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我评网上名医

我评网上名医

我的疑问从这位专家的大名在论坛上出现时就开始了,本人以前发帖,只想提请网友注意,网友自做选择,自然会自负其责,不需我来说三道四。今天网上有人发帖要人闭嘴,本人一向敏感,猜想此话一定是冲我而来,我倒要非要把我的看法说一下。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个医生,我看来看去,只能说这门道不怎么样。

对于哮喘,我是病人,虽然我平时也非常关心哮喘方面的进展,但是,我无权评议。但是,对于鼻子的毛病,我看这种认识和治疗水平只能算外行级的,可能也看了不少鼻炎的病人,也给病人开了不少治鼻子的药,但是,我始终难以想像,一个具备治疗鼻炎基本知识的医生,怎么会让小孩去用一种连药房卖药的都知道儿童禁用的药物?怎么会让病人去用眼药来治过敏性鼻炎?众所周知,过敏性鼻炎的病人比过敏性结膜炎多得多了,不知那些药厂怎么都脑子错乱,不把标签改成滴鼻液多卖点钱,大概药厂现在都是活雷锋了。更难理解一个连鼻窦炎要怎么做影像学检查也不知道的医生,有信心判断和治疗鼻窦炎。有关鼻病的判断、处置错误多多,实在是不胜枚举,只能说明学识欠到。过敏性鼻炎短者数年,长者终身,短期控制易如反掌,不说博科,去买支呋麻都能立杆见影(当然不管付作用),长期治疗还是要点本领才能胜任。天下没有一样的鼻子,尽管都是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不同情况的治疗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连鼻子都不检查一下,就让这么多网友一窝蜂地去买这药那药全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本坛上学到的另一妙招是用玉丹荣心丸治疗儿童的心肌缺血,本人也经常接触腺样体肥大及其它原因OSAS导致心肌缺血的儿童,虽然这种直接了当通俗易懂的治疗方法本人闻所未闻,总是有些本末倒置。标本兼治是治病的一个基本原则,小孩的心肌缺血恐怕查找病因比对症治疗更加重要,难道不管什么原因的心肌缺血都可以吃玉丹荣心丸,吃了玉丹荣心丸什么病因也不需要检查了?吃了此药原发病也能一并解决?

本人也非常想分享有关玉丹荣心丸的经验,利用工作之便,检索了有关的文献资料,从94年至今,中文专业期刊上有关此药的论文共18篇,全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腺样体肥大、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心肌缺血也能治疗?至少我还没找到相关的临床资料支持这种疗法,如能证实其疗效应当属于独创。当然,也许有不少病人接受了这种治疗,及时总结经验,供他人学习光大,这可比一天看百八十个病人更有意义,不过,我估计这一工作一定有些困难,因为现在的疗法只要身长1公分,重增1公斤就可停药,也不需要病人去复查心肌酶谱,谁能知道对心肌缺血的效果如何?

不少网友提出医生的热情、耐心是非常难得的,当然,本人认为,作为一个医生热情、耐心是必须的具有的素质,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也值得包括我本人在内的所有医务工作者学习,但是,光凭这些是不能够做一个合极的医生的。除此之外,所谓的医生态度,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治病本身的态度。一个过敏病人的诊疗过程必须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分析诊断、提出个体化的治疗意见,告知用药的正确方法、提醒平时生活上应注意的细节、回答病人的疑问,一天看百八十个病人除非抄方开药,就只能偷工减料了。照我看来,对于象哮喘、鼻炎的病人,也许一天看八个病人才能真真解决问题。更难以想象有谁能在网上完成这些步骤,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医生能网上准确地告诉病人这个是过敏性鼻炎,那个是鼻窦炎,也没有一个医生能断定这个药应该吃三天,那个药应该吃五天。更不能违反医疗常规,让病人去使用其年龄段禁用的药物,这才是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严谨、仔细的态度。

现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没有医生能掌握所有的医学知识,俗称隔行如隔山,同一个学科的医生,由于专攻不同,对某一疾病的认识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小儿呼吸科医生,不是耳鼻咽喉科医生,对耳鼻咽喉科疾病不专长是理所当然,但是,一个医生对于不熟悉的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实事求事地告诉病人,此病非我所长,让病人去找专门的医生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这样非但不失面子,反而会更加赢得尊敬。相反,不懂装懂,误导病人,早晚会自尝恶果。

