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0个人次参与评价】

[外语] 【预初英语】暑假新天地(老帖新话题)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也谈英语学习的老路和新路

回复 #274 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您是专业外语老师兼孩子家长,双重身份,观察很仔细,读贴很认真,潜水也蛮深。既然冒泡了,就不要再潜下去了,多谈谈思路,对我等家长有帮助的。
关于英语老路和新路的问题,我想,不是家长想选择什么路子,这里有中小学英语教学思路的变化、家长重视英语学习的趋势和对外交流拓宽以后的必然趋势。
首先,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就使孩子接触英语的时间提前了两年,不少民办学校增加了英语教学量,又使得教学大纲五年的课程很可能在四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学完了;而为了小升初时能有过硬的敲门砖,本该中学阶段的等考和考章也挪到小学阶段完成。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催热了小学英语学习的加量、加难和提前;如果平衡好了,应该是好事,利用小学阶段适合学习语言的天赋条件,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对于中学阶段就省力很多。
其次,家长对于孩子英语学习空前重视,这里用地域文化的因素,国际交流的因素,英语学科考试分值加多的因素等,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外国语小学、双语小学甚至外语类幼儿园,从小接触外语;即便在普通学校的,周末也舍得送孩子到外教英语学校上课,我在英孚大堂休息,不是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听公开课和做测试。
另外,对外交流拓宽,众多外资进来办英语学校,民办学校也增加不少,加上一些老牌学校更新改进,英语教学资源越来越好,引进教材层出不穷,给了家长和孩子更多选择,也让家长更加头疼,如果才能选到好的学校和好的教材,所以,在WW上的社会教育版、小学版和中学版,才会有这么多的帖子谈论英语学习,从教材,到学校,到等考考章,到各类竞赛。我写了帖子,大部分围绕英语学习,如果真是成了推波助澜者, 惶恐惶恐, 飘过算数。
您帖子里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我就一段一段参加讨论吧。.

TOP

理论VS实践,规定动作VS自选动作

回复 #274 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对于儿童英语学习,指导书是不少的,各个英语学校也都自称是有系统培养的方法,只可惜,孩子们中小学阶段,学校课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按照教育局的规定动作、使用规定教材在教着英语,尽管对着统编的诸如《牛津英语》,家长的埋怨之声不断,但也只能认命,现在很多学生的英语程度远远超过牛津英语,但还得付钱、领书、听磁带(听这种磁带,感觉是用钝刀在割肉);于是,家长们不甘心小学和中学阶段学习英语的大好时光被统编教材全部占据,想方设法用课外英语课程来作补充,所以,不能一位怪家长拔苗助长,让孩子早早接触中学英语的内容,主要是小学的英语课程设置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
对于您提到的外语课本、口语和阅读,谈些自己的感想。
1、外语课本。很多学校标榜原版教材、家长们也跟着推崇原版教材;从方便孩子学习和方便家长辅导的角度,实际上引进版的教材,增加适量的中文注解的,似乎更为合适;像SBS、展望未来,像上面提到的外教社-朗文中学分级阅读系列,还有培生教育集团版的《中学生英语阅读新视野》等,作为教材或在家自学都很合适。
2、口语的话题和深度。跟老外聊家常,口语的词汇量的确不大,语法可以不甚规范;但在外教学校,如果是专题讨论或组织辩论,外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还是很好的;我参加过英孚的两次学期结束公开课,一次是分组辩论——这个地球是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外教老师给每人发了10个单词,要求在辩论时尽量用上去,用上一个上交一个,最后看谁留在手里的单词少,而且在辩论中不断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议论;还有一次是谈论50年后世界会怎样,让孩子们分组,选好话题,发表观点,相互之间可以讨论或辩论,老师当场的顺势鼓励和把握气氛都是很重要的。
3、阅读的分量。我赞同您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再加几个重点号也不为过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重要的是通过听懂和读懂来掌握外语信息和资料的,直接对话和书写的机会毕竟不多,而且听、读是最基础的——听不懂就说不出,看不懂就写不出;据一篇文章讲到,日、韩的科技人员不甚重视口语,而是更加重视阅读和将外文资料翻成本国文字,以此掌握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而我们的英语教学比较强调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似乎偏了一些,我以为,最重要的应该是听力、阅读和英译汉,当成掌握新知识的工具,了解外部信息的手段;能够发展到双向交流固然好,单向能够用起来,也是学以致用的成果。
至于您提到的“急功近利”,我以为要“用好黄金时段”,下一段再谈吧。.

