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大帝(Contantine the Great, c.285-337)为维持全国宗教信仰统一,召开尼西亚大公会议;会中判决亚流派为异端。亚流被逐离开教区,东往小亚西亚一带,迅速播散其邪恶学说,有很多的跟从者。亚流本人虽然在336年死了,但他的谬说并未随他消灭 ,继续蛊惑人心。以后,还有些投机善变的修正主义“半亚流”信仰,流传二代之久,才渐趋消没。
亚流派和半亚流派,与正统信仰不同之处,在于对三一真神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对基督论的看法。正统信仰以亚他那修为代表,相信圣子与圣父为同质(Homo-ousion);并且同等,同荣,同永(co-eternal)。亚流派以为圣子是受造的,因此与圣父异质(hetro-ousion),不同荣,不同永。修正主义的半亚流派,则以为圣子与圣父似质(Homoi-ousion),相似而不相同,同永而不同等,低于圣父。这些半亚流派的人,有的善于巴结逢迎,取宠于宫廷,先是得到皇姊的信任,以后则浸淫影响皇帝,使晚年的君士坦丁,逐渐倾向他们。君士坦丁在临终时才接受洗礼;为他施洗的尼高迈第主教(Bishop of Nicomedia),是半亚流派信仰。
撒但钟爱异端,为他们裁制了许多新衣,而且有时候像是雅各布为约瑟作的彩衣。
近代的“圣经批判”,大致使马吉安(Marcion)异端演化而成。继起的“属灵人”运动,实在是诺斯替派(Gnostics)的旧病复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埃及 Nag Hammadi 的附近,发现大批 Coptic 蒲草纸抄本,更使诺斯替派信仰成为时髦,融合东方异教思想,使许多人想作“属灵人”,仿佛是经过禅宗的“顿悟”,就可以高出别人一头;他们仿效印度教的阶级制度,把人类分为属灵(pneumatic),属体(hylic),和中间的属魂(psychic) 三等;当然,他们自己才是属灵人(完全人)。更晚近的则是套用亚流派异端,幻化出新学说,把神子基督贬抑为首先的受造者(曲解歌罗西书第一章15节); 其用意是把元首基督耶稣拉低了,那头儿自己就自我神化,可以爬高而与基督同等,成为“人而神”。这不仅是牢笼信徒的手段,还更是严重的亵渎,可怕的异端,引人陷入灭亡,适与亚他那修信经的标准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