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浸信会的领袖斐宁博士(Dr. Andrew Vining),童年时是古约翰的同学。他如此追述古约翰在学校里的一些生活片断:“在我的记忆中,古约翰是一个活泼的、谦虚的、勇敢的、诚实的孩子。我忘不了他为人的公正;有一次我在校舍被一个高大的同学欺负,古约翰仗义勇为,斥责该同学不该恃强凌弱;从那一次开始,我们就成为朋友。古约翰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课余的时间,站在课室里挂在墙上的地图前,凝视着地图上的遥远地区,包括非洲、中国等地方。好几次我觉得纳闷,就想,是否仍是小孩子的古约翰,在他幼嫩的心灵里,已经有一个使命感,要委身给遥远的地球的另一边。”
古约翰足足有两年的时间,每天早晨用两个钟头的时间,专心阅读圣经,然后再动身到学校去上课。除了圣经之外,古约翰在这期间又读了不少经典的属灵书籍,包括司布真(C.H.Spurgeon)的讲义(Lectures to Students)、司布真的讲道精选(Spurgeon'sBest Sermons)、培斯德(RichardBayster)的《对未悔改者的呼求》(Callto the Unconverted),和本仁约翰(JohnBunyan)的《蒙恩回忆录》(GraceAbounding)等。
一八八三年冬天,美国布道家慕迪(Dwight L. Moody)到多伦多传道三天。古约翰在诺克斯学院读书,却能抽空参加慕迪在中午举行的数次布道会。古约翰述说布道会的情况如下:“在慕迪的午堂聚会中,有一次感动人之深,是我从未见过的。那一天参加聚会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的眼睛不是闪着泪珠的,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继续祷告下去,因为个个都在祷告中被圣灵所折服。虽然我们经常抨击一些五旬节的表现和反应是不正常的,但是我们却承认,圣经中所记载的五旬节,是基督教所公认的神的话语。”
在多伦多读书期间,古约翰与威廉街差传团(William Street Mission)配搭,在贫民窟中作差传工作,后来他参加多伦多差传协会(Toronto Mission Union)。他没有支取固定薪水,单单靠信心作差传工作。古约翰在多伦多差传协会担负市区的差传事工,长达四年之久。在这期间,他凭着信心,多次藉着祷告,得着神的垂听,供给他及时的需要。在一个星期六,他拖欠房租两星期仍未还;在他跪下祷告时,多伦多差传协会突然来了电话,要他即刻赶往火车站,以免火车开往市郊时他会误时,差传协会安排他到市郊去讲道。主日那天,该地信徒奉献他十七元加币。这样,他非但清还了房租,还有余款应付其它急需的支付。
一八八五年当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的传教士兰道尔博士(Dr.Randal)途经加拿大的时候,曾经送给古约翰一本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HudsonTaylor)著述的《中国属灵方面的需要》(China'sSpiritual Need and Claims)。古约翰从这本书得到很大的勉励,进一步加重了他对中国的差传工作的负担。古约翰于是直接写求职信到内地会在伦敦的总部;由于信件误投,一个多月后没有回音;古约翰再寄一封求职信,这次很快收到回音,内地会接纳他到中国作差传工作。
这里谈一下古约翰和季理斐的关系:古约翰来中国之后不久,他在诺克斯学院最好的朋友季理斐从加拿大来信,说他的教会经济不充裕,付不出差派他的经费。古约翰立刻回信说,Comeand share with us,意思是说,来吧!我所有的,都拿出来共用。事实上,古约翰的信还未到达加拿大,季理斐已经凭着信心,动身前往中国。当古约翰与季理斐在河南重逢的时候,欣悦之程度,有如大卫遇到约拿单一样。他们的友谊是这么真挚和深刻,两人之间从未出现过阴影和隔膜。这种珍贵的同工关系,长达三十五年,直至季理斐逝世为止。
几个月后,古约翰病倒了,他发高烧、头痛、肺痛、呼吸困难;所有病征,类似肺炎。楚旺镇福音堂的附设医院,有几个加拿大来的医生,古约翰可以请他们到安阳来诊治;但古约翰来华之前,读了宣信(Albert B.Simpson)所著的《神的医治》(Divine Healing),故信赖主耶稣会给他医治,他不让妻子给他请医生诊治。过了几天,眼看古约翰病情似乎舒缓,他却又患上疟疾。他忽冷忽热,大量出汗,这样的折磨,使他全人疲乏不堪。到了病情第三次发作时,古约翰师母害怕了,祈求神及时差派人来医治他。正当她恳切祷告时,孟恩赐医生(Dr. James Menzies)从楚旺镇到安阳来。孟恩赐诊断了病情之后,就对古约翰师母说,古约翰若再发作两三次,就有生命危险;他若肯服用金鸡纳霜(Quinine),一星期后就会痊愈。古约翰师母把孟恩赐医生的话转告古约翰。她流着眼泪哀求古约翰服药;这时古约翰已经虚弱到一个程度,几乎说不出话来。末了,他勉强地吐出一句话,对妻子说,为了你的缘故,我答应你吃药。古约翰服药之后,一星期后就康复了。
