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这个成绩怎么办?

语文是语言的综合素养,家长可以让小孩多跟小朋友玩,玩的时候就会产生语言,增加她的语感。
有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能说会道的孩子语文不会差,那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在语感的训练上就差一些。跟英语一样,学到后面就是一种通感。
语言需要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需要对应的语境,小孩才能有体会。
比如学到西湖,她如果能够在杭州欣赏过,那对课文的体验是非凡的。同理很多成语,诗都要靠真实生活来帮助他们理解。
当然我遇到悉尼,巴黎铁塔之类的课文是有点头晕的。

[ 本帖最后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09-12-18 12:05 编辑 ].

TOP

让她自己去图书馆借书看,她自己借的肯定很喜欢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shxuco 于 2009-12-18 12:32 发表 \"\"
我们办了2张图书卡。反正他想看什么书自己借,来不及看也没有关系的,看多少是多少。
我记得我小学2年级的时候在图书馆借人生中第一本“借阅”,一本厚厚的《秋瑾传》,那时候是采用拍卖的方式,管理员拿一本书出来,谁举手就要了〉。。。至少我吭下半本吧

现在的小孩看的东西没深度,都是一些动画之类的,很担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shxuco 于 2009-12-18 12:39 发表 \"\"
我们是男孩,我发现他借得大多是科学,历史方面的书,好像文学方面很少,我倒是想让他多看看文学书。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历史其实跟文学都是相同的

如果喜欢历史可以让他看左传,战国策,不要担心小孩看不懂,小孩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大于大人。
左传虽然短,但是凝练,是中国古代写作的高峰。这样对照翻译阅读,小孩的语言起点就很高。中国自古以来一直用文言文启蒙,台湾现在也是这样从未有什么不妥阿。
我手上还有一本标价0.20元的战国策译本。基本上家长通过学习讲解,小孩都能领会的。

吴小如先生有一本《古文精读举隅》就很精辟地分析了每一片精彩的短文和他们的写作手法,可以供家长学习,消化后再教小孩。

女孩子家长可以看看《论语》之类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