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28日西山吃枇杷一日游(经验总结)

28日西山吃枇杷一日游(经验总结)

这两天真是好时间啊,天不是很热,水果又都熟了,不出去走走真是可惜啊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苏州西山摘枇杷的行程吧(自己经历+网上转载整理):

有车的玩法(包车或自驾),坐火车的话带宝宝当天来回太累

上午可先玩林屋洞,我不喜欢爬山,所以没去石公山那个土包,林屋洞我去过,觉得还是可以推荐的。特别是夏天去的话,里面真是清凉啊。6月如果去西山摘杨梅的话,建议上午摘杨梅,下午去钻洞哦

中午在太湖边吃三白。在石公山往明月弯方向步行十来分钟,一路上有很多沿湖边开的饭店,饭桌就设在湖边,有吃有看。

下午玩明月湾村吃青种枇杷(转载):
明月湾村坐落于小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向湖。村落里有明清时代的住宅,青瓦白墙,密密匝匝的。村口的一棵古树要四五人左右才能合围起来。我们沿着村口一米来宽的石板路径直往村里走去,一直走到村后的山脚下。山上植满了枇杷树,杨梅树,茶树,梅子树(就是做话梅的那种树)。六月初正是枇杷熟透的季节,听果农说西山盛产“青种”枇杷,个儿不大,黄皮中透着几丝青色,特别甜美多汁,微微带着点酸意,更衬出那份甘甜。西山“青种”枇杷可把我的嘴吃刁了,回过头来再吃“红沙”和“白沙”,简直淡而无味,让我不屑一顾。这个时节去不可错过,一定要在西山买,苏州市区只看到“红沙”和“白沙”。价格不贵,12元到20元一篮(5斤)之间,看枇杷大小而论。其实无论大小都很甜,关键是要新鲜,最好到果农家里买。如果在石公山下或林屋洞买,就保不准了。杨梅还是青青的,小小的个儿。想吃西山杨梅的话,就得候到农历立夏时节去。枇杷与杨梅不可兼得啊!

这个线路不会很累。大家觉得好吗?

又: 林屋洞门票50元/人,30人以上40元/人

[ 本帖最后由 高兴 于 2006-5-29 15:53 编辑 ].

TOP

28日多云,27~28度,看来还是挺热的

行程:

8:00  人民广场武胜路上车   (因为全走高速路上也要2个多小时,所以早点出发)
车牌(黄):沪AA9679,考思特22正座(不包司机),5加座.
车子停在博物馆南门西侧停车场

景点:林屋洞 及 明月湾村 (两个景点的时间安排可根据当天天气决定)

午饭:太湖边,AA制

费用:

已知:
考斯特,车费1000,考虑过路费停车费等,按21人算每人上车后先交70元(不分大小),多退少补
林屋洞门票:50元/人,1米2以下半票

报名:  

TT妈妈X       2                    1
evekissoscar 2        1       
尤宝宝妈妈  1        1       
其其妈         1        1       
玉玉妈         2        1       
妃妃妈妈         1        1         
Helena          1                   1
傻妮子     2                   2

总        12        9        21

[ 本帖最后由 TT妈妈x 于 2006-5-27 16:28 编辑 ].

TOP

佩服一下自己,可以做导游了.

TOP

回复 #5 jiajiakatong 的帖子

东山西山都有枇杷啊,就好比东山西山都有杨梅的。

如果杨梅搞一日游的话,只能到西山去近一些。当然,将近3小时的车程也不能算很近了。

枇杷这两天还没完全好,所以建议的日期是25日到31日。

杨梅要6月下旬才好呢.

TOP

怕这个活动报名的人不多啊,还要区分周六和周日,最近活动好多啊。人少的话不大好包车了。

我自己现在是满脑子的杨梅了.

TOP

我今天去问 了车价,能坐21人的大概900左右,考虑停车费等,一个人(不分大小)大约50左右。

我没问四十几座的大车,觉得好象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参加

要么先报名,如果能有20个人就去,人少了就取消吧。.

TOP

回复 #41 其其妈 的帖子

怎么和我问的不一样呢?不过,没关系的,到那里就知道了。
我本来还在想,如果要30人才能算团体的话,到门口再拉别人凑凑呢,呵呵.

TOP

回复 #44 阿瑶0422 的帖子

报名小学吗?好象前面有妈妈说27日也是报名的日子,估计这两天都有报名吧。
幸好TT还小,趁还没负担的时候多玩玩.

TOP

刚刚问了天气预报,上海本周日降水概率为60%,苏州气象局回答比较支支晤晤,建议以3天气象预报为准,现在看来也不大好。

这样吧,星期四是否可以算3天了,要么最晚星期五上午决定是否成行.

TOP

想起上次去林屋洞,进去的时候晴空万里,出来的时候倾盆大雨,没带伞,都淋透了,天变得真快
洞里倒是避暑的好地方,太热的话就上午去果林,下午钻洞,不过下雨就没辙了
其实雨量不大的话应该可以,最近应该都是阵雨,不过就怕有些妈妈临时退缩的话,平摊车费的成本会提高

我问的900是走全高速的,据说可以小于3小时,具体回来再汇报了.

