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7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如何引导不自信的孩子(呼唤水老师请进)

子玫妈妈跟我说这里找我。我一看,子玫妈妈搞得跟我经纪人似的 ,当然,不曾因我而得一分钱。我哪里是什么大师,我的一点有限经验,都是遇到难题了慢慢摸索的。

这位妈妈,我今天是来不及回答你的问题了。你的问题我知道了,但是关于你孩子的背景你交代得比较少,我无从思考。我先问几个问题吧:
1、家里谁主管孩子的教育?风格是严厉,还是无原则,还是两头变,还是宽严得当?
2、孩子性格是什么样的?
3、为什么孩子是虚荣而不是害羞或者有点不自信?有其他事例证明他是虚荣嘛?
4、孩子有什么兴趣点?对他感兴趣的东西,他喜欢深入探究嘛?.

TOP

回复 39#butterflymama 的帖子

你的孩子没有大问题,不是不虚心的问题,我知道了。

这两天有空详细回复你。.

TOP

这位妈妈,比较抱歉现在得空回你的问题。

据你写的孩子的情况,就我有限的思考看来,我认为你的孩子不是不谦虚,她说“知道了、知道了”,是因为她的成长过程中,专注力的成长一再被打断,她产生了一种焦虑。

人的智商固然跟先天有很大关系,但是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能跟智商媲美的一个因素就是专注力。孩子在幼年的时候,他们的玩耍都是在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培养专注力。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很多家长,包括爷爷奶奶,太急于去教什么东西,或者太急于纠正什么东西,喜欢在孩子还在自己琢磨的时候、或者尝试的时候去打断他们。但是家长教的东西,孩子未必能理解,或者因为被打断而心理上反感,就烦躁,会说:“知道了,知道了。”这不是孩子不谦虚,而是她反感被打断。

我的孩子一两岁的时候,两家老人轮流带。我婆婆带的话,我是不担心的。因为她老人家没有教孩子的心,她老人家把小孩当作小猪崽养,喂饱了、穿暖了就够了。我父母带,我就着急了。他们对孩子很负责,又有想法要把外孙女教成神童。我是不允许他们在孩子玩耍的时候跟孩子讲东西,哪怕那些东西很重要,比如数的概念、儿歌等等。小孩子的时间,包括他们发呆、或者审视环境的时候,是神圣的。是大脑在发育。这个过程太复杂,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过程是什么样子的。既然不知道,就谦虚一点,让造物工作,我们不要去打断。

我的观点,在家里是行不通的。反复地耐心谈论,我父母还是接受了我作为母亲的权力,保证尽量少打断孩子的傻傻地发呆、很无聊地重复同一种游戏,保证给她独处的时间。这样,我的孩子的专注力就在造物的安排下发育起来。目前,我如果觉得孩子什么事情方法不对,仍旧不会立即打断她。一方面等她自己发现,时间长了,发现不了,我找她的空余时间跟她讲。哪怕我绝对正确,她绝对错误,我也不会打断她这个摸索中的犯错阶段。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焦虑是心理上的失眠,而沉醉则是心理上的酣睡。请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沉醉,哪怕他是在玩以前那种撒尿和泥的游戏。一个孩子,在自我沉醉的过程中,她的专注力、联想力以及探索能力就发展了。以后她对哪方面有兴趣,她就能专注下来。否则,光有兴趣,不能专注,是学不好的。

你的孩子爱舞蹈,这很好。既然只有你能管住孩子,那么你就去做孩子的直接管教人。在家里要谈清楚责权。如果你管教,他们不能当面拆台,有意见背后商量。然后呢,你要注意直接管教人必须具备的两个角色:亦师、亦友。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有的家长,做“师”这个角色多,威严多,亲和力不够。有的家长做“友”过多,结果搞得象酒肉朋友,在孩子面前没威信。

你先表现对女儿舞蹈的兴趣,可以做一点神密状,要求她单独跳给你看。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心理上有个意识:妈妈跟我是讨论舞蹈的密友。 那么你们的关系跟普通的亲子关系又多了一层意思。每次她跳舞,她不喜欢别人看,你就关一个房间和她在一起。你也可以让她教你跳舞。每天要有单独的时间和空间谈论她感兴趣的话题。这个时候,她会认为你是最要好的朋友。

