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老师当众批评了,孩子哭了。。。。。。。

我同意宝宝妈咪的意见,孩子虽小但自尊心不输于大人。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当然要批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TOP

批评得对,当然要接受。但方式方法是一定要注意!当着大家的面被批评(还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换个位置考虑一下,如果被批评的人是你自己,你是不是会觉得很难受甚至是无地自容!这个时候在这样的环境下你的心里是否会有抵触情绪,我相信大多数人会有的。批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被批评的人接受并改正,可是有了抵触情绪你还希望批评被接受吗?这就是好心办了坏事。所以关键还是在方式方法上!
挫折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勇于面对困难,想办法把这困难解决了。孩子还小,需要家长的保护,不是所有的挫折都是让孩子自己面对的。我们家长要分别对待每一件事。
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我会让孩子到自己的位置上把老师拉到较偏僻的地方去认真地听老师的述说,然后表态我一定会回去教育孩子的。回到家我会问孩子老师说的对吗,或者你那天这样做是有什么理由的,帮孩子分析事情,让她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而且相信这样做了老师也会明白你得目的,无形中也提醒了老师应该注意方法。
如果把这样的事也当成是挫折教育,只能拉开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 本帖最后由 庭庭妈妈 于 2006-8-10 22:43 编辑 ].

TOP

"教师的教育方法、批评方法我们是无力也无法改变的。"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让人感到寒心。
我家有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她从事教育工作有四十年了。她在正式工作的三十年中还获得了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资深老教师。在我学生时代时她就经常和我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在她的教育中最厉害的批评是不点名批评,虽然每个学生都知道她是在批评谁,但谁也都知道老师在维护这个被批评孩子的最后的尊严,也让这个被批评的孩子知道只要把错改掉了老师还是会认为你是好学生的。在课后她会以谈心的方式与被批评的孩子沟通,让这孩子心服口服。她的教育生涯中仅有几次是当着大家的面点名批评,是因为这个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她要在同学们的面前激起这位学生的斗志!她只是把这种批评当成了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一吐为快!所以有好几届的学生亲切地叫她大姨妈。我常常看到她拿着本厚厚的教育心理学在看,居我所知现在的老师要得到教师上岗证也需要考这类书,但希望教育工作者们不要因为考试而去看这书,平时也该学习一下真正了解这类书的精髓。
在我家,这位老教育工作者的电话最多,经常会有从全国各地她的学生给她打来的问候电话,常常会听到说“老师你对我的影响很大”,“大姨妈谢谢你”,其中不乏是很多被她批评过现在是很出息的的孩子。.

TOP

我再次强调孩子错了,一定要批评,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ericmama 提到的在美国为那些不完成作业、犯错不改的学生准备的房间。而LZ提到的孩子是学习方法不正确,性质不一样,对待的方法也应该不一样!
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起到为人的典范,这才叫教育育人!就象dong所说的如果这位老师了解这位学生的性格悲剧也不会发生,如果在加上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明天她也会正确面对领导或者同事了。怎么可以说这绝对不是老师的原因!老师一点责任也没有了吗?所以说现在的老师还应该加强师德方面的教育!为什么老师现在的待遇很高,老师只是个糊口的工作吗?现在的老师是该好好地反思一下了!.

TOP

我再说个我女儿的事。我女儿上幼儿园什么都适应,就是控制不好小便。在幼儿园有专门上厕所的时间,这一点各位家长都知道吧。可是女儿控制不好,在下午睡觉的当中总是要起来上次厕所。可是老师说女儿是想去走廊玩不想睡觉所以不让她去。为此女儿发过好几次高烧,有一次甚至得了肺炎!
老师说得都对吗?老师不该为我女儿这几次的生病负责吗?
所以每次老师批评我女儿的话,我一定会叫我女儿告诉我她认为的事情经过,因为现在有些老师太不负责了,太浮躁了,只为了自己管理方便而忽视每个个体的差异了!
但是女儿是错了,我一定会狠狠地批评她,甚至我还要她第二天去向老师认错,告诉女儿老师批评她是为了看到她的进步。
但是老师错了呢,我还是会让孩子自己去找老师告诉老师这件事情的经过。相信沟通了老师也会改正自己的。

[ 本帖最后由 庭庭妈妈 于 2006-8-11 19:57 编辑 ].

TOP

回复 #35 ericmama 的帖子

我也是就事论事,没有进行任何人身攻击。事实上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把孩子教育成人勇于面对困难。看到你就这事参与讨论,相信你是个认真的人。相信你会成为更好的老师。.

TOP

回复 #45 小太阳妈妈 的帖子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56893&extra=page%3D1
去看看这里吧。现在的家长怎么都要求这么小的孩子就要象大人一样的承受力,那我们做家长的什么都不用管了
难道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到打击你们就不开心呀!.

TOP

回复 #45 小太阳妈妈 的帖子

如果我们现在就教孩子要与人为善的话,就不会出现“到时不但没有人会理解这个人,还会对她的能力产生很大的质疑。”这种现象了。
如果我们现在就教孩子要与人为善的话,我们的孩子以后走上社会讲究方法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多的。
为了我们的孩子以后的社会更加充满人情味,我们每位家长都加油吧!

[ 本帖最后由 庭庭妈妈 于 2006-8-12 12: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 于 2006-8-13 22:47 发表

  不用抱歉,作为你的同行我很理解你.当然,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对老师的一些做法产生不满,因而发生牢骚也属正常.包括那位"攻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家长,她的言论我也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人,是情感动物 ...
包括那位"攻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家长,我想指的是我吧。
我重新看了一下我写的帖子,我觉得这个帽子好象大了些。有些地方措辞是不太温柔,但就算攻击也是针对LZ写的这位老师。我本人对教师怀有崇高的敬意(更何况家里还有位教师呢
大家都是就事论事地讨论,或者是对一些说法提出异议。
如果说伤害到了一些教师,我道歉。但是悄悄地问一声,这样的讨论就会让成人的我们激动起来,那么LZ提到的幼小的孩子的心灵是否更加脆弱,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引导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 于 2006-8-14 01:26 发表

孩子只会赏识是不行的(赏识教育更适合残疾儿童),
“孩子只会赏识是不行的”,同意;“赏识教育更适合残疾儿童”,太偏激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