TOP

现在总人数19,还有愿意去的请报名,同时给我联系方式。

有取消的请及时告知。.

TOP

杨梅??现在还没熟呢。.

TOP

谢谢你的地图,我正打算去找找呢。

就希望周末天能好一点。.

TOP

今天打电话到苏州气象局,28日多云,28度左右,看来是可以成行了。.

TOP

还有妈妈不能决定是不是去,有愿意做替补的吗?给我联系方式吧.

TOP

更新过了,现在小花豆妈还不能决定是不是去,玉玉妈没给答复,Helena也不肯定,所以有些犯愁.

TOP

小花豆妈要明天决定,玉玉妈下午决定,Helena??.

TOP

??一般到外地总要走高速的呀,不然太费时间了
不过你老公担心小孩也是应该的,事事以安全为先嘛.

TOP

又有变化了,原来联系的司机嫌900元包过路费钱太少,不肯做了(就是上次去南汇的司机)

联系了租车公司的,只有33座车,1000元不包过路费,到西山过路费要200多吧

现在时间很紧,有些妈妈还在犹豫中,目前肯定去的只有13人,再报名怕也来不及了,要么我们还是取消?

[ 本帖最后由 TT妈妈x 于 2006-5-26 11:59 编辑 ].

TOP

不是900不包过路费,是1000不包过路费,跟租车公司都一样了
说是昨天油涨价了

幸好Helena 想知道车况,打电话给他,我因为不能决定去不去这两天没联系过他.

TOP

现在确定要去的人不多啊,这样平摊车费太不合算了.

TOP

13个,太少了吧.

TOP

报告大家,加上玉玉妈3个,再加上Helena2个的话,现在有18个了,如果有车的话还能去.

TOP

我去的.

TOP

evekissoscar 也已经回复去的.

TOP

妃妃妈妈 也回复了,去的.

TOP

我在网上找到地图了,应该没问题的。几点回来不知道,要么预计3点半到4点往回开吧.

TOP

上海到西山的路线地图我有了,但是快乐的哆嗦 提供的那张地图链接我怎么也打不开,能上去的妈妈麻烦把那张地图也打印一下吧。.

TOP

22个正座加5个加座,可以坐27个人咯

不过毕竟加座不舒服,再加一家人的话就差不多了

另外,请把车牌公布一下,你还要留个司机的手机,或也给我一个

谁知道武胜路那里有几路的终点站?我们约个具体点的地址碰头吧.

TOP

谢谢高LD把标题变绿了,恨不得拿起话筒来吆喝

这次的活动真是一波三折,没想到天气好了,司机会临时变卦。主要是上次南汇的活动太顺利,有些骄傲了,自以为搞项目管理的组织个活动不在话下,在此深刻地检讨一下,本活动就差点毁在我手里

幸好还有大家的支持

期待一个愉快的周末.

TOP

回复 #106 玉玉妈 的帖子

感谢玉玉妈、其其妈 的热情参与

感谢evekissoscar 、尤宝宝妈妈 的无条件支持

感谢妃妃妈妈对活动的信任

感谢Helena借到了车子



同时衷心希望小花豆妈、  amy妞妞妈和xklorlq的宝宝身体健康(TT也是过敏体质,现在还每天用药的).

TOP

看到妃妃妈妈的短信我就赶快上来看了,欢迎欢迎.

TOP

我又改标题了,现在总共有21人,有人想去的话还可以再多一家.

另外提醒大家注意:  林屋洞里比较湿滑,也比较阴冷,衣着上请当心.

TOP

早上一看,居然昨天晚上已经有妈妈进行了讨论,厉害的,我是回到家就不想动了

我的手提USB口坏了,这两天都没法传照片了,大家有照片的贡献几张吧

我总共拎了3筐枇杷回家,做个比较:

1。明月湾自己摘的:
60元5斤,最贵的,但考虑到省了明月湾进村的门票,并且是自己亲手摘的,味道也的确是3筐中最好的,所以我觉得可以接受。不过,摘枇杷一定要连柄,没带柄的放不过夜的,我回家后先把没柄的都吃了

2。离开明月湾时饭店门口买的:
25元1筐,量看上去比5斤的那个多一点。比较青,有点酸,准备放两天再尝尝。

3。林屋洞门口买的:
15元1筐,看上去量最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下面有埋了些又小又青的,还有些快烂的。不过,快烂的几个的确很甜。

昨天最不顺利的当属吃饭,11点左右人还不多,没想到摘完枇杷12点多出来的时候已经人满为患,然后就是人多的通病:位子要等,菜上的慢,直接影响了吃饭的心情。
其实这个地方风景还是不错的,直接看太湖,饭店里也凉快,如果人能少一点,菜能上得快一点,边吃边聊得也不错。
所以以后到这种地方还是要先把位子订好,菜点好,或者索性先吃饭。.

TOP

其其真好玩,不就是要求坐面包车吗?你可以包个面包车出去兜风啊

下星期天我们要去森林公园玩了,单位发了门票和游乐券。玩啊玩,以天天的名义.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