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来找我们玩儿,是要我们与他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而且这对他们就是慈爱的陪伴。我儿子说,有些游戏即使没有我他也完全能自己玩儿,但是有我陪他玩儿感觉就是不一样,我觉得那种感觉应该是幸福吧,一个孩子的幸福。
昨天给孩子买的一个绘本《A survival guide for kids》里有一套小工具包,里面有哨子,镜子,一件黄色塑料衣服(有多种功用)。儿子就跟小时候一样,玩了好久,幻想各种场景玩儿假想游戏,还说等暑假见到妹妹一定要把这个给妹妹套上(春节时我们把妹妹装在哥哥的软布拉杆箱里推车玩儿,妹妹和哥哥都玩儿的极其开心)。我做晚饭的时候,他还没玩儿够,到厨房来找我,扮鬼吓我,嘴里自编台词,还拿了个不知什么东西(做饭太忙没注意)一直在打我,当然也不疼,嘴里还给自己的打击动作配着音,嚓嚓嚓嚓,砍了我四十几刀之类(暴力请勿模仿),我实在忍不住笑,我跟他说要是别的妈妈肯定早就忍受不了他了,估计得把他鉴定为多动症,给他吃药之类的,然后他就开始表演怎样不吃药的花招,还要我配合他给他假装喂药

。
我觉得如果孩子都能充分地发挥他们各种玩儿的愿望,这世界就不会有被安上“多动症”病名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