,九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堂内中间设一彩绘云蝠八宝暖阁,内置虎皮太师椅,椅前红漆公案,上摆印、签、文房四宝等。阁上悬清顺治帝赐统摄宗姓匾。两侧及后墙陈设着历代赏赐使用的金瓜、钺斧、朝天镫、云牌、云锣、龙旗、凤扇等仪仗。还有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官衔牌,如"袭封衍圣公"、"光禄寺大夫"、"赏戴双眼花翎"、"赏穿带膆貂袿"、"紫禁城骑马"、"奉旨稽查山东全省学务"等等,每当衍圣公出行时,都有专人执掌,以示威严。堂前台基上有一个日晷和嘉量,古时只有王者殿前设此物。.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84.jpg
(2010-10-6 18:06, 51.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9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08
三堂内景
三堂又称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明代建筑,高9.95米,长27.42米,宽11.8米,堂内明次间前设格扇门,内设公案,室内上悬高宗书“六代含饴”匾。稍间以实墙分隔,东为会客室,西为书写官撰奏章处。.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87.jpg
(2010-10-6 18:08, 77.3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79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11
贪照壁。上面的动物象麒麟但不是麒麟,想象中的贪婪之兽,它拥有了所有的宝物,还想去吃太阳。此画在内宅门里墙上,为出内宅走之路,用以告戒府人不要贪赃枉法。.
图片附件:
孔府1.jpg
(2010-10-6 18:11, 81.7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0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14
前堂楼
七间两层楼阁,清光绪十二年重建,孔子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及三位夫人陶氏、丰氏、王氏及两个女儿均住此楼。明次间为客厅,东西两套间为卧室。楼前有垂珠门,3间,清代建筑。两侧有东西配楼,清代建筑。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18:17 编辑
].
图片附件: [王氏夫人室]
齐鲁青未了 194.jpg
(2010-10-6 18:14, 79.5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2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16
孔子77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生母卧室。.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19
后堂楼内景
此为1936年孔德成、孙琪芳结婚的新房就在这里。当时许多政界要人都参加或送贺礼。
上方“瑞应睢麟”为林森所书。.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95.jpg
(2010-10-6 18:19, 71.0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3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29
出孔府,乘电瓶车去孔林的路上。左侧红墙内为颜庙。颜庙即复圣庙,位于曲阜陋 巷街北首,是祭祀颜回的庙宇。颜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弟子。在《论语》中有不少 关于颜回的记载,因而他也成为后世人最为熟悉的孔门弟子之一。《雍也》说他“一箪食,颜回像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电影《孔子》说是为抢救落水的孔子书稿,掉进冰水而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8 13:20 编辑
].
图片附件:
颜庙.jpg
(2010-10-6 18:29, 9.2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4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199.jpg
(2010-10-6 18:30, 69.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35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39
古代墓葬制度比较严格。老百姓叫坟,诸侯叫冢,皇帝称陵,只有圣人才能叫林。中国只有两个林,文圣人孔子的孔林,武圣人关羽的关林。据说安阳还有个袁林,是袁世凯的墓。当地都这样叫,按照常理是错误的。.
图片附件: [孔林前的石牌坊]
齐鲁青未了 201.jpg
(2010-10-6 18:39, 61.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6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41
孔林中神道长达1000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神道起点为石牌坊,上书:“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初建时所刻。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8:50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03.jpg
(2010-10-6 18:41, 74.3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7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43
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8:48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05.jpg
(2010-10-6 18:43, 86.9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8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06.jpg
(2010-10-6 18:43, 103.7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0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18:52
孔林实际上孔氏家族的家族墓地。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
据说除了犯过罪的、出嫁的女儿和早夭的孩子外,孔家人去世后,都可以葬在孔林里。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18:56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08.jpg
(2010-10-6 18:52, 53.0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12
作者:
万宝全书
时间:
2010-10-6 19:43
去年国庆节去的山东,包括:泰山、曲阜和济南,看到照片历历在目,不过我们是跟旅行社。
谢谢lz分享.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0:12
引用:
原帖由
万宝全书
于 2010-10-6 19:43 发表
去年国庆节去的山东,包括:泰山、曲阜和济南,看到照片历历在目,不过我们是跟旅行社。
谢谢lz分享
有空也发点照片上来分享一下哦。.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1:06
穿过木结构牌楼,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10.jpg
(2010-10-6 21:06, 81.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17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11.jpg
(2010-10-6 21:06, 97.9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1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2:46
甬道两侧的石兽:文豹,形象如豹,垂长尾生双翼。传其性情温顺,笑容可掬。.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18.jpg
(2010-10-6 22:46, 64.9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33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2:48
左边石兽:角端,也是想像中的一种神兽,头生一角,肋生双翅,卧伏于地,引项长啸。传说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孔子周游列国时,有它拉车,既是很好的谋士,又是很好的翻译。.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19.jpg
(2010-10-6 22:48, 72.9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34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2:51
当然,甬道两侧是少不了翁仲的。据载为秦代骁将,姓阮名翁仲,身长一丈尺,英武超群,威震边塞,匈奴句其威名,再不敢犯秦国北疆。阮翁仲死后,便铸成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以壮声威势,其雕刻线条流畅,古朴浑厚。.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20.jpg
(2010-10-6 22:51, 60.2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37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21.jpg
(2010-10-6 22:51, 70.7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3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2:52
传说,清皇帝乾隆来孔林,在享殿前看拱立甬道两旁的两石人,便问跟随在身旁的一位瀚林学士:“这两侧的两石人是谁?”忙中出错,这位翰林被猛地一问,急忙回答,竟把翁仲的名字颠倒了,回答说“仲翁。”皇帝听后,一下子记起了翁仲这个名字知翰林回答错了,微微一笑当场便吟出:
翁仲缘何说仲翁?