TOP

“急功近利”与“用好黄金时段”

回复 #274 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您说的学语言“不要急功近利”,我是很赞同的, 语言的确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自己的母语,小学、初中、高中读了这么多年,大学阶段还得开一门《大学语文》,解决一些理工科学生写不来文章的苦恼,更何况学习外语。
孩子读到预初阶段,掌握了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后,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似乎进入了一个平台期,上升幅度没有以前大了,对于学习语言的冲动和干劲似乎没有小学后几年足了;EF班上的几位同学,似乎也都差不多。
这时候,学校英语老师的学期评语,点中了穴道,希望孩子“多多阅读原版书籍和观看原版影视资料,做好更多的积累工作,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同时期望在英语口语和笔头上有质的飞跃”。外国语中学的专业任课老师,对于这个年龄段孩子学习上的优势和弱点看得很准,我是很乐意接受任课老师好的建议的,因为他们跟孩子贴得最近,而学校的教研体系又支撑老师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孩子螺旋式不断上升。
这时我想到您提到过的“输入量”问题了。如果把教材比作精读,比作细粮的话,那这个阶段,就应该增加泛读、泛听,多喂粗粮,不求甚解,沉浸其中,感悟原汁原味的英语,鲜活的话题。
我根据英语任课唐老师上次的推荐,买了《空中英语教室》(中级版),让孩子每晚争取听上一段,坚持了一段时间,渐渐喜欢上了;我想,根据孩子初中阶段学的一些学科,像地理、科学等,增加一些视听材料,比如《探索》片子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学科知识与语言积累结合起来,应该可以一举两得的。
初中是拓展、积累和提升的黄金时段,用好这段时间,争取得到学科和语言的双丰收。
非常高兴与您一起探讨少儿学习英语的一些话题,开帖子引来好文章,如同筑巢引来金凤凰一样,
我只是一个实践者,没有研究很多教学理论,听了您这样专业老师的提示和启发,顿悟出很多道道;有些闷头想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清晰起来。拜托,有时间继续。或者您开个专题帖子,我会积极相应的。.

TOP

好帖源源不断,好友纷至沓来。
打足精神,认真答题。一会儿新版主又要来查岗和对准考证了 。.

TOP

从“学英语”到“用英语学”——提炼得真好!

回复 #292 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谢谢您夸奖孩子所在的学校, 学校提倡“积极参与、努力实践”,英语教得较活,也给学生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记得一次外教口语课上,布置了作业,到网上寻找出五种有害环境的发电方式和五种清洁环保的发电方式,我看到孩子上了全英文的网站,搜寻到有关资料,再编辑整理,一组有关发电的小百科知识就出来了:燃煤发电、燃油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这大概就是掌握了基础英语以后,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学科学习的例子吧。
在参加一些英语竞赛前的复习时,也可以结合进“用英语学”的方法。比如,参加中学生世博英语大奖赛的复习时,从外教社-朗文的阅读系列中选了一本《世博会》,参加科普英语竞赛的复习时,选过《环境保护》、《植物》、《狼》、《熊猫》、《企鹅》等对应的科普英语小册子,穿插看了《探索》系列中的《与狼共舞》《南极冰源》,还有《美丽的大脚》等片子,让以往重复、枯燥的复习迎赛,变成了顺延竞赛内容而进行的知识积累和兴趣拓展;竞赛结果固然重要,而参赛过程亦足珍贵。
一直要记着您提炼的那句话——从“学英语”到“用英语学”.

