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基督的宽容

回复 1#rabbithong 的帖子

1。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因为人的根性不同,基础不同,所以总可以找到一部适合自己读的经书。

2。佛教的经文中有很多的内容,告诉我们: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断恶修善,断绝贪、嗔、痴的习性,做事多为别人考虑,放下自我的习气,要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3。佛教也在与时俱进,提倡圆融的处理问题,要恒顺众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要让对方自己去找答案,这样的理解才透彻。无论在家、出家,一样可以修习佛法,一样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分别的。在家众修习,尤其要注意搞好家庭关系,不能因为你的信仰,而导致家庭失和,这就违背了佛学的本意了。

4。人活在世间,苦还是不苦,自己心里最清楚,所谓“凡人”,常常也是“烦人”呢

5。与佛做生意,我拜你,你就该保佑我,这个是“迷信”,决不是真的佛教,临时抱佛脚,能有用嘛?藏地的拜山,汉地的念经,都为了让自己的佛性能够真正的崭露出来,当人真正能够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考虑一些,自己以前可能重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问题,不同的角度,看到问题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TOP

回复 47#rabbithong 的帖子

善中应该包含着爱,爱只是人性体现善的一种方式。

无论基督教还是佛教,都是教人从善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一样的,只是道路不同,这个纯属个人选择,没有对错分别的!.

TOP

回复 50#瑞德妈妈 的帖子

光知道烧香拜佛,不懂得为什么要去这么做,这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请她们多听大德们的开示,多看佛学的经典,作为一个佛的弟子,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在学习中,提问,找答案,再思考,在提问,这样周而复始,境界在无形中就提高了!.

TOP

一个人善良,当然她就会爱别人,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我想不是为了体现我善良,所以我要去表现我爱大家,基督说爱,佛家说善,本意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能从她的本性中体现出她的善意、善良,那她一定会对她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磁场,让大家都感受到爱。

    实际上,如果我本性如此,那我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这样不好吗?做什么事情,都先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这样不就和谐了吗?

    大家如果人人自性中存善去恶,那这个世界不是就会越来越好了吗?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别人该怎么做,我们先做好自己,把自己的善意、爱心体现出来,难道不好吗?

     佛法深妙,不假,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这个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啊!.

TOP

回复 56#rabbithong 的帖子

没有要求大家一定要遁入空门啊?在家修行也是一样的呀!如果想遁入空门,也要家人欢喜送你去啊,怎么可以留母亲在家流泪呢?这个不如法的呀!佛法中是很讲究孝道的,要母慈子孝,邻里互助和睦,要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啊!

信基督、信佛,都好的呀,因为都可以给大家带来爱,所谓个人选择就是这个意思,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就像有人喜欢吃青菜,有人喜欢胡萝卜一样,都是蔬菜啊! 我们一块对周围的人,付出我们的爱,不是很好嘛!

[ 本帖最后由 泓源妈妈 于 2009-1-7 09:51 编辑 ].

TOP

回复 54#rabbithong 的帖子

无论什么事物的存在,一定有它理由。我相信,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学说,我对基督教教义没什么了解,佛教的经典,我也知之甚少,属于婴幼儿。 学习实际上是,你越懂得多,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越多,问题也越多,圆圈效应呢,所以,我想我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里就不跟你继续讨论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探讨!

先预祝你新年快乐!全家和睦幸福!快快乐乐!.

TOP

回复 60#yingyinc 的帖子

欢迎你把文章放到佛教圈子! 谢谢你告诉我,在基督教中,神和人的关系。

      佛教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是:佛陀的教育。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而我们跟菩萨是同学关系,只不过,菩萨是佛的早期弟子,是我们的学长而已。佛、菩萨、阿罗汉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他们不是神仙,千万不要把他们神格化了。 佛就好比是博士,他不是释迦牟尼一个人的独称,任何人的智慧达到了圆满,就可以称为佛。以此类推,菩萨是硕士,阿罗汉是学士。

在佛学中,我们人,都是未来佛,所以要修行,要断恶从善!

我虽然现在还无法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尊重你们的选择,尊重你们的神。.

TOP

发新话题