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平和孩子的获奖情况

关于平和学生获奖的情况,跟踪五年,是不能和上外和华育等名校相比的.大多数平和的家长,一般在课外没有参加各种补习,也就没有机会参加各种竞赛,即使学校组织参加教育署举办的竞赛,也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所谓的得奖,大多数是培训的结果加上孩子的聪明.二者不可缺.
平和的教学理念是介于应试教育和愉快教育之间,各取平衡点,如果在平和读完小学,要求考虑小升初的问题,那么还是要回到应试教育这一块,每个周末必定要去补习,有规划,有步骤的走.那些进入所谓初中名校的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周末是很难安静的.
平和的英语,在全上海中小学的整体水平,应该是很高的,这也是它的特色,而且是真正的学英语,听说读写四会.
看了上面的回答,家长们心里应该有谱了,如果每个家长在周末都把孩子的时间用来补习,平和的小学生个个是好手..

TOP

课外不补习能得大奖,至少一等奖的概率是很低的.而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时间的累积.
现在社会上各种竞赛,其真实用意及所谓的含金量有太多的疑问.
一个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参加竞赛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补习,我不想质疑没有参加培训就得到大奖的真实性.不管是学校组织还是参与社会培训,当中国学生的各种竞赛作为产业的一部分,是否参加就要考虑了.
我的孩子刚进入平和初中,在我父亲眼里是个很乖俏的女孩.在过去的五年,平和小学给与孩子的是健康的成长空间,宽广的知识体系,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而学习潜力也是无限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孩子在三年级结束时,我女儿和同年级的一个男孩一起参加易思的暑期英语培训,因为班次问题,二个孩子和五年级,预备班的孩子一起学习.经过二个星期下来,测验成绩在三十个高年级同学里,数一数二.在我和老师交谈中,得到了孩子英语基本功扎实,语感强,词汇量比公立学校预备年级不会少.
我也让女儿参加过上海少科站举办的通讯杯英语竞赛,在没有培训的基础上,得到二等奖,在一千多名参与者中位列四十多名.而我女儿的英语水平在平和同年级里不是最好的.
我是比较注重孩子的课外竞赛的,但也只是参与,不参加培训,而且只参加英语类竞赛.大多数平和学生的家长其实不在乎各种校外竞赛,不重视,各种因素都有,这和家长的心态有关,他们注重孩子全面发展,性格的培养,知识体系的建立更重要.
至于中考对平和的考验,历年来已经说明了问题,四大名校不特别多,但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市重点录取率比较高,基本上达到家长和学校的要求和目标.
因为样本只有十年,走上社会的学生还没有,因此无法对社会人进行比较.但有一点可以相信,未来孩子走上社会后,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整合各种机会,及如何运用前人知识,从平和走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有竞争力的.
今年春节前,和上外一个高中生期遇,他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模拟联合国竞赛,平和高中也有代表队参加,他对平和高中生的英语水平赞不绝口.
我作为一个平和学生的家长,有时侯不得了多说几句,孩子健全的性格,合理远用前人的知识体系,比起得一,二个大奖重要得多.人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对孩子的教育同样如此!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目标是二个不同的过程..

TOP

看来楼上的在犹豫之中,千万不要替女儿选择,应该倾听她的意见,12岁,应该有些主见了.一旦决定了,就不能后悔.
平和初中和浦外各有千秋,很难区分,即使现在浦外归于上外附中,如果要和平和分高下,全在当事人心里.
不过有一点可以安慰,能在十几个选手中胜出,一定有过人之初,但也不是能高枕无忧.在今年的预备班,有些样本可以参考,经过三次有规模的考试,去年外校也有十几个学生进入平和初中学习,成绩基本在中上,但在年级里名列前茅的还是原来直升的一些学生,虽然只是预备样本,也可以看出平和初中同学之间的竞争激烈.管理之严格,老师对学生之重视,和上海滩上最好的初中相比不会差的.
平和初中给我们家长的感觉是二分法,学习上严格,而课外活动却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这个月平和偶像的海选就是一例,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表演,由各年级同学投票选举自己心中的偶像,不分年级和年龄,重在参与.
昨天初中部举行运动会,其中有一项铁人三项比赛,游泳,骑自行车,和长跑,连续作战,那些小孩子不畏艰险,困苦,最后的在校内操场的八百米长跑,有同班同学一起助跑,有同学负责洒水,合作和协同精神令人感动,集体荣誉感深入孩子们的心坎.
有时候看看课外兴趣班,五花八门,几乎孩子们心中想望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乐趣.
在平和很难看到公立学校学生脸上所有的那种学习压力的神情,朝气和活泼是他们最好的写照.
我不想再写下去,怕有做广告嫌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