TOP

回复 #303 jylulu 的帖子

老校友,很久没见啦
我自己买了两册高级版的,中午饭后听上几段,您说的几个好处,都有体会;另有一得,就是三个主持老师谈话式得风格,非常好,有标准美音的课文朗读,值得孩子模仿跟读,也有三人对于文章内容的讨论和诠释,还有漫谈式的拓展,多听以后,对于老外的遣词用句、说话风格更有体会,在这个教室里浸上几年,语言会很地道的。
我们先行了一步,也是您推荐此书,在此谢过了。.

TOP

回复 #302 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有目标就好,来世外吧。只怕到时候会跟着WW上小升初的滚滚洪流往上外附中方向前进.

TOP

回复 #301 龙凤老爸 的帖子

新预初宝宝,应该选定中学了,可以先到学校了解一些初中四年英语教学的总体安排,然后课外针对性地再补充一些。
既然读到了剑桥三级,是否可以沿着剑桥路线一直下去?KET/PET/FCE,这方面我也是刚接触不久,楼上宝贝猪猪妈妈是行家,请她来指点一番.

TOP

文听百遍,其义自现——也来谈谈听力的训练和收获

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听力是放第一位的,可见其重要性。对于外语,不可能通过周围环境来提高听力能力,要靠平时多听和加多训练。谈些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和体会:
1、平时早晚听一些课文和其他材料。新任版主炫炫爸曾经有过一个名帖,给孩子每天听过半小时外语了吗?看完这个帖,我就自说自话举了手——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毕业,每天早晚半小时基本是保证的,现在晚上睡前还是有半小时的,早上赶上学就不放了。
2、正在学的和已经学过的课文磁带,也可作为听力材料,让孩子从看懂过渡到听懂,训练从声音来听懂和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姑且杜撰一个名词:“耳-脑反映能力”,与通过阅读来看懂和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并重(姑且杜撰一个名词:“眼-脑反映能力”)。
3、等考听力训练的练习。在做完听力练习后,磁带也可以多听几遍,从等考一级、二级、三级、PETS二级,大约三年多时间,一直穿插等考听力练习;
4、有关听力培训材料的练习,如吉的堡口语、希望之星培训、少科站英语听力竞赛培训、学校听力选修课等。
我不是专业老师,没有楼上专家“精听”的好方法,只是自己在助读的实践中摸索,“平战结合”、“练考结合”、“练赛结合”。让孩子从小习惯听英语、懂意思;更要根据听力考试和竞赛的要求,训练各种听力能力:听——解(理解文义)、听——记(瞬间记忆)、听——辩(辨认读音)、听——选(选对答题)、听——推(推算内容)等听力所需技巧。有了楼上专家的“精听”方法,加上长期坚持听英语,适当进行听力训练和参加听力竞赛,相信在听力这个环节上会有长足进步的。.

TOP

回复 #308 jylulu 的帖子

我们在世外的适应、融入和成长,您也给过不少指点,孩子们一起成长,家长们一起跟上步伐。.

TOP

回复 #309 不二周助 的帖子

世外应该是以徐汇区为主的,但今年的招生路数我们也不大清楚,小升初专栏里那些想进世外的家长们,脖子都等酸了.

TOP

回复 #309 不二周助 的帖子

您的孩子是个特例,真的是要花时间好好研究一番;我自己没有系统教育套路,只有自己孩子的经验和经历,怕是误人子弟,所以没有多谈;现在帖子里来了专业人士,可以给您这个特例把把脉了。.

TOP

精听——先理解思路,再练习套路

回复 #299 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仔细看了您关于精听的帖子,说老实话,给我启发最大的,倒是将学习音乐的原理运用到语言学习。
周末送完外教课程后,就是去学钢琴——严格说是去“还琴”。看了您的帖子,我倒是注意到了“学”和“还”的区别:
“学英文”——孩子是不懂的英文的,到学校老师会教的;认真一些的,课前预习一下,老师讲的时候,孩子可以马上反应出来——学生有些偏被动的,等着老师来教所有的知识。
“还琴”——孩子是懂得基本乐理和指法的,但这首曲子孩子没弹过,回去自己试着弹会;还琴的时候,弹对的地方,老师不管了,弹错的地方,老师讲清道理,或者手把手教几遍,自己领会后改正——学生有些主动权了,等着老师来教不懂的地方。
语言有形、音、义。可以从形到义,以往的默读就是这样;朗读还好一些,从形、音同时到义;而听,要求直接从音到义。小孩子还没有认字的时候,就是全靠听说来领会的,认字以后,两条路径领会语言。
“精听”里涵盖的内容还真不少,领悟一点谈一点体会。.

