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平常日子平常心 于 2012-10-22 11:25 发表
来请教:
女儿初一,不喜欢数学,有畏难情绪,看小说恨不能过目不忘,记忆力很好,但是数学公式怎么也记不住,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也总是错,做试卷时看错题、看错行、看错符号等一些低级错误反复出现。
愁!
...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10-22 12:02 发表
不喜欢数学,对一部分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对这部分孩子来说,要求不要太高,掌握好基础就可以了。
数学公式不是靠记忆记住的,应该反复推导,在探究中体悟其中的道理。
先养成检查的习惯,特别是在平时的作业 ...
原帖由 XGBB 于 2012-10-22 12:45 发表
请教
如何养成检查的习惯?女儿小学三年级,数学成绩不错,学得也轻松,也喜欢学,但常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递等式抄下来,数字就抄错了;列竖式计算,数字也抄错。应用题往往错在容易的题,漏看题目条件。这是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11:51 发表
女儿初一,本学期在因式分解部分失分严重,主要问题:提取公因式后,对于新产生的多项式毫无感觉,无法灵活地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十字相乘分解因式更是一筹莫展,请教有些什么对策可以改善?
原帖由 平常日子平常心 于 2012-10-22 11:25 发表
来请教:
女儿初一,不喜欢数学,有畏难情绪,看小说恨不能过目不忘,记忆力很好,但是数学公式怎么也记不住,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也总是错,做试卷时看错题、看错行、看错符号等一些低级错误反复出现。
愁!
...
原帖由 XGBB 于 2012-10-22 12:45 发表
请教
如何养成检查的习惯?女儿小学三年级,数学成绩不错,学得也轻松,也喜欢学,但常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递等式抄下来,数字就抄错了;列竖式计算,数字也抄错。应用题往往错在容易的题,漏看题目条件。这是 ...
原帖由 dorothy_zhu 于 2012-10-22 13:10 发表
请问老师,1、有必要强化训练“死算”能力吗?这个会成为提高数学能力的绊脚石和瓶颈吗?
2、有必要进行大量练习,以达到看一眼题目,马上就能准确切入的目的吗?
以上2问,基于我们还只是6年级,既不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14:26 发表
先送花,小学的东西没问题,比如:
97*97+3*97=
马上反映:(97+3)*97=9700
那我问她,现在的是要先提取公因数,你会吗?
当然会。
然后:a2(x-y)2+2a(y-x)+1
这样类型的题目就不行了,先是反映不出公式,接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14:26 发表
先送花,小学的东西没问题,比如:
97*97+3*97=
马上反映:(97+3)*97=9700
那我问她,现在的是要先提取公因数,你会吗?
当然会。
然后:a2(x-y)2+2a(y-x)+1
这样类型的题目就不行了,先是反映不出公式,接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14:26 发表
先送花,小学的东西没问题,比如:
97*97+3*97=
马上反映:(97+3)*97=9700
那我问她,现在的是要先提取公因数,你会吗?
当然会。
然后:a2(x-y)2+2a(y-x)+1
这样类型的题目就不行了,先是反映不出公式,接 ...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2-10-22 15:23 发表
我儿子上数学课回答问题很快,老师说他反应快,但回家做题有些题不会做,他也懒得动脑筋,这是啥毛病?
你说的二三年级习惯培养我同意的。我当时儿子二年级就放手了,因为那时工作太忙,经常出差,没法陪他,所以 ...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2-10-22 16:05 发表
呵呵,谢谢抬举!
不过,想说的都说了,再说也没有新意了。
这么大的题目,几句话说不清,几个帖也说不清。
非要简要地说,我的观点是:喜欢数学的人才可能学好数学;刻苦学习数学,以不伤害孩子 ...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2-10-22 17:09 发表
我觉得数学的问题其实需要在生活中解决。 在生活中学数学,才能找到数学的乐趣。在生活中有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只在书本上学数学,学不好数学。 在生活中丢三拉四很难在数学中保持严谨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0:48 发表
今晚,一张因式分解的卷子做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真是抓狂!
例如不会做的题目:(X+y)2-(x+Y)3
做完,下面一道又不会做了,想了很久
(x-y)2-(y-x)3
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提取公因式,结果想歪了,想了半天。
因为她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16:27 发表
数学应该和理性和逻辑思维有关,发育迟缓的孩子往往不如发育成熟的孩子悟性好,我自己就是初中数学非常差,记得我们初一学代数我听都听不懂,到了高中才能勉强赶上.