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引导她看一些舞蹈的书籍、一些舞蹈家的故事、以及一些舞蹈演出、碟片。你提供她感兴趣的精神食粮,孩子会引你为知己。等你们好得不得了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一些得当的惩罚在某些时间段竖立你作为教育者的威信。做“师”这个角色,需要威信,需要孩子“服”你。在这些教育她的时间段,需要暂时拉开一点跟孩子的心理距离。

给孩子每天一个小时不可侵犯的时间,让她做什么(除了玩游戏或者看电视),你们都不要去打断。她会自己疗伤,她的专注力就会慢慢地成长。有了兴趣点和专注力,教育的开端就会变得轻松。

最好自己带孩子,不要让老人插手。老人帮你带孩子,都是帮忙性质的。能帮忙,只有的感谢,条件是很难提的。以前老人有不当的地方,不要去追究了。但是要跟孩子爸爸好好谈谈孩子的问题,以及后面教育的安排。老爸要是摊台,这个对你教育的工作就加大了成倍的难度。所以,要跟孩子爸爸达成共识,细细规划。.

TOP

回复 58#butterflymama 的帖子

这位妈妈,你仔细考虑过你的孩子的思维模式嘛?很多问题,只要再思考一下,就能抓到问题可能的症结。

从你前一次比较详细的描述来看,你的孩子是一个很有观察力并且有点追求完美的小朋友。人的思维是有区别的。比如一样东西,分成ABCD四个部分,有的孩子是先学会了A,然后学B,C,最后学会D。这种孩子让人比较放心,老师和家长能明确看到他学到了哪一步,他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但是还有一种孩子,他在ABCD全部学完之前,是没有输出的,你让他输出,他也显得不够自信。等他全部学完之后,他会有一个完整地输出。这种孩子是阶跃式的学习。在每一个平台期,孩子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木、比较胆小、不自信,对新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但是这种孩子往往对于细节和全局的把握比较强。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他就是这种人。在新学一样东西,新接触一个人,新换一个环境的时候,显得很愚钝,问不出什么意见的。但是等他有输出的时候,他的意见是最有深度的,最严谨的。那个时候我们常开玩笑,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总想在最后听一听“老狐狸”的意见。

你的孩子到新的环境中如果不爱表达自己的关点,有没有这种可能:她是一个观察细致,同时性格敏感的孩子,对于新的环境,她观察的东西比较多,比较细,在对全局和细节有把握之前她对自己对新环境的认识显得不够有把握?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当给予她观察理解的时间,而不是急于让她有表达,不必急着有输出。回家之后再慢慢启发她谈自己的观点,慢慢来。等她感觉自己能有个全局性的观点(虽然还比较粗浅),我相信她会说的。在家里表达过后,再启发她到新环境中去表达。

此外,要注重家长自身的礼貌修养。带孩子出门,尽量主动地跟其他小朋友打招呼,跟其他家长搭搭关系,以行动给孩子做一个主动融入环境的示范。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耳濡目染。让她学会跟小朋友交换玩具,分享食物。这是融入环境的一些良好习惯。一个孩子,容易被其他人接受,自然也愿意主动表达观点,显得自信一些。

专注力的培养还需要花时间坚持。一个孩子专注力强,慢慢地自己能够构思、策划一些东西,能力慢慢长出来之后,自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她了解了做事的感觉,对自己有了把握。.

TOP

回复 60#shxuco 的帖子

当然算。

自己琢磨棋谱,这是一件好事情。他在完成该做的事情之后,给他一段时间,任由他沉醉。

目前弥补是来得及的。.

TOP

回复 64#butterflymama 的帖子

不客气。

这种孩子看起来起步慢,但是到后面不一定慢的,只要家长引导得当。

孩子对于细节和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比较敏感,这种能力在初中之后会引导孩子思考深入,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天赋。当然,这种天赋会给孩子在童年期带来很多阻碍和困惑。如果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违背自己思考模式来输出、表达,或者追求学习速度,孩子会觉得烦躁不安,变得焦虑,外加思维惰性。因为他觉得反正他不可能弄清他想弄清的那些事情,所以就干脆不思考了。

能够冲出重围的孩子,到中学以后会显示这一天赋的好的一面。某些时候,会让家长吃惊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