TOP

向您学习,让孩子多看原版书

回复 #296 宝贝猪猪妈妈 的帖子
相比之下,我给孩子看原版书的比重还不是很大。用的比较多的是引进版,即对难词有中英文注解的,有的放在页脚,有的放在文后。但读的时候不一定对着单词,读到影响理解文章意思的难词,去查词语解释。
我想,选择原版书的时候,也要注意难易程度,有些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猜到大概意思;而有些猜不出,又是核心词,会影响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其实对英语的感觉和对文章的理解都不能绝对化了。首先要选择程度合适的原版书,其次是遇到生词尽量根据上下文意思去猜,如果实在猜不出,而这个词在文章中是关键词,影响理解的,采取查字典。这样是否会好些?
同意您的说法——英语的瓶颈其实就是词汇量,还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但在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习语、俚语和习惯用法就会成为新的瓶颈。.

TOP

回复 #315 KITTY004 的帖子

您宝宝多大了?PETS2考了78分还不高兴?俞老师跟我说过,PETS考到75分以上,应该可以表扬了,基本达到初中毕业生水平,80分以上,基本达到高二水平;做个参考,让孩子对比一下,应该会高兴的。孩子的目标应该是有依据的,不知道她的差距感从何而来?
只可惜,PETS对中小学生关门了,无法在更高级别上再试一把。.

TOP

回复 #318 KITTY004 的帖子

厉害的宝宝! 您跟她说,这是高中级别的考试,这个分数放在小学生里相当于90多分,她心理就会平衡了。
模拟题毕竟只是根据真题的难易程度出的,方便考生临考复习,不是经过精心计算难度和典型性的,跟真题有区别。

[ 本帖最后由 老H 于 2007-6-9 23:38 编辑 ].

TOP

回复 #321 KITTY004 的帖子

很可爱的宝宝。
我在让孩子参加高年级组别的考试或竞赛时,会事先告知考试或竞赛的难度,只求参与,能通过或者获奖当然好,参与过程更重要。.

TOP

回复 #323 宝贝猪猪妈妈 的帖子

哇,空中英语刚刚开头,您又扔过来美剧,来得及吗?.

TOP

回复 #326 和你在一起 的帖子

暑假里新概念二册还有最后的15课,我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试一试您的方法,效果好的话,在新概念三册开始时坚持使用,多谢讲解! .

TOP

回复 #329 梅子2008 的帖子

不要客气,开了帖子就是要回帖的,水平不在多高,态度一定要好。
您怎么知道“和你在一起”也是爸爸?好像没有透露过的.

