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流主义” (Arianism)一词源自亚流(Arius)这个人的名字,他是亚力山大教区的主教,其观点在主后325年的尼西亚大会(Council of Nicea) 上被定罪,死于主后336年。亚流教导说,子神是父神在某个时刻所创造的,而在那个时刻以前,子神是不存在的,圣灵也不存在,只有父神存在。因此之故,子神虽然是天上的实存,比其它受造之物在更久远以前就已存在,而且也比其它受造之物伟大得多,但在所有的属性上,他仍然不能与父神相等——即使我们可以说他在本质上「像父神一样」或「与父神相似」,但却不能说他与父神有「同一本质」。
同样的语句在主后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大会(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再次被肯定。除此以外,在「为父所生」一语又加上「在(创造)万有之前」一语,成为「是父在[创造]万有之前所生的」,表示这个「生J (begetting)是永远的:从来没有一个起点,但此父子之关系却是永远为真的一件事。然而,关于「生」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则没有清楚地定义过,只说到它和父子之间的关系有关,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父永远在这关系中居首位。
此外,《尼西亚信经》坚持基督是「与父同质」进一步地否认了亚流主义的教训。此处的争议与两个字有关:homoousios(「本质相同」)和homoiousios (「本质相似」),这两个字后来在基督教的教义史上变得很有名。这两个字的差异在于两个不同的希腊文字首:homo-意思是「相同」,homoi-意思是「相似」。亚流喜欢说基督是一个超自然的天上的实存,是在宇宙其它部分受造以前就被神所造的,但即使是如此,他在本质上仍能与神「相似」。因此,亚流会同意使用homoiousios这个字。但是主后325年的尼西亚大会(Council of Nicea)和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大会都了解到,homoiousios这个字还不足以把基督的本质表达得彻底,因为假如基督与父神不完全同质的话,那么他就不是完全的神。所以,这两次大会都坚持正统的基督徒信仰,即应当认信耶稣是homoousios,即是与父神是同质的。这两个字的差别只是一个字母,即希腊文的字母iota,因此有些人就批评说,教会竟为了一个字母而在教义上争辩,耗费了主后第四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和太多的注意力。有些人质疑说:「有什么事会比为一个字里的一个字母而争更愚蠢的?」然而,这两字之间的差异是很深远的,有没有「iota」这个字母,确实标示出合乎圣经的基督教和一个异端之间的差别:前者持守三位一体真教义,但后者不接受基督的完全神性,所持为非三位一体的立场,因此最终对整个基督教的信仰是具有破坏性的。. 作者: yingyinc 时间: 2014-6-15 17:04
“和子”(filioque)一词是拉丁文,意思是「和从子而出」(and from the Son)。《尼西亚信经》在主后325年的第一个版本和主后381年的第二个版本中,都没有这个词;这两个版本都只说圣灵是「从父而出」。但主后589年在佗利多(Totedo,在西班牙)的一个地区性教会会议上,把filioque一字加上去了,以至于这信经就变成说,圣灵「是从父和子而出」。根据约翰福音15:26和16:7来看,耶稣在那里说,他会差圣灵到这世界,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好反对这个「和子」的叙述,如果这话是指圣灵是父和子在一个时间点(特别是在五旬节)而出的。然而这一句叙述关系到三位一体的本质,而且被理解为是指出圣灵和子神之间永远的关系,但这关系却是圣经从来没有清楚讨论过的。加了「和子」这额外一拉丁字的《尼西亚信经》版本逐渐通用起来,并在主后1017年得到正式的认可。然而因着教廷的政治和权力斗争,使得整个的争议变得复杂化,而这个原本十分不起眼的教义,就成了导致主后1054年东西方基督分裂的主要教义问题(其实隐藏在其下的政治问题,乃是东方教会与教皇权炳之关系的问题)。这个教义上的争议以及基督教两大支派的分裂,迄今仍未得到解决。
D.1三一之神的三个位格与世界的关系中各有不同的主要功能
当圣经论及神与世界之关系时,无论是说到创造还是救赎,都指出三个位格各有不同的功能或主要的活动。有时候这被称为「三一的运作」(economy of the Trinity)。此处所用的英文economy一词,乃是取其古老的意思:「运作的次序」。「三一的运作」是指三一之神的三个位格在永恒里,在他们与世界以及与彼此(如我们将在下一节看到的)的关系中,所采取的不同行动方式。
有关三位一体的这项真理,有时候被总结为「实存相等,但运作从属」(ontological equality but economic subordinate in role)。这里ontological一字的意思是实存,而economic 一字指的是运作的次序和角色。另外一种更简单的表达方式,则是「实存相等,但角色从属」( equal in being but subordinate in role)。这个总结的两部分对三位一体教义的真理都是必须的:假如我们没有说到三一之神在实存上的相等,那么所有的位格就都不是完全的神了;然而假如我们没有说到三一之神在运作上的从属,那么三个位格之间彼此关联的方式就没有内在的差异,结果我们就没有存在到永远的三个不同位格:父、子和圣灵。举例来说,假如子神在角色上不是永远地从属于父神的话,那么父神就不永远地是「父」,而子神也就不永远地是「子」;这意味着三位一体就不是永远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