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wywu2122
(......)
发表于 2008-9-17 11:00
显示全部帖子
三好生要废除,班干部亦应取消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虽然有不少人反对取消“三好学生”评选这个传统,但我依旧举双手赞同顾先生的建议,并进一步提议,不如连班干部一起取消。
对“三好学生”评选来说,每个有过基础教育经历的中国人似乎都有深刻的记忆,童年的学校生活,如果孩子们有什么目标的话,被评上“三好学生”可以算最大的目标之一,这是中国教育模式中一种独特的激励机制,它以荣誉和奖励引导孩子们沿着成人划定的方向竭力前行,其目的是使孩子们成为成人眼中的好孩子,不,三好孩子。
在我看来,厘清“三好学生”存废与否的关键是:当今基础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成人眼中的“好孩子”,还是培养心智人格健全的、适合在未来社会生存的人?我认为,当然应该是后者。在小学校园里,所有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们各有所长,有的人可能功课好一点,但也有人可能演讲更好,有的人绘画更好,所有学生都是好学生,不应该人为地制造出比其他好学生更“好”的学生,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等于使他们过早地给自己定位,将严重地影响其心志人格的健康发展。
与“三好学生”一样成为孩子们最大目标的是“班干部”,如果说“三好学生”要取消的话,“班干部”有比取消“三好学生”更充分的理由。因为前者还仅仅只是获得了一种造成不平等的荣誉,而后者则是获得了一种权力。在同一个屋檐个,一部分孩子有权力管理和命令另一部分孩子,这本身就已经非常的成人化、非常的不平等,更何况,这种权力的授受又经常不明不白。权力意识过早的在校园传播,已经引发诸多送礼拉关系等怪现象,这将比“三好学生”评选更严重的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与我们想比,在很多国家的校园,基础教育阶段是没有什么班干部与特权存在的,那里可能有孩子头儿,但这是因其自身魅力而使其他孩子自愿团聚在周围;长大一点可能有人会加入学生会,但那需要通过无需老师监管的选举,而且,即便当选也是以服务同学为主,而不是管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