TOP

手把手的时代似乎要远去了——与老Peter聊聊

回复 #295 peteryang 的帖子
老Peter每次上贴,都会带来宝宝的新进步和新困惑;两个宝宝都是预初,都是女孩,遇到的问题也是半斤对八两,也来交流几句,说说“预初英语这点事儿”。
您宝宝对听VOA慢速英语产生反感,小H对看CCTV-9的新闻节目响应不积极,为什么?其实您说出了问题的症结——“单调”和“乏味”;近来小H肯看一些CCTV-9的节目了,但不看新闻,要看晚上8:30的CULTURAL EXPRESS。想想是有道理的,她说新闻节目难点太多,有些枯燥,CULTURE EXPRESS有劲。
我们都越俎代庖地指定了从家长角度自认为有用的节目,却忽视了当代小女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老兄,一起改改吧,手把手教的时代过去了,得跟孩子交朋友,用句时髦的话,叫放低身段,跟孩子平视;拉近距离,跟孩子成朋友。
小H对PETS-2的分数基本满意,只是抱怨我没有帮她在今年3月继续报PETS-3(我原准备报今年9月份的PETS-3,有个暑假可以准备,宽裕些),以至教育部叫停中小学生考PETS后,没能继续下去。我跟小H说,真要找等级类的考试,还是有的,像剑桥英语等,再大一些,雅思和托福都能考。
在暑假里,我跟您的做法一样,增加大量阅读,题材围绕着科普类英语读物。一是预初上了一年科学课和地理课,有些学科基础了,看科普类的读物会有回应的;二是暑假里有八次科普英语竞赛培训,顺着培训内容继续拓展,可以巩固和深化。
阅读选什么教材,我以为不一定非要原版教材,引进版的也相当好,像上面帖子里谈到的外教社-朗文中学生英语阅读系列,您不妨到外文书店或者上海书城,带着女儿去选一些,阅读的时候,只要能够通过上下文猜出词义,就不要去看词语解释,而遇到对影响理解文章的词语,才去查词汇。孩子的兴趣和激情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激情,家长设法延续下去,变成一种学习行为和习惯动作,就算成功了,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走到多远,要看孩子的天分、勤奋和机会了。
至于您的VOA慢速英语课,如果效果不好,是否可以改换一下题材,外面外台听力教材很多,选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可能会有转机。
您让女儿在初二结束后参加托福考试,我觉得是个好主意;初二结束或初三上学期参加一次托福或雅思的考试,看看孩子在海外英语考试的标尺上是哪个点位;至于今后升学方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以是否能进名校为主要标准。
多参加各种竞赛,是我一向的套路,真的有好处的;通过考试,只是本班级、本年级的比较,通过活动和竞赛,才能进行本校、本区、本市的比较,看看外面的世界,找找学习的标杆。.

TOP

回复 #337 宝贝猪猪妈妈 的帖子

学校选修课有《从好莱坞i电影看美国历史》,您这张单子肯定会让孩子们欣喜若狂的。可看了这么多电影,如果只记得情节和人物,语言没有长进咋办?

[ 本帖最后由 老H 于 2007-6-11 12:36 编辑 ].

TOP

看来,参加高级别等考也有副作用的啊,
级别高的考试通过了,如果以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全面达到了这个程度,而实际上基础还不够扎实,也是有问题的。.

TOP

回复 #341 helenLee 的帖子

WW上厉害的MM真不少。
怠慢不得,
认真答题,不出洋相,给WW上的BB们撑上一只角。.

TOP

各个区的少科站都有组织初中组科普英语竞赛培训的。我这里摘录徐汇区少科站的公告:
......
三、 竞赛实施办法:
1、竞赛报名时间:5月15日 — 5月28日    学生个人向学校报名,
5月29日  — 5月30日    各校将汇总后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报名。
2、报名地点:高安路18弄20号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安分中心)教务处
3、联系老师:许克老师  Tel.  64156766  64156765
Email:qszx_xuk@xhedu.sh.cn
4、参考资料:(学生自愿购买)
1)《上海市中学生科普英语试卷集》(第4—6届)初赛、复赛、决赛试卷10元。
2)《The Magic ofScience》(科普英语阅读文选2006年修订本)22元,资料内容为适合中学生知识水平的科普英语短文50篇左右,并附文章分析及参考译文。
3) 推荐《科普英语高分作文点评与指导》16元。(世界图书出版社)
5、竞赛辅导活动:
根据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特聘请长期从事科普英语教学的资深教师、直接面对学生进行辅导,讲座共10次,收取培训费160元。
讲座内容:科普英语文章常用的词汇结构,听力技巧,阅读技巧,英语写作指导与改错的解题思路等。
讲座时间:暑假安排8次,7月2日8:30开学。10月上旬再2次。
讲座地点:田林东路8号多功能厅(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凭听课证入场,具体上课时间地点以听课证为准。)
##听有家长联系过许克老师,说是先要满足徐汇区的学生,多下来再考虑外区的学生。您可以到自己区里的少科站问问培训的事。.