现在我女儿也是这个问题,生理上的不成熟导致她在数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0:58 发表
不同的学生不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
数学应该和理性和逻辑思维有关,发育迟缓的孩子往往不如发育成熟的孩子悟性好,我自己就是初中数学非常差,记得我们初一学代数我听都听不懂,到了高中才能勉强赶上. 现在我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1:04 发表
老师说,家长不要辅导作业,以便老师了解真实情况,和有的放矢地订正。
但是,你不教,她做的那个慢啊,肚肠骨头痒了!![]()
不知为啥,最近这些东西对她而言,特别吃力。
也许是因为这些东西和以前学的东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1:24 发表
老师说,回家作业全对,学校考试成绩差,一看就知道不是自己做的,要求我们培养她独立思考,但是此事谈何容易?
自己做,就是慢,差错率高,知识点不熟。![]()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0:48 发表
今晚,一张因式分解的卷子做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真是抓狂!
例如不会做的题目:(X+y)2-(x+Y)3
做完,下面一道又不会做了,想了很久
(x-y)2-(y-x)3
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提取公因式,结果想歪了,想了半天。
因为她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1:04 发表
老师说,家长不要辅导作业,以便老师了解真实情况,和有的放矢地订正。
但是,你不教,她做的那个慢啊,肚肠骨头痒了!![]()
不知为啥,最近这些东西对她而言,特别吃力。
也许是因为这些东西和以前学的东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1:20 发表
当然,她比我小时候强,性格外向,能迅速和不认识小朋友交往,暑期的莘庄英语角活动,她被公认是最活跃的,尽管英语口语并不好,但非常敢说,每次都进步。暑假里报了一个写作班,跟着老师学写小说,获得嘉奖,被破天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1:24 发表
老师说,回家作业全对,学校考试成绩差,一看就知道不是自己做的,要求我们培养她独立思考,但是此事谈何容易?
自己做,就是慢,差错率高,知识点不熟。![]()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15:02 发表
总之问题多多,比如:a6-81a2b4
她说太简单了!马上写=(a3+9ab2)*(a3-9ab2)
我说,不对,为什么你不先提取a2这个公因式出来?
她说,我一看这道题目和平方差公式的关系,马上就想到(x+y)*(x-y)了,忘记还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0:48 发表
今晚,一张因式分解的卷子做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真是抓狂!
例如不会做的题目:(X+y)2-(x+Y)3
做完,下面一道又不会做了,想了很久
(x-y)2-(y-x)3
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提取公因式,结果想歪了,想了半天。
因为她心目中,提取公因式都是提取一项,而不是一个式子。
唉!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2-10-22 16:44 发表
个人认为跟天赋有关,但所谓的“数感”是不存在的。
数学是一个纯理性的东西,不象艺术文学音乐这种可以由“感”而发,没有思路做不出就是做不出,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谓天赋,也只不过是脑部相应神经的回路比较发 ...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2-10-23 10:03 发表
“方法”这个东西,如果普通的理解就是所谓的“解题思路”,看到一道题目,能想到怎么去解它,就相当于掌握了“方法”。
想要掌握这种“方法”,很简单,同样类型的题目多做做,强化“解题思路”,以后看到类似的题 ...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2-10-23 10:03 发表
“方法”这个东西,如果普通的理解就是所谓的“解题思路”,看到一道题目,能想到怎么去解它,就相当于掌握了“方法”。
想要掌握这种“方法”,很简单,同样类型的题目多做做,强化“解题思路”,以后看到类似的题 ...
原帖由 fendihuang76 于 2012-10-23 10:13 发表
谢谢CC!话说如你这般数学专业毕业的,所学的数学知识对你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帮助与促进呢?
我要从你们这里批发一点回去教育孩子呢!
原帖由 fendihuang76 于 2012-10-23 10:26 发表
谢谢嘉宾的耐心细心回答!"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做不到灵活运用,是因为只记住了公式,而不理解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你跟旺爸都提到这点,那否理解能力强的孩子也许对数字感觉不强,但是对公式的理解推导会有益, ...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10-22 20:48 发表
今晚,一张因式分解的卷子做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真是抓狂!
例如不会做的题目:(X+y)2-(x+Y)3
做完,下面一道又不会做了,想了很久
(x-y)2-(y-x)3
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提取公因式,结果想歪了,想了半天。
因为她 ...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