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谢谢你
(......)
发表于 2009-8-5 16:19
显示全部帖子
孩子们长大的“生命节点”是什么?
泡了很久的论坛,看到爸爸妈妈们形形色色的帖子:有说儿子的10岁生日愿望是要一套自己名下的房产;有说孩子为了给同学买生日礼物,私自拿了家里的钱,该怎么教育;还有说女儿要求开车送她上学,想告诉同学家里也是有车的。
不禁觉得现在的孩子真是早熟,他们提前明白了很多人情世故,却也实在有着诸多让父母无奈的不懂事。中国古代给16岁的女孩子办及笄礼,给20岁的男孩子举行弱冠礼;在现代社会,学校也会给18岁的高中生举办共同的成人礼。这种官方的大型仪式,是孩子们迈向成年的象征,而之前的每一个生命节点,在大家的见证下,都应该是一个个小的“成长仪式”,我想呼吁父母们,多给孩子一点关怀,尤其是关于心灵和成长的助力。
对生长在幸福时代的他们,爸妈板起脸叹着气“忆苦思甜”来告诉他们现在有多幸福,就我家的经验来看基本没用。反而尝试着用循序渐进的教育配合“节点”式的动作,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我想这里大多数父母都和我们一样需要上班养家,比起全职妈妈来说,某种程度上或许做得不够。然而,我并不认为对孩子寸步不离才是好的父母,而是每天每天都能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们一起用餐,睡前轮流和他们聊聊天,加上周末全家一起branch……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不但无形中容易被接受,同时也给予他们自主说话和表达意见的权利,这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树立独立的人格。
进一步说,现在的孩子们基本没有机会遇到磨难,比起大肆宣传的“吃苦教育”,或许给他们暗示一些生命“节点”更加有效。每年的元旦、农历新年都可以算是“节点”,当然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生日。这里,我并不宣扬花大钱摆排场来满足孩子的虚荣心,而是通过生日派对完成几个层面的教育:
1, 生命:这个宏大的命题,或许在平时很难提起,但生日会时,可以很自然地给孩子一份半正式的寄语——他的诞生是因为爱,他的生命得以延续也是因为爱,而生命的意义也在于爱自己和爱别人。
2, 感恩:或许我们要学学老外教育孩子的方式,将他的生日扩大范畴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节日,对父母的养育、对天赐的食物感恩。
3, 情感:比起平日的平淡,举办温情的生日会可以让孩子酝酿与家人、同学、朋友更加浓烈的情感,一起度过特别的纪念日,会是提升情感交流的好机会。
4, 分享:不用花很多钱,也一样能很快乐。生日会的规格并不重要,但是否让孩子在其中享受到被爱,同时又将幸福感分给其他人则是核心问题,通过多样的形式,例如让他接受每个人的祝福,并回赠祝福,来完成这个教育。
5, 独立:一个完美的生日会,并不是父母为他准备的。应该从一开始就让他参与到筹备中来,即便是简单的任务也可以,例如让孩子一起为朋友们准备食物,安排座位和摆放餐具等。
希望头疼于孩子教育的父母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家的好方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