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王书亚长老找回这部电影重新看一次,从1小时21分钟那里,从女主角从V用来“教育”她的把戏中出来那里,仔细想一想当女主角得知真相,感觉不吃所错,又是愤怒又是无助,处在意识最薄弱最容易被煽动的时候,V开始说一大堆道理,一大堆理论。直到女主角从窒息中缓过劲来,在V如此多的煽动言辞过后V问女主角感觉到了什么?女主角说的并不是V想要的那句话吧?她为什么没有就认同V了?而是说她“头晕”?那是因为女主角本来就不应该当理解当时的V,当时的V是偏激的,也就是王书亚弟兄笔下那种腰部以下的叛逆者。接下来女主角和V到楼顶去淋雨,女主角说——God is in the rain!然后那一滴雨水落在她的额头上(这看起来像什么?有没有让你想到洗礼?)然后女主角在雨中,同时画面剪辑表现的从前的V在火中,他们展开双臂,那看起来像什么?在洗礼过后?那是重生!这洗礼不是仅仅对于女主角的,同样是对于V的。或许V一开始带着“腰部以下的叛逆”,就像无数的年轻人容易犯得错误一样。但是当他们一起经历了那场上帝在其中的雨之后。在女主角离开之前,V带女主角去看《盐沼》的海报时。他们的对话当中,可以看出V仍然没有觉悟,他的理念仍然是要用monstrous的反击来针对曾经monstrous折磨他的人。于是女主角轻蔑(这轻蔑如同王书亚弟兄对于“腰部以下的叛逆”)的说——they created a monster!,然后V沉默了并且低下了头,此时此刻V才完成了他的洗礼。就像电影中女主角在楼顶淋雨时对比剪辑中暗示的那样,V是从烈火中重生的,难免有冲动与激情;而女主角是从雨水中重生的;而那句关键的台词——上帝在雨中!于是这雨中和了这火,他们共同的重生才成就完整的V。V不是那个在面具下的人,V是他们所有人亦或我们所有人。
正是这雨,浇熄了腰部以下的叛逆,正是这雨让受到monstrous折磨后的V没有成为一个monster,而是在雨中接受了洗礼,最终成为“思想”,成为一种非具体的形态。最终不是V,而是在无数子弹穿透的钢铁板甲后面,在至始至终没有揭开过的面具后面,那我们以为无坚不摧甚至可能是超能英雄的“脆弱肉体”流血死亡而换来的”思想”,促使民众走上街头,促使民众完成了意识的崛起,并最终用非暴力的方式,让暴力屈服。
接下来在地铁中的戏,V把开启火车的主动权交给了女主角,而不是自己来开启火车。让我们想一想,如果在他亲手开启火车会发生什么?他不会有时间去杀死苏特勒,更重要的也不会被打死。苏特勒暂时没有死,但是烟火点燃了,爆炸发生了,民众的情绪被推向高潮了,于是他们潮水般的涌向军队,于是苏特勒下令了,军队开枪了,一部分民众死去,后面源源不断的涌出更多的人。最终那些脆弱的暴力机关被愤怒的充满仇恨的民众淹没,暴力机关在无数牺牲流血的代价下被推翻,苏特勒会被愤怒的人群碾压致死,V亦完成他的复仇并活着走出来被拥戴。(这个时候他被拥戴出来成为新的元首,再要还权于民就千难万难了,无法理解这种困难的,可以去找科幻小说《沙丘》系列,特别是续集《沙丘之子》)这就是V本来的计划。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在那场雨之后,在11月5日这天,女主角回来,他们在地铁下的对话
V: …….我把这一切留给你,让你自由处置。
女:这是另外一个诡计么?
V:不 再没有诡计,再没有谎言,只有事实。这事实是,你让我明白了,我是错的,明白按下这个开关的决定,不该由我来做。
女:为什么?
V:因为这个世界(旧世界,苏特勒统治下的世界),我是其中一部分的这个世界,我(我们每个人)帮助塑造的世界(这里V说自己是旧世界的一部分,并且旧世界能够存在也因为“我/们”有份帮忙塑造,苏特勒是被民众的恐惧愚昧激情拥戴出来的)将在今晚消亡。而明天,将是不同的世界,该由不同的人来塑造,这个决定应由“他们”来做(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女主角以及最终涌向广场的千千万万人)
从这段对话中,能够发现,V已经不是过去的V,他最终的选择是把民众的权利交还给民众,而自己去见那个“创造我的人,报答他所做的一切”。Monster用monstrous的折磨创造了V,而V最终勇敢的去直面Monster 。他必然知道这是去送死,他更明白,他是去做必要的牺牲。
这一刻,你还认为他仅仅是去复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