过敏性鼻炎、哮喘都会伴随病人数年、十多年、数十年甚至终身的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和家长应该怎么去应对,作为一个专科的专家级医生应该比任何都懂,应该明确地告诉病人:
1、这些疾病是需要长期个体化的治疗;
2、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的措施是要经常调整的;
3、没有医生能通过网络收集足够的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决和处置的。
4、应该建议病人在居住地找一个能及时提供帮助的相对固定专业人员长期治疗。

本人年初因小孩升学,结识此网站,并从诸位中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我也想报答本论坛,并愿意和网友分享经验。我不会在网上给具体人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治疗方案,我认为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医生都应该这样做的,医生的医疗必须遵守诊疗规范,更受法律限制,法定执业地点在注册医疗机构,任何的诊疗过程要有记录,要签名负责任,网上以医生的身分,不细致了解、检查病情,随意“指导”只会误导病人。不过,我还是乐意向大家介绍一些自认为有用的知识,一起分析一些问题,希望真真有益诸位网友。

本人对本坛的任何一位素无冤仇,以后也不准备再对某咨询室发表任何高见了。当然,本坛上还有其它值得怀疑的东东,我会择时再提醒诸位。最后提醒诸位治病求医要遵守客观规律,为孩子、为自已更应该慎重。

当然,以上仅是我个人的意见,仅供各位网友参考。.

TOP

眼药和鼻药

引用:
怎么会让病人去用眼药来治过敏性鼻炎?
可能我表达得不是太清楚,但是我好象没讲眼药水滴鼻就是错的。

林可霉素滴鼻我也常用,但是,不是治疗过敏性鼻炎。

色甘酸纳是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也有专门喷鼻和滴鼻的制剂,但是,效果不佳,可能生产厂家较少,现在要用的话可能只好用眼药水了。

我是针对研立双的,据我所知此药物的片剂(口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有人作过总结,并无特别价值,以后也未有人重复,用研立双滴眼液治疗过敏性鼻炎未见报告。

楼上还有几位MM的帖子我有空时还要回复一下的。

[ 本帖最后由 WaterIceFlower 于 2006-9-23 06:08 编辑 ].

TOP

回复 #29 缪家姆妈 的帖子

据我所知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是没有可信的临床资料支持的,当然,也有人声称能治或曾被中药治好,我一般不会建议别人用的。.

TOP

回楼上诸位BB、MM及其它网友

我发此帖毫无责难任何一个网友的意思,网友不是专业医生,介绍自己的看病经历供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为其它网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组织医生讲座介绍疾病的知识,并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应该受到包括本人在内的任何一个网友的尊敬和感谢。

我经常看到有帖子介绍某医生看病效果怎样,我的看法可能有些与众不同,我不但要看疗效,还要看过程。象过敏性鼻炎,安慰剂治疗有效率20%左右,治好了谁说一定医生高明?用的人不管过敏性鼻炎的类型、轻重程度,一开始就用上三、四支机关枪狂扫,当然,麻雀也打下了,这是高明的医生吗?象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今天好了,明天怎么办,明年怎么办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反,治疗效果不好,不一定是医生水平不高,是病情太重,还是诊断有问题,用药方法不对路?这都要患者和医生一起寻找原因的。但也并不是随便可以用个体差异的搪塞的。当然,不规范的用药,不管好还是没好,都说明医生水平不高。

有的人用这个药好,有的不好,这其中有个体差异,但是,药物的效果也不是一点也不可预计的。根据病情、体格检查诊断的过敏性鼻炎,据报道,正确率仅60%左右,光听病人主诉,不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有多少,没人知道,因为不太会有医生这样去看病、开药的。有些药物,适应证广,不加区分也会治好,有些药不一样了,非得是过敏性鼻炎才会有效。就拿有些人使用的某一贵重药物来说,从药理作用机理就可推测其治疗效果的,事实上我也看到有好多人用了效果不明显,那本来就是用法有问题。有时看到这么价格昂贵的药物由于没有规范使用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心里真的有一种天物暴殄的感觉,用的都是血汗换来的白花花的银子啊。