怨尔当年欠夫功。
有亏朝里为林翰。
贬汝江南做判通。
乾隆故意地每句最后两字颠倒过来,挪揄那位翰林院名流;皇帝金口,一句话,便贬这位翰林去江南做比县官还小的通判去了。.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2:57
继续往里走。
孔子墓前东侧有三亭,是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来此祭孔时停留之处,叫作“驻跸亭”。.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25.jpg
(2010-10-6 22:57, 97.9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39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23.jpg
(2010-10-6 22:57, 84.5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40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01
墓南二百米处的亭殿后,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楷念“皆”音。
相传子贡奔丧来后,将一棵楷树苗栽于其师墓旁,后成大树。清康熙间遭雷火焚死,后人将枯干图象刻于石上。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3:20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22.jpg
(2010-10-6 23:01, 70.2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46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41.jpg
(2010-10-6 23:01, 73.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47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43.jpg
(2010-10-6 23:01, 69.1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48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06
孔子墓地。墓前有明人黄养正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看到网上有人说,“王”字写错了,中间一横位置不对,说是为了不让皇帝难堪云云。其实,“王”字篆书就是如此,一横写在中间就成篆书“玉”字了。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10 18:20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33.jpg
(2010-10-6 23:06, 57.1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49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34.jpg
(2010-10-6 23:06, 69.2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50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38.jpg
(2010-10-6 23:06, 99.0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51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30.jpg
(2010-10-6 23:06, 93.7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52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12
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孔鲤先孔子去世,被孔姓后代尊为“二世祖”。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10-10-6 23:15 编辑
].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26.jpg
(2010-10-6 23:14, 76.7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54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27.jpg
(2010-10-6 23:15, 71.9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55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17
南为其孙孔伋墓(“三世祖”).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40.jpg
(2010-10-6 23:17, 96.2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59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19
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的3间西屋为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3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3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35.jpg
(2010-10-6 23:19, 78.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60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26
孔林规模巨大,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要是整个墓地转下来,非半天不可。孔林里也有电动车供游人乘坐,可以绕着走完整个孔林。由于时间关系,其实孔林里最有意义的地方基本上都看过了,所以赶紧原路返回。.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34
走到电动车上车的地方,哇,排队的人实在是多。孔林周边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并不好,电动车随意停在路边,游客也是乱哄哄的。等了一会,有工作人员在喊:“团队游客去那边!”急忙奔到一处简易停车场,其实这里更糟,没人维持秩序,三辆电动车早已坐满乘客,而要乘的人陆续赶来。这是导游小姑娘到是蛮负责任的,出去到外面找了一辆专供我们13个人坐的电动车,终于顺利地把我们送到曲阜游客中心。
曲阜三孔的导游费一处100,游完整个三孔就得300。有点贵!其实孔庙和孔府是紧挨着的,孔林稍远些,但也是十几分钟车程。.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41
从曲阜出来,已经下午4点多了,大家赶紧往泰安赶。曲阜到泰山还有145公里要走。等赶到天外村的时候,已经晚上6点多了。天外村停车场已经车满为患,按照交警的指挥,大家将车统一停在道路两侧,付过夜停车费30元/辆。停好车,带好必要的衣物和饮用水,准备夜登泰山。.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44
泰山门票旺季125/张,学生60/张,汽车票统一30/人,学生无优惠。.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45.jpg
(2010-10-6 23:44, 57.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62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46
售票处还张贴着封禅大典的宣传招贴。.
图片附件:
齐鲁青未了 246.jpg
(2010-10-6 23:46, 71.3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570863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6 23:47
如何登山,且听明天分解。睡觉去喽~.
作者:
一苇
时间:
2010-10-7 09:35
向售票处打听,晚上中天门到南天门的索道已关闭。看来只能步行登泰山了,也好,本来就打算步行上去,就是夜里登山,一路风景可就看不到了。.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