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猜单词
NEW!
注册
登录
帮助
旺旺网
»
教育杂谈
» 探讨: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起提问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有
20
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探讨: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1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09-12-2 11:47
显示全部帖子
这么好的帖子,居然没有加精。大概谈的东西,大部分父母接受不了吧。
楼主是典型的理工科思维,这种思维让人非常熟悉。其实jyuntoku和楼主辩的东西没有什么可辩的。两个人的观点大体是相通的,只是在辩论中各有侧重。
还看过楼主关于信仰的一个帖子,我根据楼主的分类,把自己规了一下类,大概是属于“弱无神论者”。
.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2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09-12-2 12:32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91#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shy
看了你这个帖子,其实我那个帖子根本不用写的。一些主旨已经在这个帖子里反映出来了。
和你这个帖子里很有共鸣的几个观点:
1、理工科和文科是相通的,都是培养思维能力的
2、批判性思维要从娃娃抓起
3、尊重他人的信仰,但是反对盲从
4、这也是你跟jyuntoku争论的焦点,我倾向于他的表述。记忆是基础,思辨是成长。
对了,你关于卖油翁那个批驳,我给一点理工科式的总结:熟练是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霍霍,理工科跟文科真的是相通的哦~~~~~~~·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09-12-2 12:45 编辑
].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3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09-12-2 12:43
显示全部帖子
这里我谈一点我对记忆的看法:
很多人认为记忆等同于接受。我不是这么看的。记忆并不等同于接受,记忆只是对素材的占有。至于对素材的观点,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于素材的占有应当广泛,唯有广泛,才可能正确地确认逻辑思辨的前提。如果前提有问题,逻辑是不能发挥作用的。
另外,批判性思维,它的作用未必是在于发现正确的东西,而是发现不正确、不完备的东西。持有这种思维的人,必须自信,否则没有安全感。很多人出于心理上安全感的需要,会去相对随意地接受一个观点。.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4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09-12-2 13:49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97#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矫枉需过正,可以理解包括你在内的一大票父母对过多的记忆训练的不满。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孩子小学、初中的时候,没有很多父母重视,到高中开始重视又没有时间了。真是令人感慨的一个现象。
另外,在这个帖子里,看到有的父母是这样表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跟自学的关系。把批判性思维和自学看作是两种能力。其实不是,自学能力就包含了批判性思维,这个思维不建立,我不相信他有好的自学能力。批判,不仅仅是批判他人的观点,也批判自己。批判性思维不强的话,自学的过程中就没有自我总结、自我纠偏,自然也难有自我提升。.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5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09-12-2 13:5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98#ruixuet 的帖子
so, 爹妈要行动起来。自己家的娃,自己多花一份心。义务教育永远提供的是大锅饭。.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6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12-6-19 12:0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06楼ccpaging 的帖子
嗯,我找老师推翻两点一线的公理,那个算是概念理解不清、思考不深入还是有批判性思维涅?
反正我看到我那种做法的变种在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中普遍存在。.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7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12-6-19 13:11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20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没有这个自信去判断自己当初就是批判性思维。
我更倾向于概念不清。当然,我找老师胡乱质疑,去出了把丑,倒是我对于概念,从此清爽得一塌糊涂。更大的收获是更深一层意识到概念的重要性,先期预设的重要性。
质疑的配套是实证,以及认为自己有可能是错的。没有这两条,质疑于人于己没有价值。.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8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12-6-19 13:29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22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的数学老师很合格,无论是人品还是学识。他夸了我一通,但是我对于自己浅薄地提问,没有自己再深一层地思考之后慎重地质疑而羞愧。
这个在当时,我是有能力再思考一层的,但是没有。问题来自于哪里?思维惰性?显得自己会质疑?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6-19 13:31 编辑
].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9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12-6-19 13:35
显示全部帖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配套教育,其中任何一句话单独拿出来都有其局限性。几个放在一起,才于人有益。.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0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12-6-19 13:5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25楼ccpaging 的帖子
概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不是我们的分歧。
我的意思是“审问之”。问之前,自己要认真思考,要自己正证一把,反证一把,然后再问。为了质疑而质疑,不是批判性思维。.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1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12-6-19 17:09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28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对的,要把握度,有难度的。.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2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12-6-19 17:20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30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赞同。
.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13楼
水之形
水之形
(终于我,冷却了心情) 发表于 2012-6-22 21:39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42楼sask 的帖子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不论孩子的问题是否有深度,引导者(老师0r 家长)都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
这一点都没错,这是在引导者的角度上而言。
引导者在引导初期,当然应该是宽容的,譬如当时我的老师。但随后一步是引导孩子去深一层思考。
这个跟我说的不矛盾。因为孩子本人是要逐步养成深一层思考的习惯。这样到成年之后,才能是认真地思考、审慎地发问;而不是轻率地发问,然后认真地争吵。.
金币
52045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7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最近访问的版块 ...
小学(和择校学)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个人空间管理
广告设置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