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把温州模式纳入其经济发展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区域发展促进了当地宗教环境的去政治化和政教关系的重塑。今天的信徒能够通过现代商业行为使他们的信仰身份合法化。正如一位基督徒老板所说:“经商不等于事奉上帝,但是对那些有着真正基督教信仰的人来说,经商就是在事奉上帝。”在被要求就温州的经济发展和信仰的关系发表评论时,很多老板基督徒都经常把欧洲与美国的教会数量与经济领先之间的紧密联系作为显而易见的答案。一些人甚至在他们布道时引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的精神》(1976)来强调这种相互关系。然而他们颠倒了韦伯关于宗教和资本主义的经典论点,以此合法化他们在市场转型中的基督教信仰和企业家身份。基督教伦理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温州老板为理性化的市场经济提供超越性意义的一个文化“工具箱”(a cultural “tool kit”)。在这个意义上,温州的基督教与中国乡村基督教相比较,它更多地充当了西方现代性的象征而不是提供一种救赎或反抗的媒介。
本文节选自:《建设中国的耶路撒冷——基督教与城市现代性变迁》(第二章、“老板基督徒”的兴起及其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香港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英文原版《Constructing China's Jerusalem: Christians, Power, and Place in Contemporary Wenzhou》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