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胡豆妈
(开始我只是喜欢灌水这个游戏,后)
发表于 2009-4-17 20:47
显示全部帖子
我觉得送礼的家长对这种风气有责任的,叫做明知故犯。一边谴责这种风气,一边备上礼金,还注意着不要低于平均水准,以免失效。
如果老师收了,送礼的家长就觉得心安,好象小孩得到了照顾。同时又强化了对风气不好的认识。
如果老师没有收,送礼的家长还觉得是不是自己送的方式或数额有什么不对。
我始终相信,会主动要礼物的是极少数(在我读书的年代就有了),会以礼金多少来评价孩子的又是更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收礼的期望。但是家长们老是这样去打扰老师,有什么好的呢?难道一个始终乐于收礼金的老师对孩子特别照顾,就是一件好事吗?如果家长愿意小孩子亲小人,远君子,就坚持这样做好了。
学校里的好处,比如评三好、干部、参加一些重大活动或其它机会,也许会因为一些关系或利益的存在,不公正地分配给某些学生。但是,我认为这些学生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自己未必需要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孩子本来是纯净的,他们如果知道真相,或者会觉得受了侮辱,反而失去自信,或者失去了公平心,从此习惯于投机取巧。这种家长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吃了大亏。而本应该得到这些机会的同学们也不用觉得懊丧,因为人生的机会,不是只有一次,只要做好准备,它们会一再来到。
所以,坏风气都是给家长们培养出来的,不要怪老师。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9-4-17 20: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