TOP

老爸见老爸,两眼泪汪汪——老爸费苦心,女儿不领情

回复 #336 peteryang 的帖子
题目先写好,内容慢慢写,收工前发出,特此作预告。
一番话勾起了老Peter的心事,道出了优秀老爸培养女儿的拳拳之心; 说得挺好的,没有离题;本论坛是育儿论坛,不可能只谈择校、等考和竞赛的,也要有一个空间让老Peter这样的模范老爸有个宣泄之处;您这张帖子道出了做父亲的对人生之真实感悟,相信大家都会有兴趣看得,估计顶这张帖子的网友也会不少。
“父亲之苦心,女儿不一定能理解;父亲之安排,女儿不一定能接受,而双方之妥协,寻找到解决问题之方法,又受孩子和同学间、社会上过多负面信息量的冲击。”
您说的是实情,但也不必太过悲观。依我的体会,女儿对于老爸的培养之道并非都是一味抵触的,这里面要让孩子有参与的空间、选择的余地和决策的权利。
比如选择暑假英语课程,可以让孩子在网上查阅几个合适的课程,或实地查看几个学校,跟老师见见面,说不定孩子最后接受的,也就是老爸当初想要她去的;又比如,孩子高中后到国外上大学的事,本周末,复旦有美国常春藤系列学校的介绍会,有空带她参加,现场听听一手资讯,问问自己关心的话题,好过道听途说。以往老爸们的选择过程和决策过程都省略了,只把选择的结果告诉孩子,让她们照办,现在看来,要改改思路和做法,宁愿费些时间和口舌,把过程走好,只要A和B都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最后选择哪一个,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
您说的“女孩子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上升,又比男孩有更大变数,哀叹之余,只能选策略,尽量把目标和女孩的虚荣心结合起来,人性之弱点是谁也无法逃避的,克之短而引之长,一切为了既定目标,人生之路,进则退自由,不进则退无路。”这点我也不太同意,女孩、男孩,都有头疼的事,“哀叹”一说,又过于悲观,“虚荣心”和“人之弱点”是不分男女性别的,也不是几句大道理就能扭转的,惟有引导、探讨、沟通,双方求得“大同”,您如果连“小异”都不允许存在,那当初送去住读就是错的,“散养”女孩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明显好过“圈养”的,换位思考一下,女儿在学校和社会的环境里,难免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老爸的责任是因势利导,而不能硬搬龙头。
孩子未来成长之路正长,条条大路通罗马,未必老爸们现在设计的就是最佳路线。跟孩子一起商议一个大的方向,阶段性进行评估修正,向着既美好又可行的方向,接近相对理想的目标。

[ 本帖最后由 老H 于 2007-6-11 22:47 编辑 ].

TOP

回复 #349 梅子2008 的帖子

您说的科普英语是初中组还是小学及六年级组的?初中组或许已经结束,小学及六年级组的还没有开始,要到新学期开学以后,经常关注市少科站的网站和WW上的信息吧。我看到信息也会在帖子里提醒的。.

TOP

回复 #351 梅子2008 的帖子

以前用老版新概念教材的时候,大多用的是英音磁带;现在发行新版教材,用的美音磁带。
我觉得英音、美音没什么大所谓的,就像预初读SBS,美音的,蛮好听的,但完全模仿有难度,那就尽量模仿,读得柔美一些,还要保持孩子原有朗读风格,否则,原来风格丢了,新的风格没学好,两头不靠。
好在任课老师还比较开通,并没有硬要学生全部改读美音,于是我也松了一口气,现在孩子朗读基本还是英音为主,语速很快,注重流利,因为英孚教材都是英音,新概念原先听得也是英音版的,受的影响深一些;但朗读时听得出结合进一些SBS课文的朗读风格;英美结合,我听下来蛮好听的。
我给孩子听过第一财经节目《亚洲经营者》的女主持人的英音,真漂亮,还有我自己收看《欧洲商学院课程》时,也让孩子听了几段英音解说,又快、又溜,非常优美,之后,孩子觉得英音和美音无所谓哪个更好,只要适合自己的发音特点和朗读风格,一样都能够读得很动听。
想当年,央视英语节目主持人彭文兰,上视英语节目主持人崔文,都是很漂亮的英音,一样受到观众的喜爱。.