古约翰一个孩子跟着一个孩子,被主接去。他连续失去五个孩子,这种撕裂肺腑的哀痛,并没有动摇他到中国差传的决心和信念。在《依靠神的灵》(By My Spirit)一书里,古约翰只字不提丧子丧女的创伤,他所述及的只是自己在服事主方面所感到的亏欠;他供述:“义和团运动所造成的破坏逐渐被淡忘之后,我对自己已往的事工越来越不满意。早年我开始差传时,总是认为在收获之前,要有一段艰辛的、无成果的播种日子,我就以这种论点来原谅自己。但转眼之间,十三年已经过去了,而所得的福音果子太不理想;我肯定有更大的工作等着我去完成。我不可以再继续放松自己。要记得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四章十二节所说的: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古约翰于是决定,要深入到更边远的地区,去建立各地的教会。他越过漳河,到河北的武安、彭城、邯郸一带传福音,古约翰叙述他在彭城建立教会的情况:
在古约翰师母罗瑟琳所著的《中国的古约翰》(Goforth of China)第十三章,她说,这一章是古约翰的生平最神圣的部分。她在第十三章的开始,再一次述说了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十四章十二节所说的话:即信主的人,要作更大的事。古约翰坚信,既然神有这样的应许,他愿意不惜任何代价,顺服神的话语,愿意被神使用,作神合用的器皿。
古约翰从这本小册子得着莫大的勉励,因为教会复兴正是他多年来所渴慕和寻求的。芬尼认为,在复兴的事上,要有属灵的果效,要遵循一定的属灵的法则。古约翰这样回应:“我相信芬尼所说的是对的,我要找出这些复兴的法则,并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去遵从这些法则。”
古约翰是这么迫切地探讨复兴的可能性,赶快托加拿大的朋友为他寄来撒母耳•佐敦(SamuelDickey Gordon)著的《静心谈能力》(Quiet Talks onPower)、《芬尼的自传》、《芬尼的复兴讲章》(Finney'sLectureson Revival)以及佐顿(A.J. Gordon)著的《圣灵的职事》(Ministry of the Spirit)。古约翰收到这些书之后,全神贯注地阅读这些书,他开始重视圣灵的运行和做工。
当古约翰横渡大平洋时,他与内地会总主任何斯德(Dixon E. Hoste)同住一个船舱。在整个航程中,古约翰给何斯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斯德对所观察到的古约翰,笔录如下:“古约翰由于长了疔疮,非常不舒服。但是他那坚忍、无私、乐于助人,而又喜乐的性格,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整个航程中,我没有看到他有一丝暴躁或一次脾气。每当我看到他那憔悴的、干瘪的脸孔,和那弱不禁风的身躯时,我看到这是他所事奉的主的恩典在托住他、在扶持他。且不说他超越的恩赐,和他影响广泛的公开职事;他实在是一个值得被敬爱、钦佩,和效法的伟人。”
一九二四年二月十日,古约翰已满六十五岁;他写道:“今天是我六十五岁生日,我是多么渴望再有二十年的时光,好让我抢救更多失丧的灵魂。”在这一年,他返回加拿大。
古约翰身在加拿大,心却在中国。一九二六年二月,古约翰在家里,等着救护车把妻子送到多伦多总医院(Toronto General Hospital)急救,突然接到冯玉祥电报,邀请他再到开封。这边古约翰读冯玉祥的电报给他妻子听,那边多伦多总医院来电话,说医院爆满,古约翰夫人要在家里等多两三天。古约翰夫人低头祷告;祷告完,说,我和你一起到中国去,说完霍然而愈。
正当古约翰等候神的时候,从东北的牛庄,寄来爱尔兰长老会差会宣教士麦嘉孟牧师(Rev. James Mc Cammon)的信,邀请古约翰夫妇到东北开荒拓土,去播种福音种子。
一九二六年春天,古约翰到达吉林省四平市,并以该地为宣教站,向洮南、辽东等地推展。一九三○年初,古约翰回加拿大主领一系列聚会,在多伦多,他发现右眼视网膜脱落,虽经手术,仍无法医治;至同年四月底,右眼完全失明。当古约翰右眼失明之后,往日在中国曾与他相处过的蒙恩的信徒的形象,却栩栩如生,展现在他的心目中。在他住院四个月期间,河南惠民医院的盖麻姑小姐(Miss Margaret Gay)自愿前去护理;她把古约翰珍贵的宣教生涯的回忆,笔录下来,再交给古约翰夫人整理成书,取名《中国神迹般的人物》(Miracle Lives Of China)
一九三一年五月,七十二岁高龄的古约翰,又回到他的第二故乡中国。一九三二年,他在二十多处带领奋兴聚会;其间曾返回河南安阳一次,在大帐棚里对着千人讲道,并与中华基督教会彰磁全区奋兴大会的会众合影留念。
参考书目
1.古约翰著的ByMySpirit
2.Rosalind Goforth著的Goforth of China
3.Rosalind Goforth著的How I Know God Answers Prayer。
4.Ruth A. Tucker著的From Jerusalem to Iran Jayas
5.John D.Woodbridge著的AmbassadorsforChrist
6.J.D.Douglas著的Twentiet
h Century Dictionary ofChristian Biography
7 Earle Cairns著的An Endless Line of Splendor
8.Alvyn Austin著的Saving China
9.宋家珩与李巍编的《加拿大传教士在中国》
10.Jonathan和Rosalind Goforth合著的Miracle Lives of China
11.Peter Stursberg著的The Golden Hope
12.尚维瑞著的《古约翰与满洲大复兴》
13.I.A. Mac Millan著的Jonathan Goforth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