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jimmy妈咪 于 2009-6-16 09:03 发表 
给您送花!很赞同这个观点,特别是报道中的专家分析也相当有道理。在青少年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忽视这样一个现象:脾气易怒、心理素质不好、心胸狭窄、情商不高的人,即使他的教学成果再好,也不适合做老师,更不适 ...
谢谢,终于有人送花给我了。本来我应该表现得更喜庆些,但在这个贴子里是不应该的。
我能够深深地深深地体会到那个女孩当时纵身一跃时的决心----她要证明给人看,她说话算数(事实证明这是多幼稚的想法),她觉得面子大于天(同样幼稚),她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当时的她是那么的无助、自怨自哀,有那么多的委屈、愤怒、难堪、自责无处发泄,如果那时有个人对她稍加关心(从中可以看出父母的失职),她就不会堕入到那万劫不复的黑暗的世界的。
我们都有过青春期,也曾经历过青春期所带给我们的各种困惑。那时的我特别的敏感,可以为了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而费心揣测、思量;那时的我也特别要面子,可能别人的一个无心之举,就会让我如临大敌,或沮丧、或兴奋。。。。。如果我女儿到了这个年龄,我一定陪她好好渡过青春期,告诉她有所无而有所不为,让她不要再像我一样对这么美好的、永不再来的青春而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最后再想说:其实4、50岁的女老师最可怕,她们已经丧失了女人的细腻、妈妈的柔情、和老师的温柔。她们的心理在从做老师的那一刻起逐渐坚硬,褪变成一个无性别、无柔情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