TOP

新版配套磁带也有英音的?我买了第三册、第四册新版磁带,都是一个美音男士读到底,不如原来英音版朗文出版的磁带,男士、女士一课一课搭配读,来的好听和受用。
录音也有“男女搭配、听起来不累”一说的。.

TOP

回复 #357 孟母三迁 的帖子

外文书店、书城以及大的书店应该都有的,听有的家长说,从当当网、卓越网等网上买,价格更为便宜些。.

TOP

回复 #358 艾琳MUM 的帖子

暑假里想看些原版片,《探索》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不多,很多内容都是学科里接触过的,知识和语言融为一体;以前我买过洪恩公司出版的《奇境英语》,是八部美国动画片,有欣赏版(电影直放)和欣赏版(分段讲解),不知对于初一的孩子是否太幼稚了一些。宝妈推荐了不少大片,可以选选。.

TOP

回复 #358 艾琳MUM 的帖子

您谈到的问题,其实是难度、基础、熟练度和准确度如何平衡兼顾的问题。
有时候,难度大的考试能通过,很基础的测验倒会丢分。孩子要重视基础知识、平时作业和通常考试,该背、该默、该复习的内容,按照要求去完成,学习习惯对于将来的积累和提升很有关系。所谓各个角落都扫到,也无所谓重点和难点的集中复习了。

[ 本帖最后由 老H 于 2007-6-12 11:29 编辑 ].

TOP

回复 #365 Lucywang妈妈 的帖子

上课地点在复兴中路靠茂名路的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东校区内,电话是64748802,64312027。.

TOP

回复 #367 宝贝猪猪妈妈 的帖子

用长袍配西装比好像不确切,应该是西装配条牛仔裤.

TOP

回复 #371 葱葱 的帖子

复兴阶梯的MYLADDER老师那里专门教小学生读SBS,是在读完《阶梯儿童国际英语课程》之后,大约在小学四年级左右读SBS1册,当然,现在小孩子普遍英语水平提高了,提前一些读SBS也是有的。但如果提前太多的话,读到一半跟不上怎么办?给个复兴阶梯学校的网页,您可以对照一下。
http://www.myladder.cn/main/home/htm.php?nowmenuid=6
我想,徐汇区三所民办中学都在预初开始上SBS,应该是有道理的,如果这套教材适合小学生,那么世外可以在小学开设SBS,而在中学选用其他教材了。.

TOP

回复 #371 葱葱 的帖子

关于多大的孩子适合读哪一本教材,本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选择教材,既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年级,也要考虑孩子的英语程度。同是一升二的孩子,上一年级才开始读ABCD的,与幼儿园就有外教口语的,会差很多的,所以,很难用年级来作为适合哪套教材的依据。以前以为,最可靠的方法是请学校老师做个程度测试,但也不是完全管用的,有个家长帖子里写到,到了英孚的两个学校,测出来的级别相差不少,她晕,我也晕,无以作答。
其实,如果是自己家里教SBS,那么只要孩子读得懂,就从第一册开始一路教下去,什么时候觉得难了,放慢些速度,自己可以掌握;而送到外面学校读,最好是孩子英语程度与学该套教材所要求的程度相当,而且同班孩子的英语程度基本接近。

[ 本帖最后由 老H 于 2007-6-12 17:43 编辑 ].

TOP

回复 #379 dongdongmm 的帖子

孩子小学时,我利用业余时间给孩子进行过一些课外辅导,基本上都写在帖子里了,应该说够详细了,在详细就变成教案了;预初以后,这个活儿由学校老师干了,现在基本上是掌握大方向,做点拾遗补缺的事了,所以帖子里很少再有具体辅导什么的内容,事实上我想再做些辅导,可孩子没有空余时间了,学校也够大方的,我们交了学费,学校除了管住孩子校园里的时间,连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也代劳管掉了——用课外作业管掉了。 .

