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8个人次参与评价】

[经验教训] 【牛奶PK】 自己找好喝的牛奶 --9楼补充奶泡 第二页新品种PK

这个妈妈是个有心人,非常务实。

不过有一点想说一下,德国市场上买的牛奶都只写保质期的,不写生产日期的,其他食品也是这样只有保质期的。您买的纽因堡原包装上只有保质日期,没有生产日期,说明确实是德国原装的。

但是这款牛奶难道没有中文标贴吗?按道理,所有进入中国的产品都必须要有中文标贴的。.

TOP

田园没喝过,不做评价。光明奶虽然是巴氏杀菌,但毕竟按照中国的卫生标准,脂肪含量是一个指标,更重要的还有如蛋白质含量,微生物指标等,中国牛奶08年的三聚事件是栽在蛋白质含量上的,菌落总数指标是欧盟的20倍。体细胞之类不检,抗生素含量,农药残留之类都不检。真怀疑低温杀菌后效果会怎样。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尝试田园,尽管是中文外壳,但我肯定不会选光明的,价格贵,标准低,是否含添加剂不清楚,如果有纽因堡,我肯定买,毕竟在德国也喝这个,是名牌,还是德国农业部常年金奖得主。那么多牛奶,让它得奖,一定是有道理的。现在纽因堡上海奶源不多,估计大多给在沪德国家庭拿去了,我知道他们有订货专线的。.

TOP

大宝妈妈办事这么认真负责,让我自叹不如。如果开始的时候就按你的工作方法,有理有据,可能也不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既然事情已经这样,我只能说报歉,希望自己的参与没有给坛子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和你告别一下,虽然我和你意见不一定一致,至少我们有相同的初衷,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喜欢的牛奶,健康的牛奶。.

TOP

回大宝妈妈

发现牛奶贴被删掉了,有我的过错,发贴检讨。

差不多2周了,该说的说了,该解释的解释了,我在这里可以保证,从来没有昧着良心说过任何不实之词,坛上不乏各类牛奶的忠实粉丝,自然希望自己喝的是最好的,最值得推荐的。我性格直来直去,开门见山,所以刻意提到某品牌的机会多了一点,导致被人公开点名,在国内可能都见怪不怪了,但是,我把这视为非常大的一个冒犯。回辩过程中言语激烈,伤到某些妈妈脆弱的心,在此公开表示歉意。

我定居德国,生活安定小康,对德国的消费品市场比较有发言权在德国,常温奶和鲜奶的消费比例全国平均是82%:18%,这些数据都是有依据的,不是凭空拍脑袋想出来的。超市里堆着的常温奶数量远远高过冰柜里的鲜奶。

大多数中国家庭,包括我,每周采购时,大多选鲜奶,因为思想意识里总是觉得鲜奶更好,但因为鲜奶一次不能采购很多,所以家里也常喝常温奶。德国人没有我们对鲜奶的偏爱,我看他们都是整箱往车上装的,要不然,德国的常温奶消费也不会那么高。很希望各位喝到德国鲜奶,可惜不太现实,很遗憾。

还有一点就是:在德国,普通鲜奶的价格和普通常温奶价格是一样的。德国居民点最多的就是LIDL,ALDI,NETTO之类的,他们的牛奶价格全部统一,品牌都是自己超市的,让牛奶厂贴牌生产。但是,在大型超市,如KAUFLAND,REAL之类,还有更高档的百货店超市,那里就有更多的牛奶品牌,价格差异很大,德国人一看产地就知道品质高低。一般的游客或短期生活的人不可能清楚内中区别。

我家人还在上海,我父母每天晚上喝那种光明奶的(绿色枕袋型的,具体名字记不得,好象一箱8袋-12袋),这次暑假回去,我看了配方里有很多添加剂,我都没敢喝。所以我非常希望我参与的讨论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也就刻意推荐了我喜欢的品牌,没想到闹出这么大动静,太出乎意料了,我给你加油,继续上图上真相,我喜欢干实事的妈妈。.

TOP

忍不住又要上来发言了,宁愿被骂S,也不想被憋S。

无知不讲没有错
无知+乱讲,大笑话
有知不讲,聪明人
有知+乱讲,黑心人

我去过欧洲很多国家,去过日本,基本以旅游为主,对当地人常喝低温奶还是常温奶没有太大发言权。我也去过美国,感觉那里喝鲜奶多,都是非常大罐的那种,不过美国转基因饲料用得多,我也是不敢多喝那里普通鲜奶的。

在欧洲,生奶的基本卫生标准是统一的,到底喝低温还是常温奶主要是看当地人的消费习惯和牛奶工业的加工结构。

德国比较熟,有发言权。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德国普通超市里的低温奶和常温奶价格是一样的。为什么?

低温奶的工艺是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72-75度左右15秒,把生奶中有害病菌杀灭。最大限度保留活性成份。
优点:营养成份最大限度被保存下来
缺点:保存时间短,运输储藏成本高。

常温奶是巴氏杀菌 + 135度瞬间高温Ultra-high temperature processing (简称UHT)2秒,彻底灭菌,活性成份(不管好坏)最大限度杀灭。
优点:保存时间长,运输储藏成本低。
缺点:好坏微生物被同时灭杀,活性营养有流失。

低温奶加工成本低,运输储藏成本高,常温奶加工成本高,运输储藏成本低,两者一平衡,超市里低温奶和常温奶的卖价就一样了。

中国也有各式各样的常温奶(常温奶只是一个名词统称而已,即:可在常温状态保存,工艺标准区别就大了。),中国的常温奶制作花样繁多,和我前面讲的国际通行的常温纯牛奶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这也是为什么国产常稳奶配方里会出现增稠剂、乳化剂、香料之类的原因了。

中国低温奶为什么会那么贵?
1。国外鲜奶进不来,老大垄断,价格虚高,或者运输成品太贵。
2。国产常温奶质量差,生产成本低。

在这个分析层面上讲,国产常温奶根本不值得一谈,那么留下的问题就是国产低温奶还是进口常温奶。

生乳标准高的情况下,我主张喝低温奶,现在的卫生标准那么低,抗生素残留、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还有如蛋白质含量之类的硬指标暂不去说,原奶菌落指标指标是欧洲20倍就够吓人的,当然现在国人已经百毒不侵了,我和儿子在三聚事件爆光前,暑假里也喝了好多国产牛奶(我父母都很爱国,喜欢支持国货),现在我们照样活得好好的。

其实牛奶科普不是什么高科技,业内人士上媒体公开讨论,让消费者知情,大家自然知道如何取舍,东遮西掩,欲言又止,就不对了,除了给别有用心企业偷梁换柱,浑水摸鱼的机会,还能带来什么呢?真正的爱国不应该是这样的。

转一条相关报道,大家可以静心思考一下。
http://msn.ynet.com/3.1/1106/26/5843459.html.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