治疗药物的机理、效果,特别是常用药物,上市前都有临床使用报告,常用药物的资料更多,作医生,如果能掌握这些结论,医生和病人就可以少走弯路,并不需要每次治病都要尝试一番。当然医生要做尝试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有根据、要严密设计,更重要的是还要告知病人。我是医生,我也不可能样样都懂,家里人也不会只找我会看的病生,看医生的水平高低,我的方法很简单,常见的疾病,都有由权威制定的治疗规范,不同国家制定的规范,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医生偶而使用二线药物,可能是因为病人特殊,但是,如果不加区别的都用二线药物,那这个医生是不大懂行或者知识太陈旧,但如果经常、大量地在使用不推荐或禁忌使用的药物,那么说明这个医生是外行了。

有人说我是那根筋搭错了或者心理出了问题,我自己觉得也有一点,我看这么多的网友,满上海地在药店里去找这些不入流的药物(仅指用于儿童过敏性鼻炎,不包括其它用法),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我觉得网友们被误导了,我感到气愤。有一天,有网友说他看病的医院没有核磁共振,要换一家医院查鼻窦炎,我觉得这位网友太可怜了, 我就马上写一个鼻窦检查的帖子,有人说我过于敏感了,也许是。其实不写也没什么要紧的,我估计不会有一个正常的医生会开出这种检查单,也不会有核磁共振室会轻易接受这种病人的。

本人对诊疗方面提出的意见,绝不是因为南派、北派在学术的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我也不敢不知天高地厚自创什么理论,我只是在运用全世界专业工作者的共同智慧的结晶而已。有人说我经常往论坛上发文献,那是大错特错了,这些帖子有些是我自己写的,有些是转载,但这只是一些普及性读物,作为医生想靠这点东西来治病,那只能不太够格的。有些帖子可能有些深奥,难以读懂,不过,至少可以了解规范的做法是怎能样的,即使一个网友也读不懂的话,我想只要医生能读懂我就没有白发。

我的出现确实会使一些人不愉快,我只希望我提出的观点有益于大家。我也注意到,有些处理方法,前后相比也有不少变化,亡羊补牢,还是值得高兴的事。不过也要知道,罗马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有人建议我利用天时地利之便,也来办个讲座搞个义诊,现在我做了大恶人了,还岂敢抛头露面?有时发个帖子我也要鼓起勇气,害怕被砖头拍死 。可能大家不是在医疗行业工作,有些规定不太了解,医疗行业是管制比较严格的行业,个人是不能随意这样做的,要有组织、要有程序、要申请、要报批。收费? 性质更严重了,以赢利为目的,我明天不要上班了。而且,上海这个地方,能人不但没有死光光,而且是高手林立,大概要轮几圈才会排到我。当然,如果需要的话,我也会让有关机构了解大家的要求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对论坛的看法,网上交流的信息参次不齐,一个实则是卖药的帖子也会这么多的跟帖,也没人出来指正(我也不敢了,怕砖头!只是提醒大家一下),实在是太悲哀了。又有人要说我过敏了吧?不会的,做了这么多年的医生,这点还看不出?前后的帖子仔细读读就是了。网友们要注意学会判断,吃不准是多问、多学习有关知识,多向专业人士询问后再拿银子或作治疗决定。这段时间在网上发了不少帖子,也有不少人经给我发了短消息,网友最想知道的看来还是“应该用什么药?用什么药最好”,这是我在网上无法答复大家的,因为这样会引起误导的。平时我工作较忙,每次写帖时间花费不少,就怕出语不妥,误导大家。如果对大家的帮助不大,倒不如多用点时间做好本职工作,以后我就不会再来了。想开咨询室的当然可以照开不误,不过,最好把名称改一下,因为全世界大概没有一个有自知能力医生敢自称能治过敏性疾病的,能够规范地治疗其中一、二种就算不错了。

中国医疗制度的缺陷使每个人都要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不管医院有多少不好,网上交流还只是辅助,看病去正规医院还是主渠道。

认识大家真高兴!



[ 本帖最后由 WaterIceFlower 于 2006-9-25 06:2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