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上中国际,中芯,美国学校,包玉刚,平和? 海归的父母或有经验的父母有建议吗?

引用:
原帖由 wmiao2005 于 2010-9-21 18:15 发表 \"\"
准备2011年带儿子女儿回上海和爸爸团聚。儿子正好要上小学一年级。现在为选择合适的学校很纠结。准备至少读完小学在回去。
儿子在美国一直上私立Preschool和kindergarten.我们希望回来打好中文基础。小班教育,英语 ...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英文和中文很难并存,只能做到不要吧差距拉大。所以在选择学校就看你是要中文占多点还是英文占多点了。
1. 上中国际部,我个人挺赞的,所以我儿子今年一年级就选择了那所学校尽管离家里很远,有很多朋友还说我舍近求远。1到3年级是包办制加走班制的,中文数学由中国班主任教,其余课全由外教上。我的孩子目前在中文母语班,英文非母语班。语文每天固定一节课,用的是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教材很有深度,进度也很快。其余课程全部用美国的教材。数学每天一节课由中国老师班主任英文分READING 和LANGUAGE ART 每天至少一节到两节课外加晨读和午间阅读由外教上,SCIENCE 和SOCIAL STUDY也由外教上。才开学两个星期,发现孩子明显都进步了。
2.中芯国际听朋友说相当不错, 台湾人确实比较多,但是现在上海哪个私立学校台湾人不多呢? 而且中芯本来一开始就是只针对内部员工的孩子的,后来名气大了才对外招生的。总之朋友对它是赞赏有加啊。
3.上海的美国学校和英国学校之类的国际学校我觉得都有点变味了,我更人不是很倾向, 美国学校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但是基本以亚洲孩子为主,中文是肯定学不了了,因为是选修课,除非你在家里创造一个相当好的中文氛围包括认字写字之类的, 不过估计很难。 英国学校包容性不够好,多为欧洲孩子,对亚裔孩子有点。。。所以老师有时候对亚裔孩子也会有点。。。我觉得如果读这样的学校还不如带着孩子出去读呢。
4. 包玉刚整体和上中很类似,但是我个人不欣赏这所学校,学费贵的离谱,关键是物不所值,象美国学校学费贵当然有道理,好多教具都是美国来的,学校的硬件软件都是一流的,没得挑。 平和我不了解不能乱说只知道需要住宿, 我觉得孩子小住宿挺可怜的,当然如果家长实在抽不出空的话,与其交给老人还不如交给学校。.

TOP

引用:
原帖由 tommi妈妈 于 2010-9-22 15:08 发表 \"\"
再说说上海国际学校的教育质量。上海美国学校,协和国际(不是楼上说的协和双语),和德威等的教学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输于英美好的私立学校。即使在国际学校中不算最好的耀中,一般都认为要比包校要好。
我觉得国际学校跟包玉刚或者任何一所别的国内的私立学校其实是不具备可比性的。 看家长期望将来孩子走什么样的路, 如果要永远呆在国外不回中国的话, 可能国际学校更适合。 但是如果需要回中国大展拳脚的话, 我觉得绝对不要去国际学校,只要找一所质量可以的BILIGUAL SCHOOL,英文当作一个工具,将来出国深造一下就可以了。 好多朋友的小孩从美国学校和香港的汉基毕业的去了国外读大学, 现在觉得中国机会多想来找机会, 可是没有一点的NET WORKING,寸步难行。 就我们帮忙找工作的孩子就有3个,情况都很相同,回到上海象无头苍蝇一样,其中一个老公卖不开面子收在了我们公司,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的呀,唉。。。我都觉得可惜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istanford 于 2010-9-22 21:15 发表 \"\"
顶这个观点,比较宏观。有远见。但质量好的BILIGUAL SCHOOL,竞争激烈,几乎要考试才能进(指的初中,小学不太熟悉),这样学校优秀同学的比例不用说,未来在中国的朋友就多一个圈子。
赞成, 但是其实现在上海所谓的BILIGUAL 都不是真正的。所以目前我儿子小学段我是把他放在上中国际部,初中段还没想好, 可能也是上中。高中段有可能去上海美国学校,就象你说的多一个圈子,而且上海美国学校跟美国的大学挂钩最多,信息资源比较丰富, 上中应该稍微差了点吧,而且顺便在大学之前把英文再好好巩固一下。 因为在我看来上中国际部虽然是个国际学校但是其实就是个质量比较好点的BILINGUAL SCHOOL。.

TOP

引用:
原帖由 tommi妈妈 于 2010-9-22 21:18 发表 \"\"


要看情况。
国企,尤其是央企,那关系是相当的重要。但海外引进人才或空降兵也越来越多。
外企就不一定了。也许将来会改变,目前高层,尤其是区域性或更高管理层的华人,除了港台的,基本都有长期海外背景。
...
我指的圈子是自主创业的圈子需要的人脉网并不是说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大公司需要的就是学历文凭语言,基本上只要是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的我估计混个高层当当应该易如反掌的事情了。至于国企央企的圈子的话, 我估计还是去北京读书吧,那里随便找个人都是个当官的后代更容易得到那样的圈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wmiao2005 于 2010-9-22 21:53 发表 \"\"


我觉得我们是在找一个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环境,既然这些孩子不必经历那种应试教育,那我就希望学校能够给与他们平衡的中文英文及其他的教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他们的诚实,热情和善良,教他们会赞赏 ...
楼主你想的都是我经常在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什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国际学校可能能够秉承你想要的那些东西, 但是至于你需要学的中文可能就部分甚至于全部荒废掉了,再有就是我讲到的对孩子将来或许有那么丁点关系的人脉网(可能我和先生考虑的太多了),如果是去本地学校,或者是本地人管理的国际学校(上中之类的)可能很多时候中国老师虽然出国念书兜了一圈又回流了, 她尽管已经很国际化了但是她接受的基础教育是中国式的,可能很多时候潜意识里的管理就是中国式的,没法做到国际化那么开明。 所以有时候我也担心孩子现在上的学校。 不过有时候有小部分的中国式教育我还是挺喜欢的,之前看过一本美国很有名的经济学家写的书叫OUTLIER,就是受了他的影响我觉得有些道理, 他就说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花时间是必须的, 也就是说你花的时间和你得到的结果是成正比的。 他比较赞成中国式的很多操练的教育,他研究发现在美国,孩子们上学的时候是没什么太大差距的, 但是一到放假有些家长会带着孩子参加好多学习班,就在这个时候距离就被拉开了。和和。。。这个好像扯远了。

不过我其实还是很欣赏美国化的开放教育的, 但是就是担心孩子太早进入只有美国式的教育后就变成了非主流人士。.

TOP

引用:
原帖由 wmiao2005 于 2010-9-23 13:34 发表 \"\"


ccfreda,我也觉得小孩需要一定重复性的训练。比方说,数学重复的训练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让孩子的抽象理解得到加深,不然,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变成1+1=2?

至于人脉关系,个人觉得 ...
这个平衡点很难,别人给的都是别人自己寻求得出来的平衡点,这个上面很难求大同存小异, 其实我相信你在上来找答案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只是需要更多的共鸣吧,是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