TOP

回复 #386 好好妈眯 的帖子

英语读物,我用下来还是“外教社—朗文中学英语分级阅读”比较合适,题材很广,可以让孩子先选感兴趣的话题,再逐渐扩展。分成3、5、7、9级,很方便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阅读级别。
《空中英语教室》的中级版也适合预初孩子读的,对生词有注解的,MP3格式有讲解的录音,有空就放着录音,当背景音乐,多听之后,听力反应会提高的,语感也会上来的,跟宝妈说的看大片效果差不多。.

TOP

回复 #389 艾琳MUM 的帖子

《空中英语教室》我自己听下来,是既听又看比较好,或者先听一遍,再边听边看,可孩子没有时间弄,只能睡前听一段,或许没有听多久,就睡着了 .

TOP

楼上两位MM的方法都好,其实并不矛盾的,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用。
大学英语课程里,本来就有精读、泛读、听力等课程,对于规定课程,肯定要用精读的方法,求甚解,慢慢啃,就像小H学校现在教SBS一样,是有效果的;而精读课程之外的泛读泛听,则可以兴趣广泛,玩中学,凭兴趣选,像小H学校每学期可选两门选修课,打毛衣、烧小菜都能选。
像宝妈这样的学法,英语素质肯定不错,张口就来,还能跟老外侃大山;可遇到中国式的考试或竞赛,或许会吃亏一点。
我觉得,两手抓、两手都过硬,其实是最好的;试试看,也许会有这个结果的。.

TOP

回复 #398 艾琳MUM 的帖子

课外的泛听材料变成催眠曲了。
我到外文书店二楼,看到《空中英语教室》有碟中碟版的,就是把去年课程中的精华部分做成16张VCD,暑假里想带孩子过去选购一些,平时听MP3,放假看VCD。.

TOP

回复 #400 宝贝猪猪妈妈 的帖子

好的,好的,散养跟圈养的大融合!.

TOP

回复 #405 龙凤老爸 的帖子

如果继续剑桥之路,由宝妈负责回帖;如果转向新概念英语,我负责回帖。.

TOP

回复 #407 千零 的帖子

丛书3 级要求的词汇量是800-1,000,英语程度好的小学生完全能看懂。这套阅读教材很有特点,图文并茂,一本小册子讲一个话题,对于积累专题词汇很有帮助,对于难词有注解,阅读时能结合上下文猜出意思最好,实在影响阅读的可以查一查,另外还配了一些练习,读完文章之后作一作,帮助理解和掌握。.

TOP

回复 #409 千零 的帖子

80本全部出齐,系统性应该会强些。
如果不同等级一起考虑,还是可以自己选出感兴趣的系列的,比如科技类、人物类、活动类。
我当初是选了两个系列:一是科技类,配合科普英语学习和竞赛,如火山、植物、动物、天文、星球、环保等;二是事件和活动类,开阔眼界,如奥运会、世界杯、世博会、主题公园等。暑假里还会再去补一些。.

TOP

64748802  64312027(直线)。.

TOP

回复 #413 qqxx 的帖子

外教社—朗文中学英语分级阅读。您把书名打进谷歌或百度的搜索框,直接可以搜索到详细介绍。.

TOP

回复 #415 qqxx 的帖子

中学英语分级阅读的三级比较浅,您带着孩子去外文书店二楼去看看,程度如何?
听其他家长说起,外教社-朗文英语分级阅读,还有小学系列的,应该更适合三升四的小学生,网上搜搜看吧。.

TOP

回复 #417 qqxx 的帖子

找三级合适的先读起来,有兴趣的话,一本一本读下去。
外文书店还有其他系列的阅读文选,自己带着孩子去选一选;小学英语读物我真的好久没有关心了,有机会经过外文书店,顺便看看再给您推荐好吗?.

TOP

回复 #421 maomaofeng 的帖子

您讲的教学规范,的确很重要,这样就会有一个基本的教学体系保障;应该说外教老师授课会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有了教学规范的约束,也不能由着老师的兴趣来。
在总部或旗舰店,开的班比较多,如果有几个相同级别的班同时开,在外教老师和上课时间等方面,会有些选择余地。.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