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户籍政策频传“利好消息”
——韩正代表参加闸北代表团审议
日期:2009-01-14 作者:邵宁 来源:新民晚报
韩正昨参加闸北代表团审议 陈正宝
本报记者 邵宁
“我是来听意见的。”昨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代表来到闸北代表团会场,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促进就业、旧区改造、农民工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都是代表们发言的热点。韩正边听边记,不时和大家互动交流,透露了不少人才政策的“利好消息”。
好几名市人大代表不约而同为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建言献策。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以自己工作的科研单位为例,提出了新思路:“我们可以考虑多招收一些见习研究员,提高课题经费中给予参与者的比例,作为对这些见习研究员的补贴。如果政府能出台这方面的政策,我想应该能够吸纳更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韩正点头表示赞同:“政府也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要适当提高研究课题的‘人头费’比例,作为科研人员的补贴,这样能够吸纳大学毕业生进入研究机构。有关政策2月份后可出台。”
“尽管就业形势严峻,铁路系统仍然招不足人。我们今年计划招4500人,目前只招到3800人!”上海铁路局党委书记刘涟清代表的发言出人意料。他说,招人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解决户口问题。“一个企业要留住人,不光是薪酬问题。我们铁路系统的薪酬水平不算低,但就是没法帮人才落户上海,所以他们不愿意来沪工作。我们局里有上万人的户口都挂在苏州和杭州等地。”韩正认真听取他的发言后说,有关人才户籍方面的文件不久就将出台。听到这样的“利好消息”,刘涟清高兴地笑了。
来自医疗系统的女代表傅舒昆发言时,建议市政府加大对二级医院的投入。韩正说,2009年医疗卫生改革的任务很繁重。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情况差别很大,中心城区一些面积较小的区,集中了多家三级医院,而郊区医疗资源相对较少,二级医院该怎么整合、发展?决不能一刀切。应该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要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后再决定。
3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会上共有15位代表发言。韩正最后说:“越是经济形势严峻,越要关注和改善民生,要把人民群众最为期盼的事情安排好。”他说,当前要把全面加强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实施“1+3”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稳定岗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三项特别计划。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大旧区改造力度。要建立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住房保障体系。今年廉租住房制度要应保尽保,经济适用房建设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制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