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山东登州与先期到达的梅礼士、倪伟思等同工会合后开始了宣教,建立教会,开设男女学堂等。十年过后,1874年狄考文倾心栽培的蒙养学堂,终于在登州发展成中国最早开展高等教育的大学,并更名为登州文会馆,之后几经努力终发展为盛名全国的齐鲁大学。文会馆不仅培养了一批早期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督徒大学生,更培养出一批具备当时中国最先进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的大学教授。他们有的在中国刚刚开设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京师大学堂等学府任教。美国学者小海雅特(IRWIN T. HYATT,JR)研究认为,登州文会馆“……是19世纪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事实上登州文会馆不仅是那时代最好的教会大学,延至20世纪初也还是中国大学中最好的大学。文献资料显示1894年, 登州文会馆47名学完全部课程的毕业生,即有11名在登州文会馆和其他地方大学担任教习,更有多名在上海圣约翰书院教书。1898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其原总教习传教士丁韪良,曾确定一次性聘任文会馆的毕业生12人担任教习,整个京师大学堂的西学教习除一人外,全部都是文会馆毕业生。直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重开后,也有多名文会馆毕业生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