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成成の爸爸 于 2012-12-14 09:51 发表
奥数求解往往是非常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少数人的游戏。。。
您可以用你的观点去教育你的孩子。。。
我不想与您争,因为与您争了也没用。。。
但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原帖由 caseymama 于 2012-12-14 11:03 发表
对于惯常理解和严谨思维我是这样想的:得出三个解的孩子也是经过一番纠结的,但他们认为题目的表达确实可以有三个解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刻意追求严谨或钻牛角尖,而是挺自然的思考结果。如果轻率地判他们错了,我倒担心会对他们以后审题会有影响。所以这道题我对孩子说:如果判你错了也没事儿,我觉得你那样理解也行,这只是不同人看法不同。
原帖由 成成の爸爸 于 2012-12-14 08:28 发表
原题如下:
743133
据悉,第七题 三个解 按错处理。
“上底、高、下底恰好是三个连续的正整数” 怎么理解?
什么是顿号?是否表示并列的意思?
什么是并列?是否表示不分先后的意思?
是否可以有以下 ...
原帖由 yanwang909909 于 2012-12-14 12:25 发表
严重同意啊!题目原题没有写明“上底、高、下底恰好是三个连续的正整数”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题目及其不严谨,严谨的孩子失分了,冤啊!强烈要求三个答案算正确。
原帖由 禹儿妈妈 于 2012-12-14 12:02 发表
我只是从我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的,尤其是上了高中以后,这种抠字眼的习惯令他吃了不小的亏,特别是反映在物理的考试上,常常因为想得比别人多而扣分。。。
原帖由 yanwang909909 于 2012-12-14 12:25 发表
严重同意啊!题目原题没有写明“上底、高、下底恰好是三个连续的正整数”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题目及其不严谨,严谨的孩子失分了,冤啊!强烈要求三个答案算正确。
原帖由 糊涂虫爸爸 于 2012-12-14 13:52 发表
其实,想想也是,一般教学中,通常就是认为上底比下底短的,平时测验中也没人会计较这些,但是,关乎一个孩子命运的关键时候,还是有人会在乎的,那么出题人是不是应该在试题的其他文字表达中强调这点以免引起歧义呢 ...
原帖由 成成の爸爸 于 2012-12-14 21:11 发表
要说合理——题中“在一个村子里,共有1000户人家,每户人家只有一个人。”您认为符合常理吗?
“999”不是我说的答案,是日奥赛组委会认可的答案。
您言下之意,是可以挑战组委会的,是吗?
这正是我要 ...
原帖由 逗号 于 2012-12-15 11:00 发表
我反复看了原题,再三推敲。也请一些奥爱好者,包括大学的教授、本科生、研究生,极大多数(80%)认为这个题目意思明确,要求清楚:题意指“上底、高、下底是3个连续的正整数(“恰好”2字是修饰,起强调作用,可以不 ...
原帖由 linlinmama0520 于 2012-12-15 11:05 发表
同意这个观点,不管是A,B,C;还是C,B,A,得出的梯形面积是相同的。既然是连续的,那不可能是C,A,B;或者A,C,B,所以应该只有一解。
原帖由 clduan66 于 2012-12-16 12:26 发表
两天前就被该贴的题目所吸引,多次试图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却被跟贴中,家长们吵架的情景所止住. 今日回复该贴,意在发表个人观点, 做点数学和语文的讨论, 不想涉及任何孩子.
“上底、高、下底恰好是三个连续的正整数” ...
原帖由 逗号 于 2012-12-16 16:51 发表
唯有一姐正确,二姐、三姐都错。![]()
这真是难得的好题。既考数学,又考语文,还给人闲聊的话题。出此题者真是了不得呀。![]()
又来捣糨糊了。
哈、哈、哈,刚才想回酷妈妈的话,居然发现LZ不让我在这里 ...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